登陆注册
7465700000010

第10章 秋后算账(1)

痞子无赖、泗水亭长、沛公、汉王、汉高祖刘邦,终于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从布衣百姓一跃登上了权利的顶峰!成功的道路有多艰辛、曲折刘邦心里最清楚,怎样扼守住胜利果实刘邦心里最明白,如何去平衡权力的分配、适时该让哪些人消失,刘邦心里最有数!收获的季节总是令人兴奋,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能在喜悦的同时不被胜利冲昏头脑,精确计算一下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公元前202年2月,天下最大的“农场主”刘邦获得了大丰收,该是给“长工”们发点年终奖的时候了,况且当初你也许愿说,斗倒“项地主”大家奔小康。韩信被封楚王,彭越受封梁王。手握政府任命文件、得到正式封号的韩信和彭越,为了感谢刘邦的一言九鼎,联合其他几个诸侯王,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一同上书刘邦,请求其面南称帝。刘邦充分发挥其老奸巨滑本色,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说:“不行,不行,我才刚上路啊!”韩信等人一再上书劝谏,乃从。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大汉王朝建立初期,刘邦想把首都定在洛阳,因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也是东周天子的国都,他认为此处有帝王气。后有一个叫娄敬的人提醒刘邦,应该到关中定都,那里居高临下、有险可守,国家能长治久安。刘邦又去问张良的意见,张良也同意定都长安的方案,并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进可攻、退可守。刘邦最终决定迁都关中,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作为西汉帝国的首都。

成功人士在公开场合都有自己的获奖感言,这个习俗恐怕得追溯到汉高祖刘邦那。刘邦登基以后,于同年六月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宴,兴奋异常的刘邦总结了自己胜利的原因,这段豪言壮语被记录了下来,他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精辟!

刘邦出生在秦末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能从浩如烟海的反秦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战胜所有的对手赢得天下,这其中必然有他的非凡之处!

西汉政权刚刚建立,刘邦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纷纷扰扰。多年的战乱已使国家千疮百孔,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史书记载,刘邦在登基初期,作为皇帝的他甚至没有像样的车马,天子出行是很讲究礼仪的,刘邦的座驾是四匹马拉的车,马的品种、血统姑且不论,最起码应该是同一颜色的吧,可偏偏就是这给皇帝拉车的四匹马,颜色和品种都不一样。这不是刘邦在玩另类、搞新潮,而是新兴的西汉政权资源太匮乏了,就连皇帝也只能先凑合着了!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说了,上朝办公只能坐牛车了,有的大臣牛车都没有,只好步行去政府上班!这个记载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汉朝初始的举步维艰,多年的战乱导致人口急剧下降、百姓流离失所、土地没人耕种、国库里就剩下老鼠屎了!这所有的现实就摆在刘邦面前,亟待他领导的新一届政府去解决。老百姓不管你谁当了皇帝,谁当领导也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填饱肚子!说文明一点就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哪朝哪代的执政者也不是一上来就腐败透顶、不可救药,都是从开国皇帝的英明神武,再到后来不肖子孙的国破家亡。一个政权从神奇到腐朽都有个过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

汉高祖刘邦在建国以后,不仅要做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与民休养生息等民生工程,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患需要排除,已达到巩固刘氏政权的目的。刘邦心中永远的痛是异姓王的存在,他建国伊始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这里面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韩王信(这个韩王也叫韩信,我们就称之为韩王信),这七个人手下那真要人有人、“要枪有枪”,拥兵自重且封地广袤,还有一点是最致命的,这七个人都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带兵打仗、上阵杀敌如家常便饭。他们的封地加在一起比中央政府大,士兵人数是中央的几倍,如果联合起来对抗政府,刘邦可是没有胜算可言!

刘邦登基的时候已经五十四岁了,连年的征战造成他伤痕累累,逐渐步入晚年的刘邦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时日无多,他不得不考虑自己百年之后西汉政权的传承,儿子们现在都小,太子刘盈也不过才九岁,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将来去对抗哪些个久经沙场的诸侯王,简直就是不负责任、是开玩笑!刘邦活着的时候还能震慑住异姓王,他要是撒手西去了还真不好说,乳臭未干的刘盈能否守祖宗的基业还真是个未知数!基于以上几点考虑,刘邦决定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替儿子扫清未来道路上的障碍,为了刘汉江山的千秋万世,只能牺牲他昔日的战友和伙伴了!汉高祖刘邦的屠刀已经出鞘,被他拉入黑名单的人,噩梦开始!

