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510700000004

第4章

有关杭氏家族的溯源,并不如赵钱孙李这等大姓一般繁复沉浮。“杭”通“航”,便有了渡船的意思。《诗经·卫风·河广》篇,即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之句;汉代许慎《说文》也说:“杭者,方舟也。”

传说天地洪荒之初,大禹自父亲鲧之腹中坠地,即在神州疏导江海湖川。治了水,又请各路诸侯到会稽山一聚。一路水行,来到吴越怀山襄陵之地,便舍杭登陆。从此浙江东北的这块被后人称为人间天堂的地方,便有了一个“杭”字。

至于“杭”作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宋时便有了。然它和八百年后开茶庄的杭氏家族究竟有什么关系,却不得而知。忘忧茶庄杭姓家族的人只知道他们的祖宗原来在吴兴,杭州连带那新生儿杭逸,已经四代。上两代前,本姓中的杭州人,倒是出过一个大名人杭世骏,字大宗,号堇浦。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雍正二年(1724)的举人,乾隆刚登基(1736)就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受命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八年后,他四十八岁,却进言乾隆说:我朝一统久矣,朝廷用人,不该再有民族偏见。说这话本来是要杀头的,乾隆认为他是个江南狂生,开恩把他放归了故里。又过了十来年,乾隆南巡杭州,召见杭世骏,问:“你靠什么为生?”杭世骏说:“摆旧货摊。”又问:“什么叫摆旧货摊?”又答:“把破铜烂铁买进来再卖出去。”皇帝就大笑了,把残忍演绎成一段潇洒佳话,手书“买卖破铜烂铁”六字赐之。几年后乾隆又来了,又召见了杭世骏,问:“你的性情改了吗?”答曰:“臣老矣,不能改也。”又问:“何以老而不死?”杭世骏也微笑了,把不屈演绎成一种幽默机锋:“我还要活着歌颂升平啊!”

杭氏家族的人们,对这位同宗同姓的狂生却保留着既敬且防的小市民心态。一个世纪来,他们一直记得和传播这样一个非正式段子:皇帝来到了杭州,问左右:“杭世骏还没有死吗?”而当天夜里,杭世骏也就死了。这个传闻中的隐秘的谋杀和血腥味儿,使得开茶庄的杭老板们只敢老老实实做生意,不愿胡思乱想议论国事。他们骨子里也是佩服这位本家的,但他们自甘凡夫俗胎,断断不肯去做杭世骏这样的特立独行犯上的狂生。为了暗示这样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一个英明的祖宗,便把茶庄正式命名为“忘忧茶庄”。其中内含的思想也很简单:茶,素来也是被人称为“忘忧草”的。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尚伤感而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况我草民百姓乎!自然便可以是“何以忘忧,唯有茶荈”了。

杭天醉从小就知道,他家世代做的茶叶生意。有时,父亲会逐句教他这样的茶谣:

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

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

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

父亲会耐心地告诉他:“记住,‘姜桂茶荈出巴蜀’。我们今日吃的茶,全是古巴蜀出来的。”

杭天醉便点点头说:“我知道的。”

“你怎么知道?”父亲有些惊奇。

“陆子的《茶经》里说的呀!”杭天醉便回答,“茶清伯要我把《茶经》背下来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父亲便有些安慰亦有些悻然,不甘心地问:“茶清伯还教你什么?”

杭天醉歪着头想了一下,说:“还有,早先,茶是念‘荼’的。所以叫‘烹荼净具,武阳买荼’。”

“还有呢?”杭九斋长眼睛睁大了,“他跟你说了王褒吗?跟你说了《僮约》了吗?跟你说了这‘烹荼净具,武阳买荼’的来历吗?”

