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5600000011

第11章 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1)

绝不滥用抗生素,怀里抱只鸡来治传染病

【医疗】

亲爱的21世纪现代人,如果您对当代天朝的医疗制度非常不满意,欢迎参加穿越团,到我大唐盛世来体验健康旅游!在这里,您绝对不会遇上急救车收高价、医生滥开抗生素药物、输液血管进空气、手术刀遗忘在体内、输血拿错血型、出了手术室丢个肾、缝肛门等不像话的医疗事故。我大唐神医们以(达官贵)人为本,治病只用纯天然绿色药物,辅以先进的心理学精神安慰法,杜绝使用那些血腥残暴伤元气的大砍大切,手段多样,疗效奇特,恭候光临!

同时,大概还有一票宫斗剧粉丝对“太医”这个职业非常有兴趣,认为太医们可以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后宫里到处乱窜,无论谁家卧室随便推门就进,各色美女手到擒来。给皇帝下药,给宫女堕胎,给妃嫔播种,以至于森严宫禁里每一声婴儿啼哭,每一个皇子公主的出生背后都摆脱不掉来自太医们的血统疑云。世上真有这么美好的职业吗?

我们这次的求医穿越团不妨就从皇室医疗体验开始,再一级一级下降,从皇室到贵族大臣,到平民百姓,到穷苦贱民,全方位了解在古代社会求医治病的美好过程。

“啪”一声穿越成功,您已经是唐朝皇宫里的一名宠妃了。这天起床觉得头昏脑涨身体不适,于是连忙向侍候您的宫婢高喊一声:“我病了,快给我传太医!”

只见宫婢们面面相觑,大惑不解:“妃子病了为什么要传太医?这是烧糊涂了吧?”

别生气,别生气,这可不是下人们有意虐待您,有病不给找人治,而是您乱七八糟宫斗剧历史剧看太多了,随口一喊就是“太医”。您知道唐朝的“太医署”是干啥的吗?那其实主要是一个行政管理和教育机构,约等于现代的国家卫生部和最高医学专科学院合体,负责发布医疗政策、培养专业医生。

“太医署”里倒也有不少能给人治病的医生,但是第一,人家不叫“太医”,而是按医术的等级分别叫“医师”“医正”“医工”等,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太医署张医师”,而不是“张太医”“王太医”地乱喊一气。第二,这些医生的主要诊治对象是普通官员、军队、官府工匠、吃财政饭的各类官府供养人员,也可以给低级宫女太监看病,但那是在一个专门的地方“患坊”里,可以理解成宫里的内部医院小卫生室。宫女太监病了想找人家去就诊,得自己走过去或者被抬过去,叫人家到卧室里来看病是不行的。

而像您这样地位比较高的宠妃,乃至更高等级的皇后、皇子、公主以及皇帝本人等,生病以后一般不会叫“太医署”的人来掺和。他们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叫“尚药局”,隶属于殿中省。殿中省是一个总掌天子衣、食、住、行、医及出行礼仪的机构,长官是“殿中监”,可以理解成服侍皇帝本人的“老管家”。这机构下面统领着“尚食局”“尚辇局”等六个局,其中就包括“尚药局”。

您想要来给自己治病的最高级的“太医”,在唐朝叫“尚药局奉御”,一共有两人,正五品,已经算中高级官员了。他们既是尚药局的最高行政长官,(理论上)也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医生。不过您能不能把这二位奉御之一叫来给自己看病,完全取决于您的受宠程度,因为他们二位平时是“掌合和御药诊候方脉”的,也就是要亲自为皇帝诊脉、立处方、和药、尝药,地位又高,架子又大,是传说中的“御医”。谁敢请他们来给自己看病,需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地位够不够。

这二位“奉御”配有四名助手,叫“直长”,也参与给皇帝治疗,是尚药局的副长官。另外还有四名“侍御医”,性质比较接近于皇帝的“保健医生”,不管皇帝有没有病都要在他身边轮流值班观察御体情况,有病的话更是得一直守着写方子、喂药等。还有专门负责制药的“主药”“药童”,负责管理药材的“掌固”,负责按摩的“按摩师”,负责念咒跳大神的“咒禁师”等,以上这些,理论上都是为皇帝一人服务的。