韩信是异姓诸侯王当中功劳最大、实力最强的,也是其他几个人的风向标,他们从中央对待韩信的态度中,就能揣摩出刘邦想要干什么。真是:皇帝的心思你别猜,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动杀心,也不知什么时候笑开了怀!

作为一个成功的皇帝、政治家,刘邦很睿智,他没有举起屠刀一通乱砍,而是选择了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当然,他的首选肯定是韩信,他想看看韩信的反应,还得观望一下其他几个诸侯王的态度。物极必反的道理刘邦还是明白的,拿谁开刀、刀法如何掌控、想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刘邦在这点上拿捏的是分毫不差!

公元前201年,楚地有人向中央政府告发韩信谋反,蓄谋已久的刘邦出手了,他召集大臣在皇宫商议对策,很多人都说要坑了(活埋)韩信这小子,刘邦当时没有发表意见,下了朝以后陈平给他献了一策说:“古时候就有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陛下您可假装巡游云梦泽(今湖北省中部偏北,距武汉市98公里的一个县),通知诸侯在陈地相会,等韩信前来拜见你的时候,一个武士就能搞定他。”刘邦听从了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准备抓捕韩信。刘邦还没有到达楚国的时候,韩信曾经想过先下手为强,但是经过一番思量后,他认为自己本就无罪而且功劳足够大,刘邦不能把他怎么样。还有人建议韩信杀了钟离昧,用钟离昧的头当谒见刘邦的礼物,就不用担心自己有祸患了。钟离昧是项羽的旧部,楚汉战争结束后,他成了西汉政府的通缉要犯,无路可逃的他来到楚国找老朋友韩信,韩信收留了他,刘邦曾经下令韩信逮捕钟离昧,韩信没有执行命令,把钟离昧给隐藏了起来。这回为了自保,韩信来找钟离昧说明情况,言外之意就是用你老兄的头颅来化解危机,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现在没有对你楚国动武,就是因为我在楚国,你今天要是拿我的头去讨好他,下一个死的就是你韩信”。说完后钟离昧自杀而死,韩信提着他的头去见刘邦,刚一进门,就被刘邦身边的武士打翻在地捆绑起来。沦为囚犯的韩信后悔地说:“果然像人们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啊,如今天下已定,我对你是再也没有什么作用了!”刘邦就一句话:“有人告你谋反。”令人给韩信戴上枷锁,押解在皇帝后面的副车上,回到洛阳以后,刘邦赦免了韩信的罪,削其王爵、降为淮阴侯。

西汉朝廷把都城定在长安,韩信也跟随着来到了首都,韩信不是来京城一日游的,也不是来“北漂”的,是被汉高祖刘邦指定必须居住在京城。皇帝的理由很简单,韩信是我的好哥们,我一天看不见就想他!不知内情的人都很羡慕韩信,你看皇帝对他多好,给落了“北京”户口,还在“二环”内给分了房子,每天去紫禁城里办公,皇帝出巡时还总是伴君左右,真是羡煞旁人啊!我们来看看韩信真的是生活得如此惬意吗?先说韩信的官职,他原来可是楚王啊,拥有自己的封地、军队和百姓,在楚国广阔的土地上可是韩信一个人说了算。现在呢,官职降了一级,成了淮阴侯了,还强行被搬迁到长安居住,陕西这的黄土高坡风沙多大呀,哪能比得上江南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呢,每天还躲不开皇帝眼线的监视。刘邦心血来潮想去打猎,韩信还得起个大早、强装笑脸后面跟随,一丁点的私人空间都没有。说好听一点的是皇帝离不开你,说白了就是被刘邦软禁在长安,因为刘邦很了解韩信的能耐,如果放虎归山,将会是后患无穷,只能把韩信控制在自己的视线之中,待时机成熟后,除之而后快!