杭天醉不知道父亲为什么顶了真,为什么较上了劲,他便惶恐地摇着头说:“没有,没有……”

父亲松了口气,脸上浮出了笑容。父亲颀长的身材,穿一件熟罗的长衫,外套一件一字襟马甲,手上拿着把洒金画牡丹团扇,便一五一十地给儿子开了讲。一位两千年前本与杭氏家族了无瓜葛的书生,便被父亲杭九斋的牡丹团扇,一扇一扇,翩然而至于儿子杭天醉的眼前。

大约两千年前,中国西汉宣帝神爵年间,有一个风流儒生,名叫王褒,字子渊,四川资中人氏,前往成都。

其时,王褒尚未成为以后的谏议大夫,寄居在成都安志里——他亡友的家中。

亡友有妻,名唤杨惠,青春年少,红颜薄命。而子渊好酒,焉知其不好色乎?一来二往,便与那小寡妇有了私情。

做了女主人情人的王书生,从此有了半个主人的自豪与权力,使唤起杨惠那个叫便了的家童,便也如同使唤自己的书童一般了。

而那个名唤便了的家童,为什么竟如此讨厌资中儒生王子渊呢?每次王褒指使他去打酒,他就嘟嘟囔囔满心满眼地不耐烦。是因为他与从前的男主人主仆甚洽,还是因为他有他的道德标准,以为书生的行为有伤风化不能苟同;抑或诚如他自己以为的,他的职责范围仅仅是看守寡妇丈夫的墓地而非替寡妇情人打酒?

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他终于拒绝替儒生王子渊打酒了。他甚至索性跑到亡故的主人坟上去大哭了,且哭且诉:“当初主人把我买来,只是让我看家,并不是要我为其他什么野男人酤酒的呀!”尚未入朝做官的王褒气得要死又不能公开惩罚他,只好怀恨在心。但仇恨入心里是要发芽的,后备的谏议大夫尚未开始向皇帝提意见,便首先向情人发难了。

情人一听便生了气,认为丢了脸面,说:“这个便了,身价一万五千钱,我把他卖给你算了,看他还敢不敢不给你酤酒。”

王褒说:“好啊。我正愁缺个家童呢,我这就写张契约吧。”

这份被称之为《僮约》的契约,虽然是文件不是诗歌,但王褒还是写得洋洋洒洒,从晨到夜,从春到冬,从家事杂务到田间耕作,从执戈巡守到收租纳税,从个人起居饮食到对待邻居,从手中编织到市上贩卖,百般苦役,细细规定,倘不听话,鞭打百下。

两千年前风流且不免残忍的书生,万万没有想到,他为中国茶业和中国茶文化史,留下了最早、最可靠的文字史料。

后来的茶人们在读王褒的《僮约》时,肯定不会遗漏下那两句话,一句叫“烹荼净具”,另一句叫“武阳买荼”。

武阳,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文字记载的买卖茶叶的市场。彼时,千山万水外东海之滨的杭州龙井山中,那奇异的香草尚未萌发,专卖龙井茶的忘忧茶庄更属子虚乌有。

秦汉统一之后,茶的重心方开始向中国的东部和南部转移并渐次传播开来。公元265年至317年这段西晋时代,西至河南的洛阳,东至江苏的江都,茶已成为一种零售饮料,于集市上出现。

伟大的盛唐,把生活中的一切推向高潮,故在茶业中,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之说。浮梁茶,卖到了关西和山东;蕲州茶、鄂州茶和至德茶,卖到了陈、蔡以北,幽、并以南;衡山茶卖到了潇湘至五岭,甚至远及交趾;福建的建州茶卖到了江苏扬州和淮安;而歙州茶、婺州茶,则被商贾所贩,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只上梁州、宋州、幽州及并州。

一个名叫封演的盛唐文人,写了一部《封氏闻见记》,说:“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又怎能不让我们悠然想起那个江州司马白居易的《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一千一百年以后的杭州忘忧茶庄的准老板杭天醉,每念此诗便拍案叫绝,叫绝之后又捶胸顿足:“这个老板,怎么就这样‘浮梁买茶去’了?把个千古妙人独独地扔在船中,无怪白乐天要斥之‘重利轻别离’。罪过罪过!”

