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9400000004

第4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1)

2.1 什么是职业

2.1.1 职业的定义与特性

1.职业的产生

职业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非从来就有,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活动的目标简单,劳动没有形成固定的分工,一般是男的捕鱼、打猎,女的采集植物果实、料理家务,而老年人主要制作劳动工具。不过这只是在氏族内部、部落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而出现的自然分工,尚不能称之为职业分工。因而,确切地说,那时还没有固定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人群,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人类社会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分工是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一部分人长期从事打猎的实践活动,开始脱离其他劳动,专门从事畜牧劳动;第二次社会分工是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少数人开始从事手工业劳动,逐渐脱离了农牧业劳动;第三次社会分工是商人和商人阶级的产生。在三次社会分工之后,产生私有制,出现了阶级,从而引发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从事专门的业务,由此便出现了人类社会最初的职业:农夫、牧人、工匠、商人等。

2.职业的变迁

职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名词,它的产生、发展、丰富都是随着历史进程而演变的。职业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是渐进的,因此职业的演变也是缓慢的。

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逐渐丰富,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体力劳动,依靠别人的剩余产品来生活。奴隶主和富商们完全摆脱了体力劳动,其中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管理国家、组织生产等活动。职业的种类开始增加。

封建社会使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冶铁、纺织、陶瓷、造纸、印刷、造船、酿酒、制糖、制茶、漆器和武器制造等手工业、商业和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除在奴隶社会已经出现的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生产管理者外,又出现了诸如艺术家、诗人、文学家、科学家、医生、教师等新的职业。在新行业产生与兴旺的同时,旧的、落后的行业就逐渐消失了,如冶炼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将青铜铸造业挤出了历史舞台,从事青铜铸造业的人就改行从事其他职业了。

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职业的繁荣。从18世纪中期起,欧美一些国家发生了产业革命,完成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重大变革,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使职业分工更加细化,而且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职业,如织布机的出现及“圈地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成为纺织行业的工人。

时代发展到今天,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职业世界展现出一幅崭新的图景。可以设想,未来将有许多全新的职业在人们面前出现,将有许多传统的职业在职业领域中消失。正如汽车的生产使社会有了汽车制造、运输业和汽车修理业,同时出现了司机、汽车修理工、汽车工程师等多种职业;相反,马车、人力车逐渐被淘汰,相应的职业也逐渐消失。又如,计算机的研制和激光照排技术的开发,使得印刷业中原有的铅字铸造业和排版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字录入、激光照排职业的产生。

3.职业的定义

给“职业”下定义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理性认识的开端。关于“职业”的定义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一般来说研究者着眼于不同侧面来对职业进行定义。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另一类是经济学意义上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职业”定义

美国迈克尔·曼主编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中指出:“职业”这一术语最初本是表示从事法律、教会、医疗和军事服务等传统意义上的“自由的职业”。“职业乃是作为具有自我利益的职业群体在分工中力图保护和维持其垄断领域而予以运用的工具。”国家通过对某一职业群体的社会承认和对其职业声望的法律有效性的认可,直接介入和发展了职业领域。

美国学者泰勒在其著作《职业社会学》中写道:“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这种成为模式的工作关系的结合,促进了职业结构的发展和职业意识形态的显现。”

日本社会学家尾高邦雄认为:“职业是某种一定的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因此职业包括工作、工作的场所和地位”,并指出:“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或整体与个体的结合点;通过这一点的互动,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整体依靠个体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整体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贡献。”

从上述诸位社会学家的说法可以看出,社会学意义上的职业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职业首先是一种社会位置。个人取得这种位置的途径可能是通过社会资源的继承或社会资源的获取,但就某个具体职业位置而言,它并非是继承性的,而是获得性的,是个人进入社会生产过程之后获得的。第二,职业与权力紧密相连。每一种职业(群体)在社会分工中都有自身的位置和作用,使别人依赖于他们,需要他们。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对他人的权力,而且这些人总是要维护这种权力,保持自身的垄断地位。第三,职业是国家授予的。任何一种职业,必定为国家和社会所承认,职业的存在有法律效应。

2)经济学意义上的“职业”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赛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业者的社会地位。”

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需要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做贡献的连续活动。”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职业是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利益的一种生活活动”。我国学者姚裕群、朱启臻的定义为:“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