那么谁来负责给你们这些后宫妃嫔、皇子、公主治病呢?尚药局里还有四名“司医”,八名“医佐”,品级和医术都比以上的御医们差一些,这些是按规定为你们服务的。当然了,如果皇帝很关心你们的病情,也可以命令奉御、直长们去给你们治疗,所以说这要取决于您的得宠程度了。

即使您生病的时候运势正旺,跟皇帝感情好,天子让最高等级的“奉御”去给您看病,你也别想着这御医能自己一个人带个医箱夹个软包就在后宫里溜达来溜达去,顺便跟您咬个耳朵偷个情什么的。皇宫里的治疗活动那是有严格规程的,任谁都不准脱离监视随便走动。

首先说,太医也好,奉御也好,他们的日常办公地点都不在宫城里,而跟三省六部等政府机构一起关在宫城外面的“皇城”。宫中有人传召了,值班的医生才能跟着宫人进后宫门,在门口检验随身携带的证件(鱼符、木契等),验明无误才能进去,紧跟着宫人到指定地点看病,全程都在很多双眼睛的严格监视下。

给后妃看病一般就是隔着帷帐按脉,向旁边的宫人询问症状,能掀开帷帐看一眼后妃的脸,都算是非正常情况下的逾礼举动了。诊断完了出去写药方,什么病用什么方子、怎么配制都是有现成规矩的,大多是依据《本草》《百一集验方》等医书来开具,写完把药方交给主药等专业人士去配制,没啥事了被带出宫去等着下次传召,哪有什么东逛西逛的机会。

这还是赶上了开明的好皇帝,肯让男医生进宫来给自己的女人看病。如果皇帝比较忌讳这种事呢?那么无论您病得七死八活有多严重,都别想见到一个长胡子的医生,宫廷里的“女医”过来给您稀里糊涂解决一下就算了。

所谓“女医”,甚至都不是出自士人家庭的有文化女性,而是从隶属于官府的奴婢里挑一些20~30岁的较聪明的未婚女,由“医博士”(医学教授)训练她们学习一些安胎、产难、疮肿、伤折、针灸的治疗法,最多学习五年,就发来宫里专门为你们这些皇帝的女人治病了。如果运气好,这些女医里可能也有一些技术真不错的,但普遍来说,她们的文化程度和医学素养还是会与太医署、尚药局的医官们差距明显。无论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您想要买通他们去给皇帝下个春药或者毒药,更加无此可能,因为皇帝服药的检验程序非常严格烦琐。

给皇帝开出药方来以后,制药过程要由宰相(中书门下长官)、禁军各部长官(诸卫上将军各一人)、尚药局的长官和副手们共同在场监督。药物制成以后,医生们自己先尝过以保证质量过关、人畜无害,随后在包装上写明此药的药方和制药日期,所有在场监督人员都要在包装上签名以承担责任。这个手续完成以后,才可以向上报告“皇帝的药制好啦”。

等到皇帝吃这药的那天,开了封装,还是奉御医生们先尝药,然后他们的上级主管“殿中监”再尝,然后皇太子还要再尝药(看来皇太子想毒死父皇的嫌疑挺大啊),三级尝完,这药才能喂给皇帝。如果药里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一通折腾下来还发现不了,难道那些监药尝药的人都神经迟钝如恐龙?

顺便说一句,皇太子的东宫里也有一个独立医疗机构叫“药藏局”,性质跟负责给皇帝看病的“尚药局”非常相似,不过等级较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而已。

以上是皇宫里的医疗过程。如果您穿越到了贵族官僚家庭里,不幸生病了,又该怎么办呢?