每每及此,他的莫逆兄弟赵寄客就微微一笑,说:“天醉,不是昨夜读《红楼》又读疯魔了吧?你只管上你的浮梁买茶,没有哪个琵琶女会来替你独守空船的。”

“此话怎讲?”天醉便睁开那双蒙眬梦眼,问道。

赵寄客侃侃而道:“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列为增开商埠之一,杭州划定日本租界地。九月,勘定拱宸桥日租界界址。二十二年八月,杭州正式开埠,拱宸桥日本租界开始使用。宝石山东麓石塔儿头设立日本驻杭领事馆……”

杭天醉打断赵寄客的话头:“小弟有一事不解,我论的是白居易,你如何搬出日本人来了?”

赵寄客便冷笑:“君请看,今日之京杭运河,拱宸桥下,琵琶女独守空船,等的哪里还是江州司马,分明是倭寇浪人。痴蠢如君者,竟还唱‘门前冷落鞍马稀’!”

“照你说来,我须得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才对了?”杭天醉恨恨地问道。

“正是。”

杭天醉甩着袖子便走,嘴里喊着:“罢了罢了,偌大一个世界,再没有我一个清净地方。”

他便出了门,可不是像贾宝玉那样当了和尚。他上了涌金门三雅园,听钱顺堂的《白蛇传》去了。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浮梁,在今日江西景德镇;江口,乃九江的长江口。茶商把妻子一人留在九江船上,自己则带着伙计到景德镇去收购茶叶。由此可知浮梁不愧为唐代东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更可推论,中唐晚唐,茶便开始徜徉在长江的中游和下游了。

我们又可知,六朝时代,茶开始了伟大的远征,而后它在被架在马背上走向雪山草地的同时,也被僧侣们负在肩背上,带往寒冷的北方。它又被盛入精美的器具,在宫廷达官贵人们的手中相互传递。封演真实地记录道:“(唐代开元以来)起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中国南方的嘉木,就这样在使者和商人们的转运下,走向了北方和中国无茶的城乡。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的茶区茶市,那美丽如缎带、细密如青丝的南方的河流两岸,茶埠便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唐代诗人杜牧这样歌唱道:

倚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

惊起鸳鸯岂无恨,一双飞去却回头。

水口,乃吴兴郡顾渚茶山汇入太湖河道口的出水口。中唐时,一片荒原。晚唐,到顾渚采办贡茶和买卖茶叶的船只都停泊在这里,酒楼茶肆的固定草市由此形成。一千多年以后的杭天醉在继承了他的忘忧茶庄时,只知道他的祖先来自吴兴,可没有想到在杜牧“惊起鸳鸯”的时代,他的先人是哪一位制茶的山民和哪一位茶肆的歌女。“……尧市人稀紫笋多。紫笋青芽谁得识……”茶圣陆羽和他的密友释皎然,在顾渚山下浪迹时,去过尧市,识别过那里的紫笋青芽吗?唉,这都是关于茶的悠悠往事了啊!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

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

许浑,这个并不算太出名的唐代诗人,在他的《送人归吴兴》中,多么细致地描写出了黑夜中那些密集的贩茶船啊!从苏州的太湖洞庭山到吴兴,一路上,又有多少这样“春桥悬酒幔”的茶埠呢?

在茶商丢下妻儿、舟宿茶埠的那些晚上,并不仅仅只有浪漫的歌女和醉人的酒夜。“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出没于长江两岸的强盗——江贼们,在酒酣人睡之后,向商旅们袭击了。这些江贼,可都是一些私茶贩子啊,他们把各种财物洗劫一空后即将南渡,入山换取茶叶。因为四方的茶商将都市的财物运往山中换茶,因此那山中的村妇牧童尽着华丽的服装,官吏见了不惊,路人见了不问。盗贼混迹其间,乘机做了手脚,换了茶来,再到茶庄卖掉,出得门去,便是干干净净的平民百姓了。关于这一点,又有什么可以讳莫如深的呢?杭天醉后来明媒正娶的妻子沈绿爱便坦荡而自豪地宣布:“我家祖上是江贼。”杭少爷听了十二分反感,说:“如今的人真正是黑白不分了,做了强盗,也可以拿来壮壮声色,堕落,堕落!”