韩信在长安生活得很憋屈,闲来无事的他只好走出家门四处逛逛,京城里也没有要好的朋友,一次他来到了樊哙家做客。韩信自从被将为淮阴侯以后,他羞于与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为伍,这些人以前都是他的老下级,现在韩信沦落到跟他们平起平坐了,内心高傲的他面子上有点抹不开。我估计韩信此来樊哙家也是有目的的,樊哙是刘邦的连襟,樊哙的老婆就是吕雉的亲妹妹,舞阳侯樊哙是刘邦起兵最早的追随者之一,现在还有亲戚关系。韩信可能是来找樊哙走“夫人路线”的,当时的国母吕雉,在刘邦面前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樊哙如果肯帮忙,叫自己的老婆去找姐姐吕雉说个情,没准刘邦就同意韩信“回乡省亲”了呢!我认为韩信就是抱着这个目的来到拜访樊哙的,要不然他怎么不去周勃或者是灌婴家做客。樊哙很恭敬地行跪拜礼来迎接韩信,还说:“大王能光临臣下家门,真是我的荣耀。”羞得韩信是满脸通红、无地自容!把本来想张嘴求人的话,给生生地咽了回去,临走出门时韩信苦笑道:“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沦落到与此等人为伍”。你看看此时的韩信,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心态极其不正常!

大丈夫能屈能伸,谁还没有个走“麦城”的时候,虎落平阳终是虎!别人瞧不起你可以,但你永远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再说了,人家樊哙、周勃等人怎么了,他们可都是西汉的开国重臣,这些人都是刘邦起家时的班底成员,亦属刘邦的心腹之人。看看他们的封邑就明白了,舞阳侯樊哙,封邑五千户,绛侯周勃,封邑八千一百户,颍阳侯灌婴,封邑五千户,平阳侯曹参,封邑一万零六百户,丞相萧何,封邑八千户,死后谥号文终侯,汝阴侯夏侯婴,封邑六千九百户。刘邦最倚重、也是他唯一一个没有骂过的部下,张良被封为留侯,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也就是可以自己指定封邑,这是多大的恩惠,人张良就懂得什么叫低调,几番推迟以后,只选择了“留”地的一万户。还解释说自己是在留地第一次相遇的刘邦,这个地方很有纪念意义!看人家张良,不愧为第一谋士,真有心眼!刘邦能不喜欢这样的部下吗!张良就深谙与帝王的相处之道,往往开国之君与功臣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作为功高盖主的臣下,能全身而退的是最高境界!

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都是刘邦的老乡加老友,是刘邦在贫贱时的莫逆之交,跟随刘邦转战多年不离不弃,为西汉的开国立下赫赫功劳,建国以后也只不过是封了个侯爵。你韩信初次受封就给了个王爵,已经仅次于皇帝的地位了,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吧!即使现在给降为淮阴侯了,不还是与萧何等人平起平坐吗,还有什么不如意的,知足者常乐吧!韩信始终没有解开这个心结,作为将军他指挥作战很在行,但他对政治是一窍不通,这是韩信的一个致命弱点,他最终为自己的政治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韩信的潜意识里,刘邦永远停留在哪个被围荥阳、需要支援、承诺共天下的汉王阶段!韩信认为刘邦从汉王到皇帝,只不过是称谓的变化,其它方面不应该有实质性的改变,你依旧当你的皇帝,我当我的楚王,和平共处、共分天下!幼稚,太幼稚!当初上书刘邦劝其晋级当皇帝,不是你韩信带头先签的字吗?汉王和皇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称呼,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刘邦之前的使用皇帝称号的人是谁?秦始皇嬴政,他是第一个勾勒出皇权模式并付诸实施的人,他在位时天下有异姓王存在吗?没有,秦始皇把天下分成三十六个郡,推行中央集权的模式,他死后把皇位传给了谁?儿子胡亥既秦二世,典型的封建君主“家天下”制度!韩信熟读兵书,也算是个文化人,他能不知道这些吗?再说韩信就生活在秦末,嬴政的所作所为他应该是历历在目,对皇帝和王的概念韩信不应该混淆吧?我觉得韩信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没能跟上刘邦从“共天下”到“家天下”的思路与步伐!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韩信所犯的错误:一不该、刘邦在最困难的时期,被项羽兵围荥阳时,韩信请封“假齐王”,这件事触怒了刘邦,我都快让项羽打背气了,你小子不来帮我,光在那想着升官发财。在经过张良的劝说后,刘邦无奈地给了韩信齐王的称号。刘邦单方面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结果被楚军打败,韩信没有如约前来合围项羽,而是在等刘邦确定自己封地的诏书,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刘邦再次无语,被迫答应所有条件,划分土地换来援军。韩信的这两次行为,在刘邦眼里就是赤裸裸的要挟,他岂能善罢甘休!当时正值用人之际,陪着笑脸让你先把“活干了”,刘邦的人生格言其中有一条是:“别看你小子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项羽死后,你韩信就是刘邦最大的心病,不该急功近利,埋下祸根!