基本上不用指望“尚药局”的高级御医们能来给您看病。除非您家面子大,能得到皇帝的亲口批准,否则“尚药局医官,王公己下,不得辄奏请将外医疗”。人家是专门侍候皇帝的,臣民人等的死活关人家什么事。据说也曾经有尚药局“国医”偷偷走穴干私活,瞒着皇室出来给外人治病,但那样收的医疗费就相当可观,中产阶级倾家荡产请上半年也未必能请来一次。

那么去上面说过的“太医署”请医生呢?“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其职责本身确实也包括了为大臣贵族们治病,五品以上的退休官员还能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但是,这个机构里的专业医生再加上医政人员、老师、学生一共也只有300多人,而长安城居民少的时候十几万,多的时候上百万,平均下来两千人摊不到一个医生服务。而且您明白的,这种官办大锅饭式的机构,从古至今都是没本事混日子的人最集中的地方,恐怕庸医的数量远远超过名医。就算您是官僚贵族士人,有本事请来太医署的医工们看病,请过几次以后,只怕您就觉得被他们治还不如自学医术自己治管用。

您说行,咱们不去官办医疗机构找大夫了,去请民间自己立业的神医吧。什么药王孙思邈、名医甄权、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许胤宗……搜索一下,唐朝的名医还是不少嘛。

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您好不容易打听到当代名医的地址,找上门去,人家很可能已经被官府”请“走,去尚药局当皇帝御医了,或者进了太医署收徒弟教学生,这些官方机构有通过”医举“吸纳民间好医生的途径。而对于这些技术高明的医生来说,进了官办机构待遇好俸禄高,又有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当然比在民间”悬壶济世“舒服得多。剩下一些名气不大的民间医生,当时叫”闾阎医工“,有的在东市、西市的药铺里坐堂,有的找个寓所挂个行医的牌子等病家上门。最低级的是那种”江湖游医“,身背草药囊算卦袋,举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之类的幌子,摇铃吆喝,哪里热闹往哪里走,等着哪家病人危重到”病急乱投医“的地步,遇上以后不管好歹就往家里扯,算是略尽人事听天由命了。

医生请到家,望闻问切一番,您得的会是什么病呢?

所谓”望诊“,除了看脸色、看眼睑、看舌苔、看痰咳等以外,医工们还会看您家的房子大小,奴婢多少,摆设是否贵重,衣饰是否华丽,是否大腹便便、脑满肠肥,是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果判定您是富官给医药。在外者,亦准此量给,以官物市供。”

贵人家,那么唐朝这个阶层最常见的病有以下几种:

脑血管病,当时一般叫“头风”“卒(猝)病”“风病”,主要原因是吃油腻食物多而运动少,身体肥胖,血压血脂高,属于典型的富贵病。

各种传染病,包括疟疾、痢疾、伤寒、肝炎等,主要原因一是当时环境卫生不太好,二是大部分人也不怎么注意个人卫生。

皮肤化脓性疾病,经常被称为“疮疡”“血痈”,主要是受了外伤以后救治不得当,感染发炎引起并发症。

长生药仙丹吃多了……这种药大多含致命的重金属成分,纯属自己作死。

如果您是平民百姓甚至贫寒人家,那常见病就跟富贵人家有所不同了。对唐朝普通人威胁最大的几种疾病是:

1.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疟疾”,还有被统称为“天行病”的急性大规模传染病,以及“赤白痢”等痢疾,“风黄病”等传染性肝炎等;

2.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风病”、心脏病引起的“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赤眼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水痢”“患腹”等;

4.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和尿毒症引起的“肿病”等;

5.难产和其他围产期疾病,女性专享;

6.皮肤化脓性疾病,“疮疡”“血痈”;

7.新陈代谢疾病,主要可能是糖尿病等。

可以庆幸的是,后世曾经大规模暴发的天花、鼠疫、霍乱等恶性传染病,在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没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当时的医生对常见病心里有个数,再来问诊治疗就比较有把握了。比如请来的医工问您和家人:“病人有什么症状啊?”回答:“病人每两天发病一次,先是浑身发冷寒战,盛夏盖几层厚被子都觉得不暖和,大概冷上一个时辰,又开始发热高烧,面红眼赤,口渴喝凉水,上吐下泻,头痛惊厥,这么折腾半天,出一身大汗,缓过来了就大睡一觉。隔天再如此发作,反复不止。”

