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76000000028

第28章 拿破仑败给了库图佐夫

下午两点钟,军事会议在农民安德烈·萨沃斯季亚诺夫那间比较好、比较宽敞的木屋里召开。这个农民大家庭的男人、女人和小孩子们都挤在过道尽头没有烟囱的屋子里。只有安德烈6岁的小孙女玛拉莎留在大屋子里的炉顶上,库图佐夫喝茶的时候亲热地给了她一块糖。坐在炉顶上的玛拉莎羞怯而欢喜地看着一个个走进屋来坐在圣像下宽凳子上的将军们的脸、制服和十字勋章。爷爷(玛拉莎心里这样称呼库图佐夫)自己单独坐在炉子后面黑暗角落里。他的身子深深陷在折叠式的圈椅里,不断地发出呼蚩的喘气声,他不停地扯衣领,似乎老是感到领子弄得脖子不舒服,虽然衣领是解开的。进来的人一个一个走到元帅面前;他同一些人握手,向另外一些人点头。副官凯萨罗夫本想拉开库图佐夫对面的窗帘,但库图佐夫不高兴地摆手,于是,凯萨罗夫明白他不愿意让人看见他的脸。

云杉木桌子上摆着地图、计划、铅笔、文件,周围聚集了许多人,勤务兵们又搬来一条长凳子放在桌子旁边。将军叶尔莫洛夫、凯萨罗夫和托尔坐到这条板凳上。圣像下面第一个位子上坐着巴克莱·托利大将,他前额很高,秃头,苍白的脸上现出病容,脖子上挂着乔治十字勋章。他患寒热病忽冷忽热已经两天了,现在他还浑身发抖、酸痛。他旁边坐的乌瓦罗夫将军做着很快的手势正小声向巴克莱报告什么消息。矮小圆胖的多赫图罗夫将军双手放在肚子上,微微仰着眉聚精会神地听着。另一边坐着将军奥斯特曼-托尔斯泰伯爵,他眼光闪闪,脸庞显出英武,用手托着大脑袋,好像在想心事。拉耶夫斯基鬓角上的黑发习惯性地朝前卷曲,他不耐烦地一会儿看库图佐夫,一会儿看门。科诺夫尼岑将军那坚定、俊秀、和蔼的脸上现出一种温柔、狡猾的微笑。他迎视玛拉莎的目光,他的眼神使小女孩笑了。

大家都在等贝尼格森,他借口又一次视察阵地还在吃他那美味午餐呢。从4点一直等到6点,会议都没有开始,大家在小声谈别的事。

直到贝尼格森进来以后,库图佐夫才从他坐的角落朝桌子移近了一点儿,但桌子上的烛光仍然照不到他的脸。

会议一开始,贝尼格森提出:“是不经过战斗就应放弃俄国古老的神圣首都呢,还是应保卫它呢?”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言。每个人的脸都是愁眉不展。沉默的寂静中只听见库图佐夫那愤怒的喘气声和不时的咳嗽声。大家的眼睛都看着库图佐夫。玛拉莎也看着爷爷。她离他最近,她看见他皱着眉头好像要哭了。不过这种表情并没有持续好久。

“俄国古老的神圣首都!”他突然说道,用愤怒的声音重复贝尼格森的话,并借此让大家注意这句话的虚伪口气。“让我告诉您,大人,您提的这个问题对俄国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的身体吃力地向前一倾,又说:“这样的问题不能提出来,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意义。我请这些先生们来开会讨论的问题是个军事问题。这个问题是:拯救俄国要靠军队,那末,是冒着失掉军队和莫斯科的危险而应战好呢,还是不应战就放弃莫斯科好呢?我想知道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说罢,他猛地向后一仰,靠在椅子背上。

辩论开始了。贝尼格森还不认输。虽然他认为巴克莱及其他人关于不可能在菲里打防御战的意见是对的,但出于对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和对莫斯科的热爱,他提议在夜间把军队从右翼调动到左翼,在第二天攻击法国人的右翼。意见产生了分歧,争论中有的赞成他的意见,有的反对他的意见。叶尔莫洛夫、多赫图罗夫和拉耶夫斯基同意贝尼格森的意见。不管这些将军是觉得在放弃首都以前有必要作出牺牲,或是出于别的什么个人的考虑,他们似乎不懂得,这次会议不可能改变势态发展的必然结局以及莫斯科已经放弃了。其他的将军懂得这一点,于是抛开莫斯科问题,在谈论军队在撤退中应取的方向。玛拉莎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事,她对这次会议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她觉得那只是“爷爷”和“长袍”(她这样称呼贝尼格森)之间的个人争斗。她看出了,他们彼此讲话的时候都在发怒,她在心里站在爷爷一边。谈话中间,她发觉,爷爷迅速机敏地扫了贝尼格森一眼,之后她又高兴地发现,爷爷对“长袍”不知说了句什么,后者就哑口无言了——贝尼格森突然脸红了,愤愤地在屋内走来走去。贝尼格森之所以如此不安,是因为库图佐夫对他提出在夜间把军队从右翼转移到左翼去进攻法国人右翼的建议的利弊,心平气和地、小声细语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先生们,”库图佐夫说,“我不能赞同伯爵的计划。在敌人附近调动军队,从来都是危险的,战争史也能证明这种见解。例如??(库图佐夫好像在回想过去寻找例证,一面用豁达无邪的目光看着贝尼格森)对啦,??例如弗利德兰战役(指1807年在原东普鲁士的弗利德兰战役中,由于贝尼格森的无能,他指挥的军队被拿破仑打败。)我想伯爵记得很清楚,那次战役??之所以不十分成功,就是因为我们的军队在太靠近敌人的地方重新部署??”接着是短暂的沉默,可大家却觉得那沉默似乎很长。

