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17400000008

第8章 毕昇的成才故事

毕昇,生卒年,籍贯不详,北宋印刷匠,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汴梁万卷堂书坊的一名印刷匠,万卷堂书坊是汴梁城里最大的一个专门经营雕版印刷的手工业作坊。所谓的雕版印刷就是:先把文字抄在半透明的纸上,再把纸反贴在一块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进行雕刻。

随着文化事业的逐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雕版印刷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了。

万卷堂书坊的雕刻匠们早就盼望着雕版印刷术的改革了。因为字难免会刻错,刻错了又无法改正,不但会遭到书坊主的谩骂和殴打,而且还会被罚掉工钱。

年轻的毕昇,就开始琢磨改革雕版印刷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苦苦思索,他从图章上受到了启发。他想,像图章一样,一个方块刻一个字,然后排列起来,粘在一块,这不就和雕版一样了吗?等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就这样他终于想出活字印刷的方法来了。

这时已经是1048年的冬天了。半夜时分,毕昇的小屋子里依然还亮着灯。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伏在桌子上用小刀在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上刻着字。手冻僵了,就用嘴嘘嘘热气再刻。他的妻子几次催他歇息,他只是口里答应着身子却不动。就这样,他白天上工,晚上刻字,终于把3000多个常用字刻完了。毕昇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天刚亮,毕昇就起来了。他急急忙忙吃过早饭,便背着个大柳条筐,跨进了万卷堂书坊的雕刻工场。毕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毕昇把木活字夹在一块有方格的铁框板里,用烧化了的松香之类的东西把没有字的一头粘在铁板上,拼成了一块活字版。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禁不住点头称赞。

毕昇在字上涂了油墨,再在上面铺上白纸,然后用棕刷一刷,一张印刷品便呈现在大家面前。接着,一张,十张,三十张……印一张,大家叫一声“好”。

可是印着印着,字迹渐渐变大了,笔画也越来越模糊了。“怎么回事?”大家不约而同地问道。

毕昇也紧锁着眉头,疑惑地说:“这是哪里出了毛病呢?”一位老师傅看出了问题,他问毕昇说:“你用的是什么木料?”

毕昇说:“杉木。”那个人听了点头说道:“这就是出毛病的原因了。杉木木纹粗,质地软,最容易吸水变形。用它刻成的字受墨多了,就会膨胀起来,因此字迹就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那怎么办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提议用枣木或梨木代替杉木,但是大家认为价钱太贵,还是找一种经济些的东西代替为好。这时有个师傅忽然说道:“我想,最好能用一种既便于雕刻又不吸水的东西代替。”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工匠提着一把茶壶,拿着几个茶杯走过来,准备倒水给大伙儿喝。毕异一见茶壶,心中猛然一动,便脱口而出:“有了!有了!用它就行!”

大家听了毕昇的话都有些莫名其妙。毕异镇静了一下,微笑着说:“我看到了茶壶,猛然想起制活字的东西来了。如果用泥巴弄成坯并刻上字,再放进窑里烧,不就可以制成不吸水又不易变形的活字了吗?”“好,这个办法好!值得试一试,看看行不行。”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就这样,毕昇在大伙儿的启发下,终于想出了制活字的材料。

为了制泥活字,毕昇就在自己家里垒起了一座小窑。他还请来了雕刻场里的几位师傅帮忙。他们先把摔打好的胶泥制成半寸见方的“小土坯”,上面刻上铜钱边缘一样厚薄的字。每个字都要刻好几个印模,如“之”、“也”等一些常用字,得刻上20来个印模。几千个字刻完后,毕异便亲自点火烧窑。

出窑这天,许多人都来观看,只见一套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摆在了大家面前。

在大家的祝贺声中,毕昇进行了活字印刷的演示。

一张,两张,十张,一百张……张张都很清晰。

活字印刷试验圆满成功了!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第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成功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全人类的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类推荐
  •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本书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结合系统分析法,深入探讨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系统结构、动力作用机制以及培育策略等。
  •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科幻故事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是人们对自身和宇宙的一种想象,更是人们对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一种关注和猜测。《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针对小学生们爱幻想和对科学知识渴求的特点,精心编辑而成。《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筛选出十几篇著名的科幻故事,将其精华部分以优美的文笔加以编写,如《海底两万里》《隐形人》……这一部部经典的科幻名著,给小学生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凡尔纳、阿西莫夫、倪匡、星河……一个个闻名世界的科幻大师,为小学生们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未来世界。
  • 终生受益的名人名言

    终生受益的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是一个人奋斗一生的切身感悟和精辟总结。本书辑录了众多的名人名言,句句精彩,充满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青少年终生受益的金玉良言。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彷徨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彷徨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陶渊明传

