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13400000004

第4章 张业隆·中篇小说(2)

他的长处是坚持。不坚持又能干什么呢?没有手艺、没有文化、没有体力,也没有关系。马克思也承认,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哲人就是高,一句话道破天机。这些最基本的要素都欠缺,他不干这个又干什么呢!好歹总有些人坐他的车,扔给他几块。

一年,两年,三年……年轮褪去的不仅是他衣服上的色泽,也涂黑并镂刻了他的面庞。他不是像蹬三轮车的,而是真真正正的是蹬三轮的了。年岁是一种积累,这积累默认成了他现在的身份。

他从容地讲活、要价、蹬车,把人送到地方。

他也和人唠嗑,说他熟悉的人和事。

闲聊后,我们知道了,他有两个女儿,而且都上了大学。

这让大伙儿肃然起敬。

一个的蹬三轮的,每天靠一元两元那么挣,供两个大学生!这真有点儿让所有的人听到后都会把嘴张得大大的。于是人们盘问他有没有有钱的亲戚,甚至远方的亲朋、高干或海外关系,这些电影电视文学作品里常见到的那些情形都成为了大家的猜测。人们啊,宁可相信武侠小说里的虚构,也不愿相信脚踏实地的生活。

那是一滴滴汗水串起的故事,那是日晒风吹走街过巷的劳作,那是把一块钱攥出水来而派在大用场的节俭……

有了这样的事实垫底,老杨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提升了。

我管他叫木易,杨家将的后裔就是行。

他总是嘿嘿的笑。

他是把他的比常人少的体能和智力,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也达到目的了。

向他,敬礼!

“没能耐”的锁柱

强与弱是比较出来的。

锁柱不知和谁比的,成了弱势群体中的一个。他相信,要是在冷兵器时代,他能冲锋陷阵,凯旋之后,说不定能当个将军。但现在又是电脑又是手机,他弄不明白那些东西,多么先进的设备,多么高的功能,到他这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白扯!

如果不是改革,他在单位也该是老职工了。

那时好,虽然穷,但也按着一般的程序做他的事,该上班时上班,该结婚时结婚,该涨工资时涨工资,但是下岗把这些平均主义下没了。这也没啥,蹬三轮啊,反正工人到哪不干活儿也不行。他相信一样——干。

锁柱有个温馨的家。媳妇家在农村,那时人口政策控制得那么严,找到一个在城里上班的丈夫,旱涝保收,多舒服呀!尽管后来下岗了,也没影响他们什么,锁柱是那么能干,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架子。而且媳妇的娘家也帮衬他们,给他们拿粮、拿油、拿肉,都是绿色食品,那时还挺让人羡慕的呢。

孩子转眼就大了,背着书包上学了。

媳妇和前后邻居一起出去打工了。

别人觉得锁柱的日子很好。

所谓一家不知一家事。锁柱两口子都忙,家里的事忙不过来时相互会有口角,口角多了,积小成大。比如媳妇会说:过这个破日子,哪辈子瞎了眼了。锁柱反唇相讥:当初谁还脑瓜削尖地嫁给他呢!比如锁柱往楼上扛了好几百斤的东西,觉得肺活量不够,憋得他上不来气,大腿到胯骨上的筋和肌肉都疼,累了,跟媳妇抱怨两句。媳妇会说:那他怨谁呀?怨他自己没能耐,有能耐的不出苦力,还高楼大厦地住着,可惜他没这个德。锁柱会说:有能耐怎么地,没能耐怎么地,当初不是她一心要嫁给他,他还不要呢!

