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5200000019

第19章 试析“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的语义虚化(1)

丁维莉

内容摘要:位于句首的“在”字介词结构被称为“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这一语用成分主要表示处所、时间、范围、条件和行为主体,除了表达概念功能以外,还具有篇章的回指功能和语用上的人际功能。在共时平面上,充任全句修饰语的“在”字介词结构呈现为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虚化过程,其语义虚化与认知域的转移有关,同时也受到句法、语用和篇章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虚化、连续统、认知

根据胡裕树(1981:373-375)的观点,我们将位于句首的“在”字介词结构称为“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主要有五种用法。例如:

(1)在门外,我听见包里索米娅正在和奶奶说话,我捂着腹部,艰难地一步步挨到门口。[表示处所]

(2)在国外完成学业后,我打算为中国体育同国际体育的交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示时间]

(3)在某种意义上,现场已被那众多的脚印所破坏。[表示范围]

(4)在消费尚未出现突破、出口增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增加投资成为推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表示条件]

(5)在汉斯眼里,他简直成了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问家。[表示行为主体]

在上例中,句首画线的部分都是全句修饰语,为后续的主谓句成立提供了处所、时间、范围、条件等信息。这些成分是一种语用平面的成分,而不是句法平面的成分,与主谓之间的状语是有显著区别的(丁维莉、陈维昌,2008)。

“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因内部组合成分,其结构层次和用法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运用Langacker(1977)的语法化理论探讨“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在共时平面上的虚化问题。

一、辨别语言结构虚化的方法

Langacker(1977)认为,“语法化”和语言结构的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法化往往引起语言结构的层次变化[1]。这里所说的“语言结构的层次”就是结构内部“直接成分”(IC)的切分方式。把语言的结构层次变化分为三类:(一)取消分界(boundary loss);(二)改变分界(boundary shift);(三)增加分界(boundary creation)。前两类变化跟语法化关系较为密切。例如:

(6)a.I say that:he comes.

b.I say that he comes.

(7)a.他们两个长得好像。

b.刚走的那个人好像我哥哥。

c.他好像有个哥哥在东北。

例(6)和例(7)都属于分界取消的例子。在例(6)中,(6a)中的英语指示代词that虚化为(6b)中的连词,这个虚化的过程就伴随着分界的改变。在例(7)中,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副词“好像”来自“状语+动词”,如(7a)所示;表示程度的副词“好”的意义先虚化,如(7b)所示;直到词汇意义最后消失,如(7c)所示,“好”和“像”之间的分界也随之消失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取消分界的公式:

Ⅰ.A│B→AB

对于由两个语言成分(A和B)组成的句法结构来说,如果其中的一个成分(A或B)发生虚化,那么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也会发生伴随性的虚化,虚化的成分对另一个成分的依附性会相应增强,二者的界限也随之取消。

再如:

(8)a.遂跳│上船

b.遂跳上│船

例(8)是改变分界的例子,其中“上”由在(8a)中作为动作动词虚化为在(8b)中的趋向动词。由此可以得出改变分界的公式:

Ⅱ.A││B│C→A│B││C

对于由三个语言成分(A、B和C)组成的句法结构来说,如果它们的结构层次发生改变,那么这个句法结构本身也会发生虚化。

语法化研究表明,如果语言结构中的层次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现象,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结构产生了虚化;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语言结构发生了虚化,那么这个语言结构的层次也会发生变化。一个词的语法化过程往往涉及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会改变原来词语的词汇边界,而且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必须在紧邻的句法环境中进行(石毓智、李讷2001:2-3),这种重新分析的方法与前面所说的取消边界和改变边界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在”字介词结构的分界与虚化

下面,我们将用上面的公式I和II来考察充任全句修饰语的“在”字介词结构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层次,如果“在”字介词结构内部的结构成分在层次上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现象,那么就说明这个结构出现了虚化。例如:

(9)在劳改农场,我就听过一个炊事员用一斤米做成七斤干饭的“先进事迹”,大喇叭上还说他为此出席了“先代会”,听得我直咽口涎。

(10)在困难年代,这种用具是很难买到的。

(11)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还是选个不平常的人来写。

(12)在月台上,两人终于依依不舍地分了手。

(13)在他的伞下,一个小女孩飘了进来。

(14)在他的笔下,封建社会的没落完全展现出来。

(15)在理论上,我知道她唱的和海喜喜昨天唱的曲调都属于所谓“河湟花儿”。

(16)在工作中,该院职工努力将这些在体育健身方面的心得灌输在医疗过程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7)在她的呼唤下,草丛中的鹅都纷纷一挪一挪地朝她跑来,而河里的鹅则开始慢慢地游向岸边,然后一只一只地爬到岸上,纷纷张开翅膀抖了起来。

(18)在汉斯眼里,他简直成了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问家。

(19)这个姑娘叫许玉兰……她的衣服并不比别人多,可是别人都觉得她是这座城镇里衣服最多的时髦姑娘。她在大街上行走,使她的漂亮像穿过这座城镇的河流一样被人们所熟悉,在这里人们都叫她油条西施……

