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76000000038

第38章 有独创精神的诗人涅克拉索夫

19世纪40年代末,涅克拉索夫(1821——1878)已被认为是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民主主义诗人和讽刺诗人。

1821年11月28日,涅克拉索夫生于乌克兰波多尔斯克省维尼茨县涅米罗夫镇。他的父亲是个军官,退伍后举家迁往雅罗斯拉夫尔省祖传领地格列什涅沃村。诗人就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从莫斯科通往西伯利亚的一条大道路过他家门前。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带着脚镣手铐的政治流放犯被押解过路。屋后面是伏尔加河。幼小的涅克拉索夫经常听到河上纤夫们的号子声。农民的无权地位,纤夫的艰苦生活,流放犯的铁镣声,都给涅克拉索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的父亲是个粗暴残酷的人。涅克拉索夫自小看到他那肆无忌惮的专横和对农民无情的剥削。替农民说话的母亲,还要受到父亲的挖苦嘲弄。老涅克拉索夫退伍回来后当上县警察局长。他巡视各村镇时常带上儿子。小涅克拉索夫亲眼看见农民们是多么害怕县警察局长。

诗人的母亲经常给儿子讲童话故事,讲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和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作品内容。她教儿子“在真理面前别胆怯”。涅克拉索夫写了《母亲》等许多诗篇怀念自己的母亲。她聪明而有教养,总是同情农奴们。母亲允许儿子同农民的孩子们一起玩,当然不能让父亲知道。诗人在《农民的孩子们》一诗中讲了他童年时的欢乐。

1832年涅克拉索夫到雅罗斯拉夫尔中学上学。刚上一年级时,他对学习还感到有乐趣。后来渐渐地对上课不感兴趣了,一心只想读课外的书刊。中学5年,他读了不少书,还写诗。茹科夫斯基的浪漫主义作品使他着迷,他读普希金、拜伦的著作,对当时出版的各种期刊杂志也十分关注。普希金的《自由颂》和《叶夫根尼·奥涅金》给涅克拉索夫的印象最为深刻。

乖戾的父亲在儿子上5年级的时候突然让他辍学回家,因为他舍不得花钱。涅克拉索夫对父亲在家乡的专横霸道越来越反感。他自己在童年那些农奴伙伴面前有负罪感。于是涅克拉索夫下决心同地主庄园彻底断绝关系,拒绝继承遗产。

父亲同意让儿子去彼得堡,但只能上军校。母亲则希望儿子上大学。

16岁的涅克拉索夫满怀上大学当诗人的希望来到彼得堡。他的求知欲太急迫了,自己还未准备充分就仓促去参加考试,结果没考上,只好当一名旁听生。涅克拉索夫在大学里只旁听了两年。父亲以不听话为由断了他的生活费用。涅克拉索夫从那时起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为了生活,他曾为农民代写书信,拟呈文,或为演员抄台词,同时仍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涅克拉索夫廉价租住的房间里没有桌椅板凳,他只好爬在地板上写,有时甚至连墨水也没有,只好用水把鞋油稀释代替墨水继续写,从早写到晚。

涅克拉索夫因饥饿生了病。他生病欠下房主的钱,女房东就把他那非常可怜的一点东西也拿走了。当他的身体稍好一些的时候,到外边走了一会儿,再返回来时,女房东连房间也不准他进入,说房间已租给了别人。涅克拉索夫只能流浪街头。又冻又饿的他无可奈何地来到涅瓦大街上。无处可去的他坐在一家餐馆的长凳上,因太疲倦坐着坐着就睡着了。这时一位老人看他可怜才把他喊醒,带他去他们睡觉的地方。那是一个大屋子,里面很多人,都是非常穷苦的人。涅克拉索夫只记得,他为别人写了一份状子,人家给了他15戈比。

饥寒交迫的涅克拉索夫不可能再上什么大学。1840年,涅克拉索夫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幻想与声音》,因缺乏独创性而受到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严厉批评。别林斯基的批评给涅克拉索夫的印象太深刻了,读者的冷漠也刺痛了这位年轻诗人。得知书卖不出去,涅克拉索夫就从各个书店里把他的诗集全部收回,烧掉!

失败并没有使涅克拉索夫灰心丧气,相反还给了他新的力量。从1840年到1846年期间,他写小说、编剧本、发政论文、搞书评,还开始了他编辑出版杂志的工作。别林斯基注意到了这位年轻人发表的文章和书评。后来他对涅克拉索夫说:您写的书评太棒了,我是写不出来的。两人1841年开始结识,后来交往密切,涅克拉索夫几乎天天都要到别林斯基那里去。在后者的帮助下,他逐渐走上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真正的诗人”的道路。他写的《在旅途中》(1845)、《摇篮歌》(1845)、《故园》(1846)、《秘密》、《夜里我奔驰在黑暗的大街上》(1847)等诗,描述俄国下层人民的痛苦及悲惨的命运,讥讽伪善的权贵们,在俄国文学界受到普遍的欢迎。1845年涅克拉索夫出版两卷本文集《彼得堡生物学》(即彼得堡生活)。一年以后又出版了《彼得堡文集》,里面收录了当时优秀作家别林斯基、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赫尔岑、格里戈罗维奇的作品。第二本文集中有涅克拉索夫的诗《在旅途中》、《摇篮歌》等。《彼得堡文集》获得很大成功,很快销售一空。但却引起沙皇政府的不满。因准许《摇篮歌》的刊登,书刊检察官还受到了警告处分。1846年末,涅克拉索夫与帕纳耶夫接手《现代人》杂志的出版发行。1847年1月新的《现代人》第一期出版了。涅克拉索夫主持《现代人》的工作20年,后又主编《祖国纪事》10年。他善于团结人。别林斯基曾负责“评论专栏”,屠格涅夫、赫尔岑、格里戈罗维奇、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托尔斯泰都当过该杂志的编辑。50年代,他先后邀请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参加编辑工作。由于立场、观点的一致,三人结为亲密战友。这一时期,涅克拉索夫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未收割的土地》(1854)、《被遗忘了的乡村》(1855)、《小学生》(1856)。特别是《诗人与公民》(1856),它庄严地宣称“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大门前的沉思》(1858)抒写了在俄罗斯大地上泛滥的人民的悲哀,思索着他们未来的命运;《叶廖穆什卡之歌》则提出进行革命的口号。

