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09400000007

第7章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2)难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学习相对枯燥,名词、概念较复杂。在备课时,教师应当注意从生活、学习、时政等学生关心的方面来立意,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益。例如,从相关社会新闻入手,从《刑法》相关内容入手,从反腐败相关内容入手,从修宪相关内容入手,从政府机构改革相关内容入手等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和前面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内容相联系,还应该和以前所学过的相关民主、法制内容,尤其是《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联系起来。民主和法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至少在提出相关问题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来。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有关班级选举班干部、《教育法》等相关内容导入新课。

(1)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重点是讲述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教材着重突出了“发展”一词。

建国初期我国就非常重视民主建设。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起来,这一制度还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完善和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终极目标。在教材知识结构中,是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会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成果,去畅想以后更加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未来。

①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②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内容。

③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的行使。

④政协的地位。

在讲述中要注意围绕“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核心,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共同和不同作用。

对基层民主的发展,可以作简单的处理,只要讲清楚基层民主发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数量的发展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就可以了。但根据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深化和提高,例如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问题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发展和日常工作有什么作用?简略地探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也为导人下一目的讲述做了准备。问题②“村官”或“街官”是怎样产生的?他们平常主要做什么工作?学生的答案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以身边熟悉的人或事作答,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

(2)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①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时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都说明了在1976年以前的十年动乱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样,在粉碎“四人帮”后必须尽快地重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之所以要在1982年修订,最主要的原因是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新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具体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在不违背宪法基本原则下制定,因此,新宪法是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指导总则和核心。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有两个含义:

其一,指20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构建这一体系框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二,指这一体系框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中国特色”,主要指的是这一体系框架适应了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具体表现,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横向来讲述,包括宪法、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规定涉及的大致内容,或以事例特别是个别具体的、特殊的事例来说明我国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例如某人进行经济合同欺诈后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或某人遭受交通事故要求赔偿的法律依据等等。方法教材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详细地叙述了两部法律文件的制定时间和主要内容,再加上题图表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效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经涉及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

②依法治国

既然“有法可依”,那么能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呢?教材的最后则解答了这个问题,阐明了执法原则,突出了典型事例,完整地交代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教材以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等高官利用职权进行犯罪而受到法律严惩为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材最后的小字讲述了“法律援助”的大致情况,一方面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则是指导学生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思考、分析,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

小结和提高

(1)对法制建设作一个小结 利用教材内容,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各级司法部门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帮助困难群众法律诉讼等方面。

(2)对理论和知识的提高 就是让学生基本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基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应注意不要绝对的理论化和完整化。根据本课内容,有这几个切入点可参考:

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民主是怎样提供法律保障的。

②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对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发展和日常工作有何作用。

③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是怎样出台和颁行的。

④法律援助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民主有怎样的关系等。

(3)让学生思考问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哪些权利?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是什么?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清晰的认识。

具体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人民的意志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我国基层民主是怎样发展的?基层民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首先,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念:基层民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它们的建立、扩大和日常工作都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关基层民主发展说明的问题,应紧扣“人民当家作主”来展开。具体说来,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具体表现?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框架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了有法可依。可以我国的刑法和民法通则为例说明。

我国是怎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你能用自己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加以说明吗?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方面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受教育的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另一方面,违法者一律绳之以法。如某些领导干部触犯了法律受严惩。

与青少年朋友谈民主与法治关于“民主”一词,人们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如行使民主权利,解决问题的民主方法,干部的民主作风,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些无疑讲的都是民主,但不是民主的全部涵义,只不过是民主派生出来的某种具体表现。从根本上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列宁把民主界定为一种国家形态,“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所以只有从国家制度上来认识民主,才能全面了解民主的涵义。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概念。在专制条件下,权力成为某个人或一小部分人专有的财产,对权力的制约自然无从谈起。而在民主制度下,国家权力成了全体人民的共有财产,人民自然都有权利监督这种财产的合理使用,如果共有财产的管理人(政府及其官员)违背了人民的意志滥用权力,人民就有重新选择权力者的权利。法治是与民主紧密相联系的,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只有在以民主的制度为基础的社会里,法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实现。那么什么是法治呢?

