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2200000040

第40章 中国古代怀古文学及其历史成因(3)

其三,务实尚圆、贵古贱今的民族心理趋向,亦成为怀古主题内在驱动力之一。研究价值趋向变化的跨文化审视注意到,传统中国人以过去取向为第一序的价值优先,而说西班牙语的美洲人为现在取向代表,美国人为未来取向代表。中华民族重本(农)抑末(商)价值取向源远流长,由此衍生出注重既得、既往的实体实事,而对现实正在发生发展的事物重视不足。因而王充《论衡》就一再说:“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齐世》);“俗儒好长古而短今……信久远之伪,忽近分之实”(《须颂》);“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案书》);桓谭《新论·闵友》亦言:“世咸尊古卑今,贵所闻贱所见也”;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也指出:“夫古来知音,多贱同(世)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又葛洪《抱朴子·尚博》:“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俗士多云:‘今山不及古山之高,今海不及古海之广,今日不及古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何肯许今之才士不减古之枯骨?重所闻,轻所见,非一世之所患矣。”直至《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题大观园匾额楹联亦曰:“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

也正由于上述民族文化心理,中国文学主题史的研究特别有意义。因其积累丰厚,有不可胜数的、相对连续性的材料可据。因而怀古又不光是文化上的原因,还有价值取向决定的心理原因。由于人的自我意识是永不满足的,现实中总要寻求一个又一个新的需要,不易在眼前发生的事件中求得圆满;而逝者长已矣,时间可以将既往的一切筛选、沉淀、诗化、理想化。借助于习惯性的回忆缅古,人们还最便于内在地超越现实。如沈约《宋书》七十三本传载颜延之《庭诰》一文,便指出了贫士失志落魄时的这种精神超越方式:欲蠲忧患,莫若怀古。怀古之志,当自同古人,见通则忧浅,意远则怨浮,昔有琴歌于编蓬之中者,用此道也。

如此精妙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平衡法为后世纷纷认同采用。《艺文类聚》卷三十五和《初学记》卷十八就引用了这段话,作为精英文化思想武库中的珍品奇货。怀古内容是什么似乎并不怎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何以有这种“向后看”的价值追索意向。

基于这种价值选择,我们就并不奇怪:为什么许多怀古之作并非是理性的实事求是,而是情感式的执著眷恋或先入为主的咎归一责。主体实际上是按自己的意志去理解和阐发“心中的历史”。所以文学中大凡怀古之作,一部分是将历史完美化;另一部分则是以古鉴今,利用重塑了的记忆,将特定的史实成因一元化处理,绝对化地归纳,将复杂多元的历史事件始末缘由归功或归咎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事件,进行单一的线性因果联系。既以古为鉴,自圆其说,又在艺术表达上取得一种言约意丰,余味不尽的效果。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卷十由使事用典角度分析道:“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正由于意识到贵古贱今等民族的文化心理习尚,历代创作主体在艺术表现上亦投其所好,借古事古语来填补现实种种缺憾。而其艺术表现力趋于圆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每在于此。

其四,是熟读背诵、家学师承的学习方式。当代文化人类学把个人人格归结为“是每个带有特殊遗传特征的个人所经历的濡化的产物”,因而,“尽管一个人学习什么对于人格的发展相当重要,但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一个人如何学习也同样重要”。

以《诗》、《骚》等为主的“根文学”在中国文人的心里始自幼年就形成了一种审美的“先结构”,与此同时,特定的学习方式又确立了典范作品的神圣和庄严,规定了后世百代文人的接受方式和文化的“濡化”方式。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五说得明白:“人胸中久不用古人浇灌之,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古人学习即讲究尚古,文史兼通,愈古愈生崇敬之心。

文学的演变离不开接受过程,姚斯曾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文学与读者的关系有美学的、也有历史的内涵。美学蕴涵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中就包含着对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检验。其中明显的历史蕴涵是: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而中国文学接受主体(又是创作主体)的“先有”、“先见”、“先结构”所形成的“期待视野”,具有根文学所形成的强大的吸附性与排他性。明人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的这段话是很有说服力的:子美(杜甫)诗有“夜足霑沙雨,春多逆水风”,乐山诗云:“巫山暮足霑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韦应物亦有:“采菊露未,举头见南山”。又东坡……如此等诗,不可尽数,每见录于诗话。美则以为点铁化金,刺则以为蹈袭古诗。附会讥诮,殊为可厌。……故余略录数首于右,以见陶、杜岂待白、韦点化,而应物、天锡固窃诗者哉!故老杜尝戏为诗曰:“咏及前贤更无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大抵诵人诗多,往往为己得也。若夫黄鲁直《黔南十绝》,则又不在此例。故语逐首取裁白诗,诗选所谓“乐天多于敷衍,山谷巧于剪裁”是也。又范廖尝在宜州问鲁直曰:“君何累用白句?”鲁直曰:“庭坚少时诵熟,久而忘其为何人诗。故阻雨衡山尉厅,偶然遇事,信手书尔。”廖复以点铁之语告之。山谷大笑曰:“点铁化金,如此快耶!”夫衡山尉厅之诗固然,而《黔南十绝》岂亦忘之为得也?此又黄公之可笑。

