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37800000003

第3章 南宋军事思想

一、军事思想史(下)

南宋王朝建立后,虽有多次收复中原的军事行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从南宋建立到金朝被蒙古灭亡,南宋一直处在金的强大军事压力下,使得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南宋的爱国将领和士大夫对南宋政府执行的妥协偏安的政策非常不满。他们希望通过对军事理论的研究,为南宋的军事行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南宋军事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主义色彩。《守城录》、《历代兵制》、《美芹十论》和《酌古论》就是南宋军事思想的突出代表。

《守城录》

《守城录》,南宋陈规、汤踌著。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靖康末,陈规在任安陆令时,击退祝进率领的溃兵的进攻。建炎元年知德安(今湖北安陆)府,溃兵多次来攻,都被他击退。绍兴十年知顺昌府时,与刘倚一起取得顺昌保卫战的胜利。《守城录》就是陈规守御德安和顺昌城的经验总结。全书共四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作于绍兴十年(1140)五月;第二部分:《守城机要》,论述城郭楼橹的建造、攻守战具的制作和守城方法;第三部分:《建炎德安守御录》,是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德安教授官汤踌辑录的陈规守御德安城的事迹。以上三部分本来各自成篇,约在宋宁宗以后合编为《守城录》一书。现存清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与嘉庆、道光刻本,《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等刻本与四库全书抄本常见。

《守城录》主要论述的是在火炮应用于攻城作战以后,如何守城的防御理论和实践。同冷兵器攻城作战相比,《守城录》的守城防御作战理论具有一些新的内容。

变革旧的“城池之制”。在火炮应用于攻城作战以后,对于旧的城防设施应该进行变革,保留利于防御的部分,改革不利于防御的部分。改革旧的“城池之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城市防御炮击的能力,二是城防设施必须有利于对敌人进行反攻。陈规提出,为了便于反攻,守城时应大开城门,将城濠填平。这是对旧的守城方法的大胆改革。

充分发挥火炮在守城中的作用。陈规认为,火炮既是攻城的利器,也是守城的利器。陈规提出,在守城时,当敌人用火炮攻城时,城内也应“用火炮与之相对施放”,以炮制炮,充分发挥火炮的作用。

陈规十分重视守城的准备。他主张善守,反对死守。守城的一方在敌人未进攻之前,应该做好精神和物质上的各种准备,周密考虑守城的计划,做到敌人设一计攻城,守城者可以用几个方案来对付。他说:“每见敌设一计攻城而无数策以拒之者,未之思也。”

守中有攻。陈规认为,善守城者不能只守不攻,应该有守有攻,以攻为守,攻防结合。在顺昌之战中,陈规正是运用这一原则,才取得大败金军的战绩。

《守城录》还记述了陈规在绍兴二年(1132)研制的火枪,以长竹竿制成,用于实战。这种火枪是最早的管形火器,在科技史上有重要意义。

《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是我国第一部兵制通史。南宋陈傅良编著。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历代兵制》“上溯成周乡遂之法及春秋、秦、汉、唐以来历代兵制之得失,于宋代言之尤详”。全书史论结合,体现了陈傅良的一些重要军事思想。

寓兵于农。陈傅良通过对历代兵制的比较,得出寓兵于农是最好的兵制的结论。府兵制体现了寓兵于农这一原则,兵农不分,因此,陈傅良称赞它“兵制之善莫过于此”。他认为,寓兵于农有利于使社会安定,有利于负担平均,有利于节省军费开支和备战,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兵员。

“兵无专主,将无重权”。陈傅良在总结春秋时期战争不断的原因时说:那时“兵多常聚,帅多世守”,这样就形成了兵有专主,将拥重权的局面。有兵就有权,握有重兵的大将“在外则外重,在内则内重”,于是战争不断。为了保证封建中央政权对军队的控制,陈傅良主张分散将帅的兵权,“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一,不使将帅久握重兵,从而“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

陈傅良的这些观点有合理的因素,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除上述思想外,《历代兵制》还对战争和练兵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军事制度的资料。

《美芹十论》

《美芹十论》,又名《御戎十论》,是南宋辛弃疾(1140~1207)给宋孝宗的一篇奏文。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美芹十论》分《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十论。前三论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敌之可胜”,对当时夸大金人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进行了批驳。后七论主要论述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以收复失地,重振山河。这些思想代表了南宋主战派的主张,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可惜的是南宋统治者并没有予以重视。

治军思想。辛弃疾的治军思想,突出地表现在“致勇”、“久任”和“合志并力”三方面。

“致勇”,即激励和培养将帅、士兵的勇敢精神和士气。辛弃疾认为:“行阵无死命之士,则将虽勇而战不能必胜;边陲无死事之将,则相虽贤而功不能必成。将骄卒惰,无事则已,有事而其弊犹尔,则望贼先遁,临敌遂奔”。“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有所不敢避。”通过“致勇”,军队的战斗力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做到守无不固,攻无不克。