又恢复了讨论,但是屡屡中断,并觉得没有更多的话可说了。

在一次讨论中断的时候,库图佐夫沉重地叹了一口气,似乎准备讲话了。大家都看着他。

“诸位,这么一来,我得为被打破的坛坛罐罐付出代价了。”他说道,然后慢慢站起身来,走到桌子旁。“各位,我听了你们的意见。有些人会不同意我的做法。但我(他停顿了一下)以国君和祖国授予我的权力命令撤退。”

随后,将军们就像送葬后一样严肃而谨慎地沉默着开始离去。

有几位将军小声地,用与他们在会议上发言完全不同的声音向总司令报告了什么情况。

玛拉莎光着一双小脚,踩着炉子一阶一阶的砖,小心地从紧靠炉子的高板床上爬下来,在将军们的腿中间钻来钻去跑出去了,家里人早就在等她去吃饭。

放走将军们以后,库图佐夫臂肘靠在桌子上坐了很久,老是在想那个可怕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时候最终形成了莫斯科被放弃的局面呢?决定问题的那些条件是什么时候造成的呢?这又是谁的过错呢?

“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对深夜走进来的副官施奈德说。“我没有料到会这样!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殿下,您该休息一下了。”施奈德说。

“可是,他们还要像土耳其人一样吃马肉哩!”库图佐夫用他那浮肿的拳头捶着桌子大喊着说,没有理会副官的话。“他们也要,只是??”

这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有关库图佐夫的一段故事。1812年法国拿破仑为称霸欧洲,扫除障碍,决心进攻俄国。经过充分准备后,在1812年6月对俄国不宣而战。拿破仑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俄国,仅越境入侵的军队就有约60万人,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集结在西线的兵力只有20多万人,且战线拉得太长,难以有效地进行防卫。法国军队入侵后,沙俄军队被迫撤退,无力抵抗法军。广大俄罗斯人民不甘心被奴役,纷纷起来,自发地抗击入侵者,进行着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卫国战争。

后来,拿破仑的军队逼近了莫斯科。1812年8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得已才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决定在离莫斯科约100公里的波罗金诺村附近与拿破仑首次交战。当时,法军集结在该地区的兵力约有13.5万人,库图佐夫则有13.2万人,外加几千名自卫军,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俄历8月26日(公历9月7日)拂晓,战幕揭开。由于库图佐夫指挥得当和俄国士兵顽强抵抗,拿破仑伤亡了5.8万多人。法军后备力量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进攻能力受挫。当时,俄国军队的损失也很大,伤亡四万多人,但却赢得了时间。为了保存军队的实力,实现军队转移,9月1日(公历13日)库图佐夫召开军事会议,力排众议,决定主动放弃莫斯科。库图佐夫告诉大家:“不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有军队在,并且处于抵抗敌人的状态,则我们就有胜利结束战争的希望。可是,如果军队被歼灭了,那么,莫斯科也好,俄国也好,都将被消灭??我提议,首先必须保护军队。??我们要以退出莫斯科本身给敌人准备灭亡的条件。”后来,法军占领的只是一座莫斯科空城,既无粮食,又无弹药。

库图佐夫放弃莫斯科后,往东南方向转移。随后,他甩掉了法军骑兵侦察班,突然回师西进,转向塔鲁金诺村,插入法军的侧翼,对敌人进行包抄。库图佐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调集了后备军,使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俄军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到10月初,库图佐夫已集聚主力部队12万人,而拿破仑只剩下10万人,俄国骑兵人数三倍于法军,炮兵为法国的两倍。库图佐夫已完成战略反攻的部署。拿破仑看出胜利无望,要求谈判,遭到俄方拒绝。10月6日,俄军发动总攻,一举收复了莫斯科,并乘胜追击,在各地游击队的配合下把法军赶出了国境。这年12月,拿破仑逃回巴黎时,手下只剩下3万人。