我国管理专家程社明则把职业定义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他强调职业中个人与社会、知识与技能、创造与报酬、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不难发现,经济学意义上的职业同社会劳动的精细分工是不可分的,并不否认职业的社会性,只是更加侧重于强调其经济性。如果劳动者相对稳定地承担某项具体的社会劳动,或者较稳定地从事某类专门的社会工作,并可以从中获取收入,那么这种社会工作便成为劳动者的职业。

通过对上述关于“职业”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我们尝试为“职业”给出定义:职业是社会对个体的角色定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对社会承担职责并可以从中获得合法的、稳定的经济和非经济报酬的专业活动。

4.职业的特性

1)职业具有社会性

因为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体系中从事的一种活动,所以职业活动的过程也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职业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要体现社会功能,即一定的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它通过责任、权利、义务体现出来。社会功能大的职业,任职条件高,职业层次也高。二是职业要体现社会报酬,即任职者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发展前景等,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如工资收入高,并不一定福利待遇高,也不一定晋升机会多,发展前景就好。因此,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认识来评判。三是职业要体现社会声望。有的职业从业者经济收入高,但社会地位并不高。由于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偏见,以及受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2)职业具有连续性

职业的连续性,也称为职业的稳定性,就是说个人所从事的职业相对来说必须呈现出稳定而且螺旋上升的状态。如果你的职业生涯出现断层,或者一个发展良好的职业道路突然掉转行进方向,对于你的职业发展都是一种“倒退”。除非你决心做老板,让自己成为统揽全局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否则不停地跨行业跳槽不一定是好事。

美国最新的《职业评价年鉴》显示,根据美国劳工部、商贸集团和调查人员的电话采访等资料,将250种职业按照人们喜爱的顺序排列,其中,工资颇丰的美国总统的职位只被排在第175位。其实,对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书中排列顺序的标准不只是工资高这1项,而是6项。这6项标准是:工资、工作强度、对身体健康的要求程度、升迁机会、工作环境和职业的稳定性。在这些职业中,美国总统的工资排在第5位(每年40万美元),但既没有升迁机会,任期也不会超过两届,工作强度很大,排名倒数第一,工作条件也是倒数第一,对身体健康的要求程度又很高,所以总评分并不高,只能屈居后位。可见,职业的连续性在高级职位的考核中非常重要。

3)职业具有专业性

职业的专业性包括知识性、技术性和规范性三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从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它并不是指一定要通过学校、培训班等相对系统的学习才可能获得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是指从事某种具体职业的人员在职业行为过程中所必须掌握或具备的特定的知识和技术。有些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有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不易掌握,因此有的职业活动的知识和技术必须在特定的学校、培训机构获得,而有的却可以在家庭、在就业实践中获得。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职业要求劳动者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会越来越高。职业的规范性是指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规范,这主要包括人们在就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各种操作规则及办事章程。这些职业规范或以法律、法规,或以组织章程和有关公约、守则的方式体现出来,或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非正式的规范。无论职业规范以什么方式体现,也不管不同职业遵从哪一类职业规范,任何职业活动都有行为准则可循,职业活动总要受一定职业规范的约束。

4)职业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

所谓职业的同一性,是指某一类别的职业内部其劳动条件、工作对象、生产工具、操作内容、人际关系等都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由于情境相同,人们就会形成相同的行为模式,有共同的语言,很容易认同。同行、同事,就是有一定类似之处的人群。正是基于职业的同一性,才构成工会、同业公会、行会等社会组织,才有从业者的利益共同体。保险行业,早期就是由“船东”这种职业人士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认识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职业的差异性,是指不同职业之间客观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职业劳动的内容、职业的社会心理、从业者个人的行为模式等。一般来说,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必然存在分工,存在多种多样的职业。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代社会则有着多达几千至上万种职业,各类职业间大相径庭,隔行如隔山。职业的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不同职业者的不同社会人格,以及个体在职业转换中的矛盾与困难。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的发展,新职业不断产生,职业差异还在继续加大。

除上述四个特性之外,职业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职业的时代性有两个含义:一是职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部分新职业产生,替代一部分过时的职业;二是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时尚”,它表现为该社会时期人们所热衷的职业,职业的时代性往往反映在职业取向上。

