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74100000008

第8章 诞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人是高于温饱的。

——高尔基

1946年2月15日,对于我们现在这个信息科技时代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学院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庆祝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揭幕式之后,人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现场表演,这台电子计算机能在1秒钟做5000次加法运算,500次乘法运算,还计算了三角函数、平方和立方等。这台电子计算机的名字叫“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它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计算机时代。

前面我们也已经介绍过计算机的研究从1822年就开始了,当时英国科学家巴贝奇创造出一台小型差分机,1834年他设计了分析机,其原理与现代计算机很相似。以后又有很多人研究计算机,如图灵、冯·诺依曼、维纳等都是现代计算机的先驱。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堆积如山的数据处理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破译密码,研制各种自动武器、大炮、高能炸弹等的需要,都迫切期待高速计算工具的出现。事实上,当时已研制成功的几台大型机电式计算机都已用于军事需要,直接为战争服务,然而这些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却远远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美国陆军军需部弹道研究所急切需要在短时间内计算出各种炮击和火箭兵器的弹道表。于是,194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设在马里兰州的陆军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试炮场)共同执行一项任务:每天为陆军提供6张火力表。每张火力表都要计算几百条弹道,一个熟练的计算员用台式计算机计算一条飞行时间为60秒的弹道就要花20小时。即使用大型微分分析机也需要15分钟,这样每张火力表就要计算两、三个月。

面对这一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阿伯丁实验室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断地对已有的微分分析机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以便提高它的运算速度。同时又专门雇用了200多名女计算员,日夜不停地进行人工辅助性计算,但仍不能完成任务。战争不允许这样的局面继续下去,现实向计算工具提出了强烈要求。

埃克特(右)和莫希莱(左)因共同研制成功ENIAC而名垂青史莫尔学院电工系的捷·莫希莱参加了制定火力表的工作。当时他36岁,早在30年代他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并制成了模拟计算机装置,40年代初,他认为必须把电子管应用到计算机装置上来,1942年夏末,他曾写过一篇题名为《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使用》的备忘录,提出了电子计算机制造的可能性,这实际上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初始方案,但后来却遗失了。1943年初,莫希莱和莫尔学院电工系工程师埃克特,根据一个秘书的速记记录重新整理了这份备忘录,并且由埃克特补写了附录,提出了如何使用硬件的具体建议。

29岁的陆军中尉格尔斯坦,也是一位数学家,曾在密歇根大学任数学助理教授。当时是负责联系阿伯丁实验室和莫尔学院电工系的军方代表,也是莫希莱的朋友。莫希莱多次对格尔斯坦讲自己关于电子计算机的设想。思维敏捷的格尔斯坦,立即意识到这一设想对解决制造火力表困难的巨大价值,马上向他的上级吉伦上校作了汇报,并立即得到吉伦上校的热情支持。陆军军械部要求莫尔学院起草一份为阿伯丁弹道实验室研制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计划。1943年4月2日,莫尔学院负责与阿伯丁联系的勃雷德教授便草拟了一份报告。

1943年4月9日,在阿伯丁了召开研制电子计算机的听证会,这是决定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运的一天。参加这一会议的有阿伯丁弹道研究所所长西蒙,美国杰出数学家韦布伦,韦布伦是陆军上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他的意见举足轻重。会上听取了格尔斯坦的介绍和说明,讨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的可能性。最后,韦布伦教授支起坐椅后腿沉思片刻,接着“砰”的一声放下椅子站起来说道:“西蒙,支持这项工作吧!”于是在陆军的支持下,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方案获得通过,研制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1943年6月5日莫尔学院与军械部正式签订合同,并由吉伦上校建议将这台机器命名为“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五个英文单词的首母缩写)。

莫尔学院和陆军弹道研究室立即组成一个由30多名工程师和数学家参加的研制小组(莫尔研制小组)共200多名工作人员。由莫希莱、埃克特和格尔斯坦领导这个研制小组,这批志同道合的青年科学家终于有机会聚在了一起。

领衔担任总工程师的埃克特,当时年仅23岁,不久前刚从莫尔学院毕业,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领导的是一批掌握第一流技术、具有献身精神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埃克特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对每一部件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莫希莱不仅是位年轻的物理学家,而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他负责电子计算机的总体设计。格尔斯坦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而且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他不仅负责计算机制造的总体管理工作,而且在数学上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是一名精干的组织管理人才,他们三人配合默契,可谓珠联璧合。此外,这批工作人员中还有年轻的逻辑学家勃克斯参加,著名科学家冯·诺依曼也参加了后期研制工作。

研制小组全体成员思想活跃,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精神,经常讨论方案实施情况,因此研制工作进展顺利。经过两年的努力,到1945年底,ENIAC的总装和调试全部完成。1946年2月15日,正式举行了隆重的ENIAC机揭幕仪式,并且作了现场表演。

ENIAC机总共花费48万美元,它结构庞大,总体积约有90立方米,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它共用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6000个开关,1500个继电器,运转时耗电140千瓦。这台电子计算机由控制、运算、存贮、输入和输出五部分组成,首次采用电子元件、电子线路(用作电子开关的符合线路、用于汇集从各个来源的脉冲的集合线路、用以计算和存贮的触发器线路)来实现逻辑运算、存贮信息。其运算速度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