库图佐夫在1812年抗法卫国战争中战功卓著,因而被授予俄军统帅、俄罗斯元帅的重要职务和光荣称号。

库图佐夫1745年9月16日出生于彼得堡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军事工程师,退役时是陆军中将。库图佐夫爱好历史和文学,他熟练掌握了法文、德文、拉丁文,后来又学会了波兰文、英文和土耳其文。从1764年至1813年,俄国历史上几次重大战役,他都参加了。在战争的舞台上,他显示出高超的军事艺术和指挥才能。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控制黑海进而打通到地中海的道路,于1768年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库图佐夫当时在军队中任参谋。由于作战勇敢,1771年他被提升为陆军中校。1774年7月在阿卢什塔地区的舒马村(后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图佐夫卡)附近的战斗中,库图佐夫亲自举着团旗率领士兵冲锋陷阵。战斗中,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使他失去了右眼,故有“独眼将军”之称。1787年,俄土再次爆发持续多年的战争。为迫使土耳其停战议和,俄国决定夺取土耳其战略要地伊兹梅尔要塞。1790年12月,在苏沃洛夫指挥下,库图佐夫率领一个纵队参加了伊兹梅尔围攻战。在土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库图佐夫率先登上了炮台。因土军防守坚固,双方争夺激烈,炮台两次易手,俄军伤亡惨重。接着,库图佐夫又调集队伍,发起第三次进攻。俄军再次冲入炮台,与土军展开肉搏战。在其他部队配合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歼灭了守军。苏沃洛夫赞扬库图佐夫“树立了勇敢的榜样”,授予他中将军衔,并任命他为伊兹梅尔要塞司令。此后一个时期中,库图佐夫表现出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的才能。1792年他出任驻土耳其大使,解决了一系列复杂问题,改善了俄土关系。1798年,他又成功地完成了在普鲁士的外交使命,使普鲁士在反法斗争中站到俄国一边。库图佐夫还是一个有才能的军事教育家。1794——1797年间,他担任贵族陆军武备中学校长期间,治学有方,培养了一大批军官,其中许多人成了1812年卫国战争中的出色指挥官。由于丰富的经验和不断完善的军事理论,到18世纪末,库图佐夫已成为俄国著名的军事统帅。1804年,俄国参加了反法联盟。1805年夏,奥军被拿破仑击溃;8月,库图佐夫指挥5万人出国作战。面对刚刚打了胜仗、四倍于己的法军,库图佐夫果断作出撤退的决定,避免了被法军围歼的危险,并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和德楞斯坦挫败法军。这次战略转移成为军事艺术史上光彩的一页。不久,库图佐夫建议军队撤回俄国边境进行休整,然后同奥军联合从意大利北部打击拿破仑。这一正确的部署遭到沙皇和奥国皇帝的反对。俄奥联军在没有集中的条件下就转入了进攻。1805年11月20日,法军大败俄奥联军。尽管作为指挥官的库图佐夫实际上失去了战斗指挥权,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却把这次失败归罪于他,撤消了他的军队领导职务。1811年,由于拿破仑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形成法土联合攻俄的局面。这年6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定让库图佐夫来应付这种严重局势。当时,俄军4.6万人绵延在1千公里的战线上,而8万土军则集中在一地,并盘踞着一些坚固设防的要塞。库图佐夫创造了独特的战略战术。他把军队集中到多瑙河南岸的鲁什楚克,拆毁了两翼的要塞,便于对土军机动出击。他设法诱使土军离开要塞,并把它歼灭在运动之中。从舒姆拉要塞出动的6万多土军,在鲁什楚克被俄军打得惨败,向南逃跑。库图佐夫并不追赶,而是平毁了鲁什楚克的炮台,由多瑙河南岸撤到北岸。土军误以为俄军害怕不敢追击,同时又受拿破仑的怂恿,再次向俄军大举进攻。土军5万人渡过河到了北岸,南岸军营中只留下2万人。库图佐夫立即派精兵7千人,绕道渡到河南岸,迂回到土军后方,突然袭击,缴获了全部枪炮军火,并用缴获的枪炮向北岸土军猛烈轰击。

土军被围困,腹背受敌。最后不得不在1812年5月16日签订了对俄国有利的布加勒斯特条约。

1813年4月28日,抗法联军追击溃逃的拿破仑,向法国本土进军途中,库图佐夫在德国的小城本次劳因病逝世。他的尸体经防腐处理后,运回俄国,葬在彼得堡的卡赞斯基大教堂里。

