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2500000036

第36章 入佛界易,入魔界难(2)

3

1968年,川端在瑞典文学院礼堂讲演,那个演讲被翻译成《我和美丽的日本》。后来才发现翻译错了,“美しぃ日本の私”应该翻译成“美丽的日本的我”,但这明显不通。日本语就是这么不通,虽然有那么多汉字,但却最难把握。

川端在那个演讲中大谈禅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休宗纯,谈《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还有东洋画、花道、茶道,他说这就是“日本美的传统”。西方人云里雾里,许多年后高行健也被推到西方人面前,西方人对他的小说也云里雾里吧?但并不等于中国人对川端的话就真的懂了。所谓“日本美”是什么呢?那个演讲中有一段充满玄机的话:“归根到底,以真、善、美为最终目标的艺术家,对魔界难入既憧憬,又害怕,简直像祈求,这种心境有时表露出来,有时深藏心底,大约是命运的必然吧。没有魔界,则没有佛界。而进入魔界颇为困难。意志薄弱者是不可能的。”

“入佛界易,入魔界难。”这是一休禅师的原话。既然难,不入如何?但是不能。“魔界”是有魅惑力的,那恰是“美”的力量。谷崎润一郎进入“魔界”了,川端也进了“魔界”。有人猜测,如果不是谷崎早逝(诺贝尔奖不授予已去世的作家),也许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就不是川端,而是谷崎了。如此高地评价谷崎润一郎,大概是因为谷崎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也已经进入了“魔界”,而川端却还在领奖台上,尽管他表示获奖未必就是好事,但是不可否认,死亡是能让作家增值的。比如海子要是不死,他恐怕也跟当今的许多诗人那样被看作“零余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不过是不入眼的诗句;王小波要是没死,他恐怕现在还屡被退稿,更没人要当他“门下的走狗”。

毫无疑问,川端的自杀,是让他声望达到巅峰的作品。谷崎在这点上则相形见绌,他太爱生命了,陪伴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的松子夫人这样记述他在最后一个生日宴上的形骸:“他以来不及品味的速度吃着他最喜爱的鳗鱼。”第二天就发病了,病中他几次挣扎着要起身出去,说这样躺下去会死掉的。从这点上说,谷崎只是在写作中勇敢,甚至那也未必真是勇敢,他是把女人们作为他的“养料”(《刺青》中语),面向的是活。这点上倒是川端勇敢了。死的悲哀,把他的作品照得闪亮。

关于川端的“哀”,人们喜欢扯上他早年的不幸:从小父母双亡,接着祖母、姐姐和祖父也相继离开人世。他不得不经常参加亲人的葬礼,或者或远或近的亲戚的葬礼,被称做“参加葬礼的名人”。

虽然他小说也确实有写到了这种事的,比如《参加葬礼的名人》,但是作家的经历多大程度上决定作家写作?这似乎是个无头案。观我自身,我十八岁时,读大学一年级,写了非常多的失恋的诗,大家都说,这人一定是失恋了无数次了,其实我连恋爱都不曾谈过。

但这并不妨碍我把爱情看得如此感伤。我的童年或少年,未必就过得很灰暗乃至黑暗,但这并不妨碍我拥有一双进入黑暗的眼睛。从经历中找原因,不过是外行研究者的机械思维,或者是一些作家矫揉造作的比附罢了。

明白地说,是川端自己有着“哀”的内质,就好像抽烟人患肺癌,是他身体里有了致癌的因子。他天生就是要“哀”。所谓“孤儿的根性”,“根”不就是“天生”的吗?当然也许可以寻找到文化的“根”上——物哀。

什么是“物哀”?《日本国语大辞典》这样解释:一、由事物引发的内心感动,大多与“雅美”、“有趣”等理性化的、有华彩的情趣不同,是一种低沉悲愁的情感、情绪。二、本居宣长提倡和阐发的平安文艺的美的理念。即把外在的“物”和感情之本的“哀”