首先,我们说,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指一个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而不是其它手段。即“依法治国”。

其次,法治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法治社会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但有了法律制度并不一定就是法治社会。法制并不必然是民主的,它完全可以为专制制度服务。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古代封建法制纵然发达,却仍然不能称为“法治”国家。而法治正是指与民主相结合的法制模式,法律通过民主的手段制定,法律首要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

第三,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法律是人们事先设定的规则,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在制定法律之后,任何人和组织均受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即依法办事。

第四,法治体现了一系列价值的法律精神。这种价值和精神包括:法律至上,即当法律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应当服从法律而不是权力者个人的意志;善法之治,即通过民主的手段制定科学的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权利本位,即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法治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人民的利益、公民的权利;平等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制约和正当程序,即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权力的行使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尤其要受到法律程序的制约。

第五,法治还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法治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因此它必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确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具有由低到高发展的阶段性。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概念。所谓人治,最基本的特征是当权者的个人意志超乎法律之上,处理事务和管理社会生活,完全以个人的意志、愿望、能力、政治素养、知识水平、道德品质为转移。实现这样的统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很强的专横性。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社会陷入一治一乱的王朝循环和普遍腐败之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不合理,即我们几千年沿袭的是人治的、专制的制度。这种制度看似强大有效,实质却很脆弱,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人治的专制的制度是古代中国治乱循环、近代中国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只有走向法治的民主的现代文明的社会,才能保持长期的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法治”总是与国家和社会的昌盛相连结,总是促成“盛世”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和目标。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是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就是制度化、法律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和平等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制。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表现和保障。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根本不同于专制社会的镇压人民、制御百姓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味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宪法至上,维护法律尊严;以法律规范一切政治、经济、社会行为,保护公民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法律的正义、平等、公平;司法独立;政府和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民主生活法治化,政权转移程序化;所有的政党、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全体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法律与WTO接轨,与现代文明接轨;社会既稳定和谐又进步发展,既有效率又有公平,既崇尚法治、科学的权威,又充分尊重民主、人权,保障人的尊严与幸福。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为,

其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

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不实行法治就难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其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身就包括着对法治思想的内在要求,是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保证,同时法治还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其四,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宁,也要求实行法治,建设法治国家。

其五,社会主义对外交往事业日益发展,对外开放向我们提出了法治的要求。

其六,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要求各种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只有实行法治,才能保障人权,体现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和爱护。

实践也证明,中国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作为一个封建统治历史悠久的国家,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为政在人”的积习很深,如果不对人治和人治思想进行彻底的清算,我们很难真正树立起法的权威。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人治”问题上采取了各种措施,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人治和人治思想依然有它的市场。要真正做到“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就必须彻底摒弃人治,实行法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自己管理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所要求的。

建设民主和法治是近代以来我国几代人的梦想,也是青少年朋友将来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走过的法治建设的道路可谓艰难曲折、教训深刻。建国初期,民主和法制建设曾经有过一个比较良好的开端,只可惜好景不长,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使得一切法制建设都趋于停顿,已有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法制建设方针,中国的法治建设才逐步恢复并发展起来。

在我国新时期的法治建设历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两次重大决策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个决策就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大决策。市场经济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既不可能有发达的政治民主,也不可能培养出强烈的主体意识,更不可能建成发达的法治社会。

事实也证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由于理论上的一些关系得到了澄清,法制建设的步伐也加快了,市场经济的立法得到迅猛发展,司法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化。第二个决策是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这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已选定,法治国家的目标已经明确,推行法治的条件也日臻成熟,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在大踏步前进,这主要体现在: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到完善,再向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转变;从行政权力缺乏制约到行政执法制度的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实现;从司法制度不健全到初步建成,再走向健全而公正的司法制度;从执法人员数量缺乏到建成一支基本适应社会需要的执法队伍,再到高素质执法队伍的建成;从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到全民普及法律知识,再走向全民法治观念的树立……。但是要建成完善的民主法治社会,还需要所有的人付出很大的努力。

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认识,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美德,做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公民,对身心的健康成长、对我国的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法律是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就像道德规范一样,每个公民都应该从小接受一些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观念的教育,自觉不断地学习法律。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法,干部在学法,群众在学法,教师在学法,各行各业都在学法,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尤其是树立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一个成员应有的主人翁或民主意识,它是法律意识的基础。它具体表现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民主生活的心理、态度、知识和观点,表现为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的心理、态度和观点。

如果没有公民意识也就不会自觉培养和树立法律意识。虽然一部分青少年还未成年,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公民意识却要从小培养,作为社会的成员,任何时候都需要以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来参与社会民主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没有这种意识,法治根本无从谈起。法治的维护离不开公民的积极参与和依法抗争。民主本身就是要求公民具有当家作主的意识,积极地行使自己当家作主、选择和监督社会管理者的权利。当公民的权利受到权力的侵犯时,就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权利而斗争”,没有这种充分的主体意识,法治仍然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或是空中楼阁。

其次是树立权利义务意识。了解自己可以享有的权利。这是树立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了解权利可以实现的途径,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自己享有什么权利只是前提,关键是要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了解并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在法律上权利和义务从来都是统一的。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义务就是权利的合理界限。不实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同类推荐
  • 崩溃边缘

