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6700000019

第19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论(6)

80年代末,电视专题片《河殇》将这一电视理念推向了极致。如果说,《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等作品是用叙事或者抒情来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和创作者的主体意识的话,那么,《河殇》完全是通过说理乃至说教来完成这一目的。《河殇》所要表达的道理完全是通过解说词来完成的,画面的作用仅仅作为一种烘托和例证,这样解说与画面之间就完全成为了一种图解的关系。那么,在很多地方,这部专题片都有“硬靠”之嫌,即创作者硬用自己的观点来阐释某一组画面,或者某一组画面硬被拿来用作一个道理的论证。在这部片子中,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表达已经不仅仅是思想情感的引导,更多的地方是一种赤裸裸的说教,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变成了一个布道者的角色,要将一种观点加诸观众,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此弘扬到顶峰。在此,电视的纪实本性被完全消弭了,这是违背电视传播规律的,所以,这种式样很快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也体现了同样的特征。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业还没有被商业逻辑过多侵蚀,国营型的电视运营机制还占有着主导地位,电视台的日常运作,包括很多电视节目拍摄的投资都是由政府承担的。新闻作为党的喉舌,更要担负起宣传和意识形态引导的功能。80年代初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还有新闻配乐,这是延续六七十年代《新闻简报》的做法,直接用音乐的情感力量来引导新闻的宣传主题,但是很快这一做法就被取消了。

此后,《新闻联播》尽管在形式上取得了重大进步,比如开始了声画同步,但新闻的宣传意味,主题先行的思想理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消除。这个时候,电视新闻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术语——“万能画面”,即同一种画面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全看解说词如何解说。同一组稻浪滚滚的画面,解说词可以说“我国农业获得大丰收”(而且,这一画面可以用在今年的秋收,也能用在明年的秋收),也可以说“农村科技水平取得了极大发展”,可以是江苏水稻大丰收,也可以是江西水稻大丰收。也就是说,画面本身的含义是次要的,甚至是虚弱的,一则新闻表达什么意思,关键是看解说词怎么说。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来说,很多时候画面成了解说词的附庸。

更鲜明的特征体现在80年代的电视剧上,这部分内容,本书将在第三章第三节“理想主义时代精神造就的‘文人电视’”中详尽论述。

2.中国电视界的“九三变革”

中国电视界在1993年经历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电视理论界称之为“九三变革”。这场变革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刷新了中国电视纪录的语言;二是创新了中国电视界的经营体制。“九三变革”之后,中国电视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可以说,整个90年代是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岁月。

(1)电视纪实语言在1993年获得了一次突破性变革

在90年代以前,中国电视人对电视纪实语言的把握可以说是非常幼稚的。尽管在和NHK等域外电视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中国电视人也接触了一系列的电视纪实理念,但长期“宣传至上”的思想笼罩着电视新闻界,使得“纪实”不可能真正获得重视。比如,央视的《新闻联播》一直到80年代初期还保留新闻节目配乐的传统,即用音乐影响人们对新闻事实的主观判断;新闻节目当中,长期没有同期声,尤其是对于重要的领导人,都是只见其张嘴,而听不见他的真人发声。而在《话说长江》等电视专题片中,主题先行,循着声音配画面还是司空见惯的做法。从严格的意义上说,那个时候的中国电视新闻过多地体现了自身的宣传功能而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信息功能。

中国电视的“九三变革”改变了这一切。首先是《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时空报道》和《东方之子》。