沈绿爱清脆地一笑,说:“要说堕落,是你祖上开的头啊。你那祖宗开的黑店,专门收购我家祖宗的黑茶,如此水涨船高,共同发财,才有今日的你我,你连这个福荫都不知晓,竟要数典忘祖了吗?”把个杭天醉气得浑身打战,手里一只粉底过枝攀花茶盏也失手打落,碎成数瓣,来来回回只说出两个字:“胡说!胡说!”

沈绿爱可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把茶盏亲自扫了,又泡上了一杯龙井新茶,说:“我怎么敢胡说,这些全在我家族谱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的。杭、沈二家通好世交,原来就是从这杀人放火开始的。这不是前世报应了,把我们两个死冤家对头绑在一起活受罪了吗?”嘴里笑嘻嘻地说,眼中的泪,便盈上来了。

从唐代太湖边江贼繁衍而来的杭氏家族,到杭九斋、杭天醉这两代,恰好经历的是一个顶峰和低谷。糊里糊涂的杭九斋那几年突然过上了好日子,从杭州郊区山客处收来的龙井,远远地销到了广东,从平水收来的珠茶运至上海,便发往了英国。一切都被精明而有野心的老板娘抓住了。她和忠心耿耿的吴茶清一唱一和,维持住了忘忧茶庄的残局,不再向破产方向倾斜。至于继承和发展忘忧茶庄的远大事业,那是杭九斋时代以后的事了。即便如此,他活着时,女人那层出不穷的计谋,亦使丈夫知道,忘忧茶庄,实际上只有吴茶清一个人可以左右这女人了。

以亏本买卖小包装茶来招揽生意,本是老板娘出的主意,当然,这个主意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1874年,位于距离忘忧茶庄二里路远的大井巷,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开张营业。开张前夕,编印《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分送各界。穿号衣的锣鼓队,在水陆码头到处散发“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刚从三家村娘家回来的林藕初,还被人在怀里塞了几盒。从那以后,她就萌生了以小包装茶来招揽生意的念头。

丈夫对她的任何变革,都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只要能挣钱就行。丈夫对妇女也不歧视,以为妇女的聪明才智得以体现,是一件好事。反对她那样做的,倒是忠心耿耿的吴茶清,他听了老板娘的建议,捻着稀稀的胡子,半晌,说:“不妥。”

“怎的不妥?”林藕初有些吃惊,从前,吴茶清提出银圆上敲印茶庄记以证真伪,置茶的大甏用火烤,龙井茶只收春茶,林藕初可是都点头的。

“身逢乱世,以守为上,满街八旗官兵,几个奉公守法?我们又无红顶保佑,万一有人贪小便宜,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吃亏的还不是店家?”

杭九斋一听有可能惹乱子,立刻就表示反对:“茶清所言极是。吃茶叶饭,要吃得清闲自在,才是道理。标新立异,大张旗鼓,反显生意人的俗。杭某人,平生就为脱不了这个‘俗’字而痛心疾首,如何自己又往这红尘俗海中跳,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杭九斋管自己滔滔不绝地扯了开去,来了兴致,竟也煞不住。林藕初拿眼睛瞪着吴茶清,再不说一句话;吴茶清脸上则平淡如水,好像他什么也不曾听见一般。

仿效胡雪岩的建议被搁浅了,但冬天还未过去的时候,吴茶清便去了郊外的翁家山和落晖坞。林藕初说:“进山还早吧,离清明还有一个多月呢。”

吴茶清说,要早在别人前头。

果然,他购来了杭州城里最早上市的龙井本山茶。忘忧茶庄门口的轿子开始排起了队。

吴茶清干干净净一声不吭地坐在大厅一角里,身穿竹布长衫。梨花木镶嵌的大理石台桌,足有三张八仙桌那么大。杭九斋很得意,逢人就说:“你看看这张台面如何?杭州城里数得着的吧。”

茶枪们围着桌子评茶,说:“好茶!好茶!今年九斋兄抢了先。”

