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2800000011

第11章 李重福洛阳图谋反,张灵均马车骂郑愔 (2)

有太监给李旦打小报告,李旦召李朝隐入朝问罪。李朝隐也不担心,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朝堂,准备和李旦面红耳赤一番。可李老师似乎太过小瞧李旦了,李旦见了他,竟然乐呵呵地略带欣赏地瞧着他,“爱卿,你是京城县令,你能这么干,说明朕用人得当啊!”李朝隐突然很紧张,他着实吃了一惊,皇上,都是这么夸人的吗?

却见李旦下达号令,“速度!把百官都召集起来,去承天门开会!”

承天门,李旦,李朝隐,百官千余人。

门楼前,太监宣旨,“长安令李朝隐……(省略无数赞美词)……升职!”一时间,山呼万岁。李旦御赐李朝隐考核中上评,另赐绢一百匹。

打那以后,李朝隐先生一再升迁,连升七次,一路杀到了吏部。

李朝隐算是见识到了李旦的手段,因为在吏部,蹲点的那位先生,是人称“铁面尚书”的宋璟。

以前说过,天下第一太监杨思勖,天不怕,地不怕,别人见他都害怕,唯独他见一人反过来。这个让杨思勖害怕的人,就是宋璟。宋璟麾下,又有两位侍郎,李乂、卢从愿,不畏强权,刚正不阿。宋璟同志开大会,要求这两三年间选的官员参加他主持的统一考试,名曰“三铨”。

此后,长安出现了十分轰动的场面。两三年来,花钱买来的官员多达数万人,这数万人,每日都蹲在宋璟、李乂、卢从愿的家门口。李朝隐也和其他人一样,被这一群废物的阵势吓得够戗。可是,他们为什么都在门外头,不进去坐坐呢?

因为他们吃了闭门羹,想让宋璟和他选的人受贿,笑话!

在宋璟的主持下,三场考核下来,累垮了所有企图买通关系浑水摸鱼的官员,数万人还剩下一千来人。

宋璟的考试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花钱买职位,多数人会不称职;第二,有些能力足够的合格人才,在汹涌浪催的花钱买官的潮流中,也被裹挟着这么干了。

李旦再接再厉,以姚元之(姚崇)为兵部尚书,掌管武将考核(主要是武举)。姚崇的麾下,也有两个牛人辅佐:第一个名曰卢怀慎,第二个名曰陆象先。

卢怀慎,范阳卢氏,清正廉明,多举荐良材,受世人敬重;陆象先,科举中第,曾任扬州参军,气度非凡,思想深邃,酷吏吉顼生平只佩服三个人,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狄仁杰,最后一个就是他。陆象先有一句名言,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两人均是李旦安插的兵部侍郎,只是用来辅佐姚崇的。

都是李旦的安排,服气不服气?

还有人不服气,太平不服气。前面说得天花乱坠,现在却不得不承认,宰相之中,姚崇、宋璟以外,其余五人都是她的党羽。简单来说,太平是真正的主事者,李旦不是。

太平备受恩宠,几个儿子都被封了王,府宅奢华,胜过安乐。

到这时候,李旦也只能在自己、太子、太平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过真的很难把握。郭元振也被调回朝当上了太仆卿,和中书侍郎张说一道成为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宰相)。这一天,宰相们开会,忽然有人传令,让宰相都到光范门集合,不是皇帝的口谕,也不是太子的命令,搞得大家莫名其妙。

后来清楚了,是太平公主让他们去的。

宰相本不该听公主令,但碍于太平的权势,大家只能遵命。宰相们来到了光范门,等了许久,太平才坐着车辇来了。

先来介绍一下太平公主,韦后死后,她门庭若市,又不愿意上朝,李旦又喜欢让宰相去问她拿主意,宰相便跑到她家商议。宰相们大概料到情况不妙,都不说话。太平来回踱步,忽然大声道:“我就是想问问大家,都说自古立长不立贤,为什么皇上不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

太平冷冷地瞧着诸位宰相,想从他们口中听到“公主定夺,臣谨遵便是”几个字。但她错误地估计了宰相们的素质。站出来的,是吏部尚书宋璟,“东宫(太子李隆基)有大功于天下,就是宗庙、社稷之主,公主怎么对此还有疑议?”