相契合而生成的谐调的情趣世界理念化。由自然人生百态触发、引生的关于优美、纤细、哀愁的理念。

本居宣长,江户时代的著名学者。他认为,“物哀”是物语的本质。他说:虽然高兴、快乐、有趣、振奋之际都会有一种感动之情,咏叹之举,“然而嘻然有趣之情,其动人不深;而悲愁、忧郁、恋情之属皆令人思心绵绵,感动至深。”

由事物引发的内心的感动,这没什么“日本特色”,中国也有(还真的有)。杜甫有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是这“物哀”

的感动确实要落在“低沉的悲哀的情感”上。这没道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怎么独独要陷进“哀”里?就说川端的生平,幼年少年也许处境不好,哀时居多;中年时,遇到战争,他躲进《源氏物语》里,“书中自有颜如玉”,至少读书人以读书为乐,应该不至于“哀”吧?当然他是躲避进去的,内心也许毕竟有哀叹的。

那么到了晚年,国家安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自己也功成名就了,还得了诺贝尔奖,应该惬意了吧,怎么仍然“哀”,乃至自杀?

实在令人不解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物哀”并不能完全解释成“悲哀”。久松潜一将“物哀”特质分为五大类:“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但将调和、优美、情趣跟“哀”摆在一起,也已经看明白这优美、情趣是怎样的,这调和又意味着什么了。

《日本国语大辞典》在解释“物哀”词条时,还引用了这么一个例子,是名歌人纪贯之《土佐日记》中的惜别故事。送别人唱:“人如鸭群列相送,别意依依愿君留。”客人应:“举棹探之难知底,感君情谊似海深。”当此互相作歌道别时,船夫却不懂得这别情深趣,自己猛地喝干酒,叫:“水涨了,风顺了,要开船了!”这船夫就是不知美了。所以不知“美”,是因为他太理智。美就是非理性。

跟没理性的人谈理性,只能是“鸡同鸭讲”了。

其实,文化也是没有理由的,只是一种习惯,顽固的习惯。要说文化源流,这就是吧。川端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毋宁是盲眼,那是对世俗的视而不见,对肉眼所能见到的锦绣繁荣的视而不见。

那毋宁是对“哀”的沉湎了。在《古都》里,千重子即便看到开得正盛的樱花,也会想:“唉,平安神宫的红色垂樱正竞相吐妍,我的心却如此寂寞。”看到挺拔的树,她会想:“我顶多就像生长在枫树干小洞里的紫花地丁。哎呀,紫花地丁的花,不知不觉间也凋谢了。”这毋宁是在咀嚼“哀”,乃至陶醉。《雪国》里的岛村,“根性上”有着“内在的凉爽”,为什么要去招惹身上迸发出“奔放的热情”的驹子?以至于让她遭受诸多折磨。因为川端需要这种“哀”,迷恋这种“哀”,所谓“美”,就是“哀”的风流账。

我至今忘不了《雪国》里“雪晒”的章节:“在雪中缫丝、织布,在雪水里漂洗,在雪地上晾晒……”有些冗长,甚至游离于情节之外。好的小说,经常有这种闲文字,像“龟兔赛跑”里的兔子跑开睡觉。中国绘画里也有“留白”,但这不是“留白”,是“幽玄”。“幽玄”一词,虽然最初是从中国典籍中摘出来的,但作为“美”的概念,意思不一样了。“幽玄”意味的产生,来源于禅宗。禅宗认为世间万物皆虚幻不实,于是“幽玄”讲究境生象外,意在言外,引发欣赏对象的联想和想象,传达出丰富的思想。谁说日本人不讲理性?“幽玄”就是“物哀”的理念化。可是这理性,却是在“空洞”里,一如川端的眼睛,在这个“空洞”的眼睛里,有着更鲜明的世界观。