    崩溃边缘

    本书探讨了精神病的性质及其中隐含的生物学机制,精神病与创造性天才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发疯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正是人类的进化之处。
  • 美国TOP60文理学院逐一点评

    美国TOP60文理学院逐一点评

    本书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美国大学前60名的文理学院备受关注。本书逐一介绍学校的概况、专业和课程设置、申请事宜及留学花费,特别是张旭老师收集到的中国学生申请该校最多的几个主要专业,并对学校做出了个性化的点评,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及各学校的特点逐一点评,帮助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

    语文教学的趣味歇后语设计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英语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英语卷)

    本书分英语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英语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两个部分,内容包括:英语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英语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等。
  •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上)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上)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热门推荐
  • 我的咬人猫

    我的咬人猫

    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猫一样的女孩,让你爱得死去活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物小精灵之洛天

    宠物小精灵之洛天

    宠物小精灵迷洛天因意外穿越到了宠物小精灵世界,与小智一行人与神兽战斗,与自己的十二之精灵伙伴结下深厚的情谊,不停地挑战联盟,目标神奇宝贝大师!
  • 英灵传奇

    英灵传奇

    一位没有魔力的少年,一个记忆残缺的灵魂,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一段永远流传的传奇。
  • 1/2贵公主之心

    1/2贵公主之心

    或许是因为我们是双胞胎,彼此间有一条看不见的念丝在紧紧牵连着,我们的羁绊就像是一心同体……可能这就是身为双胞胎的坏处吧。彼此会共同喜欢一个人或某种事物……两个人,说不清的羁绊,就像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两个人,即使是高高在上,万众景仰的公主,然而,面对如此混乱的感情线,她们又该怎样去面对……从古至今,王子就只有一个。然而众星捧月般的王子,他的心到底是漂浮不定的蒲公英。而她只是风。但是风在迷恋蒲公英,还是蒲公英在追求风?
  • 进化之基因纪元

    进化之基因纪元

    星际文明时代,当人类踏足越来越多的星球之后,终于发现,并非所有的星球,都是可以用先进的武器去征服的。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才是征服这些星球的唯一暴力手段。基因战士,也成为人类征服这些星球的最大倚仗。一次偶然的机会,陆知吾,一名来自汉唐学院的学员,获得了无限的基因融合和进化能力,最终开启了一个真正的基因纪元。
  • 秘密手册

    秘密手册

    山明水秀的河口镇上,既有有“小华山”之称的八风山,又有奔流不息的饮马河,因而成为了当地一张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名片。然而,近年来镇上节节攀升的自杀率,却给这块美丽的地方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戊戌这年,镇上又先后发生了数起自杀事件,引得上上下下分外紧张。就在这时,一位在这儿长大的女博士返回河口镇,而紧追她而来的还有对她情有独钟的一位男警察。经过数番较量,机缘凑巧之下,他们最终找到了散播恐怖的元凶,但这却又似命运的安排!
  • 女性常见病饮食调治

    女性常见病饮食调治

    本书吸纳了中医、西医对于女性常见病的特色食疗经验,科学、详尽地讲述了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和女性常见疾病的饮食调养、饮食治疗、饮食适宜、饮食禁忌、饮食预防。每种疾病又分为血虚、气虚、阳虚、阴虚、脾虚、肾虚、痰火、肝郁气滞等不同的证型,便于读者辨证选方,增强了可操作性。本书适于广大女性朋友及关爱她们的家人、亲朋阅读参考。
  • 这货是只妖

    这货是只妖

    生为局中人,不晓局中事。他,生为天之九子,甘愿为她万世为妖。她,与他经历数世蹉跎,归来后仍放不下心中执念。叹,一首恋歌荡气回肠。品,一曲离谣了结无商。
  • 南过鹿棠

    南过鹿棠

    “期待着未来的路,但回程的路却一片渺茫”“你就像那夜空就要升起的,我的太阳一样”“你王者就不能让让我?毕竟我是新手好吗鹿先生?!”“新手怎么了,新手到最后也是可以变成高手的。”“哎哟我的鹿先生,你是不是不想吃晚饭了?”“哎哟我的小南哎,晚饭我可以和老高,伯贤吃啊!”“哎哟我的鹿先生,那你的意思是说晚上不睡我床上跟他们睡是吧?”“...小南.....小南我错了”“这还...咳咳,那你说,王者让不让我?”“不让”“为什么?”“老子是纯爷们。”“好啊我的鹿先生今天晚上我让你知道当媳妇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