5.职业的个体功能

职业是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又是人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人们从社会中谋取各种利益的资源,它对于每一个人都极为重要。具体来说,职业对于个人具备以下功能。

1)职业是人生必经的历程

职业作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人生实践的最主要场所,从多方面决定了个人的特性和境遇。无职业者在此方面则大受影响。

职业生活,使从业者进入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因职业的差异而不同。由此,职业就成为使人担任特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一定行为模式的条件。

2)职业是人们获取利益的手段

其一,职业是个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个人生存和维持家庭生活的物质基础。其二,职业是个人获取非经济利益的手段。职业活动可以使个人获得多种非经济利益。这种非经济利益包括名誉、地位、权力、各种便利等,从而使个人获得心理满足。追求较高的社会地位,是许多人的重要人生目标。职业类别、职业环境和职位,就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象征。人们在职业问题上的努力和奋斗,构成人们在社会地位“阶梯”中的向上流动。这种非经济利益也可能转化为金钱或者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3)职业是个人发挥才能的载体

人们从事的某种特定职业类别的工作,在要求个体具备一定素质的同时,还要为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机会,成为促进人的才能和个性发展的场所。

4)职业是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途径

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就是进入一个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之中参与其活动。个人在这个体系中的活动结果,就是他(她)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个贡献可能是刻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因而,个人为社会的贡献可分为直接贡献与间接贡献两种。

6.职业的社会功能

1)职业是社会存在的内容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仅是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的体现,其本身也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个内容。职业分工及其结构,是社会经济制度与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通过人的职业劳动,生产出社会财富,这也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职业的社会运动,包括个人改善职业的向上流动、与社会经济结构相联系的职业结构变动、不同职业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及解决等,构成了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此外,人们为了追求未来的热门职业而进行的人力投资,不断学习,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3)职业是社会控制的手段

职业是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安居乐业是人们的共同愿望。自古人们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饥寒起盗心”,政府为公众创造职业岗位,促进与执行“充分就业”政策,从其功能的角度看就是为了减少社会问题,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

2.1.2 职业的分类与发展

随着职业的发展变化,要求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职业分类的产生与发展。那么何谓职业分类?职业分类的方法和原则有哪些?

1.职业分类的概念

所谓职业分类,就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通过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类社会职业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划分与归类。它是一个国家形成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研究的基础,对于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一个国家的职业分类都影响并制约着其国民经济各部门管理活动的成效。

我国是最早开展职业分类的国家,《春秋·谷梁传》写道:“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周礼·东官考工记》开宗明义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坐而行之。……”通篇论述了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等不同职业的分工和职责,并有着非常精细的分类和详尽的描述。那时,职业还有很强的世袭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甚至以自己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姓氏,如屠、师、桑、陶、卜、贾等,反映了人们有很强的职业归属感。

2.职业的类别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对职业进行不同的划分。

1)按职业性质分类

作为职业的本质属性,职业的性质决定着职业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着职业间的联系与区别。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人们认识职业就是从认识其本质属性入手的。职业性质之所以成为分类的依据,是因为它们具有特定的生产工艺、加工对象、工作环境、操作禁忌等,它们决定着职业工种岗位的生产规律。

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人口普查时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就是依据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它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共分8个大类、64个中类、301个小类。其中,大类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每一大类分为若干个中类,如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划分为: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林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管理人员及辅助人员,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经济业务人员,法律工作人员,教学人员,文艺、体育工作人员,文化工作人员及宗教职业者。每一中类包括若干个小类,例如科学研究人员具体包括:哲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经济学研究人员,法学研究人员,教育学研究人员,文学、艺术研究人员,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理学研究人员,工学研究人员,农学研究人员,医学研究人员及其他。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使用的职业分类是1999年初通过审定,1999年5月正式颁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职业分类大典》,在《职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改动。《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 838个细类(即职业)。

2)按职业活动方式分类

职业活动方式是职业存在的客观状态或表现形式。依据职业活动方式划分职业类别,一方面要把握职业的活动目标,因为不同的目标规定着不同的活动方式,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活动方式去实现,了解了职业目标就能更深刻地体会职业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职业活动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常常表现为职业活动方式的技术含量或知识密集程度。通常,社会职业可以根据活动方式的这种含量区分为脑力型职业、体力型职业和脑体结合型职业。如美国的职业分类方法之一是把工作人员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白领工作人员,另一类为蓝领工作人员。