太平惊诧地审视着这个铁面判官一样冷冰冰的宋璟,宋璟竟然敢跟她公开叫嚣。太平生了气,拂袖而去。

太平不会无缘无故要李旦废了李隆基,她这么干定有原因。为了皇位,她要给自己换一个对手。太平公主的野心已经暴露了,她抛弃以往的原则,勾结益州长史窦从一(就是那家伙),又与多数和窦从一一类的人勾结,意图谋杀李隆基,具体手段正在紧张探讨中。太平的女婿唐晙,最近得了个好活,他要去邀请左仆射韦安石替太平办事。

韦安石,左仆射,不属于韦后一族,靠能力爬上了宰相位,时人谓之“真宰相”。

的确是韦安石接待了唐晙,唐晙喜欢开门见山,请韦安石到太平府上商量点事,没想到韦安石居然不去。太平见这老不死的不上钩,十分恼怒,她还是很怕一个人对抗很多人的,所以只好自己加紧诽谤李隆基。

李旦自己倒先受不了了,他召来韦安石,问:“我听人说,朝廷里的人都向着东宫,爱卿应该帮我查查啊。”

韦安石忽然责问:“陛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亡国之言?”

李旦沉默了。

韦安石接着说道:“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阴谋,太子有功于社稷,仁明友爱,天下所知!”

李旦忽然紧张起来,赶紧接话道:“朕知道了,爱卿快别说了。”

李旦往帘里瞧了瞧。帘子里头,一定是太平公主正在偷听,韦安石明白了,点了点头,但并无惧色。帘子里头的太平按不住怒火,扯开嗓子朝堂内扬言,“韦安石密谋陷害,臣之忠心,天地可鉴!”这场面把李旦吓蒙了,他佯装生气地指着韦安石,让人拿下,同时用眼神暗示。侍臣郭元振(这家伙最聪明了)见状不妙,立刻装傻充愣地为韦安石求情,在李旦的太极下,两下里无事。

不过,李旦一时还真弄不明白到底是韦安石撒谎,还是太平撒谎。几天以后,他找到了比较靠谱的姚崇、宋璟。问完以后,两位仁兄开口就给李旦扔了一枚重磅炸弹,“宋王(李成器)是陛下长子,豳王是高宗皇帝的长孙。现在太平公主经常去他们那里走动,为的就是东宫的事啊!臣以为,陛下该把宋王、豳王安排出去,罢黜岐薛二王左、右羽林军的军权,把军权交给太子。另外,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夫妻俩)都应该安置在东都。如此,便少去许多后顾之忧!”

李旦皱了皱眉头,“朕没有兄弟,就太平一个妹妹,怎么能把她安置在别的地方呢?其他人你们爱怎样就怎样,妹妹不能走!”

可是,李旦的安排,已经打草惊蛇,太平急了。李旦真是个可爱的人,最近有个牛鼻子老道吓唬他说,五天内陛下定然有血光之灾。那日,他就对人说:“有人跟我说啦,五日之内兵马会入宫,爱卿要为我防备防备!”

服侍他的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只是那个叫张说的书生。张说听罢,道:“这一定是小人想要离间东宫和陛下的关系,希望陛下能让太子监国,流言自会消除!”服侍他的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姚崇。姚崇趁热打铁,“张说所言,正是国家社稷的大计!”

李旦思索数秒,只说出一个字:“准!”

