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6700000006

第6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论(1)

内容提要: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遵循着如下的逻辑线索:传播技术发明——传播政策和制度完善——生活方式的形成——经典的广播电视文本的出现——广播电视文化的成熟。而从20世纪20年代,广播事业诞生以来,广播电视媒介几乎见证了20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成为记录现实的有力工具。同时,广播电视媒介还大力发展文艺和娱乐类节目,为受众提供消遣,并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可以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理解广播电视媒介:首先,广播电视媒介的诞生和发展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它们都曾因人类新锐技术的发明走上历史舞台,并一再因技术革新而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其次,广播电视媒介是在一定社会体制的作用下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形成的“社会装置”,它“镶嵌”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并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作发挥着重要功能;最后,广播电视媒介因为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状态,于是,特定的广播电视文化形成了。

本章将通过对世界广播电视媒介发展历史的扫描,渐次分析以下三种范式的广播电视媒介,即:作为技术的广播电视媒介、作为事业(社会装置)的广播电视媒介以及作为文化的广播电视媒介,从而为总结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

广播电视最初是作为人类技术的新发明而存在的。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单个技术的发明往往是偶然的,但某一类别或某一系统的技术发展背后却拥有“人类需求”的社会动因,即任何一种技术发明都是历史的必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不发明这样的技术,就一定会发明功能类似的其他技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人类需求”的层面上来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满足了人类一种本能的需求——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这一需求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不断拓展的渴望。媒介技术的发明得益于人类以下两种内驱力(本能)的作用。

一、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克服空间限制,意味着人类有能力了解和掌控更宽广的地理范畴,这就需要增加物质形态的传递和信息形态的传播两种能力。在拉丁语系中,“Communication”既有“交通”(人类社会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意义,又有“传播”(信息的流动)的含义。也就是说,若想克服空间限制,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各种交通工具亲自到达远方;二是通过各种传播工具了解远方的信息。关于前者,人类不断发明各种交通工具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古代的原始车辆到今日的宇宙飞船,人类社会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达,所占有的空间也不断扩大;关于后者,人类则不断发明更有效的传播媒介以满足需求,而每一种新媒介的发明,都导致了人类能够更快、更远地获取信息。整个人类传媒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克服空间限制的历史。

最初是口语传播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没有任何超越自己身体以外的媒介,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肉身器官即眼、嘴、喉咙、肢体来传递信息。这个时候,传播的限制,就是人自己肉身的限制。尽管后来人类发明了一些辅助性的媒介来帮助传递信息,比如所谓的“结绳记事”在《九家易》里有这样的记载:“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但是,这些传播工具都是非常简陋和原始的,无法传递一些复杂的内容。于是,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新的传播方式所取代,这就是图像、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即人类社会抽象的符号体系的形成。

1.图像传播

正如Alexander Marshack所说:“人类开始制作图像并保存这种象征性的记录……是在25000年前,即在真正的书写被发明之前就开始了”Alexander Marshack,“The Art and symbols of Ice Age Man”,Communication in History,New York:Longman,1999,P.5.,图像是被许多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人类最早使用的传播工具。比如,在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曾经在河边发现过一些刻有鱼形图案的石块,之后他们从河里果然捞上了一模一样的鱼。考古学家就此推断,这些刻在石头上的鱼形图案就是远古人们传达信息的工具:是先在河里打上来鱼的人要告诉后来人这条河里有这种鱼的信息。

图像的信息沟通功能不仅体现在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原始人的“自我传播”中,即人会以图像为工具进行各种心灵活动。此时,图像就是一种象征的符号体系。许多研究表明,原始人的绘画具有“图腾”的意味,即图像是另外一个更加灵异和神圣世界的象征。比如,李泽厚就认为,1973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纹饰中的舞蹈图案,就代表着原始的图腾活动,“具有强烈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在原始人看来,这些图像是另外一个更加神异世界的神灵,即彼岸世界在此岸世界的一个表征,这个表征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就是说人是在和人自己构想出来的神灵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人体内部完成的,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但如果作为神灵象征的图像缺失了,这种自我交流的信息传播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原始社会的图像传播受到的限制太多了。一方面,图像传播的信息不明确,画在洞穴内壁上的一头鹿,可能说明洞穴附近有鹿,也可能是献给神灵用作祭祀的象征,即图像传播具有很强的含混性;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图像符号都是固定在洞穴、树木等固体物上的,极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它要求人要亲自走到信息面前才能够开始传播——是人走向信息符号,而不是符号走向人,这种传播方式无疑是非常原始和低效率的。人类必然要发明新的符号和媒介来推动自身的进步,这就是语言的诞生。

