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202600000003

第3章 围墙美化

围墙美化的报告书交上去,刘淑娣又很快批复下来,然后交由王顺生自己去实施。

王顺生在报告中,提出在围墙外围画墙头画,并做了物料预算。刘淑娣就叫秘书室买了一批涂料,还有大毛笔、长尺等工具,然后叫王顺生按照方案上所写的,把外围墙涂上水彩画。

工厂的围墙很长,在路边外露的地方都要涂上墙头画,需要画画的围墙有二十多米长。王顺生准备开工的时候,一个人提了六瓶不同颜色的颜料,带了一个很大的有十二个格子的颜料盘,另外还有五支大小不一的画笔以及半桶清水。

七月的天气很热,还没有开始干活,身上就开始出汗了。王顺生提早开工,想着早开工,早收工,免得中午太阳晒。刘淑娣给他的时间是三天,要完成围墙的美化工作。

王顺生在围墙上以两米长的距离划成一块,一共划分了十四块,然后每块墙面准备画不同的内容。他从第一块墙面开始,上边画一条粗线,下边也画一条粗线,两线之间有一米多宽,这就是画画的区域了。他首先画的是山水画,因为山水画最容易:用灰蓝色一上一下地涂几下,就成了一座座山峰;用绿色描几笔,就成了一片片草滩;用灰白色画上一段波线,就成了江面;用灰黑的笔一横,画个斗笠和身影,就成了垂钓的老翁。两米多的一块作品,不一会就画完了。他想转移到旁边的墙壁上画新作品,但是仔细端详一番,还是觉得刚才画得太过意象潦草了,就用笔一提一勾,画了一些树干,然后用笔一点一点,就成了疏密交错、明暗不一的树林,这样整幅山水画就有点样子了。

王顺生接着在旁边的那块墙壁上作画,又如法炮制了一幅墙头画,不过画中内容却有些不一样。刚才那幅是山势平缓,水势也平缓。这幅则是山势险峻,连水势也湍急了。

连作两幅画,王顺生几乎是汗透了身。太阳不断地加热,令他感觉热浪逼人,头上戴着的遮阳帽似乎一点也不管用。他用手摸摸头顶,发觉一片滚烫。

第三幅画,王顺生只粗粗地勾出几座山峰,就听得工厂里的铃声响了。中午下班了,王顺生便收拾好东西,得赶紧回饭堂吃饭。

下午,王顺生三点钟后才开工,他想的是迟一点开工,天气没那么热,晚上自己也可以加班把时间补足。上午有了经验,下午的速度就快了很多,特别是天气过了高温期,逐渐凉快的时候,他就越来越有感觉。画的作品不但有山水,有树林,有江河,有小舟,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会在山际间绘上一行大雁,或者勾出一片竹林,竹林上有两三只鸟儿在唱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忽然墙头路口有人说:“呀,我们的大画家,作品真好啊!”王顺生扭头一看,原来是秘书室的秘书余小雨来了。余小雨手里拿了两瓶矿泉水,笑盈盈地走向前来,说:“刘经理叫我来看看你,有没有要帮手的。”

王顺生笑了笑说:“还好,按计划进行。帮手不需要,就是天太热,小雨一来就凉爽了。”

余小雨微笑着把水拧开盖子,递了过来,王顺生接过喝了几口,说道:“好凉,好痛快。谢谢你的水啊!”余小雨说:“不用谢我,是刘经理给的。”

两人并不相熟,王顺生只是交稿件去秘书室要她打字时,才接触了三四次,都没说上几句话。

王顺生喝过水之后,还倒了一点在帽子上降温,然后又拿起大画笔忙起来。余小雨看了看几幅画好的作品,说道:“不错嘛,全是山水画,够抽象,够写意的。”

“嗯!是啊!”王顺生一边应着她一边忙碌。此时余小雨却说:“哎呀,怎么色调这么简单,买了红颜料、黄颜料却不见你用的?”王顺生则说:“我也不知道红色该怎么用。”余小雨就说:“我帮你用吧。你怕不怕我破坏你的作品?”