二不该、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住在长安,他因为跟刘邦赌气称病不上朝,刘邦有一次召韩信前来谈话,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上阵打仗?”韩信回曰:“你呀,也就能带十万人。”刘邦问:“那你呢?”韩信对答:“我带兵是越多越好。”这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出处。刘邦笑着说:“你既然多多益善,为何被我所擒?”韩信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不妥。大臣跟皇帝对话,都是捧着皇帝说,你再正直,心里再有怨气,也不能呛着皇帝说啊!刘邦从对话中发现了韩信到现在还心有不甘,更加坚定了除掉他的决心,多多益善的韩信,如果放他回去将后患无穷啊!韩信知道自己把嗑唠散了,就想尽力往回找补一下,说:“陛下您不善于统兵,但擅长驾驭掌兵的将领,所以我才被您所擒,您的皇权是上天赐予的,我等凡夫俗子望尘莫及。”谈话结束,不欢而散,各回各家。此时的韩信应该学会韬光养晦,不该锋芒外露!

同类推荐
  • 最伟大的王①统领欧洲兵团

    最伟大的王①统领欧洲兵团

    欧洲的文明,起源于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古老的罗马帝国,强大的土耳其王国,崛起的德意志与普鲁士,激情浪漫的法兰西,每一个国家的传奇下都有一个帝王征战沙场的故事,他们曾经是独裁者,是君主,是无比荣耀的皇帝,他们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王。
  •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张大奎绰号傻蛋,本是朴实的农家孩子。因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英雄从而立志成为这样的英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尝所愿。从此走进了烽烟弥漫的战场,卷进了江湖恩怨仇杀。是际遇?是孽缘?无尽的尔虞我诈,无穷的浴血拼杀。只因民族大义,只为百姓苍生!书不尽金戈铁马,道不完侠骨柔情。这里有真实的传统武术,令人捧腹的妙文笑料。
  • 龙朝遗传

    龙朝遗传

    看龙朝小厨师如何玩转他传奇的一生,在正邪之间游走,阴谋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一切的一切为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一个朝代的兴衰里又饱含了怎样九曲回肠的故事呢?一切尽在龙朝遗传。
  • 绘宋

    绘宋

    江山如画,画如江山!这大宋锦绣河山,怎能让帝国铁骑践踏蹂躏?穿越北宋末年,王希孟本来只是想静静地写几笔字画几幅画,做一个闲适有钱花不完的小市民,享受丰富的北宋市民生活。可是,现实不允许啊!斗六贼,与狼共舞;讨贼逆,降水浒好汉;兵发西夏,驱逐辽国,对战凶蛮的金国,王希孟是否能力挽狂澜,改变靖康之耻的命运呢?
  • 黎生卷

    黎生卷

    黎国庆熙年间,他本是小城捕快,因一桩诡谲神秘的凶案,无意间卷入尔虞我诈的党派之争。朝廷之上风起云涌,宫闱之中疑窦丛生,他幸得贵人相助拜师天下第一门,人人都道他平步青云,却从此踏上真正的险途。周旋于功名利禄,纠缠于前朝往事,沦陷于儿女情长,沉浮于族国兴亡。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人心影绰,尘世阑珊。人生本有千万条道路,当迈出第一步时,便已寄余生于沧海,托命运付无常,而当大厦将倾之际,立足高塔之巅的你是否还会遵从初心?……这不仅是一个描述小捕快的职场打怪升职记,这也是一部反映黎国五十年兴衰的史书。黎生,既指身处黎国的人生际遇,亦为普天下茫茫众生。一曲歌谱尽英雄,一幅画绘尽山河,一卷书道尽苍生!
热门推荐
  • 等你转身看我