2.语言传播

语言首先是以口语的形式出现的。口语是一种有声的信息传播方式,相对于图像,它的优势在于语言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可以依附人的肉身(喉咙和耳朵)而存在。于是,人自身作为传播媒介,走到哪里,语言就会被带到哪里,这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职业的信息传播者——吟游诗人。

在欧洲,吟游诗人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当时的新闻记者。他们一方面用歌曲传诵历史事件、讲述英雄史诗,以富有韵律的形式表达对世事的感叹,便于百姓传播、理解和记忆;同时,他们也吟诵一些当代的事情,比如风俗时政、乡野传奇,被称为“报纸小诗”(newspaper song),诗歌易于记忆的节奏和诗人四处游荡的经历都有利于现实社会中信息最大规模地传播。在口语时期,吟游诗人口中的诗歌和故事成为传播面最广的文本,著名的《荷马史诗》就是这样被传颂下来的。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吟游诗人”的概念,但是也有类似的角色,而且诗歌也是以口语的形式出现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由风、雅、颂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的“风”大都是民间诗歌,而“采风”就是收集民间流传的歌谣,这充分说明了口语在文化传播尤其是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另外,相当多的中国民间文化的文本都是以口语形式广泛传播的,比如中国品类众多的曲艺艺术——京韵大鼓、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在古代都是靠曲艺艺人走街串巷流传下来的,许多艺人自己并不识字,但还是凭借着优秀的语言和记忆能力将历史、传奇等说得活灵活现,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口语传播最大的劣势是信息过耳不留,无法保存。同时,由于口语传播依靠传播主体的肉身作为传播媒介,所以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就像许多优秀的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曾经是靠面传心授、口耳相传一代代传承,然而,随着某一位艺人的离世,伴随着这位艺人共生的许多技艺都将面临失传和消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艺人自身既是“信源”,又是“媒介”,传播的广度极为有限,信息也不易保留。最终,是文字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

3.文字传播

文字的发明对于人类社会最大的意义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一个抽象而逻辑严密的象征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最早被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字形与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十分相像。但是,文字越发展,其抽象程度就越高,逻辑也就越严密。如此一来,人认字首先需要学习运用文字的规则,比如语音、语义、语法。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和作为拉丁语系的英文在表意方面的差别。比如要表达“采摘”的意思,汉字的“采”是“一只手放在植物上”,这是模拟现实中的动作而形成的;英文的“采”是“plunk”,这六个字母和现实生活中“采”的动作没有任何联系,它是按照文字的构词逻辑形成的,而这种逻辑是人依靠现实生活经验无法获得的,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字母表是视觉分割和专门化的技术,它引导希腊人去发现可以分类的数据。”拉丁文字完全脱离了象形文字“形”的限制,用独立的语法规则指示着大千世界,表达着各种复杂的意思。

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记录变得很方便,更重要的是,文字可以记录复杂的内容,而且文字信息的准确性也比图像强得多。文字发明以后,人类社会的各种典籍出现了,这就是书籍的发明。文字利于保存,开始出现所谓抽象的文化积淀,这个时候,人类渐渐进入卡西尔所描述的状况:“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如果说,语言、图像是人类象征世界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象征世界则是混乱、肤浅、即兴、多义且不易保存的。文字的世界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严整、有序、深刻、易于保存(也就易于文化的传承)成为文字世界的典型特征。

图像和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了不起的发明,但承载图像和文字的媒介却是笨重的和难以传递的,因为信息传递的速度取决于人类搬运物质的能力。在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的眼中,这类媒介是“偏向”于时间的媒介,即这类媒介——古埃及人使用的泥土、古巴比伦人使用的石块——上面的文字比纸张、兽皮上的文字更容易长久地保存,但它们不是偏向于“空间”的媒介,即不利于远距离地运输和传递,信息的传播依旧受到很大限制。英尼斯认为:“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所谓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含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因此,如何长距离地传递文字,成为传播革命的下一个方向。