王顺生便说:“你帮一下手当然好了。我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作品。”然后就任由余小雨自己弄,而他还是继续画着自己的作品。这一次,他决定以一片竹林为主题。

竹林很是难画,画竹节还容易一点,最难的就是竹叶,总得一撇一捺都要长一点,笔锋尖一点,才像竹叶。还得有点粗细,有点浓淡之分,才像竹林。

正当王顺生画得入神时,旁边的余小雨忽然说:“好了,车间快下班了,你忙吧,我先回去了。”王顺生“嗯”地应了一声,扭头一看,她面前墙壁上一片朱红的影子。王顺生好奇地走过去看,原来余小雨在墙壁上画了一株苍劲的梅花,梅花生在石缝间湖水边,是一个近景的写实,衬托远景山水的写虚,有一种巧妙的虚实之感。王顺生赞叹道:“哇,好啊!好!想不到你画得这么好,很专业啊。”

余小雨收拾好工具,用袖口擦了一下汗,笑着说:“当初在师范时学过,好久都不曾动笔了。仅仅画了这半株梅花,比不了你一幅又一幅完整的作品。”

王顺生有点不好意思,说:“其实我并不专长,只是读书时的业余爱好罢了。现在画的,远远看着有点模样,走近一看就什么也不是了。”

余小雨把自己矿泉水瓶剩下的一点水用来洗了手,然后说一声:“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去,工友们下班了,好多人要找我交资料。”然后就缓步往工厂门口走去。王顺生看着余小雨汗湿的身子,影影绰绰的,从背后看去,半身是内衣带横着,腰下是皮带横着,都因她薄薄的衬衫汗湿了的缘故,特别明显。

王顺生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但这种杂念也只是一瞬间,很快就恢复正常,又专心致志地描着那一片竹林了。

晚上的时候王顺生又加了一下班,做好了第六幅画,然后才收工回去。

第二天他又继续干,一天下来,又是作六幅画,而且这一次画的画,都比昨天要细腻和具体,质量也就更好。余下还有五六米墙的位置,第三天半天就可以画完了。

想着转日这项工程就要结束了,王顺生兴奋之余,总觉得该给这些画增添点什么。题字!落款!对,虽然这不是正式的作品,但题点字,落个款,就更加有味道了。

想到这一点,王顺生很兴奋,趁天黑之前,拿了墨水和他的大印就跑出去。他把第一幅作品题上“江山垂钓图”五个字,用小字写了日期,在日期下边,则盖上了自己的大印。不过盖完印后他才后悔,看着印章上“此生不顺”的四个篆体字,觉得好笑:工厂里的作品,也盖上了“此生不顺”这个印,这是成何体统?如果刘淑娣或者其他领导知道了,这又如何是好?“此生不顺”,这不是给工厂说坏话吗?

王顺生一时犹豫,想把印章擦去。但远看近看作品,都觉得还是有印章好看,于是便将画好的作品都一一题了标题,写上日期,并盖上“此生不顺”的印章。一边盖章的时候,他心里一边想:这篆书刻得很草,估计他们都看不出来。自己在校的时候,中文系的同学最初看这印章,都有好多人看不出来呢。若是工厂的领导们知道了,就说这是“事事和顺”。

王顺生一边想着,心里一边发笑。

总算完成任务,刘淑娣等厂领导去看了美化过的围墙外围,也很是满意。当然,他们估计都没有留意到印章的问题,因为没有人问起王顺生那是怎么回事。过两三日后,王顺生忐忑不安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王顺生回头也留意了一下自己的作品,觉得画得最好的,还是那幅有梅花的作品。那可是余小雨画的,想不到她还挺心灵手巧的嘛。

留意起了这个余小雨,王顺生就想找找她的有关资料。——对了,厂刊《飞翔》报上似乎有她的作品。王顺生翻出最新一期自己编的《飞翔》报,找到了余小雨写的那篇文章,叫作《山里飞出的凤凰不能断翅》。起初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吸引了他,继而认真一看,原来文中写的是:作者是一个来自山里的女孩,本来成绩好,报了师范,因为读师范便宜。毕业后在家里教书,可是教书一个月四五百元的工资,远远满足不了贫穷家里的需求,于是千思万虑,还是辞了令人羡慕的教师工作,来到城市打工。打工虽然艰苦,但总算收入比在家里要高,家里也因此稍稍改善,但还远远不能脱贫致富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因此,她要在城市中努力做一个冲天的凤凰。因为要冲天,因为有压力和负担,所以,她不能有半刻的闪失,不能够折翅。城市里的风花雪月似乎与她无缘,也不应该有缘。