计算一个弹道假如人工需一个星期,而用ENIAC机只需3秒钟。19世纪,英国人香克斯,用了毕生的精力将圆周率π的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而ENIAC机仅用40秒钟就打破了这项记录,并且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的,当然后面的各位也都错了。ENIAC机具有记忆装置,有按一定程序逐步计算的自动控制能力,这就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可靠性。

ENIAC机采用了20只加法器,每个加法器由10组环形计算器组成,可存贮长10位的十进制数,并能同时执行几个加法或减法运算,是以后并行计算器的前身。

1947年ENIAC机被运往阿伯丁弹道实验室。虽然它没有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但它仍专门用来计算炮弹和炸弹的飞行轨道以及解决军事上的其他数学问题,直到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机。现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存于美国博物馆,作为现代计算机的历史文物供人参观欣赏。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时,真空电子管及电子线路的发明和发展为它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准备,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理论的发展为它的成功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大批机电式计算机的出现为它积累了重要经验,更由于战争的急需和刺激以及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加上决策者的远见和当机立断,这一切天时地利的条件就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从本章我们了解到社会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都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斯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同类推荐
  •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本书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科学,电磁的世界,新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的进展,高科技革命及新科技革命等。
  • 求知文库——科学的革命

    求知文库——科学的革命

    本书介绍了现代科技在化学、数学、生物、物理、航天、地球科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突出表现了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 常见花卉栽培技术

    常见花卉栽培技术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着振兴农村经济、服务“三农”的宗旨,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套《新世纪农民致富丛书》。本丛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介绍了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方法和经验。是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针对性强、适用性好、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特点。是广大农民朋友和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业生产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农村科技培训的教科书。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对推动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起重要作用。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奴隶的斗争

    奴隶的斗争

    苏幕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针对某人的暗杀而成了联邦的通缉犯,他的一生就此改变,是作为一个奴隶而活着,还是奋起斗争然后死去,年轻的边境士兵会怎么选择又会有怎样的人生际遇,会有哪些危险降临......
  • 笼中囚兽

    笼中囚兽

    “这个世界的强者之道,就是没有牵绊,为生存而生存。怎样开始或结束根本不重要,弱者终会消亡,只有强者才有活下去的资格。”血腥的风拂过脸颊,稚嫩的神色要留给谁看。冰冷的尸骨横在眼前,绝望尖利地从缝隙中涌入,才发现自己只有软弱和无力。能够炫耀的也只有裸露在外的伤口,锐气早已受挫,锋芒不再。胡乱喊叫着那廉价的自尊心,终于厌倦了不够强大的曾经。(本文第一章由于在qq空间发表过,因此可能有其他网友在此之前上传,但会有错字和不完善处,相较于这些文章,本文是比较完善的原创。请认准作者瑜子。且《笼中囚兽》并非只有《笼中困兽》一个章节,后面还有故事。不过,瑜子是学生党,所以更新速度也是身不由己。)
  • 末世之黎明救赎

    末世之黎明救赎

    重生末世,迟遇夕拥有逆天装备,复仇找队友,谈恋爱找男神,从此打怪不烦恼,轻轻松松,走上人生巅峰。可……她的重生是人为还是上天怜悯,看似结束的末世背后隐藏怎样的阴谋。
  • 一开始我真没想当绝世高人

    一开始我真没想当绝世高人

    陆秋生穿越到了一个修真世界,本想一展抱负,奈何发现自己居然没有灵根!随身还带着一个不靠谱的系统,问题是这破系统给的奖励简直让人无语。什么绘画技能MAX,书法技能MAX...就是没有修真技能。开玩笑,在修真世界让这些技能有什么用?他要的是修道,不是出道啊!
  • 韵忆

    韵忆

    “喂!变态,你要消失就消失,不要突然出现好吧!”齐韵紧皱眉头冲那人吼道。——看着一个两个秘密多,她来一个一个揭开!——先低调后轻狂,这样真的好吗?!
  • 都市修仙战尊

    都市修仙战尊

    一代仙尊刘强,轮回重生在刘军身上,获得无敌修炼系统,逐步成长,征战八方,大战苍穹……
  • 妖孽王爷冷血妃

    妖孽王爷冷血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世家嫡女,什么嫡女是个废物,怎么可能??看她怎么从一个废物成为人人羡慕的绝世天才。他说所有女子心中的理想夫婿,却无人敢去招惹他,当他遇到她,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知否,诱惑

    知否,诱惑

    笨笨的嫩桃花的逃难恋爱史~
  • tfboys之月夜下的眼泪

    tfboys之月夜下的眼泪

    你,不相信我吗?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们可能不合适。他狠心极了。我不会怀疑你,你愿意吗?我……我不知道……不知道就试一下好了。男孩就这样拉着女孩的手,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坎儿。他们,走到了尽头……
  • 蚀心独宠:我家娇妻有点甜

    蚀心独宠:我家娇妻有点甜

    顾少有位心尖宠S市人尽皆知,伤过人、坐过牢,将他真心踩在脚底,顾少对此嗤之以鼻,我爱怎么宠自己女人关你们屁事。“儿女情长怎么了?我们现在还在热恋。有本事你也来撒狗粮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