按照《生活空间》创始人陈氓的说法,《生活空间》是“一部记录小人物的历史”,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栏目第一次把电视镜头完全对准了中国普通百姓,使得他们成为了电视节目主角。在拍摄的过程中,各种纪实手段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等大量使用。为了保证镜头能尽可能地记录生活的原生态,《生活空间》的编导们也创造了各种技巧。比如,深入百姓家庭拍摄是《生活空间》摄制组的日常业务之一,为了让普通人消除所谓的“镜头意识”当人们面对摄像镜头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有被拍摄的感觉,于是油然而生一种表演意识。正是因为如此,有专家认为,影视除了偷拍以外,根本无法记录最本真的现实,最多只能是不断地接近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消除拍摄对象“镜头意识”的多寡,就是一部纪录片“纪实性”深浅的一个标志。编导们会先和拍摄对象交朋友,同时在这个家庭内部架设摄像机,这部摄像机有时候是开着的,有时候是关着的,但始终放在房间的某一个位置,等一段时间过去后,拍摄对象已经渐渐习惯了家庭里这部摄像机的存在并进而忽略它的存在,于是就会生活出所谓的“原生态”。在《时空报道》中,编导们所关注的是所谓的社会新闻,与中央电视台传统的新闻价值即权威性、严肃性取向不同的是,《时空报道》强调新闻事实的重要性甚至爆炸性,尤其是《时空报道》开启的批评性新闻报道,更是刷新了中国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格局。

《东方之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生活空间》遥相呼应的另一个极端:如果说《生活空间》是展示小人物的历史意义,那么,《东方之子》就是要把社会中的著名人物、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相同的一面挖掘出来。在节目进程中,主持人以聊天的方式引导采访对象娓娓道来,如此,日常语言充满银屏,这是中国电视观众以往所不熟悉甚至是从未见过的。著名电视人孙玉胜认为,《东方时空》的出现改变了中央电视台的语态,将以往流行于广播电视界的“新华体”改变为“中新体”。“新华体”是“把新闻写得不像平时说话,才会给读者以‘权威感’”,营造一种“字正腔圆中丝毫不透露宣讲者的态度,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一种既定的距离”,而“中新体”是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这种话语是用民间话语的鲜活、幽默、趣味,“带着世俗生活的具体语境,让人感到随和、亲切、心领神会。新闻节目中采用这种人际交流口语化的方式,拆除了媒介和观众之间的界线和戒备,使新闻的接受者有了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东方时空》这种语态的变化后来影响到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学习这种语态。“口语化”倾向成为整个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电视运营体制的变革

中国大陆电视界制片人体制发轫于央视的《东方时空》。而《东方时空》当时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制度,是因为当时中央电视台的机制严重阻碍了电视媒介的发展,尤其是在新领域的扩张。比如,转型时期带来的社会变动造成了突发新闻的增多,这需要记者能更机动、迅捷地出现在新闻现场,但央视当时的制度使得这种迅捷对于普通记者来说不可能。90年代中国电视主流体制中其实还包含有80年代国营型的电视机制的因素。这反映在财权和人事权方面政府对电视机构的控制:首先,尽管这一时期,广告费用已经成为电视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就如当时央视的状况一样,电视台延续了相对死板的管理机制,使得电视人不能按照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来合理地支配费用,费用该如何使用往往是由政府的代言人——电视机构的领导决定的,这样工作在第一线的记者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费用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运作。其次,电视机构的人事权牢牢掌控在政府手里。当时的电视机构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性质,要进电视台必须有国家相关机构批准的事业单位的名额,这种名额的限制无疑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阻隔于电视台大门之外。所以,电视栏目自己不能养活自己,创造不了利润,也就无法获得自主性的生存与发展,这与90年代的社会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相悖。

1993年的《东方时空》正是从这两点进行了改制。当时的《东方时空》栏目是作为央视的一个试验田,或者说是一个特区来运作的。它实施制片人制和灵活的用工制度的重要目的和结果就是,让电视栏目可以通过自己创造利润而生存并发展下去。随着制片人制迅速风靡全国电视界,中国电视此时遵循的逻辑已经不是“宣传逻辑”、“教育逻辑”,而是“发展逻辑”、“商业逻辑”。所以,《东方时空》从节目的意义上来说,它是创新了一种崭新的节目类别,成功地开拓了中国早间的电视黄金时段;从电视运作的角度来看,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模式:不用拨款,不花上级一分钱,而创办了一个栏目,这个栏目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制片人体制得以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方台。这引起了两方面的变化:

其一,制片人体制赋予了电视人更多的资金和人事方面的自主权,电视栏目化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贯彻。新的栏目层出不穷。因为一档电视节目只要符合市场规律,就能获得资金和人事的保障,就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无疑给电视人的创新提供了崭新的动力。整个电视节目的结构生成了一个新的格局。在这种条件下,栏目化的理念的实施,使得电视传播的定位更加明确,对观众传播的针对性也更强了。这意味着观众能更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应的信息。“窄播”、“对象性”传播等理念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的认可。