文章语句很浅显,都是直接表达想法,文笔比较细腻,特别是行文中真情流露,让王顺生很是感动,这也是当初选中这篇文章的原因。王顺生又看了一遍,心里想:原来余小雨跟我一样,来自农村家庭,也有一样的沉重负担,好在我能在亲戚的帮助下读了大学,出来混社会后有一定的优势,只要假以时日,多赚一点钱养家供弟妹读书,也并非是不可能的。当然,自己也是山里飞出的凤凰,也是不能断翅的。

两相对比,竟有诸多相似之处,令王顺生备感唏嘘。

王顺生又继续翻看厂刊里的其他文章。这些文章几乎都是厂里的工人们写的,他们大多学历不高,文笔很一般,有的甚至毫无文采可言,但是表达上很直白,有些真情流露的文章还是令人感动。

王顺生又留意到有五首诗,这些诗歌中,有三篇是自己写的,内容都是对秦郡的思念,不过写得比较隐晦而已。另外两首诗,作者署名是“梅香”,这是全部来稿中,唯一写诗歌的作者,其诗歌质量居然还不错。

第一首诗题目叫《花醉》,诗中写的是:

昨日我喝了酒,

却把窗台上的小花醉了。

花的脸姹紫嫣红,

妩媚娇羞,

引来蜜蜂和蝴蝶的翩翩飞舞。

我喝醉了,

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引来蚊子和苍蝇在帐外嗡嗡狂叫。

第二首诗题目是《雨湿》,也是很短小的一首诗,写的是:

天下大雨了,

一颗一颗地滴落,

把草木和地面都打湿。

湿了的花木很是清新,

而湿了的心却一片泥泞。

于是,

我把心里的雨拧干,

晾晒在梦里,

醒来后,

天就晴了。

这两首诗都没有什么押韵,这不是王顺生所喜欢的风格。但就内容而言,却是很细腻,把生活中小小的情景和感触生动地表达出来,这正是女孩子们写诗的习惯,她们一般不会气势磅礴,却是一花一草一丝一缕地表达自己小小的感觉。

第一首诗还有些可笑,那就是对比的手法,花的美好与人的无奈两相对比,让人好笑,也深刻体会。至于第二首诗,作者把心里的雨拧干,并晾晒在梦里。如此意象的写法,也亏她想象得出来。当然,这也只有女孩子才能想得出来。

梅香,这两首诗的作者叫梅香。估计也是一个意象的笔名吧!应该是梅花香的意思。她的诗还行,不过却不能够谱成歌曲,因为没有押韵,太难唱了。

王顺生又对照起了自己写诗的习惯,一般都是要押韵,而且句子前后有节奏,这样方便于作成歌曲唱出来。当然,这样做的习惯是因为心里的一种感受,因为爱着一个人——秦郡。当然,自己也有不少诗歌是不曾谱成歌曲的。以后,就送秦郡一张歌碟,里面有几十首为她写,为她唱的歌曲;同时送她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几百首为她写,为她思念的诗词。如果能够这样,也不知是否会把她感动一下呢?甚至是感动得涕泪交加,然后执起我的手来说“我们在一起吧”这样的话呢?

不知道!

但是,只要不停地为她写诗,为她创作歌曲,那就有一丝希望。大学里她的拒绝很坚决,说只能做好朋友,并没有爱的感觉。可是前几天呼她,她很及时地复机了,而且聊了十八分钟,彼此的交谈都很开心。这是不是一个爱情转机的征兆呢?

也不知道。

王顺生想着想着,神思飞逸,思绪都回不到刚才想什么事情中去了。

此时电话响了,王顺生拿起电话来,原来是财务室叫去领工资。

哇,太高兴了,大学出来终于要领到第一笔工资了,先前借别人的生活费,终于可以还了。自己一直梦想着买一台传呼机,终于可以实现了。还有,家里也终于可以寄点钱回去了。

王顺生一路想着,兴奋地跑到三楼楼梯西侧的财务室去领工资。负责出纳和会计的分别是两个三十多岁的女人。

发工资的出纳姓曾,工友们都叫她曾大姐。会计姓肖,平时工厂的领导都叫她小肖。

曾大姐把工资单算好,说道:“王顺生,你6月30日入职,现在7月18日发工资,你是上班不足一个月的。七月份到现在一共有十五个工作日,加6月30日是十六个工作日。你的工资一个月八百元,我们这边周末休息一天,都算二十五个工作日,你的平均每个工作日是三十二元,十六个工作日是三十二乘以十六等于五百一十二元。你初次入职,厂里帮你办理了暂住证,半年六十元,要在这里扣除。厂里每个员工都要押半个月工资,刘经理允许你们新入职的人每个月押一百元,直到押够半个月工资额为止,因此又扣一百元。扣除两项费用之后,你应发工资为三百五十二元。你看看单据对不对。”

曾大姐一边说一边用计算器演算给王顺生看,王顺生头都大了,说道:“怎么才发三百五十二啊?”看了看工资单,问道:“这暂住证费,是一次性交清半年的费用吗?”