二月初一,按照李旦的要求,宋王李成器出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出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将军、岐王李隆范变成了左卫率,右羽林大将军、薛王李隆业变成了右卫率。

诏书上最后一句话是专门为太平写的:“太平公主,蒲州安置。”

四天后,太子李隆基监国,六品及以下封官、判司等事宜,全由太子处分。这件事给了太平不小的打击,她发动所有力量搜索真凶,终于弄明白,是姚崇、宋璟在害她。她勃然大怒,也不顾及什么姑侄情分,竟然撸起袖子,风风火火跑到东宫臭骂了李隆基一顿(当然不可能是骂爹骂娘)。骂完以后,太平又很牛地、风风火火地走了。

惹恼了实封一万户的大公主,那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李隆基同学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很二但很有效的办法。

次日,李隆基上书,把姚崇、宋璟给告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以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宋璟被贬为楚州刺史告终。至于宋王和豳王,两王到外地的事,也因为行动迟缓而搁浅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姚崇、宋璟走后,宰相的工作,由依然不支持太平的韦安石、李日知干了起来。李旦很伤心,因为不管是谁当宰相,满朝都已经怕了太平。

在太平的主持下,斜封官又开始了,腐败又泛滥了,而李旦,也厌倦了在妹妹和儿子之间打圆场的日子。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四月的某一天,他召集群臣,“朕生性淡泊,不认为当皇帝就是富贵。以前朕是皇嗣,后来又当了皇太弟,可朕经历过这些以后,真的什么都不愿意再当了。今天我找大家来,无非就是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我要把皇位传给太子……怎么样?”

群臣一阵沉默,无人敢言。

还是李隆基反应快,示意太子右庶子李景伯上去推辞。推辞老半天,李旦依然不许。看来,李旦真的是铁了心要退位了。事情太过突然,殿中侍御史和逢尧(太平公主一党)见情况不妙,上言道:“陛下春秋未高,方为四海所依仰,这样退位太过突然!”既然两下里都这么说,李旦自己就为难了。

于是,李旦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政事都归太子管,有军队调动和五品以上官员调动,先跟太子商量,然后再告诉我。

陛下……

执行!

大赦那天,李隆基跑来献殷勤,上书要求让位给李成器,众人反对,作罢,又要求接回太平公主,众人支持,成行。

李旦终于见到了妹妹,这个好妹妹,刚回京城,就给哥哥来了个下马威。她要求给武则天的父母(武士彟和杨氏)造昊陵和顺陵(帝王规模),又要求等丈夫武攸暨死后,未来也造帝陵。更过分的是,李旦居然点头了!

同类推荐
  • 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之后,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就尖锐起来,上升为主要矛盾。经过8年抗战的中国人民,渴望有一个和平环境,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完全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欲独霸中国人民的胜利果实,蓄谋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恢复其在全国的反动统治。因而,开始了争取和平与民主,反对独裁与内战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拐到小公主

    拐到小公主

    王通对一神秘女子一见钟情,孰知这女子竟是当今公主。王通对这梦中情人念念不忘,誓要抱得美人归。只是想要拐到公主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必先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验其真心……于是,便开始了一场追美之行……
  • 重生明朝搞事情

    重生明朝搞事情

    魏林道带你重生到明朝,轻松挣钱养家,努力读书科举,颠覆大明官场,屹立世界之巅。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中文系大学生,出生于一个卫生纸制造家庭。毕业后成为公务员,十几年的宦海沉浮后,为救人而亡,因此穿越至明朝!展开了一副普通农家子第的强者之路!
  • 土司三夫人传奇

    土司三夫人传奇

    大纲:大明朝主治天下伊始,下设土司以管边陲夷族。在大明边陲鄂西设土司,夷人自治。大明新设鄂西土司辖区忠路土司覃家土司城。一场土司内忧外患的故事,在鄂西边陲上演。内部:土司之位継承权争夺激烈!外部:对重庆的远征前途未卜。土司夫人大户人家田氏二姐妹生二子,一子练武,覃孝曌外征获胜,一子学文,覃孝甫内争获得继位权。经过一系列艰苦作绝的惊险的争夺。内:稳住世袭爵位及领地;外:征服重庆。廿田二夫人终于辅佐年幼的覃孝甫坐稳土司之位。同父异母的廿田二姐妹在一切平定后,又开始新的争夺,但最终在一个奇异的苗医后裔奇女子施夕瑶,也即土司三夫人的协调之下,二夫人最终冰释前嬚,好好发展民族边疆的故事。
  • 望庐