又有人说:“我喝忘忧茶庄的龙井,怎么竟比别家的更有一番软新?这叶面里头也绝无冬雪痕迹,不知有何妙法?透露一二,斗茶时也好有个说法。”

杭九斋竖着指头:“老兄这‘软新’二字用得绝妙,恰好就和那‘硬新’二字作了对。茶树经了一冬熬煎,难免皮硬面枯,初绽新芽只把那陈味顶了出来,自然硬新。非若弃了那经了冬日的芽头,专收那春日里新萌的,才是正宗。少则少矣,精则精矣,妙则妙矣。”

万隆兴咸肉店的老板万福良的酒糟红鼻头黯淡了下去,嗓门便高亢起来,他说话时,忘忧茶庄的厅堂里轰隆轰隆地发响:“小杭老板真正是有心人,又是字画又是台桌又是明前龙井,老杭老板若有小杭老板这番抱负,忘忧茶楼如今也成不了隆兴茶馆。哈哈哈哈,我倒是运道好,碰到老杭老板手里,没有杭夫人跟茶清这两扇翅膀,运道好运道好……”

万老板原本是带着小茶童吴升来买新茶的,倒也没有要刺激杭九斋的意思。但他一个杀猪的发了财,鼻子又红又大,气焉能不粗!说话没遮没挡,冲口而出。不知杭九斋脾气再好,究竟自家茶楼招牌摘下来换成人家的,当时满肚子的辛酸,发酵到今天,也早已是一股子恶气。心里上火,又碍着众人的面,不好发作,也想不出发作方法,正一时尴尬,万老板不知趣又说:“老弟,我且多买点茶去放在我那个茶馆上,也算是买你一个面子。你这‘软新’,价格也太辣手,卖不出去,统统归我万隆兴了。”

人多势利,晓得万屠夫两个外甥,一在衙门一在码头,一为恶吏一为地痞,动弹不得,干咳着便要走人。杭九斋生气,便唰啦唰啦地卷他那些刚刚摊开了要供人欣赏的字画。

小茶童吴升踮着脚捧着一杯盖碗茶,两只眼睛骨碌碌地紧张地乱转着,闯到了杭九斋的手下。他那张小方脸上布满的白白的湿癣都紧张得成了红色,脖子本来并不短,一吓就缩了回去。他的小肩膀也是方方的,此刻奇怪地耸起,拖着破鞋的小脚也始终踮着。把茶往桌上放时,他的手一抖,茶水晃了出来,湿了杭九斋的画。

泼湿的那一幅,乃是仿赵孟頫的《斗茶图》。图是仿的,便谈不上值钱,但却是杭九斋亲手仿画的,花了不少日子,便值钱了。杭九斋打狗看主人,把吴升好一顿恶骂:“瞎了眼的小叫花子,你以为这是杀猪场吗?由着你们野狗一般乱窜!你知你泼了什么?把你这样的人卖了一百个也不值我手里的一张画,哪里窜出来的讨饭坯,也配得上这样的厅堂!”

万福良万屠夫再蠢也听出话中的恶意。他先是一愣,继而是一大巴掌,把吴升抽得像一只陀螺,笔直旋进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的吴茶清怀中。

吴茶清一把搂住的那个吴升,是个吓得浑身颤抖、眼泪直流的八岁的吴升。吴茶清二话不说拉着孩子走进内堂,万福良发了一阵呆,一甩袖子就出了外堂。杭九斋站在大台桌前木住了,他这辈子还真的没有这样骂过下人。

一生气,他的烟瘾便要发作,轻轻一跺脚,他也要走人。吴茶清拉着换了一身新的吴升出来,说:“这孩子跟我同姓,是我老乡。在隆兴茶馆跑堂,我把他送回去。”

杭九斋有些尴尬,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银圆,伸到小孩眼前。吴升把头低下了,侧了过去,不看任何人。这个过程并不长,他把头果断地别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取过那两块银圆。他的手又小又细,看上去像两团小乱麻。他模仿着大人,用一口小白牙去咬银圆的边,又笨拙地弹着它,放到耳边去听。眼睛又黑又亮,聚精会神。杭九斋笑了,说:“你看看忘忧茶庄的印。我们这里不出假货,小东西门槛倒蛮精的。”

吴茶清没有反应,只是看着小老乡。吴升终于对两块银圆验明了正身,小手一松,滑进衣兜。

吴茶清的手便也松了。吴升却快乐地仰着脸,充满信心地说:“阿爷,你把我送回去呀!”