4

“哀”久了,就必然生出残酷来。于是就讲究“忍恋”。瞧着赤条条的“睡美人”而不动,是一种“忍恋”;把女孩子的一只胳膊拿回去爱(《一只胳膊》),也是一种“忍恋”。山本常朝说:“恋的极致,就是‘忍恋’。”“忍恋”是一种虚无中的恋。恋一个人,在他活着时恋不算什么,他死后仍然还恋,这就纯粹了。这我们似乎也能理解。但是如果推到极端,恋就要死,那就不可思议了。日本人则是迷恋于这种恋的。日本语把殉情写作“心中”,最初看到时,无论如何也不明白。问一个日本人,日本人拿个水笔,竖着写了“心中”,然后让我倒过来想想,原来是“忠”。殉情,只有彼此“忠”才能做到,那是恋的最高境界了。在《水月》里,京子的前夫死了,她瞒着众人的眼睛,偷偷将前夫卧床不起期间时刻不肯离手的手镜作为陪葬品,放在他身体的胸部。她想到前夫生前患的是肺病,手镜会压得他呼吸不顺畅的,于是又将它挪到了腹部。这哪里是阳世的爱?简直是阴间的爱,京子的灵魂长久一直追随着死去的丈夫。日本人把阳世视为“秽土”,把阴间视为“净土”,不在乎“今世之生”,只期望“来世之生”。这似乎是佛家的思想。

但佛家却是不鼓励自杀的。中国人虽然有事没事也拜个佛,但却是从不曾放弃现世快乐的。体现在叙事上,追求的是“大团圆”,提都别提自杀。即便是相爱的男女都死了,也要“双双化蝶”。而在日本的歌舞伎里,却往往是壮烈地求死,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横死”,是很忌讳的。西方人也反对自杀,根据《圣经》中的摩西“十戒”,西方人在6世纪后就禁止自杀。在这点上似乎跟中国更有相通之处。日本文化是中国人所不能理解的,我曾经说,中国人要了解日本人,比了解美国人更难,虽然同属于东方民族,甚至貌似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但那却是个“魔”。“魔”变幻无常,瞬间转换,你抓不住。

关于川端的死,常会提到那句“临终的眼”。这其实来源于芥川龙之介自杀遗书的附记。那遗书中,芥川说:“所谓生活能力,其实不过是动物本能的异名罢了。我这个人也是一个动物。看来对食欲色欲都感到腻味,这是逐渐丧失动物的本能的反映。现今我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像冰一般透明的,又像病态一般神经质的世界。我昨晚同一个卖淫妇谈过她的薪水问题,我深深感到我们人类为生活而生活的可悲性。”这“临终的眼”,应该是弃绝食欲色欲、弃绝人类世俗的“虚无的眼”了。但是川端不认为那跟西方的“虚无主义”有关系,“西方的‘虚无主义’一词并不适宜。我认为,其根本精神是不同的。”那么应该是东方的了,这似乎接近于中国道家的“无”了。可是川端却指向了禅宗,也就是说,是“空”。那么既然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芥川遗书附记里接下来的一段话可以作注脚:“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杀,这样的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

那是奔着“美”而去的“空”。《雪国》里,叶子死了,在岛村看来,确切说就是让叶子死的作者川端看来,她的生命因此升华了:“火花向银河里边散开,岛村又觉得像是被银河捞上去。烟和银河的流动方向相反,银河降下来了。水唧筒的水头没有碰上屋顶,在摇晃着,形成稀薄的白色水烟,好象映射出银河的光。”这样,叶子的死亡就已经超越了悲哀,而成了“美”:“一台水唧筒朝火重燃的方向斜射出一注弓形的水流。在水流前面,忽然浮现出女人的形体。她落下来的样子是这样的:女人的身体在空中形成水平线。……那正如一种非现实世界的幻影。她的姿态仿佛是无生无死的休止状态,僵硬挺直的身体在空中伸长往下落,变得柔软,却带有木偶人风味的无抵抗和不含有生命力的自由自在……”

这就是“瞬间的永恒”。日本人自杀,并不是要毁灭自己,而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在最灿烂之时定格,进入永恒。那是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在《天授之子》中说,死,仿佛有一种死灭的美,可以通过这种“物”的死灭来更深刻体会到“心”的深邃。川端也是。这是“美”的“魔界”,也是更高层次的“佛界”了。

同类推荐
  • 成都人

    成都人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渴望了解和沟通是人类的共性,在成都人关注外界的同时,外界也在关注着成都和成都人。于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林文询先生写了这本《成都人》,这本“印象派画家”写着“玩”的书,会带你感受成都人的闲适、成都人的自尊,成都人的夜生活……让你真切的体会到老谋子的那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月锦绣,锁清秋