曾大姐说道:“是一次性交清的,半年内不再扣,半年后扣下一个半年的费用。”

王顺生又问:“这押半个月工资,全厂都一样吗?”曾大姐说:“都一样的。以前的员工还要一次性押够呢,现在你们分期押,每个月才押一百元,算是好的了。”

王顺生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算好的了,反正刚上班才三个多星期,能领到三百五十多元,算是不错的了。他接过钱来数清楚,塞入衣袋中,然后在账本上签了名字。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王顺生就知道,好多希望都落空了。原本想着先还老乡的二百元,那是刚下广州来借的,也就是这阵子的零用和买生活用品的费用。但如果还了这笔钱之后,所剩就不多了。另外还想着装一部传呼机,寄点钱回家,看来都要泡汤了。

王顺生想了半天,决定把这工资分为三份:一是装一部传呼机,初装和入网一百五十元,免三个月月租,是摩托罗拉的那种丑一点的机子,这是上周末看好的。另外寄一百元回家,用来农忙买肥料用。还剩下五十元伙食费,不够了就向别人借,只要再挨过这个月,到下个月发足八百元,就什么都有的了。

但是借老乡的二百元,原本说好发工资就还清的。那老乡也在花都打工,却是在另一个镇的工厂里。他赚的钱也都寄回家里去了,自己去向他借钱,他还向同事借了一百元,才凑足二百元给自己。如果自己发工资了却不及时还给他,似乎不够道义。

整一个下午,王顺生都在思索着这钱该怎么掰开来用。

晚饭的时候饭堂里比平时剩下不到一半人。工友们领了工资,都到镇上的小店去消费了。王顺生饭后回到宿舍时,舍友阿福就说:“快,就等你了。咱们一帮工友发了工资,定了一个酒吧,在唱歌,就等你这个歌星去捧场了。”

王顺生问:“在哪边呢?”阿福说:“就在狮岭镇。”王顺生又问:“怎么去?”阿福就说:“很近的,不到两公里,打摩托车三块钱。”

阿福几乎是拉了王顺生下楼,两人在路边坐上一辆摩托车,很快从工厂区进到一片街区,然后在一个叫“相约2000”的酒吧停了下来。阿福付了车费,说道:“你听,他们唱得欢呢!”王顺生问:“你们常来这里?”阿福说:“不常,就是每个月发工资来一次,有时候谁生日了、拍拖了,也都请到这里来。上班这么辛苦,发泄一下也是应该的嘛!老实说,有些工友每个月还去叫一次小姐,还不是为了发泄。当然,咱们不干违法的事情。”

酒吧里转着红绿闪灯,里边吧台上有一个人在唱歌,四下里有二三十人。王顺生认得这些人几乎都是厂里的,虽然大多不知道名字。其中有四五个还是女孩子,她们都集中在一个桌子。王顺生一看,余小雨居然也在。

“喂,各位好,我把咱们厂里的歌星王顺生请来了。”阿福一说,大家就热烈拍掌。走过余小雨身边时,王顺生问她:“你也来了?”余小雨说:“是啊,难得出来轻松嘛!”

台上的人刚好唱完歌,此时阿福已经拿到话筒,邀请王顺生上台去唱歌了,大家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王顺生赶紧到台上去,阿福此时还递过一把吉他来,说道:“我叫酒吧何老板为你准备的。”王顺生感激地接了过来,他知道工友们都喜欢听他边弹边唱那些动人的情歌,于是先唱了一首拿手的《我在弹着这吉他》,然后又唱起了一首毕业前创作的情歌《爱你到地老天荒》:

火热的太阳,

刺痛我的眼眶。

路边的花草,

各自黯然神伤。

冰冻的汽水,

凉了心口胸膛。

干渴的情怀,

激情无处燃放。

风也不凉爽,

心总不舒畅。

人各走天涯,

情没有方向。

你说爱你欠思量,

痴心等不来希望,

可是我不以为然,

相信爱地老天荒。

可是我依然这样,

爱你到地老天荒。

……

同类推荐
  • 阴阳眼

    阴阳眼

    一趟惊心动魄的惊魂之旅,一场恐怖的饕餮盛宴。恐怖即将渗透你的每一个细胞!《阴阳眼》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泰勒的《噩梦吞噬者》,斯蒂芬的《永生不死》,梅里美的《不见不散》,等等。
  • 债务人