3)按产业分类

我国国民经济分为三个产业:第一产业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第三产业是指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社会服务行业,具体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的部门三大类。

4)按职业特点分类

职业的差异性使得各种职业都具备着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按不同特点可将职业分为实务、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自然界、户外、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十多种类型。

(1)实务性职业主要指工作任务很实际的职业,包括使用机器、工具和其他种类设备的工种,也包括使用各种书写仪器的职业,如工人、打字员等。

(2)社会服务性职业是指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或问题的职业,如医疗卫生保健、民事调解、婚姻服务、心理咨询、职业介绍等。

(3)文教性职业是指是用文字或其他媒介,把信息和知识传授给别人的职业。如教师、记者、图书和档案工作人员等。

(4)科研性职业是指从事科学研究试验方面的职业,如技术人员、化验人员、药剂师等。

(5)艺术及创造性职业,是指用语言、动作、音响、色彩等来创造艺术作品的职业,如摄影师、作家、画家、音乐家、设计师、舞蹈家等。

(6)计算性职业,是指钱财管理、资料数据统计、分类等,如银行职员、会计、统计员等。

(7)自然界性职业是指户外料理牲畜、植物的职业,如农、林、牧、渔业等。

(8)户外性职业是指大部分工作时间在户外,且有一定艰苦性的职业,如交通警察、地质勘测及其他野外作业人员等。

(9)管理性职业是凭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行工作的职业,包括管理、指派他人做事,运用说服力和影响力达到目标,如国家公务员、厂长、经理、律师等。

(10)一般服务性职业是指提供劳务服务,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如售货员、送报员、厨师等。

5)按职业工种分类

1992年,原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工种分类目录》,将我国的工种划分为46个大类,4 700多个工种,遍及各行各业。

【阅读材料2-1】霍兰德“人格—职业”测试理论

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工作兴趣类型即人格类型。大多数人的人格特质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工作环境也可以分为与人格类型的分类一致的六种类型。由于同一职业吸引有相似人格特质的人,他们对情境和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因此,工作环境也可以分为与人格类型的分类一致的六种类型。

霍兰德提出六角形模型来解释六种兴趣类型之间的关系。六角形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人格特质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之间的适配性进行评估;如果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匹配,就有可能增加职业满意度,带来职业成就感。

3.社会进步与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旧的职业消亡了,新的职业在不断地产生。

1)科技进步与职业发展

科技进步的主要标志,是不断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这必然导致部分职业的新旧更替或产生新的职业种类,比如汽车的出现就使社会有了汽车生产业、汽车运输业和汽车修理业,并涌现出司机、汽车修理工、汽车工程师等多种职业。再比如,电子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印刷行业的巨大变革,随着电子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印刷业逐渐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这必然使铅字的铸造业逐渐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汉字录入、照排职业。

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职业发展,不仅限于新产品的开发、新设备的应用和新工艺的出现。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本身,也会增加新职业种类,或使原有职业的数量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一门新学科的出现,往往会产生新的专门的职业。比如,环境科学的产生就需要专门的环境科技工作者,由此便形成了环境科技职业。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求原有的科学技术有突破性发展,于是这类专门职业的职位数便会有所增加,造成社会职业结构中不同职位比例的变化,甚至其社会地位的变化。

2)经济建设与职业发展

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增长的需要。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能使社会职业的种类、职业数量及职业的社会地位发生较大的变化。此外,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会促使社会职业的发展和变化,比如近年来广告业、房地产业、租赁业等在我国再度兴起,旅游业、物流业得到迅速发展,会计类职业和一些服务类职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等,都是经济建设发展的直接结果。

经济领域是集中职业种类和职位数量最多的社会生活领域,人们主要就业的领域也是经济领域。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形势怎么样,就成了衡量该社会中人们就业机会多少的主要因素: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便有更多就业的机会;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则急剧减少。

3)职业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职业亦在不停地变迁着,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古代社会中职业的种类是很少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职业的分化,职业的种类也就愈来愈多,已远远超过了“三百六十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职业种类就已超过了42000种,目前则更多。