下面我们将上述诸例中带下划线的介词结构的分界情况、抽象格式及表达的意义整理如下:

分界情况抽象格式表达意义

(9’)在│劳改农场在+NP表示处所

(10’)在│困难年代在+NP表示时间

(11’)在│平常的日子││里在+NP+里表示时间

(12’)在│月台││上在+NP+上表示处所

(13’)在│他的伞││下在+NP+下表示处所

(14’)在│他的笔下在+NP+下表示处所

(15’)在│理论上在+NP+上表示范围

(16’)在│工作中在+VP+中表示范围

(17’)在她的呼唤下在+NP+VP+下表示条件

(18’)在汉斯眼里在+NP+里表示行为主体

(19’)在|这│里在+PRO+里表示处所,须借助上下文

(“NP”表示名词性成分;“VP”表示谓词性成分;“PRO”表示代词,下同。)

根据介词所带的直接成分,我们可将上述介词短语归纳成以下两种格式:

Ⅲ.A.在+NP

B.在+X+F(“X”表示任意成分;“F”表示方位词。)

一般而言,它们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下:

Ⅳ.A.在│NP

B.在│X││F

或者将其转化为下面的层次结构图: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很难用上面的切分图式把(9)-(19)中各例的切分贯彻到底。特别是(17’)和(18’)更难用线性的图式标出来。对于(17’),我们可以先将介词框架“在……下”[2]提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层次切分,即

在她的呼唤下→在……下+她的呼唤

试比较:

(20)在灯光下,我抱着头读书。

例(20)中的介词结构“在灯光下”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直接进行切分,划出两层;而例(17’)中的介词结构“在她的呼唤下”不能运用层次分析法直接进行切分,必须通过结构成分的转化才可以切分,只能划出一个层次[3]。

例(18’)中的“在汉斯眼里”根本就不能进行结构上的切分,它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表达的意思是“在汉斯看来”,后续的小句已经包含着行为主体“汉斯”的一些主观性的评价。

试比较:

(21)在他的眼里,我却没有看到应该有的悲伤与愤怒。

例(21)的“在他的眼里”是可以切分的,以介词“在”的后面为切分点。

我们用对(9)-(19)各句中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所作的结构切分结果与IV进行对照,结果发现:

A.(9’)—(13’)的切分结果与IV基本一致;

B.(14’)—(18’)的切分结果与IV不一致;

C.(19’)的切分结果虽然与IV基本一致,但结构内成分“这”需要借助于篇章的上下文才能得到确认。

根据公式Ⅰ和Ⅱ,(9’)—(13’)中的各个介词结构在层次上没有发生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变化,说明这些句子中的全句修饰语或者没有发生虚化或者虚化程度较小。(14’)—(18’)中的各个介词结构在层次上已经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变化,说明这些句子中的全句修饰语的虚化程度很高。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D.(9’)—(13’)〉(14’)—(18’)(“〉”表示后者虚于前者,下同)

在(9’)—(13’)中的每一个介词结构的虚化程度肯定低于(14’)—(18’),即

在劳改农场

在困难年代

在平常的日子里

在月台上

在他的伞下〉在他的笔下/在理论上/在工作中/在她的呼唤下/在汉斯眼里

(“/”表示选择关系,下同)

E.由C可以推知,在相同形式的语言结构中,(9’)—(13’)中的介词结构的虚化程度肯定低于(14’)—(18’),即

在平常的日子里〉在汉斯眼里

在月台上〉在理论上

在他的伞下〉在他的笔下

在他的伞下〉在她的呼唤下

由此可见:“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这样的结构也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虚化问题。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思考:

(一)(9’)—(13’)中的各个介词结构有没有语义虚化的问题?

(二)D中的两个结果值得我们重视:“在他的笔下”和“在她的呼唤下”都存在着一定的虚化,那么在虚化的程度上二者有没有层级上的差别?

(三)“在这里”是否存在虚化?

(四)如果全句修饰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那么其内部能否构建虚化的连续统?

三、“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虚化的连续统一

关于“语法化”的程度问题,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构拟了一些语法化的程度等级。其中对我们研究全句修饰语位置上的“在”字介词结构的语义虚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Diehl(1975)将广义的空间关系分出四个等级,其中“社会空间”的语法化程度最低,最高的是“逻辑空间”。四种空间关系都是以“自我”为参照点:

社会空间(我)〉物质空间(这里)〉时间空间(现在)〉逻辑空间(在这种情形下)

二是,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做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

三是,Traugott(1982)将Halliday(1970)区分的三种语法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

概念功能〉篇章功能〉人际功能

四是,沈家煊(1994)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在共时平面上可依据五条标准判定语法化程度:①与人有关的低于与人无关的;②表空间的语法成分是语法成分中虚化程度最低的;③三维(空间)低于一维(时间),一维低于零维(原因、方式等);④特殊低于一般,如“工具”(特殊)低于“方式”(一般);⑤与名词有关的低于与小句有关的,如介词低于连词。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可知,不仅词语所表达的概念范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而且同一句法结构所表达的概念范畴也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全句修饰语位置上的“在”字介词结构因表示的概念不同,相互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化。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字介词结构语义虚化的等级序列:

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

前四项属于概念功能,而“行为主体”所表现的是人际功能,故根据Traugott(1982)的观点其等级应该是最高的。依据这个顺序,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在劳改农场”在线性排列顺序中居于“在困难年代”之前,那么它的虚化程度要低于后者。这样一来,我们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这个虚化等级序列中,我们并没有把“在这里”考虑进去。这是因为,“在这里”需要借助于篇章确认其语义所指,表示的是一种篇章功能。根据Traugott(1982)的排序,“在这里”在虚化等级序列中应该处于“条件”和“行为主体”之间。据此,我们可以将(9’)—(19’)各句的全句修饰语按虚化程度排列如下:

在劳改农场/在他的伞下/在月台上〉在困难年代/在平常的日子里〉在他的笔下〉在理论上〉在工作中〉在她的呼唤下〉在这里〉在汉斯眼里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在现代社会,运用语言的第一要求应当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简言之,就是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优美、妥帖永远是修辞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语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树人文库-智勇一生的发现故事

    树人文库-智勇一生的发现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十二星羽

    十二星羽

    代表着星空,蕴含着神秘力量的十二星羽随着一场流星雨不知散落在何处。随着星羽的降临,打乱了地球的秩序,甚至其他时空也受到了影响,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不该存在的东西……
  •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家·国·天下: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家·国·天下”系列三部曲之天下卷。本书主要收录了梁晓声对当今社会的一些时评、政论类文章,他心怀天下,以一介平民之躯,用笔下的文字为中国社会把脉,呼唤国人觉醒。本书作为梁晓声解读当代世界热点问题的杂文集,着重讲述了在这喧闹浮躁的世界里,作者甘做一个平凡的人,心怀天下。真正有力量的善良,必定包含着对世态人心的深刻理解,而又不染世俗的浊气,梁晓声恰是这样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诛天风云录

    诛天风云录

    历尽凡尘千万年,披荆斩棘终如愿。奈何天道不为公,封天大阵阻仙缘。他日寻得诛天法,足踏霄汉吾为天!
  • 时尚的江湖

    时尚的江湖

    时尚,仿佛是闪着blingbling光芒,名利、美貌、智慧交织的神秘之国,想要一探究竟却又遥不可及,时尚杂志自然成为连接时尚圈和普罗大众的一座桥梁。
  • 吴权

    吴权

    君王一怒震八方,神通岂赐怯懦人。英雄故往,群雄轶事,才子之歌,猛将之曲,仅属炎华天下之绝唱,只存青史之中。值此今生,属于你的人生,还需要你去走!
  • 女配要当男主他嫂子

    女配要当男主他嫂子

    【甜文,双洁,双穿】桃云舒是一本小说里的恶毒女配。她明明美貌无双,身份尊贵,却常年一直纠缠着男主,无脑陷害女主!然而突然有一天,她对男主的哥哥一(见)见(色)钟(起)情(意),成了他嫂子,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暴富暴瘦暴美!后宫是她的市场,情敌都是她的顾客。而皇上?是她的工具人:带盐人兼男模。【小剧场】片段一:“皇上,?你要老婆不要?”“大胆!竟敢当众勾引皇上,你以为皇上会要……”“要。”?片段二:?“桃云舒!本宫从今以后跟你势不两立!”“我刚调了新香。”“真的吗,给我闻闻。”?片段三“我跟你说,就我这惊为天人的长相,能撑起你一整个后宫。”“因为长得像柱子吗?”“???”片段四:“哎呀?,我们这些个姐妹,得不到一点皇上的宠爱,哪像姐姐你呀,哄的皇上独宠你一人。”害!这有什么?妹妹你还年轻,现在不受宠算什么,以后不受宠的日子还多着呢。”“你!……?”
  • 竹马大人请低调

    竹马大人请低调

    苏家父母对小折夏的一切要求总是一句:“找你怜辰哥哥去!”于是小折夏每次来到叶家别墅,叶家母总是一句:“叶怜辰你还下来!”再长大一点,满足苏折夏的要求就没那么繁琐了。“叶怜辰我要吃巧克力!”叶怜辰立刻从风衣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塞进女孩嘴里。长大后,苏折夏气急败坏地推开总裁办公室的门:“叶怜辰有人欺负我!”“谁?”“你自己没点数吗?”【青梅竹马√腹黑大魔王叶怜辰vs鬼马精灵苏折夏】
  • 天涯何远

    天涯何远

    贯穿学生时代到职场奋斗,双时间轴叙述的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成长与挫折,迷失与回归的后青春群像小说
  • 吾法即天道

    吾法即天道

    诸神消失的修真世界与世隔绝的世界之心濒临崩溃的垂危天道意外身亡的地球孝子波云诡谲的混乱局面伏线万年的精心算计诸神与天道,谁是敌,谁是友?遵从本心,明辨真我,吾言即吾法,吾法即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