    望庐

    嘉庆二十四年十一月,扬州首富,静园汪家,自小有神童之誉,扬州人称汪小解元的汪家大少爷汪连章,因混迹青楼不归被断绝父子关系赶出家门,后不知所踪;随后其父大盐商汪之敬勾结天地会贩私之事败露,自杀于江都县衙;其母,当朝内阁大学士曹文镛的侄女汪夫人曹氏自杀殉夫。八个月后,嘉庆皇帝忽然猝死于避暑山庄。国丧期间,正从通州仓场回漕淮安的,江淮漕帮分支泗淮帮黎老当家的七子段凌云,在淮安清江浦偶然听到了一个怪人,种种迹象显示他就是那个汪家大少爷....由是揭开了一个针对汪家的一个巨大阴谋的盖子,汪家少爷抽丝剥茧,终于找出了幕后元凶,但还汪家清白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热门推荐
  • 你爱我,是件很好的事

    你爱我,是件很好的事

    孟楠:一见钟情?应该也有点。日久生情?好像也是。反正认识程嘉楠就是一场不要脸的旅行......程嘉楠:你妈说的对,又不是第一次睡!暴力女&腹黑男的爆笑奇葩爱情故事~~~
  • 先婚后爱:顾先生请出局!

    先婚后爱:顾先生请出局!

    他的一句“我们试试”试着试着,她把自己的心给试进去了,一次意外有了孩子,却没想到有一天女人会带着球跑了,好不容易追到手了,女人拿着一张人流手术的单子递给他,“慕小沫,你到底有没有心,”他嘶吼道。
  • 隐士大风流

    隐士大风流

    本书介绍了许由、伯夷和叔齐、介子推、钟子期、鬼谷子、陶渊明等十七位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隐士的生平事迹、归隐的理由,演绎了中国所特有的隐士文化和隐士情结。
  • 黎明新纪元

    黎明新纪元

    一觉醒来,眼前一切发生变化。天变之后,学校保安是牛头人,语言老师是精灵族,实验老师是地精,这是一个种族并存的地方,人类与其他各族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不是要点,关键是,原本五百六十分考入计算机专业的我,在这里竟然是一个修仙班级的插班生。
  • 唐朝大皇帝

    唐朝大皇帝

    这不是一个争霸的时代,这也不是一个苟活的时代。
  • 天幻大道

    天幻大道

    这本书是第一本,成绩惨淡,而我很自信,相信自己能写一本好书,也不愿意混全勤。这本书世界观设定太过庞大,内容复杂。很多新人读者看不下去的。新书:荒古道天,玄幻文。欢迎品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成长有风青春正好

    成长有风青春正好

    素闻青春,荆棘遍布,志向高远,勇往直前。素闻少年,意气风发,风雨不惧,不畏将来。六月二十二日下午,最后一场考试的收卷铃打响,考场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中考,结束。回顾三年,我们,由稚气未脱的孩童成为了翩翩少年。这三年,风雨兼程,荆棘遍布。“别放弃。”“加油,你是最棒的。”这三年,共同拼搏,一往无前。“我来帮你。”这三年,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依旧不改初衷,不忘初心。终于,一切的一切,都得到了回报。“市一高的录取通知书到了。”或许,期间的过程艰难,或许,我们曾经想要放弃,但最后,我们都跑到了终点。感谢三年有你,有你们,过程精彩,结局圆满。“高考,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关。”我们都还是那个坚强执着的少年,风雨不惧,我们一直都是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年,指梦为马,不负韶华。
  • 金陵月下

    金陵月下

    这是一段奇闻趣谈,佳话传说,金陵月下言尽意未尽,再于泠泠弦上听……
  • 娘娘她在冷宫发家致富

    娘娘她在冷宫发家致富

    她是经商界的佼佼者,本来已经走上人生巅峰,可是无意中出了车祸,穿越到了古代,还绑定了一个神奇系统,但却不知是祸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