同类推荐
  • 不是希尔顿,是帕丽斯

    不是希尔顿,是帕丽斯

    她的诸多“破格”行为早已使她跳脱出了著名家族的框框,“我不是希尔顿,我是帕丽斯”。她是让人们爱恨交织的问题名媛,酒驾入狱前,上百名粉丝向施瓦辛格请求赦免她的理由是:“因为她的美丽和激情,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 倪光南:大国匠“芯”

    倪光南:大国匠“芯”

    一直以来,倪光南院士都在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呼号,从8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接近40年时间,一直在为此目标而努力。在此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误解和白眼,但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从中兴、华为被美国封锁以来,中国逐渐意识到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开始重点关注,并将芯片、操作系统等技术国产化提上了日程,倪光南院士奔走半生的事业终于出现了曙光。这本书主要书写的是倪光南院士为核心技术国产化奔走半生的心路历程。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主要内容包括:匆匆过客故人缘,直笔人戮赵秉钧,“出世人世”伍廷芳,“革命圣人”朱执信,“晚节不保”郑孝胥,生于寒露不逢时,“哑巴”童年不言愁,动荡岁月倍寒心,非法探亲过香江等。
  • 宫廷春深

    宫廷春深

    讲述了清朝最著名的十三位后妃的故事。她们是:被逼为努尔哈赤殉葬的大妃阿巴亥;曾经辅佐三代帝王、被称为“大清国母”的孝庄太后;顺治皇帝挚爱一生、甚至因为她的仙逝而要舍身出家的董鄂妃;貌若天仙、体有异香、身世传奇的西域女子香妃;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生前死后都饱受争议的慈禧太后;备受光绪皇帝宠爱、最终却葬身井底的珍妃……她们的故事惊心动魄,她们的命运让人扼腕叹息。《宫廷春深:千古流传的大清后妃故事》以后妃的命运为切入点,展现大清王朝三百年兴衰治乱的宏大画卷。全书以正史为主,参以最新史料和史学观点,可帮助读者认识真实的清代后妃。
热门推荐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本书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 汉后嫣然

    汉后嫣然

    她,出生即有傲人的身世背景,长大却面临着凄凉的宫廷生活,即使死后尊被花神又如何!?这一切,若是能够重来,那么结局将会怎样……经历两世的她,当再一次投胎转世,回到前两辈子,处于同一境地,信奉活在当下,享受生活。若是能够改变,她会尽力,若是不能,她将应对!身为女子,无论在何种境地,就要记得,要尽力对自己好一点……
  • 世界如此浮躁,心静即完美

    世界如此浮躁,心静即完美

    记得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人能否成功,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后面的这个“谁”字,包含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要遇到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等;二是,还应该有一个好心境,也就是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当人们把财富积累、事业成功、职务晋升,作为体现自我价值与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时,却忽略、限制,甚至压抑了内在的心灵成长与负面情绪的释放,从而导致失衡的心智结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事业和人际关系,各种烦恼与痛苦也因之而生。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然浅陌

    安然浅陌

    简安然,18岁的高三女孩,成绩优异,老师眼前的小红人,班级里的大红人。于陌,19岁的高三男孩,门门挂科,老师眼里的大麻烦,班级里的小魔王。情窦初开的年纪,懵懵懂懂的感觉,稀里糊涂的大脑,凄凄惨惨的故事。
  • 北宋小先生

    北宋小先生

    赵福林一梦醒来,已是北宋仁宗年间了,他竟是一个落第的小秀才,子承父业,做了小书院的一名教师先生。且看赵福林是怎么教书育人,扭转北宋危亡的局面,用现代的数理化知识,改变北宋亡国的命运。
  • 婚恋一百分:爱妻宠不停

    婚恋一百分:爱妻宠不停

    “你救了我,我决定以身相许。”一个帅的人神共愤的男人突然出现在方晓依的面前,死皮赖脸的要让她做老婆。这让她很为难的!本来以为这只是一句报答恩情的交易而已,谁成想,婚后顾航瑞对方晓依竟然百依百顺,虐起狗来让周围的人都不要不要的,一言不合就扛走……
  • 斗罗之死神源氏

    斗罗之死神源氏

    (没有太监!没有太监!只是暂时停更,到六月中旬恢复更新,大家可以先看前面的章节如果感兴趣可以加入书架等待恢复更新的那一天。)当一个穿越者拥有源氏和死神两个武魂会在斗罗大陆谱写出怎样的故事?...简介无力还没想好...ps:本书背景为斗罗一,刚开始会跟原著走...ps2:本书暂定是挖各路墙角做隔壁老王的,不喜误入...ps3:有什么想法可以积极和作者沟通,有什么不足之处或毒点希望大家踊跃指出,我想变得更好,还有看到有错别字希望大家能告诉我方便更改,谢谢大家...ps4:请大家文明上网,切勿人身攻击...ps5:qq群495134659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