    债务人

    一场风波过后的平静往往是下一场风波的序幕。W县工程正式移交给县政府,而“债转股”的奇招也让邢斌的事业再次绝处逢生。但邢斌怎样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公司背着高额债务,宛如一辆拉着重型货仓的小车在艰难爬行……PPP项目投标失利,债权人催债,股东催分红,公司一下子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更大的危机是荣鑫公司提出了共享部门的计划。这无异于是一场商业并购,很多股东愤然离开公司,邢斌再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股东的集体出走,邢斌知道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他接纳了荣鑫公司的方案,但故事并没有在他成为荣鑫公司副总时戛然而止,一场全新的商战又将拉开帷幕。只是这一次,邢斌的脚步更加坚定了。他笃定所选择的路,并且会一直走下去……
  • 大卫·考波菲儿

    大卫·考波菲儿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全书采用第一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
  • 老弯他们

    老弯他们

    《老弯他们》是一部抗日题材的原创长篇小说。以老弯为主人公,讲述了老弯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人物在皖东北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历的事件。
  • 温柔的淡定

    温柔的淡定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鬼域灵绝

    鬼域灵绝

    事情是发生在一个叫域山的地方,那时是我初次盗墓,也因为这件事情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无缘无故的有了一双阴阳眼,看着那些频频出现的灵异事件与各种来路不明的冤魂杀人案,接连不断的上演。原本盗墓就凶险无比,这下变得更加危机四伏,惊悚不断。他教会了我很多,但当我对他的爱已经根深蒂固时,却发现自己其实分文不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斟楼纪事

    青斟楼纪事

    怪秋锁了怪囍十八年,怪囍满十九岁那年生日,一把火烧了那座禁锢她的高楼。苗疆密蛊传承人、马丘比丘的原住民后人、萨满传人,怪囍如同她的姓氏一般奇怪。初入凡世的她,坐镇青斟楼,与世事俗情交缠。
  • 我的同桌果然是天使吧

    我的同桌果然是天使吧

    为你写出真实的青春期男孩心理。男主:脑补怪,性格腼腆。女主:直女。
  • 魔王大人的女神妻

    魔王大人的女神妻

    本不应该遇见的,遇见了。不应该发生的发生了。一切该说是命运,还是孽缘。“莫浔,连你也要阻拦我?”“赤瞳!不要再错下去了!”天崩地裂地动山摇,一切都无法被阻挡。“赤瞳,我发誓,就算要付出一切也要救你。”时间停滞,倒退。一切回到原点。新的人生即将开始。他们是否又会相遇?是否又会重蹈覆辙?
  • 墨门阴阳

    墨门阴阳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非攻墨门,兼爱平生。
  • 所向披靡的我们

    所向披靡的我们

    泛黄的银杏下,初逢。七人相识,因为你们,我所向披靡。没有惊涛骇浪的剧情,只是关于我们,关于你的青春校园故事。
  • 重装机兵:英雄战纪

    重装机兵:英雄战纪

    大破坏后人类文明彻底崩溃,环境恶劣,怪物横行,幸存的人类在这荒废破败的世界苟延残喘……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名为拉多镇的地方开始……
  • 万物家史

    万物家史

    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史。对每一门学科的起源、脉络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做了系统、明晰的梳理。
  • 大隐隐于婚

    大隐隐于婚

    阴差阳错,林晚晚去相亲的时候,去错了桌子见错了“顾先生”顾凯。第二次她被相亲对象鄙夷的时候,顾凯适逢经过,替林晚晚解围。不久后顾凯认出了她,又厌倦了无休止的相亲活动。于是提出跟林晚晚秘密结婚,就是所谓的“隐婚”,并替她承担成为植物人母亲的所有医药费。他说服顾家二老,将林晚晚调职到自己的身边,甚至将她“骗”至在外的公寓一起生活。因为工作的缘故,林晚晚重新遇上了四年前一起参加钢琴比赛的宋晨,并被这位“钢琴王子”热切追求。一边是新任的丈夫,一边是有着相同过去、曾经憧憬的同道中人,材晚晚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又会走向伺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