    陶渊明传

    本书探讨了陶渊明的思想来源,即他的两个重要先辈——陶侃和孟嘉,还阐述了陶渊明的一生及其作品。本书资料翔实可靠,内容丰富深刻,观点鲜明,多有新见,是一部价值很高、不可多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神与命的束缚

    神与命的束缚

    “生与死可怕吗?”亚利看着她。她摇头,清丽的眸子暗了。“有时生比死更可怕,死了或许一切都结束了,而活着,却要忍受更多的痛苦,当周围的人纷纷散去,你才会蓦然醒悟,原来最珍贵的往往是那些我们曾经最不以为然的日常。可惜,一切都变了……”亚利一愣,说道,“那你这么久了,是怎么忍受下来的?”她静静的没说话,清冷的眼望向对面高低起伏的山峦,白云高空,金色的光落在她的脸上,眼里似有波动,金色的长发在风中凌乱。许久,她才幽幽然的说道:“可能,时光荏苒,一切都会淡下去吧。不成神明,再珍贵的一切都无法挽留,除非猎杀神明,化为新神吧!”“那神明在哪里?”“无处不在,到处都是,有时路边的草,巷中的猫,天上的鸟,不过最明显的,他们都是天生万千星辰的化身,要成神,势要逆天而行,摘落天生星辰中的一颗,不然终究是棋子,命运束缚了我们。”……
  • 南海九章

    南海九章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刘汉俊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出生于湖北赤壁的刘汉俊,却以海南主题文章闻名。刘汉俊的文字,时而如精灵一般,透过弥散的阳光、平静的大海、流彩的云朵,饱览自然之瑰丽;时而如沧桑老者,透过浩瀚的典籍、尘封的传奇、锥心的往事,挖掘历史之智慧。他的文章,察时观世,说古道今,它们站在未来,提前为被审判的时间作出判决。
  • 十大红颜薄命的美女

    十大红颜薄命的美女

    这部小说为娱乐版,纯逗乐,小说依据正史的三言两语,更多的两言一语的野史,还有其他。观看我这部,以野史为主在加以笑料、搞笑为主的艳史,你不必像看正史一样忐忑不安,在我这部连续红颜薄命美女集中,每一集都可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现,搞笑,爆笑。话在转为正题,爆笑版主要突出一个爆字,一个乐字,看的爽,你就乐了,那你就笑呗!纵观天下的娱乐篇都有此共性。十大红颜薄命的美女,你看到了,对了!我要搞笑的是美女,每集以单本美女出现,专门搞笑的是美女,为博君娱乐而开怀。俺,现在就将美女,在这5000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穿越时空送你到这些帝王的怀里。呵呵!我的错,是将你投入美女的怀抱里,在今后的日子里你陆续的可以看到共十集。
  • 爱你在明天

    爱你在明天

    男主张子杨的叛逆成长与绝美爱情,在歧途与正道的选择是的两难,与友情爱情兄弟情的坚持
  • 娱乐圈之自她之后

    娱乐圈之自她之后

    当恋爱三年的男友背叛时,宁瑶感觉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是当那个人出现后她感觉还可以再相信一次。真香!这是一本娱乐圈小花在男友背叛后一心想要发展事业之后被影帝大佬叼走的小说外娇弱清冷内胆大妄为小花×外温文尔雅内冷漠腹黑影帝大佬
  • 开源之路

    开源之路

    技术、生活、人性与哲学当今社会,正处在“智能革命”的瓶颈期。一面是物质上、精神上人人平等的世界另一面是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的世界社会的大轮将何去何从?
  • 精灵之从爱情公寓开始

    精灵之从爱情公寓开始

    影视剧+二次元+小说综合的现代都市世界和宠物小精灵的世界融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爱情公寓主角们的下一代又会在爱情公寓中发证怎样啼笑皆非的故事一个世界意志拼命想要用死神的小本本写死的人又将如何在老天爷的亲儿子波克比的带领下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
  • 平凡之传

    平凡之传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在天空中肆意翱翔的龙,也许我们只能成为地上的一条小蛇,甚至是小虫呢?我们,几乎都是平凡人。这就是一个在一个拥有武道的世界,一个就像我们一样的,平凡人的传奇。
  • 连队的小文书

    连队的小文书

    在外闯不出事业的我被家人命令入伍,阴错阳差之间成为连队文书的军旅日常,以一名连队小兵的视角讲述部队真实生活训练的点点滴滴。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梅兰竹菊文化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梅兰竹菊文化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梁实秋曾作《四君子》,文中指出:“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其说始于何时,创自何人,我不大清楚。”不过,他指出了“四君子”的出处:《集雅斋梅竹兰菊四谱》,小引云:“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芬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