前已提及,以古为美的价值取向在中国文学中是根深蒂固的,其不仅影响了对作品的美学蕴涵的阐释,也影响到作品历时性的“接受之链”。古代饱学之士幼年莫不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其以“读书破万卷”、“《文选》烂”、“书读百遍”、“出经入史”为能。

像严羽《沧浪诗话》即主张:“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之为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径,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再加上汉字作为象象(象意)系统,凭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传达信息的这种符号多诉诸诸形联想的心理机制——联想的基准是《说文》、“六经”等,偏重小学功力的中国学术又不断训练,强化了文人的宗古稽古传统,大家纷纷以使事用典如数家珍为高,最容不得数典忘祖。从而形成、保持与巩固扩展了深层结构中的“美感黑洞”,凡接受新作品必受“根文学”统摄的“黑洞”充摄、同化、内锁。由此造成的心理定式遂限制了主体期待视野,怀古宗古习惯也就更显得合情合理而约定俗成。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创作过程上看怀古心理效应。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恢复事物早期阶段的一种本能。而心理器官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那些冲击着它的本能冲动结合起来,用继发过程来代替这些冲动中占优势的原发性过程,并且把它们的自由流动的精神能量贯注转变成一种大体上安稳的(有张力的)精神能量”。

怀古之作,正是用语言艺术的符号化形式来存续主体的“继发过程”,使其自身在现实中感受到的“精神能量”稳态化、有序化,凝结为符号图式。这是因为,怀古与记忆、回忆关系至为密切,具有类似的心理波动过程,易于为创作主体提供艺术思维的初萌契机。诗,在华兹华斯看来,“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至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

这种“继发过程”中产生的回忆情感是主体将外在信息心灵化了的产物,它所自发并诱发艺术表现的冲动,这巨大的心理动源之一即是怀古。昔日温馨的记忆,又有效地解决了艺术表现力贫弱的难题。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言:“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当浸满殷切情意的古人古事等典故原型有意无意之中流注纸面时,这给了饱经忧患的中国文人多少抚慰!难怪主悲尚悲的民族审美情趣要一再地注目、依恋与延伸既往,以致形成了一种动辄于笔端吐露自我情怀的“心史”书写之癖。

(作者系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底线

    底线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先动的心

    谁先动的心

    已入职场三年的萧晓晓回到江城,换了新的工作环境,曾经暗恋过的男神却频频冒泡,一而再再而三地撩拨挑逗,这是要闹哪样?
  • 无言少主:独上西楼少夫人

    无言少主:独上西楼少夫人

    “小女子西楼多谢公子相助,敢问公子名字是?”“无言。”“……”西楼表示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不要脸的人了!不过对于这么好看的一张脸来说她实在不忍心讨厌。“西楼!我想和你一起做爱……”“滚!”“读书的人。”“……”怎么可以这么不要脸,这么流氓这么污……不过西楼后来发现自己就是喜欢他不要脸的样子。“一壶烈酒而侧生风雨声我跟你走。”“我不需要。”“我喜欢你。”“我想打你。”“你舍得?”“……”
  • 超级修真保安

    超级修真保安

    一种高科技透视眼镜的研发,引来各国的争抢。一个被家族抛弃十五年的废柴,如今回到华夏,保护美女与透视眼镜。八大家族的争斗、国外势力的抢夺、异界种族的降临、修真大陆的侵略。一场天大的阴谋在向他招手,各路美女也在向他怀中涌来,他会怎样面对……且看林若风如何登上王者巅峰、统治世界、坐拥美女无数。
  • 浅浅,你的爱

    浅浅,你的爱

    当病魔开始折磨我的时候,我释然了;当闭上眼睛那一刻,我释然了;当看着关心我的人哭的时候,我后悔了;当看着他哭喊着我的名字,叫我不要走的时候,我后悔了;最后我只能微笑着说:“忘了我,好好生活。”
  • 仙踪觅

    仙踪觅

    仙,缥缈无定,不见踪影,真的有吗?祂在哪里?真的没有吗?恍恍乎,浊世里,惩恶扬善;昭昭乎,盛景中,报应不爽!敢问仙踪何处觅?仙踪觅处寻仙迹!
  • 妖炼苍穹

    妖炼苍穹

    搬山填海,百丈法身,阴阳逆变,肉身重组……若修至武道巅峰,凡人亦可掌诸般道境神通,成就千秋霸主!
  • 青春之爱情

    青春之爱情

    那时的他们,依旧懵懂。就在看见他之后,她的心开始慢慢萌芽萌发一种真实的情感他的身世很曲折迷离他的心情很阴晴不定但他爱她,她已觉足够
  • 首席灭罪师

    首席灭罪师

    言古,优雅高贵的外表下有着冷酷的气质,父母空难去世,留下巨额遗产和赔偿,一手创立业界最厉害的阳古娱乐传媒公司。因为某种原因身体拥有了异能,这给他带来了困扰,他认为自己像《幽灵骑士》那样被魔鬼选中了,为了能破解诅咒,想要跟随在人间犯罪,行径最接近恶魔的人找到地狱入口,从而踏上了灭罪师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