    月锦绣,锁清秋

    这是第一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并结合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深蕴文化进行唯美解读的品质读物。这是一本主题明确,风格明媚的古典诗词赏析书。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经,历代经典诗词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
  • 刘法慈心解“大学”

    刘法慈心解“大学”

    《刘法慈心解<大学>》介绍了《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有的人把它定义为“四书”之首。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大学》,并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注的版本,所用的是《大学》原本,来自于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原文,它的顺序没有经过改动,是最初的那个版本。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爱你,我的流年如雪

    爱你,我的流年如雪

    也许,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一个故事了。它承载着我们的青春疼爱,我们累过,爱过,痛过,哭过,这是对青春最好的回报我们彼此都经历过,也都体会过。相爱,并没有那么容易。
  • 七安故梦

    七安故梦

    七个故事,七段人生,七场浮尘。――故事一:异界之魂惜命女精英×脾气暴躁联姻小公主顾西一直认为自己守护的小公主是个小孩,而小公主南宁认为守护自己的这个人是个女痞子。――故事二:躁郁症可爱“开心果”女孩×阴郁心思敏感小可怜易乐夏天不喜短袖,因为有着自残留下的疤痕,齐君言讨厌周围有人,因为他内心过分的自卑。――故事三(暂定)
  • 明日狂妃:无赖大小姐

    明日狂妃:无赖大小姐

    天空没有巨响,老子依旧善良登场花陌?二十一世纪的顶级传说。黑白两道坐拥顶级上亿财产杀手陌少。花陌儿是谁?玄幻世界的一个小废渣?不好意思,我就呵呵了主角光环之逆天体质:全系召唤师?啥都能召唤吗?我试试。不小心越界到二次元的时代召唤了?时姬狂三?还有一些“同道中人”也来了。主角光环之手下也逆天:血蔷薇跟着穿越是小事,成员集合大事。血蔷薇小队跟着强强集合,恐怕这个世界要变天喽。主角光环之坐拥逆天神器:自带21世纪空间?手机电脑拿出去买?你问我用的啥牌子?自创花式手机-花朵.5G网速牛逼不?你说神器啊?本少在土堆中捡回来好多。你说上古神兽?不好意思,我们血这几个人全部承包了。
  • 装逼系统全开

    装逼系统全开

    冥冥之中,天意如此,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与师傅一起盗墓,降妖,经商。
  • EXO:依然守护你

    EXO:依然守护你

    金俊勉,你知道吗?我有多么的爱你!一开始,我认为,我本来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直到遇见你的那天,我找到了必须要坚强的理由!依然,会永远守护你的!
  • 重生之修仙好养娃

    重生之修仙好养娃

    她本是高高在上的荨幽仙子,却因渡劫而惨死。一不小心回到过去,她发誓这一世我的人生我做主。修仙养娃,重回尊位
  • 异界编年纪

    异界编年纪

    不之何故,得到一次前往异世界的机会,不过既然机会上门,那么自然就不能错过,在异世界过上一段精彩的人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到底是谁给予的这个机会呢!——炎表示疑惑。
  • 《东游遗剑录》

    《东游遗剑录》

    他白马长剑东来,只为追求天下第一的剑道。他为一已之私,可以狠心抛弃世间一切情爱。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经脉尽毁,几同废人。他一路颠沛流离,忍辱偷生,只为实现心中抱负。他一步步陷入波诡云谲的江湖恩怨中,为人所不耻。他逐渐明白如何做一个好人,却一再为世情所累。功名!恩怨!身世!妄念丛生!若要断妄,必先入妄。生死无定,众生皆苦。
  • 第四者

    第四者

    会注意到关允,是一个挺土气的原因:他像易小峥,那个放在我心里不敢提的前男友。并不是初恋,但却是我伤害最深的一个人。伤到没得挽救。所以这场感情之初,我就告诉自己要善待,无论怎样,我都会低姿态迎合。对关允,我始终坚持认为是一种类似于赎罪的感情,我并不想去承认爱,那样自己太悲哀了。因为,他并不爱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