他的半边脸肿得老高,两只眼睛就一大一小了,嘴巴也歪了下去。吴茶清叹了口气,又拉住了他的手。

杭九斋也长叹了一口气,好了,事情总算过去了。他逃难一样依依不舍地看看厅堂,看来他对再来应付买客又失去兴趣。那边一堆字画还横横竖竖睡在台桌上,他拣了几张真迹往腋下一夹,对伙计说:“把那些挂起来,不许挂歪了,全是我画的呢!”然后,便落荒而去也。

同类推荐
  • 血染龙泉寺

    血染龙泉寺

    一座被世人遗忘的古寺,突遭灭顶,高僧弥留之际将古寺和村庄命运托付三位年轻徒弟,由此揭开一个千古之谜……不同以往的墓穴,不一样的秘境探险!英雄梦遇上古寺超自然现象!大型武侠奇幻系列重磅第一部!
  • 心灵狩猎

    心灵狩猎

    陆晓君把家从J城搬到B城后,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了九个多月。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五日,周五。在北风的吹拂下,B城的天空一片瓦蓝。早上九点钟,B城A大学明德楼,陆晓君正在研究室中查阅犯罪心理学资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陆晓君打开房门,门口出现了刘立鹏警官结实的身影和微笑的脸庞。陆晓君惊喜地跟刘警官握手,赶忙请他来到屋里,在右侧靠墙的沙发上坐下。
  • 活出别样的精彩

    活出别样的精彩

    本书是一本短小精干的短篇小说集。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写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构思独特,立意深刻,故事引人入胜,又充满理性思辨的哲人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表现出人性的善良与坚强。
  • 倚楼曌

    倚楼曌

    《倚楼曌》是一部当代武侠小说。讲述荣朝建国六十余年之际,国力鼎盛,军强民富。新皇白泓继承先皇遗志登基为帝,却因皇族血脉备受质疑。即位三年,亲征大月氏,常年在外,战功寸缕,朝野震荡。楼外楼是近几十年崛起的江湖圣地,典藏丰富,高手如云。使者张榜,从接榜人中挑选五人前往楼外楼,书生张秋池稀里糊涂成为其中之一,从此一头撞进诡异奇绝的江湖武林,纠缠在九州风云之间。
  • 城北地带

    城北地带

    苏童对“早年”生活掘地三尺的倾力之作。“城东蛮,城西恶,城南杀人又放火,城北是个烂屎坑。”在这个被称为烂屎坑的70年代某个江南小城的一隅,老一辈人的恩恩怨怨还在演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已经在浮躁不安地证明自己的社会存在。
热门推荐
  • 憨憨兄弟

    憨憨兄弟

    你见过七百分人贩子吗?你见过敲门就喊我是你爹的吗?你见过???我没见过!但我听过,总有那么一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朋友伴随着你的一段奇特的经历。
  • 迦南之境

    迦南之境

    “我不会让你这样轻易地死掉的,”她拔出自己左手的剑,好看的眉毛悲伤却又高傲的上扬着。“我要找到他,让后让他爱上我。比你更爱我一千倍,一万倍。”她绝望得望着那个痛苦的男人,“然后我会让他不断的心碎,让他不断的疼痛,这就是惩罚啊!让你生不如死的惩罚!”我虚部瞳在此起誓:我的心将永远追随着你永生永世,你我的命运永世的纠葛着,无论如何都无法化解我的仇恨,你将永远伴随我去那个迦南之境。坠落永世,不得超生。
  • 逆天剑神