诸如此类,伤人也伤已,两个人都生气,时间长了就会想,过这个破日子还不如散了好,省心。

想是这么想,日子还是这样过着。

让锁柱生气的是媳妇挣了钱了,不是补帖家用而是用来打扮自已了——纹了眉毛,割了双眼皮,弄了一堆瓶瓶罐罐的化妆品,对着镜子描呀画呀。她的姐妹劝锁柱,大家都这样,在外抛头露面的,虽然说是干活儿,形象不好对人家也不尊重。现在当服务员,拼的是形象,不打扮行吗?这么充足的理由让锁也无话可说了,只好闷着头蹬三轮,日子就这么过着。

过着过着,听说就剩锁柱一个人了,媳妇走了,不回来了。

后来听说,媳妇把他们的存款,估计不会太多,也全带走了,给他留下那个像窝棚似的小房,还有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

锁柱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全力以赴地干活了。

他躺在没烧火的凉炕上,有些伤心,他这么拼命怎么换不回好来呢?他也有些解脱——整天打打闹闹,谁家过日子这么过呀?没了媳妇也没了拖累,一身轻……他就那么躺着,月亮爬进窄小的窗户,照在他的身上,他再也睡不着了,世界是那么静,蚊子的嗡嗡声就有些刺耳了。这时他想和媳妇说说话,而炕的另一边,空的。这样的月光,这样的宁静,而只有自己,却像是死寂……

锁柱有几天不蹬三轮了,什么也不干。

他在疗“伤”。

“伤”好了,他还蹬三轮。

不招灾,不惹事,默默地蹬着车子,为他人提供了方便,也养自己的家,虽然那个家只有他和孩子两个人,残缺不全。

房子据说要占了盖楼,还面积,这是大好事。

孩子一天天的大了,小学毕业,升初中了。长得天庭饱满,一笑两酒窝,怪好看呢。

要问锁柱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攒钱,供孩子上大学,让她成人!

农村来的小贾

让小贾下决心卖房子卖地出来蹬三轮的是儿子。

儿子聪明伶俐。

可是一场祸事伤了儿子,这戳痛了小贾的心。那个热天和亲戚一起给岳父抹完房盖后喝啤酒,儿子的姥姥抄完菜,看桌上的酒没了,就让看电视的儿子去取酒。那个动画片正演到关键的时候,狮子王掉下山涧能不能活吸引了儿子的全部注意力。孩子被催得紧了,就小跑着去取。那时家里没有冰箱,啤酒都放小井里镇着。儿子到井台一手拎着一瓶酒往回跑,他想缩短离开电视的时间,过门槛时,啪的一声,儿子倒了,啤酒瓶碎了,儿子哭了,血流下来了——儿子脸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

疤长在儿子的脸上,内疚在爸爸的心上,他总是想到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不会让孩子的脸上留这么条疤。但现实是不相信如果的,他觉得欠儿子的,他要让儿子受最好的教育,让儿子用成功铸就的辉煌来弥补这个遗憾。

好在在城里小贾能蹬三轮。

小贾真能干,也会干。要是同样用三轮车装货,他能把三轮车装到最大负荷,还不耽误骑车子。骑着装满货的三轮走在街上,被超越的路人都难忍满腹狐疑地看他的三轮车:这车怎么装的呢?

让我最佩服的是小贾做绳扣。绳子在他手中挽挽绕绕就打了结,成了扣,让你拉,让你拽。要是外面干活没人会做绳扣就想起来了:怎么没叫小贾来呢,小贾不来,多耽误事。

我们都愿跟他在一起干活,一样干活,有他在就干得又快又干净,他干完自己分内的又帮手慢的干,让人很不好意思,因而感激他。这属于同酬不同工了。小贾连说“没什么,没什么,我从十几岁就干活,惯了”。

这朴实的不尖滑,是农民式的。一般的,这么累的活,谁顾得上谁呀?因而小贾有人缘。

我们感谢小贾,小贾却感谢改革开放,要不是改革开放,他就不能上城里来蹬三轮,他儿子也就不能上城里来读书。他有劲儿,也有地方使。一时间一切的一切都是照着小贾自己理想来的,他觉得蹬三轮是他实现理想的梯子。

虽然他很少蹬三轮,因为装卸,搬搬扛扛的活儿都不够他干的。

“慌里慌”却把小贾看成黑眼蜂,不阴不阳地说:“还是他们农民好哇,承包了土地,给着土地补助金,不行,大不了回去种地,我们无产阶级靠什么呢?命有一条,地无一垄,不蹬三轮就掐脖子吧……”

小贾是乐观的:谁还守着那点儿地呀,他们那个屯子能动的百分之九十都出去了,等他儿子一考完,他们俩口就出去打工去。别人人家两口子一年拿回来五六万,回到家里盖了房子又走了。临走还跟乡亲们说:“不行,都跟我走吧,祖国处处都是家。”