其二,电视文化的商业性意味越来越浓。1997年12月4日,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简称CSM)在北京注册成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权威的收视率调查分析机构。央视-索福瑞的数据成为电视节目质量最权威的评判标准,也成了各级广告主决定是否向某一电视机构投放广告的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样,在很多情况下,电视人都有一种“唯收视率”的倾向。这突出体现在电视媒体对娱乐功能的张扬上。

3.中国电视娱乐化的浪潮

与中国电视新闻“九三变革”同时发生的是中国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开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持续变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性改革在国人精神生活层面引起了相应的变动,人们的社会心理也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地更新。他们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私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看电视成了人们在购物、旅游之外填补闲暇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对忙碌而紧张的竞争时代的精神调整与心理修复手段,逗笑的、欢快的、不用动脑筋的娱乐类节目自然比深沉的、说教类的节目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喜爱,娱乐性内容自然会更加吸引观众。

湖南电视台在这方面走到了所有电视台的前面。1996年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的播出引发了电视娱乐节目的热潮,中国电视文艺的探索不再仅仅局限在艺术表演和艺术欣赏方面,转变成为了以明星的游艺或游戏的形式为主干的电视娱乐。《快乐大本营》热播,不仅节目自身取得了成功——最红火的时候它的平均收视率曾达到33%,广告价格甚至超过中央电视台的平均价格,而且吸引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对娱乐节目的关注和参与。各家电视台的娱乐化栏目大量涌现,彻底改变了电视节目长期以来“新闻加电视剧”的结构形态。甚至连中央电视台也加入到这一娱乐化的大潮中,其中《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成为央视娱乐节目的亮点。而《非常6+1》、《星光大道》、《梦想中国》和风靡全国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在电视文化中刮起了一股娱乐风潮。一些电视台迎合观众所需在不同的时段推出各类电视剧场,安徽卫视在周末以电视剧全天联播的《周末大放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北京居民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娱乐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观众收视的首选,在电视荧屏上迅速走红的也大多是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如央视的李咏、毕福剑等。

总之,中国电视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新闻、娱乐、教育、文艺等节目类型异彩纷呈,电视成为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

同类推荐
  • 听任志强怎么说

    听任志强怎么说

    任志强说,收了大量出让金的商品房从来都不是给穷人的。任志强说,自然与经济规律都不会因权力者的偏好而改变。任志强说,公益不是求生的工作而要靠用心去自愿地付出。任志强说,唯有读书并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会走得更长远……有时他的话锋利刺耳,让人茅塞顿开;有时他的话诚恳透彻,观点慧眼独具。地产、财税、市场、公益、阅读、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听任志强到底怎么说。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北京太势利

    北京太势利

    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但和说教无关,它读起来更像一份十分有趣的指南——关于北京城的“机关”和“暗道”。大家曾笑话电影《无极》里的皇城像蚊香。其实,那是陈凯歌深谙皇城的规则:北京城里就到处是圈子,大圈套着小圈,在这里奋斗一生,也可能依然找不到入口。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热门推荐
  • 灵仙异闻录

    灵仙异闻录

    上仙风光霁月,绝世无双,为何会堕入黑暗?上仙冷着脸说道:“你可知这样突然出现在别人身旁,很让人厌恶?”“你可是嫉妒我身法绝妙,灵力丰沛?”付瑶丝毫不在意他说什么。“无药可救!”上仙对她的回答嗤之以鼻。顽皮不羁的付瑶遇上冷漠无情上仙,到底如何才能应对自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三国之魏武大帝

    重生三国之魏武大帝

    缺钱吗?曹操问汉帝、大臣们、谋士武将、各路诸侯。没钱,你们什么都做不了,所有的粮食都不会卖给你们,所有打铁铺都不会帮你们制造兵器,所有的马贩子都不会出售一匹战马,所有的首饰铺都拒绝对你们的夫人开放。曹操蔑视地看着那些人。因为,大汉的钱都在我的手上,上面刻着我曹操的头像!这是一个霸道总裁重生三国白手起家,挥舞起手中无数钱财开道,打下一个大大的金融帝国,调戏良家少女的故事。
  • 星际巨兽诊疗录