“久任”,即对将帅不要轻易更换,要信任将帅。他主张对将帅的考察不能以一次胜败为依据,“诚以一胜一败兵家常势,惩败狃胜,非策之上”,这一思想是针对北宋以来不重视将帅而提出的。

“合志并力”,即注意加强军队内部的团结。辛弃疾认为军队如能做到“思有以和辑其心者,使之合志并力,协济事功,则天下幸甚”。相反,军队内部如不团结,各人心存怨恨,就会把军情泄露给敌人。

作战指导思想。辛弃疾根据当时抗金斗争的实际,在作战指导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些原则。

“审其势”、“察其情”的原则。辛弃疾认为与敌作战,首先必须对敌情加以了解。在分析敌情时,必须分清“形”与“势”。如果混淆了形与势,就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所谓“形”,辛弃疾认为是“小大是也”,“土地之广,财赋之多,士马之众,此形也”。由此可见,辛弃疾所说的形是指军事力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势则是对军事力量的运用。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战争双方势的较量,而不是形的较量。辛弃疾指出,“形可举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对敌情的了解和分析,就是要透过敌人的“形”去认清敌人的“势”,不能被敌人的貌似强大的“形”所迷惑。这就从理论上驳斥了南宋投降派的论调。

“审宜先后”的原则。辛弃疾很重视出兵的先后。他说:“然而知所先后则胜,否则败。”应该根据战争的实际,进行认真的权衡,再确定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

集中兵力的原则。辛弃疾主张集中兵力。他说:“故凡强大之所以见效于小弱者,强大者分而小弱者专也。知分之与专,则吾之所与战者寡矣;所与战者寡,则吾之所以胜者必也。”所以,辛弃疾反对处处设防,他认为“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主张重点防守。

积极防御原则。在对待防御作战问题上,辛弃疾不但主张集中兵力,而且注意以攻为守,主动攻击敌人要害之处,积极防御,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应主动“攻彼之所必救”,陷敌于被动的境地。

《酌古论》

《酌古论》是陈亮青年时期所写的一部军事著作。陈亮(1143~1194),字同甫,浙江永康人,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宋史》卷四三六本传称其“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酌古论》通过对十九位历史人物用兵作战的经验教训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军事思想。

正义战争必胜的思想。陈亮在《酌古论》中把英雄和智者作了区分,认为智者可以在战争过程中出谋划策,随机应变,出奇制胜,而英雄则是“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为了“大义”而举正义之兵,这是智者无法做到的。如果战场上仅仅是智与力的较量,战争的结果还难以判定,但如果是以正义之师攻击虽然勇敢而且狡猾的非正义之师,战争最后的胜负就很明显了。这就是陈亮提出的以正攻智、以义击勇的思想内涵,其实质是把战争性质作为决定战争结局的最重要条件。英雄之士只属于正义之师,正义战争最后必定胜利。

关于术的概念和区分。陈亮在《酌古论》中提出了术的概念并加以区分。他认为在作战指导中有两种术。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术,即,运奇谋,出奇兵,决机于两阵之间”,这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战术概念。另一种术是指“审敌情,料敌势,观天下之利害,识进取之缓急,彼可以先,此可以后,次第收之,而无一不酬其意”。这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战略概念。对于这两种术的作用,陈亮认为,前一个“犹有所穷”,其作用是有限的;而后一个术则可达到“无一不酬其意”,意思是只有从战略上把握住了战争全局,才能无往而不胜。认识到在战争中,战略指导比战术指导更重要,更有意义。

从实际出发,确定军事行动。陈亮说:“善用兵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敌强我弱时,就应该敛兵固守,等待时机;如果我强敌弱,则应该一举破敌。因此,作战指导一定要正确估计敌我力量对比,不能轻敌冒进。

在《酌古论》中,陈亮还对攻守、奇正等问题作了论述,他是出“以攻为守,以守为攻”,“兵有正有奇”等思想。总的说,《酌古论》确实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和内容的军事著作。正如侯外庐先生所说:“我们不仅应该重视《酌古论》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尤应重视陈亮的与唯物主义相联结的军事理论。”

同类推荐
  • 不真实的穿越

    不真实的穿越

    主人公是一位高中普通的学生!为了学业而苦战可是天不遂人愿被雷公一锤子撂倒了!由于这一锤比较狠!主人公被劈到了清朝末年!为了活下去活的有个人样!他和他的小伙伴蔫哥一起抢劫皇宫!抢女人!杀洋人!在动乱中勇敢的活了下去。
  • 拿破仑时代: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