小贾常说:“老天爷是公平的,想那么多干什么。看着吧,等我挣了钱,我儿子上完大学了,不需要钱供了,我就回来,也不在城里蹬三轮了,还回农村,盖两间高高的敞亮的瓦房,房后种果树,什么梨树、李子树、沙果树都种点儿,房前开个园子,种柿子,茄子,辣椒,都是绿色食品,做饭时就摘新鲜的!养两只羊,几只鸡,几只鸭,一条狗……到时候你们都去,晚上坐在院子里果树下,看着晚霞被烧成火烧云……”

原来小贾的心里还是他的农村。

那天晚上做梦,我就梦见去小贾他们家的果园了。真大啊,果儿真红啊,我够呀够呀,怎么也够不着,把我急醒了,看见窗外的月亮正照着我的三轮车。

官“小舅子”

一开始,他让大家管他叫姐夫,他指着他的媳妇,让我们叫姐。这是他的小心眼儿。民俗中,嫂子是可以开点儿玩笑的,那些关系远的嫂子,就可以放开了闹。而叫姐就不行了,谁和自己的姐说些过分的话啊。于是他也就成了官姐夫。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成了他的“小舅子”了啊,开始有实诚的也叫他声姐夫,但有脑瓜够用不愿吃亏的,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过来“小舅子”叫他“内弟”,并笑称这是两个职称啊!大伙儿都说,从此,他就是“小舅子”了。他一个人,怎么能敌得过大家,他这个“小舅子”就是“官”的了。

其实能这样叫的都是哥们儿。

除了有当姐夫的爱好外,他还爱唱歌。不是完整的从头到尾地唱,而是挑一句经典的歌词,比如“春去春又回来,花谢花会开”他就会这么一句。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宝贝呀”,几乎不离嘴,而他竟有能耐把这一句也唱得鬼哭狼嚎,百爪挠心似的。

刚下岗的人是有些戾气的,特别是那些以前“吃”得开的,那些无形的地位荣誉、那些有形的实惠,说没就没了。那时挣得少,但到月发工资,心里有底,不怕手里没钱,到日子一定有几张票子属于你的,有指望呀。现在每天收入不固定,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个天灾病业的,心里不落底。

而“小舅子”就没有这个顾虑。反正我们看不出来。

他牛得很,蹬三轮,人多的,嫌累,不拉;年岁大的,怕担责任,不拉;斤斤计较的人,不拉。

但也有例外。

有一回他拉了个衣冠楚楚的女子,前面红灯,绿灯方向的车辆起步走了,她非让“小舅子”横着往前蹬。她说,他们不敢撞你,撞上你还抖起来了呢。气得“小舅子”一时无语,他感到仿佛又回到了老电影《风暴》中的场景,怎么又出现了老太爷这种人了呢,人的命又不值钱了似的,仿佛有了法律就可以保护无赖行径似的,人,怎么可以这样不知廉耻呢?

一般的,出体力的人是有肌肉线条的,轮廓分明。但“小舅子”不是,小地缸子似的,大肚子,一身肥肉,柳肩。他还愿意和我们掺和,干一些下大力气的活儿,比如卸煤,他不怕脏,臂上缠着个手巾,顶着日头和我们一起挥汗如雨。但他是真慢。也许工友们嫌他干活儿慢,总是挖苦他。人是有自尊的,特别是凭着自己力气挣钱的人。“小舅子”有自知之明的呀,他不干了,就去蹬三轮。

那天的三轮活儿真好,一个接着一个地拉。

那年天旱,没风,特炎热。正当午出去,一眼望去,满街白花花的阳光,像盛开着的不真实的花,晃眼睛。

“小舅子”带水的矿泉水瓶太小,带的水早喝没了。汗水把他的小褂湿透了,掏出找零的纸币都是湿漉漉的。他的口腔和喉咙冒着烟了似的,往下一咽,有痰挂住了,咽不下也吐不出来,站在那里干呕了半天,憋得他脸红脖子粗,满眼泪水。