从60年代起,涅克拉索夫写了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长诗,并开始创作反映日益壮大的革命力量的巨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这个时期他在文学界,特别在进步青年和革命活动家之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俄国有独创精神的最优秀诗人。

60年代是涅克拉索夫的不幸时期。昔日的朋友如屠格涅夫、德鲁日宁、博特金等因思想立场分歧,先后同他断交;杜勃罗留波夫病逝;米哈伊洛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继被流放西伯利亚;《现代人》杂志起先于1862年被停刊8个月,后又因1866年4月4日发生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未遂事件而被查封。

两年过后,涅克拉索夫与谢德林等合编《祖国纪事》杂志,成为70年代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这期间,涅克拉索夫写了长诗《祖父》(1870)和《俄罗斯妇女》(1871—1872)、长诗《同时代的人们》(1875),歌颂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的崇高自我牺牲精神,揭露地主资产阶级,还写了后来结集为《最后之歌》(1876—1877)的抒情诗集和《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的最后三部。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1866—1876)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农民的贫困,揭露了沙皇、农奴主的残酷压迫,歌颂了人民对幸福和真理的渴望和斗争。长诗塑造了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的形象。

1878年1月8日,涅克拉索夫在彼得堡病逝。

同类推荐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自古窃钩者死窃国者侯,商人吕不韦乎居奇货,靠着一本万利的经营理念,做了全天下最大的一笔买卖,他也因此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岂料祸福难料……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是吃帝

    我是吃帝

    听说了吗,有个废物逆天了!不管是绝世天才还是老牌强者,只要敢惹他的都没了!
  • 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山杯书系)

    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山杯书系)

    美国“环境主义运动之母”、自然写作女作家玛丽·奥斯汀的代表作;改变了人们对沙漠的认识,被称为“不朽的沙漠经典”。干燥少雨、空旷贫瘠的沙漠在奥斯汀笔下成为有生命、有活力的迷人风景,由此开创了当时在美国还无人问津的“沙漠美学”。《星星和印第安人的土地》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丽·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以作者在沙漠小镇十二年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作而成,它改变了人们对沙漠的认识。在她的笔下,干燥少雨、空旷贫瘠的沙漠像新英格兰的瓦尔登湖畔,像加利福尼亚的优胜美地山一样,成为一种有生命、有活力的迷人风景。
  • 全职女王掉马之旅

    全职女王掉马之旅

    唐莉小时候被绑架,消失数年,回来后马甲在身,开始掉马之旅
  • 无敌小校医

    无敌小校医

    小校医叶浩川,获得透视异能和医道传承,时来运转。
  • 唐残

    唐残

    去他娘穿烂的盛唐、初唐,去他妈帝王将相、士大夫地主豪强富商,改良篡权的泛滥路数,我区区一个蝼蚁似得草贼就是要逆天啊;“在世曹操朱”老三算个毛,“人中之龙”李鸦儿也就那样了,杨大眼、钱婆留、还不赶快排好队。还有那个多才多艺的马球小皇帝,块放开那个妹子让我来。让我来“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让全天下金堂玉马的世家门阀,在遍地蜂起的泥腿子面前瑟瑟发抖。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伪装成穿越者的疑似触手怪/吃货,在唐末乱世大杀四方改天换地而吊打全世界的故事。
  • 手撕白莲花系统

    手撕白莲花系统

    一个普通的女孩,一夕遭遇车祸,绑定系统,进入各个世界手撕白莲花,且看在各个世界风生水起
  • Boss请离我远一点

    Boss请离我远一点

    据说,这个世界上,适合和你共度一生的人大概有2万人,只是看你先遇见了谁。那,如果同时遇见了两个人呢。。
  • 落云台

    落云台

    我若不死,假以时日,定当打上金銮殿,拆你琵琶骨,将你二人碎尸万段,为我陆家上下四百一十二口雪此深仇……
  • 明末枭雄毛文龙

    明末枭雄毛文龙

    穿越人入驻毛文龙意识,这个悍将多了狡诈和智慧,周旋于明帝国,满清,朝鲜,日本之间,从兵不满千的穷途流寇成为惊天动地的风云人物,为中国开辟万里波涛。意气用事的袁崇焕被他密捕,诡诈多智的皇太极惨遭手刃,懦弱执拗的李倧贡献妻女,猜忌刚愎的崇祯活活吓死,德川将军俯首称臣,闯献两枭被迫南下印度。。。。。。有哥为证:辽东歌里霸图空,血染长天烂漫红。英雄美人谁管得,笑看鸦雀争西东。
  • 我若为魔

    我若为魔

    何为人?一眼人。何为魔?一指魔。何为神?一枪尽挽破,众神殇歌落!千年约,上古血,万道龙魂卧黄沙,笑尽癫狂临天下。尽悲廖风霜,还伴儿女情长。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吾若成神,天下无魔。吾若成魔,神奈我何?弑神之路,仗枪轮回不顾!血肉成枯,吾让苍穹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