4.印刷传播

文字的发明使信息变得轻便和简单,而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则将这种轻便和简单真正地发挥出来。人类的传播第一次大规模地突破地理的限制,真正“偏向于空间”的媒介诞生了。

纸张和印刷术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制造出结实耐用的植物纤维纸。到了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之后的1045年,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中国的这两项发明广泛流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为推动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本书介绍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智力与经验、智力的成分、流体智力:归纳推理、流体智力;演绎推理、晶体智力:言语理解力的获得、大脑发展等内容。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降低飞翔的高度

    降低飞翔的高度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谁在掩盖真相

    谁在掩盖真相

    用什么来说话?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考虑这件事时,轻飘的纸张就变成了流光异彩的文字和沉甸甸的思想。这就是媒体,它从西方弥漫到全世界。当世界对它产生高期望值时,它却显得那样放荡不羁。媒体帝国在威胁着本来就需要它的世界。
  •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

    中国母亲在中美教育之间的选择

    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大学、小学亲身教学的经历为模板,向读者展示了客观和真实的美国学校、美国教育、美国家长和美国学生的生活,并介绍了美国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社会交往及各种传统节日等,展现了美国小学课堂的概况,描写了美国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了美国小学与中国小学有什么异同。同时,也以作者在国内大学和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中国的学校、学生和教育情况。
热门推荐
  • 天宸

    天宸

    茫茫宇宙,渺渺星辰。亿万生灵,神者为天。封禁九天,斩开黑暗,重返寰宇宫宸……诸天争战,星辰暗淡。一篇乱天大世,即将展开……
  • 安特贝洛斯特

    安特贝洛斯特

    在安特贝洛斯特外围一直存在着一种吃人的不明生物,它们每个都有着至少二十米的高度,普通人遇上如同案板上的鱼肉,父母也因为怪兽缘故离开了家,从小我就与姐姐相依为命,我从小就很听姐姐的话,因为她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所以一切想要夺我所爱的东西都必将被我斩杀……
  • 钟鸣千古

    钟鸣千古

    26岁的钟铭辞职后去旅游,恰逢乐山大佛流泪穿越到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这里武者可以一剑开山,可以一鞭断流!在这个危险而又精彩的世界,他找到了兄弟,找到了红颜,也找到了曾经丢失了热血!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花离墨归影

    花离墨归影

    天下何故,只不过是有能者手中之物,百姓何故,却亦能载舟,焉能覆舟;笑看红尘,不过一眼繁华夺目,血雨腥风过后,带不走的是半夜离愁!我们是棋手,却也是——棋子!
  • 一滴眼泪,一世倾城

    一滴眼泪,一世倾城

    在过去,我们爱过,恨过,笑过,同时也撕心裂肺过,在过去,在那校园中满是我们的回忆,可是随着时间,许多不想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我忘记了你,爱上了别人,我们痛过,恨过,又相遇了,或许我还是忘不掉你,每次看见你我总会想起些什么,没错,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最终还是会在一起的对吧!没错,用你的一滴眼泪换取一世倾城!我们还是会再见的!
  • 芜月至

    芜月至

    异界瑶光落入荒芜,废物能力,打不过配角。论天赋不差人,论战力被吊打。遇见伙伴,团结一心,五大种族最终和平。(境界划分,从弱到强:灵境,开元,御地,斩天,帝君,幻王,武尊,星帝。)
  • 神秘星球历险记

    神秘星球历险记

    本小说读者请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我是第一次写,只适合消遣作乐。简介:一次奇异的变性之旅,身体灵魂的不停互换,失落的五大神器,到最后是光明战胜黑暗,还是黑暗战胜光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说那是童言无忌

    你说那是童言无忌

    十年后,他们依然牵手走在大街上。冷轩雨突然停下,“还记得你曾经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他愣了,别过脸,也甩开他们牵在一起的手,倆个人的手划开一道弧线。冷轩雨的心,蹭的一下,隐隐的痛着。但是她依旧笑着,还是那年的笑靥如花。“那只是小时候不懂事,童言无忌罢了。”千栎冷冷的说完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