    拿破仑时代: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

    本卷描述了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在滑铁卢的最终失败,分析争夺欧洲各国军队的战略战术和作战技巧、武器与装备。
  • 抗日之绝地求生系统

    抗日之绝地求生系统

    黎晓锋,一名沉迷于游戏的大一学生!在一次参加绝地求生友谊赛的社团活动中意外重生到1930年…“尼玛,日本鬼子呀…!”由此,咋们的主角走上了抗日之路!
  • 绝世杀手

    绝世杀手

    龙潭虎穴刀光剑影绝世杀手浴血奋战;逢场作戏与狼共舞热血男儿青春永恒。预计的暗杀任务突然取消,杀手却已启程,在无法终止任务的情况下,军统只能知会对方予以截杀。军统特训班教官周志国,就在是被自己的上司出卖的情况下,带着被上司遗弃的美女特工,面对夜夜笙歌的灯红酒绿,踏上了万劫不复的锄奸之路。
  • 我的影视特工生涯

    我的影视特工生涯

    陈飞重生到速度与激情的世界,成为飞车党的一员还获得“超级特工系统”。序幕拉开,这里有影视世界里的精彩人物和传奇故事。从现在起,我就是街头车神、伊森亨特、007。我要成为特工之王!(希望你们能喜欢我写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他

    第一次写耽美的,求支持。春天是个单恋的季节,我没想到会遇到他。我曾经狠狠的感到耻辱,后来我接受了他
  • 六界星辰

    六界星辰

    亿万年前,地球所在的一方星域,不知多少个纪元前的某个时间节点,浩劫毫无征兆的降临,法则的紊乱,秩序的坍塌,使这一方星域渐归死寂,也令以地球为中心的修真纪元渐渐没落,为留地球修真纪元的火种,一位无上之辈于时光长河中坐化,化身道种,降临在浩渺星海中的另一片星域,经历无尽岁月,终是开花结果,令消失无数纪元的地球修真文明,于另一方星空内,再现世间。而在这一方星空的某处,有四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星辰,正承载着地球修真纪元的又一次起源......修真大陆,魔廊大裂谷内,一位少年身姿矫健,正不断穿梭于丛林之中,速度极快。他正被人追杀!千钧一发之际,在少年上方的苍穹,忽然砸下了一个光团,其中有一个着装奇异的女孩。这女孩,由于少年的善良(咳咳...也可能是多情?)毫无意外地成为了他的累赘。毫不夸张的说,少年觉得,他千辛万苦救下的这个累赘...可把自己害得够惨。而在事后,女孩的来历让少年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她自称,是来自于一颗叫做“地球”的星辰。
  • 凤主天下之绝色太子妃

    凤主天下之绝色太子妃

    苏颖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金色的子弹就已经穿透她的心脏。…………
  • 火影之阴阳师

    火影之阴阳师

    重生火影世界,吊打一切忍者,携带阴阳师系统,纵横无敌!
  • 扬叶

    扬叶

    这是一个顶尖刺客(后备役)的成长“励志”故事。这是一个东方与西方结合的世界。
  • 妖怪公寓的日常

    妖怪公寓的日常

    这是一个为了替欠下高额欠款下落不明的父亲还债打工,而不得不和各路妖魔鬼怪打交道的少年的故事。这是一群欢脱的非人类少女(?)和一个普通(?)男主各种脱线的欢乐日常。我们的口号是“用梗说话,节操什么的丢掉就好~”以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医者:凰落人间

    绝世医者:凰落人间

    她说:“这样的生活实在无趣,做什么仙人,还是凡人好,这世间也唯有人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下界的奇妙,你们这些庸俗的老古董又怎么会明白!”他说:“庸俗的仙人呀!你们是否享受了太久的安定?你们也只不过是你们所说的”愚蠢的人类“仙界也不过是一个人类建立起的,你们又有什么可高傲的?“它说:“长生不老有何好的?仙界如此清冷,不觉孤独吗?还不若我们自由,欢乐。“他们说:“你们懂什么!仙界存在的意义你们懂吗!若这里消失人间也不复存在。修为仙,人要上百年;妖,要上千年。修为仙,不止为了长生不老,更为了守护。守护这里的一切。“
  • 神谋仙略录

    神谋仙略录

    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九洲沧海一变,四野桑田三回。封皇号,夺帝位,是这个世界的争斗源头。来历成迷的少年天羽,化生为风无尘,走向未知的新世界。
  • 逾矩

    逾矩

    规矩,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破坏的,用来超过的。修仙为了什么?超越一个人,完成一个承诺,推翻一个理论!抱着这几个目标的张毅踏上了修仙之路,但当他踏上这不能回头的路时,一个巨大的阴谋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