这是很典型的疟疾症状了,过去的老人们也叫“打摆子”,一说都很熟悉,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治的病,甚至在我国都很少出现了。如果是到现代医院里去治疗疟疾,医生一般给开些奎宁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疟原虫,然后吩咐回家把环境卫生搞好,消灭蚊蝇,因为疟疾的传染源就是蚊子叮咬。这样内外并治双管齐下,大部分病人都能很快痊愈。

但是唐朝的神医们可不会这么干。诊断出是疟疾,这个倒没什么难度,因为这病的症状实在太好认,而且又是当世第一大流行病。可诊断完了以后呢?只见神医一探手,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朱砂、白纸、毛笔在案上铺开,奋笔疾书正楷字:

疟小儿父字石拔,母字石锤,某甲姓唐名穿患疟,人窃读之曰,一切天地、山水、城隍、日月、五星皆敬灶君,今有一疟鬼小儿骂灶君作黑面奴,若当不信,看文书急急如律令!写完把白纸拿到厨房,用一片瓦或石压到灶王爷画像的脑门上,小心别压住字,也别让灰土落到纸上混淆了字迹。您自己先默默读一遍这条符咒,然后派人守着它,不让别人接近。等您的疟疾快要发作了,就赶紧整顿好衣帽立在灶前,先把灶王爷和符咒都清扫干净,再一字一句地读符上文字,必须读得清楚干脆,绝不能读错一字。一边读一边还得抖着自己衣裳,读完一遍跪下来拜一次灶君,这样读三遍拜三遍,折腾完,把符咒还压回灶王爷脑门上。

同类推荐
  • 海内弄扁舟

    海内弄扁舟

    康朝初年,康文王分封诸侯于神州各地,立三百二十一国。这些诸侯国国君的爵位从高到低分别为:公、侯、伯、君、子。康文王特别立《康律》,规定“王”这个称号是康王室特有,若有诸侯僭越,天下诸侯可于康王带领下共讨之。如此过去了百余年,直至康定王二十三年,楼烦族起兵南下,攻破康都久治,杀康定王,屠久治城。从此,康王室之威一落千丈,天下诸侯纷纷违背《康律》,互相攻伐。而其中强国更是僭越王号,在这似乎无休无止地兼并之中,最初的那三百二十一国只剩了寥寥几个,分别为:昭、庄、肃、简、荣、惠等国。我们的故事就此开始……
  • 火枪洗明路

    火枪洗明路

    前期依附阉党,中期积攒实力,后期反明灭清。作为一个带着福利穿越的主角,虽然福利不多,但是猥琐发展还是可以的。阵前火枪齐射,阵后火炮轰鸣,侧翼羽翼齐飞。一句话,没有福利,辛苦奋斗,有了福利,爱咋咋地。
  • 潇洒东坡

    潇洒东坡

    乐天文豪苏东坡,才高八斗,雄文盖世。一路阔步高歌,率性而为,潇洒地尽得其乐。又屡为才学所累,命运多桀,尽管饱经忧患,却能居祸来临,一笑了之,‘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地面对困境。他不但留给我们绚丽多彩的文学遗产,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足以为后世楷模的良好心态。
  • 桐涅九天

    桐涅九天

    一朝重生竟成为皇朝太子!从此陷入了各种桃花债和错综复杂的皇权争斗中。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江湖上的恩怨情仇,还有躲不过的情劫。爱恨情仇,他该如何抉择?且看他如何凌天而行桐涅九天!Boy群:453554106Girl群:211391981
  • 大明枭臣

    大明枭臣

    他与皇帝生死之交,兄弟相称。他扫灭群雄,收拾旧山河。他出将入相,权倾天下。他逼宫让位,废立皇帝。当朝枭臣,旷世名臣,毁誉随它去!创建国朝崭新制度,奠定万世强盛基业!QQ群517747522
热门推荐
  • 仙征