坐车的还在招呼他,有时是两三个人同时招呼他——他成了抢手货。

上班的时候,开会或有活动的他从来不去,他没有多少文化,单位的效益与前途跟他没有关系,只要福利待遇不少他的,他也好说话。就是现在蹬三轮,也没啥埋怨的。他不相信一成不变的人生,他不怕变,不是对自己有多大的信心,而是相信“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虽然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矮个子,但他相信,比他还矮的多了去了,所以他从不操心“过河”。

但是现在蹬三轮,还是对他有点儿难度的,他从没有遭过这样的罪呀。

他是最后一批下乡青年,有过单位。但那时,他可以躲在大家的后面混。现在,他必须独自的面对生活。他烤过肉串,出租过摩托,但那都是有班上的时侯,赚外快。现在必须真刀真枪地生活了,特别是跟着大家干活儿,他也尽了力了,但实不如人,也实在不愿听人家的小话,好在还能蹬三轮,他能觉出一元两元的钱票把他的裤兜塞满。现在,他有点儿爱钱了,钱是对他价值的衡量,是对他的肯定,他不需要借助别人也能挣这么多钱了,因此他也有些爱上了三轮车。

他边想边蹬着车子,阳光的花朵更为明亮了,而他却觉得眼前发黑,一头从三轮车上掉了下来,三轮车惯性地往道边扎去……

“小舅子”脱水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蹬过三轮。

孩子结婚后,开了个小店,他就在小店的前面摆了个烤串箱,但稍嫌冷清。

他对不让三轮营运心存不满,发牢骚说:“对百姓有益的事都不让干,让人干什么去?当海盗?管理管理,不是这么个管法吧?你听听易中天的课,汉朝时有人让他的手下管好市场,给坏人个生存空间,免得对治安不利,如今连好人干点儿正经儿事的空间都没有了,这难道是好事?”

我说:“行啊,‘小舅子’,你还看过《百家讲坛》呢,那是易中天老师讲的曹参,也可算作那时的和谐观吧!”

“小舅子”说:“对对对,我这人哪,脑子进水了,让驴踢了……”

我玩笑道:“一上来就三个排比,像我‘小舅子’!”

同类推荐
  • 栖霞民间故事

    栖霞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栖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创造和积淀了丰厚而博大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旧时,乡间信息闭塞,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一样贫乏,一代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的“真事”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就成了现在人们听到的民间故事了。
  • 逆流(译文经典)

    逆流(译文经典)

    德塞森特厌倦了巴黎的虚伪和浮夸,转而避居于丰特奈小镇,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依据个人审美和品味布置住所,沉浸在自己一手缔建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对抗世俗的潮流。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绘画、宝石、花卉、文学等。于斯曼借这位反英雄的主人公之口诠释了他的颓废美学,斩断了和自然主义文学的联系,奠定了19世纪邪典之作的地位。王尔德称《逆流》是一部“毒液四溢的书”。
  • 沉香里的流浪

    沉香里的流浪

    赵瑜就曾说过:“诗人为什么写散文,因为他们觉得粗糙有时候也是一种美,诗歌太光滑了,像女人的身体,不能在上面做太久的停留。”诗于我,曾经不冷不热地写着,渐渐地,就感觉那是属于比我年轻的一代及其更加年轻的人的领地了,豪放而癫狂,痴迷而不悔,率真而感性,而散文随笔一类,大多写的是生活中芥豆之微的一些小事,片刻感触,刹那情绪,是一种真我的文字体现,是另一种真实的我。不知不觉的,就试着写起了散乱的文字,借以表达诗意所不能尽情囊括的内心感受和感动。感觉,相比于写诗,散文或许更多地有了文化和社会的担当和从化(当然,这并不是说诗歌就没有担当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文学文化文字上的责任。
  • 边缘化文学风景

    边缘化文学风景

    周娜的《边缘化文学风景》则用全新的视角扫描新世纪文学热点,审视了隐藏“热点”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审美等复杂问题,既客观地勾勒出边缘化文学的发展轨迹,叙述客观,言简意赅,又冷静地分析了它的历史动因和现实走向,评析精当而准确。既还原了文学现场,又不乏理性反思,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幅精彩有益的新世纪文学地图。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歌德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历史大乱斗