    星际巨兽诊疗录

    灾难!绝望黑龙尼德霍格撒泼打滚碾碎了三个星系......孟凡:没事,它只是牙疼!我去解决!末日!灭世巨蟒约尔曼冈德毒液狂喷已经湮灭了八方世界......孟凡:没事,它只是脑袋太多,大脑神经达错了地方!我去搞定!孟凡,一个寄托了父母愿望的名字,平凡安稳就是福。对于这个名字,孟凡非常认可,他的终极愿望就是退休后当一个喝茶遛鸟收房租的老大爷。直到他在一次应聘中遇到几个精神病……这是一本小说。在小说里,身体拟化为无尽星辰,疾病拟化为重重灾难,致病要素拟化为人物、情节,请书友欣赏看似平静的身体里演绎的种种波澜。这是一本医书。书中的故事均由真实病例改编,忠诚反应了疾病发生、演变和治疗过程,请书友在体验故事带来快乐的同时收获一份健康常识。
  • 所嫁非人

    所嫁非人

    放学后,我被一群小混混拽进了男厕所里,就在我害怕的时候,一个神秘的声音告诉我,只要付出代价,就可以获救。我同意了。而就在高考过后的几天,那群小混混却相继出现在我的周围,用一种十分令人恐惧的方式。一个一个的。自杀在我的面前。当晚,神秘男子突然出现,凉凉的喝气吐在我的耳边,轻声道。“喜欢我送你的礼物吗?”
  • 余生邂逅一个你

    余生邂逅一个你

    “薄先生,这个周末有空吗?我想请你看电影!”“薄太太的邀请,乐意之至!”……重生的林佳颖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她不惜努力嫁给了薄大BOSS!只是这婚后,炫富的薄先生开启了无敌模式……“薄先生,家里怎么多了一架私人飞机?”“那是买给你方便出门用的!”“那这豪华游艇呢?””刚好想跟你一起度个假!“林佳颖:”……“说好的为了完成任务假结婚,为什么和她预想中的不一样?“薄太太,套上我的戒指,就生生世世是我的人,这辈子,除了我身边,你哪里也别想去……”【1V1,女主为了完成任务接近男主,却发现男主就是终极大BOSS的深情宠文!】
  •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恶魔校草征服小野猫

    她刚开始为了挽回在渣男那的尊严,第一次见他就强吻了他。因为一场联姻被破和他住在一起,从此,她就天天被口香糖黏住了。……一场爆炸,他们的家族灭亡,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一点一点开始变强大,最终他成为一手遮天的夜帝,称霸天下;她既是他的贤内助,又是令人闻风丧胆狠辣果断的暗神。“傻瓜,不管有多艰难,我永远都陪你走下去。”他太会撩人,也最终撩得自己妻子离不开他。
  • 离寒依冷短篇或微小说集

    离寒依冷短篇或微小说集

    因为是微小说,就不做简介了,大家去看看吧^_^
  • 碎涅星辰

    碎涅星辰

    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地球文明摧毁的干干净净,原本近六十亿的人口只剩下寥寥十几万。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地球的文明再次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华夏文明。一个尚武的时代,注定了无法习练内功之人的悲惨命运。叶无名天生经脉堵塞,被亲生父母如蔽履般遗弃。十八年来,受尽了白眼。但,一切都在他十八岁的那天,从他开启了爷爷叶家海留给他的黑盒子开始,就变了。传承九号,叶双双,外功,碎星诀。当他突破羽神,踏入碎星获得长生时,他发现原来长生并非永恒,一切只是永恒的一个开始!碎星诀:地、月、星、日、银河、黑洞、不灭、破灭、羽神、碎星。
  • 凤倾凰之霜绝天下

    凤倾凰之霜绝天下

    南宫霜,地球一个普通人。月无霜,一个既修仙,又是学霸的人。官无,声音苍老(其实是装的),自称神界之人。你敢相信他们都在一个人体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