(2)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速度愈来愈快: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变迁速度逐渐加快是十分明显的。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而从工业革命到今天的新的产业革命,才200多年。就在这20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经常出现新行业而且各行业的主次地位的变化亦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世界最主要行业是纺织业,进入20世纪,钢铁、汽车和建筑业才先后超过纺织业。但是,电子行业从产生、发展到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3)脑力劳动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历史上看,脑力劳动者远比体力劳动者少。随着教育、文化、科技等的发展,脑力劳动者逐渐多了起来。进入20世纪后,脑力劳动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就更明显了。据有关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为50.1%;原联邦德国1960年为41.8%,1975年上升为51.4%,并继续出现增长趋势。脑力劳动职位的比重不断增大,在我国的表现也比较明显。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科技越发达,经济越发展,脑力劳动在社会职业中的重要地位越明显,脑力劳动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同类推荐
  •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主要讲述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上演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萧红以悲悯的笔调,展现了当时黑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现状,对旧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此外,本书还精选了十八篇萧红所著的短篇小说,可说篇篇精彩,语言质朴却又内蕴深藏,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深切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无限同情。
  • 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荷塘月色

    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荷塘月色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

    本书内容包括:领你步入文学之门、浅谈散文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小说的特点与创作、浅谈诗歌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如何进行新闻写作、浅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方式、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谈话题作文快速构思五法。
  • 学生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艺术(下)

    学生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艺术(下)

    我们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规律,特别编辑了《学生青春期教育与培养艺术》,主要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摆脱青春期烦恼教育、健康成长教育、正确处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指导广大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本书精选了青少年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其内容囊括了山川风物的方方面面,不但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陶冶情操,而且对提高中小学生语文成绩有极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时光是甜的

    时光是甜的

    迷失的人会迷失,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年少的梁悦没心没肺,青春肆意,喜欢一个人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为朋友出一口恶气,恨不得以命相抗。只是没想到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热烈绽放的女子,有一天竟会收敛拳脚,淡然沉默,披着一件冷漠的外衣将所有人隔绝在外。爱情不敢再憧憬,友情害怕流逝,至于亲情......从没享受过的人还能有机会重拾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幕后操控

    幕后操控

    本书纯属虚幻!虚幻的世界,被模拟的人生。发生质的改变,层层迷雾,一一被揭晓。由于作者原因,更新慢请见谅。QQ群:475681933
  • cf之职业传说

    cf之职业传说

    一个年纪大的cf老兵。当cf手游出来时,迫不及待的进入游戏。就是为了追寻他当年的感觉,叫上当年的兄弟一起再打一盘爆破,再玩一把运输船和沙漠灰。看一个老兵如何拥有一颗枪王的心。
  • 逍遥大尊

    逍遥大尊

    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要颠覆命格,扭转乾坤!我要杀尽负我之人,屠尽虚伪之辈!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住我的心!我要这天上诸神,烟消云散!……我要一百个肉包子,先填肚子!!————————————————————————————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 幽冥葬经

    幽冥葬经

    笑问苍天何真我?置身局中行不动。幽冥大陆,法律与秩序交织,魔法与神奇交融,名为“藏师”的职业传奇由此开始!
  • 从伏天氏开始打卡

    从伏天氏开始打卡

    “喂,装逼很累的!能不能给瓶可乐啊?”系统:“可以,甚至可以多给你一瓶”“喂,我脚起泡了,能不能给辆摩托啊?”系统:“当然,法拉利都没问题。”“喂,你可不可以不要票啊!”系统:“不行,你想都不要想!”“喂,我给你票,给我来个核弹行不行?”系统:“当然不行,我是原则的!”“那两张呢?”……………“三张?”……………我在异界喝可乐,你要不要来?
  • 痞女穿越记:混混小丫鬟

    痞女穿越记:混混小丫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  一场新发明表演的意外,让身为二十一世纪将军之女,贵族学院老大,中国著名青年发明家多重身份的云汐,意外魂穿至大汉王朝。成为昌邑王的贴身丫鬟,聪慧善良的她将会如何存活在祸乱的汉朝,如何和昌邑王演绎一段痴情爱恋。<br/>注:本文又名《穿进云中歌:红衣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