    逆天剑神

    天才剑阵师偷学万剑宗万剑大典被抓,含恨而终,转世异界大陆,重拾旧业,剑阵之威响彻新的大陆,新的大陆武者等级由低到高分:黄铜境,翡翠境,白玉境,沧蓝境,紫灵境,赤金境,玄武境,地冥境,天破境,这里是武者的世界,同样这里也有着炼丹师和炼器师的存在,这里就是天晓大陆。两仪剑阵,三相剑阵,四方圣兽剑阵,五行剑阵,六星苍龙剑阵,七星天地剑阵...十绝灭杀剑阵,剑阵之威响彻大陆!
  • 其路漫漫其修远

    其路漫漫其修远

    顾若楠:教官,我们好好讨论一下,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你娶我,二是我娶你,你选一还是二?结婚当天:教官,我开玩笑的啦,你怎当真了?从此,过上如愿以偿的生活,每天睡到早上十点起不来,却天天嚷着要离家出走!顾若楠:我要项链、钻石、珠宝、包包、水晶鞋、豪车、别墅,扳着手指开始细数。杨子诚一一记下——等下买。顾若楠想哭:这不是我要的结果顾若楠:我长得丑!杨子诚:没事我瞎。顾若楠:所有人都说我配不上你!杨子诚:我不嫌弃。顾家二小姐日常作死,最后真把自己作死了,用行动明确的告诉我们不作死就不会死!顾若楠扶腰,她想爆粗,说好的禁欲呢!说好的不近女色呢!骗纸!可怜她的老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霍思佳,欠你的余生

    霍思佳,欠你的余生

    女大学生陈默,本想忘记那段对她无论身心都是莫大的伤痛的过往,却不料犯下荒唐的错误。紧接着对爱情的绝望,对亲情的失望,对事业的迷茫让她万念俱灰。途中偶遇霍思佳,对她照顾有加的师傅。看陈默为你揭露她那不为人知的过往,看这个细腻温柔的男孩怎样为陈默拨云见日,重新开启新的人生,他们的爱情会善终吗?
  • 萌女捉鬼之占卜阴阳瞳

    萌女捉鬼之占卜阴阳瞳

    我来自制蛊的苗族,可是我却是个有着阴阳瞳的占卜师,频频意外发生,好友一家惨死,我的心里住着一只陌生的小鬼,我莫名其妙当了妈妈?血玉出世,我竟然是最后一个女巫,双灵融合,排斥反应让我变成另外一个人。阴师事务所面临危机,晓月为了保全我们大家往生而死。一个又一个惊天秘密曝光,我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原来,我还有爸妈。原来一切的一切,我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 我要打倒渣女逆袭人生

    我要打倒渣女逆袭人生

    凌幽楠是现代的一名大三生,学习优异,但家境不是很好。班上的袁易欣喜欢他很久了,于是跟他表白,他没有同意。但袁易欣对他死缠难打,他动了心,两人就在了一起。起初,他没跟袁易欣说他的家境,两人很好,可当凌幽楠说出了自己的家境时,袁易欣提出了分手,并在分手第二天,和一个长得不错的富二代在了一起。凌幽楠本就有心脏病,因为这事因伤心欲绝,牵动心脏,死了。然后绑定了打脸渣女系统,完成任务,获得天赋值,逆袭人生。
  • 快穿:丞相大人,您的人设又崩了

    快穿:丞相大人,您的人设又崩了

    作为一国之相,莫名被马车撞死之后,来到了一个莫名的地方,还有个莫名的系统,要完成莫名的任务。[丞相大人,你高冷的人设呢?][你温柔的人设呢?][你可爱的人设呢?][......]任锦,“滚!老子不要了!” 〈我比较喜欢断更,不过答应更多少,你一定会更多少,时间可能不照。〉 「作者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有cp」
  • 尴尬境地之一场浮梦

    尴尬境地之一场浮梦

    一次残忍的生活解剖,一番苦痛的挣扎反思,一场寒酷的黑夜之行,一块废柴的绝望奋斗!以真实的笔触刻录了这段难忘的尴尬经历,也发出来了一个沉重的疑问:究竟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非成败,好坏难辨,一起在作品中探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