    等你转身看我

    重生。励志。学习。剧情走向不定...十二月的一天,宋筱璐揉揉惺忪的双眼,看清了桌子上放的一本英语书,上面淌着新鲜热乎的口水,宋筱璐用袖子擦干英语书,起身活动活动。突然,她一回头,不对啊,我不是已经中考完了嘛,怎么还在学校???我这是,回去了??还有一个老娘一般的系统跟着我,督促我学习,还...帮我追白月光??宋筱璐:我又可以了!!!p.s.这是一个学习励志向小说,宋筱璐和白月光可能会be......节哀~~~
  • 超级贼王

    超级贼王

    蝉联两届的至尊摸包王,刚从牢里出来,本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不小心,却又被卷入江湖恩怨,并越陷越深,直到女警骆滢的出现……
  • 粉丹厅

    粉丹厅

    ksw-颜卿梦中,被人控着身体,爬上中心的五楼,从五楼屋顶一跃而下,那个腾空的感觉,梦中要比实际飞天难受,那是我们人类据说都有的感觉,在梦中从高处掉下,慌张,心悸,全身紧张的感觉,让大凯在不安与惴动中苏醒,愰然中,眼前一位靓丽的女子,斜着身子在轻声唤他“大凯,大凯,你醒醒,你醒醒。”
  • 相思赋予谁人

    相思赋予谁人

    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我怀念的是一起作梦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我记得那年生日也记得那一首歌记得那片星空最紧的右手最暖的胸口谁记得谁忘了……
  • 后宫锦云传

    后宫锦云传

    她原本是钦点的正妃,但是因为家族被冤枉,从而沦落成侧妃。做侧妃的十年间受尽冷落跟白眼。当有朝一日册立中宫,成为皇后,她发誓要把这些年来受尽的耻辱都统统的报回来,让看不起她的那些人尝尝受尽嘲笑跟白眼是什么滋味!曾经她受过的耻辱,也要让曾经陷害过她的那些人一个个的都尝试个遍!
  • 偶像争夺恋

    偶像争夺恋

    这个金桂花香弥漫的秋天,一夜暴富的大小姐叶惜颜又见了两位对自己特别重要的人——一个是娱乐圈里当红的少年巨星,他是万众瞩目的演员,也是当红歌手。他是一头大野狼,在她这个青梅的面前却变成了一只奶狗。一个是音乐界的天才,是远近闻名的音乐王子,舞台上遥不可及的存在,众人眼中谜一样的存在,却和她有着解不开的渊源。两位同样迷人无比的偶像,却同时钟情于她?要对这个世纪难题做出选择了,可英姿飒爽的她竟然在这个时候开始思考怎么虐白莲了!
  • 帝王的杀手王妃

    帝王的杀手王妃

    “被多年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杀死,被最信任的朋友出卖,被爱人抛弃…作为杀手的我,有何用?泪落离,你就是个傻子,被骗了这么久…”“既然上帝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我要为这一世而活!”“泪落离?本尊吃定你了”于是,某只帝尊开始装失忆…杀手和帝尊之间的火花即将擦响…
  • 公子你哪位

    公子你哪位

    三年里把她害得家破人亡,在他的婚礼上她引爆了说最好一起下地狱,可她竟被穿越大神点中,穿就穿吧竟然嫁给4皇子传说4皇子不但残废那个还不行,大婚之夜他竟然扮猪吃老虎,他不是天使而是披着羊皮的狼。
  • 天眼鬼女:至尊女天师

    天眼鬼女:至尊女天师

    一心爱慕的师父将她好好一个天眼异能者养成废物,利用她为他探寻世界上被深埋的宝物,将她利用致死!一脚踏入灰色国度。而对那些接踵而来的男人们,爱,她没有,他们也不需要,身体如果可以利用,她欣然与他们互惠互利!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属?曾经的师父对她究竟又包藏了什么祸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虎将

    虎将

    历史上记载李渊第三子十六岁就夭折,为什么后人要把他塑造成天下无敌的英雄?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并不占优势,为什么一举成功?唐灭突厥战争中,颉利可汗已经商议投降,李靖为什么要发动突然袭击而俘虏了他?李元霸,一个极端的人。他的性格,他的作风,他的成就,甚至他的兵器,无一不做到极致。可这样一个人,却是公元两千零八年的一名记者。他在喝酒的时候,请动了酒仙李白,因为一句“当代中国处在五千年来未有之盛世”而与酒仙起了争执,后者决定送他回唐朝,见证中华先祖所开创的宏图霸业。故事,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