    穿越之历史大乱斗

    核战争爆发后,历史虫洞被人打开,我们熟悉的英雄居然出现在同一个时期,何人作乱?赵子龙居然被白起与廉颇夹击,吕布是否能够营救姜伯约,三国?战国?隋唐?宋元明清?关公战岳飞?孰强孰弱?请看穿越之历史大乱斗。
  • 都市修仙录

    都市修仙录

    什么东西能将沉眠的武器唤醒?没错,是鲜血。就算再圣洁的武器,也有着嗜血的一面,不管有怎样堂而皇之的理由,它的锐利都只是为了杀戮而生。而杀戮和鲜血祭奠本来并无正义和邪恶可言,所谓的正义、邪恶都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定义。楚子风,就是一把锋锐的利器,随着鲜血的洗礼,注定要傲视九重天……
  • 龙在喘息

    龙在喘息

    平庸的刘产不知道什么原因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和他以前生活的世界不同。一片大陆,四种体制,七个国家,原本和平的时代在刘产到来的同时瓦解了。看到眼前这个崭新的世界,刘产压抑在心中许久的雄心壮志不仅冉冉升起,以往的梦想不就是要回到古代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吗?眼前虽然不是古代,但却正是自己想要的环境。于是,一篇由当代庸人谱就的不朽篇章缓缓地在异世展开了。正可谓:当代庸人谋天下,恋爱白痴闯情关。洒下堆堆白骨去,带着缕缕香魂还。
  • 腹黑萌宝玩转异世:杀手娘亲不好惹

    腹黑萌宝玩转异世:杀手娘亲不好惹

    她,是破古大陆的废材七公主。却因一次意外,让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重生在了她的身上。从废柴变成绝世倾城的天才?随意穿梭空间?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灵力?NONONO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居然怀孕了,王牌杀手穿越到一个十八岁的孕妇身上?在她还是孩子的时候生养另一个孩子?好吧,她认了,反正不是自己的身体。怀就怀了吧,生就生了吧。至于孩子他爹?滚一边去,这是她的孩子!和他有什么关系?不过,她却在此时回到了二十一世纪。在现代生下孩子。在她带孩子从二十一世纪回到这异世的时候,整个大陆,风云涌起,只因她们一家人!且看她如何带着萌宝玩转异世!!!
  • 快穿戏精女主戏真多

    快穿戏精女主戏真多

    【可甜可虐】小片段:秦墨眨了眨眼睛,一脸乖巧的说:宝贝,这样行吗?
  • 盗圣遗孤

    盗圣遗孤

    南宋末年,公元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1267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南宋各地官僚军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元军大举入侵临安城内,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主人公时征家人被屠,年少的主人公时征因藏于枯井之中逃过此劫,并在其中意外寻得先辈功法《狸猫九变》与武器《星蚤飞刺》展开的后续故事……
  • 豪门柔情:京剧小姐请安心

    豪门柔情:京剧小姐请安心

    他是退伍后叱咤风云的冷酷总裁。她是京剧界骄傲的打牌唱将。一场意外的相遇将两个世界他和她连在一起。“安馨,这辈子我会让你安心。”一句温柔的承诺,笑看霸道总裁的和京剧小姐的爱情史记。
  • 青年中医崛起

    青年中医崛起

    中医人才青黄不接,中医的传承岌岌可危。一名普通男屌丝,如何通过中医的魅力成功逆袭,进而爱情事业双丰收。
  • 温柔全给你

    温柔全给你

    拽姐苏星晚居然有一天会穿上白裙子和林清川手拉手的并肩走。
  • 小克苏鲁酱的野望

    小克苏鲁酱的野望

    爱推倒、爱触手,更爱sm会卖萌、会装傻、更会变身是的,我就是克苏鲁,旧日支配者的大明星,鬼畜无耻的大章鱼......好吧,以上都是YY,这只是个渴望变成章鱼的萌妹子,为了重振雄风而踏上的漫漫征程。(PS:吐槽封面你就输了)——————————————————————————————————因为种种因素,本书今后将改在起点连载,书名改为(小克苏鲁酱的忧郁),感兴趣的就过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