    仙征

    超级宅男刘辩,在一次车祸事故中,灵魂伴随神秘莲花石灯穿越时空来到东汉末年,成为登基前两年的短命废帝汉少帝。这是一个修真练仙的世界,神仙方士和妖魔鬼怪再这个世界不再虚无缥缈,而是真实存在。且看男主角如何在这个猛将遍地、美女如云的仙侠世界里走上成龙为皇,一统天下征途,如何借助帝王之尊、收获天下信仰力量,踏上修真练仙、最终成为至高圣尊辉煌征程。《仙征》读者交流群:129394326;欢迎各位童鞋进群交流。
  • 路上有你我他

    路上有你我他

    人的生命有始有终。似乎,一开始全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们信心满满踏上了各自的人生旅途,却无一例外到达了同一个终点,殊途同归。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会付诸毕生,趟过流年逝水越过桑田沧海,执着地追逐着属于自己的那条金光大道。路在脚下,路上有你我他。或许,这才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 什么我儿子是颗蛋

    什么我儿子是颗蛋

    扶着我,我要去上厕所不不不,媳妇,你是要生了!我去给你拿盆。是不是我怎么会感觉不出来!我儿的浴桶怎么能用来接那种东西,还是蹲旁边好了啪嗒,一个蛋掉下来了。哦不!一个蛋!【这是一个gay和翼狮攻的幸福种田生活】
  • 开局三个愿望

    开局三个愿望

    一位住在深山的老人,三次向无尽宇宙许愿的机会。
  • 穿书后我成了盖世英雄

    穿书后我成了盖世英雄

    纳尼?她简太白竟然穿越了!啊呸,准确来说是穿书!这年头还能混得如此潮流,穿回去够简太白吹一会儿了。还带了个系统!别说,这条件还听齐全的,她喜欢!原本以为很爽,但是这个系统竟然说,要按故事剧情发展!去nm的按剧情发展,简太白提着一把菜刀冲进虚无缥缈的空间提起系统个小屁孩乱刀狂揍,这太难为人了!太难为了!简太白不愤地指着上天“我不服!”但是渐渐地,简太白发现,前世学的歪门邪道竟然可以在这个平行空间里使用……
  • 赤红圣经

    赤红圣经

    既然上帝早已弃我而去,那我又何必宽恕他人。就让着赤红,燃烧殆尽吧。哪怕化成灰,也总比受人践踏,变成泥好的多。
  • 虐弑纪

    虐弑纪

    芸芸众生下,我就好像被神所抛弃的尘。我叫辛尘,作为学生的我因为三年来的梦而使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上散落的碎屑,玻璃渣与血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色调。曾被当做梦境的世界成为了现实,利爪、重锤、刀锋……都如同镜花水月般接踵而至,我要活下去并且找出这场阴谋的真相。谜底,宛若死亡之花般悄然绽放……
  • 忍雄

    忍雄

    我本出生寒门,能得德爷相助,实乃三生有幸。三德∶“一个有名的良臣,与阉宦为伍,你不要后悔就好,哈哈哈哈哈。”王天抬头躬身到∶“不会的。”
  • 团宠大佬四岁半

    团宠大佬四岁半

    意外穿成粉嫩四岁半奶团子,宋瓷表示,缺衣少穿算什么,比糟心末世强多了!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安全无公害,想吃!被她热切目光一瞅,花木瑟瑟发抖,扑簌簌往下掉果子,鱼啊鸟啊的排着队往她面前送。老宋家个个吃得嘴上泛油光,把奶团子捧在手心里宠,惹得周围人眼气:“这败家丫头娇生惯养还邪门,以后肯定说不上婆家。”某厌食顾高冷背食谱,勾搭吃嘛嘛香的团子给他下饭:“我家祖传御厨,顿顿不重样,来我家,我养你。”完结旧文《重生逆袭:肥妻大作战》,《名门第一宠:千金归来》,欢迎围观。
  • 情系大辽百千载

    情系大辽百千载

    故事起源于一次考古探秘,他却意外地邂逅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开启了一趟追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