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0600000020

第20章 《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2)

把新闻按照“国际新闻”、“国内时政新闻”和“其他国内新闻”三类分开进行同期声使用情况统计时我们发现:国际新闻只有一条使用了新闻现场声,即“联大全体会议纪念《儿童权利公约》通过10周年”。国内时政新闻中使用同期声的也很少。有些时政新闻有新闻现场声,但也限于国家领导人观看晚会、演出等的现场声音,同期声种类还很单调。其他国内新闻中,使用同期采访的新闻则比较多,而对现场的背景声则挖掘使用不够。

当把同期声使用情况、新闻时长、新闻时效综合起来研究看时,笔者进一步发现,有同期声的新闻往往比较长、时效性不太强。在同期声与时效重叠统计时,多达三分之二有采访谈话同期声的新闻同时又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新闻,这说明当没有太紧的时间要求时,记者们能够更多考虑报道形式;相反,当时间较紧时,记者为了争取报道速度和不出差错,多放弃使用同期声。

从另一方面来看,占总数八成多(81.3%)的新闻没有同期声,都还是画面加解说的陈旧模式,这在信息交流高度发达的今天,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会越来越困难。

4.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指的是新闻中所播报的信息来源,它对新闻的可信性有很大的影响。《联播》中超过四分之三(75.1%)的国内新闻都是中央台自采的;另有12.8%的新闻由中央台与地方台合作采制,即以“这是中央台与××台报道的”报尾。比例第三大的是地方台提供的新闻,占7%。这里地方台既包括省台,也包括市台。此外,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的基本都是口播新闻和评论,还有两条新闻来自海关和国家统计局。

《联播》中的国内新闻都播报来源,而对国际新闻则基本不报。后者中只有极少由中央台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绝大部分都是编译自国外新闻机构。可见,我国驻外记者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新闻来源是新闻要素之一。凡严肃郑重的新闻单位都会为自己的新闻标明出处,以示权威、坦诚。真正的新闻来源应是获得新闻的处所,也就是事实的来源,它的标志词语应是:“记者从××处得知”,或是“今天×××发出了这样的信息”之类。但是目前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仅有极少数说明实际事实来源的,像在样本一中仅有11条(6.5%)属于此类,它们是源自国家统计局、海关和《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的新闻与评论,而大多数(131条,77.1%)只是简单在新闻结尾处交代一下报道者:“这是××台报道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报道者并非是真正的消息来源。其余28条(16.5%)没有指出二者中的任一种,因而只能归入无来源一类。

新闻来源与新闻时效一样,也有两种。一种是事实来源,一种是报道者。《新闻联播》在报道中交代来源多用了报道者,而时间则反而多使用的是事实时间,这两个要素在新闻中如果使用与其各自相对的另一种,即新闻来源应使用事实来源,时间应使用获知(报道)时间效果会更好。这样,报道的权威感、新鲜感都会增加,新闻的质量指标也会提高。

三、总体情况

1.评论

在《联播》中播发的大多是报道性信息,观点性信息(评论)则较少。少量的评论大多与时政新闻有关,比如样本中有几则为揭批法轮功的报道,为中共中央、中组部等的通知、意见配发的评论,且主要是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等印刷媒体的言论;少数是在新闻后配发言论。总的来说,《新闻联播》中的评论数量少,题材也较多局限、形式单一,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新闻时事的联系不够密切,难以发挥快捷短小、针砭时弊的作用。

新闻报道传达的信息不外两类:一类是事实信息,一类是意见信息。当然报道的选择也是一种评价,但它比较隐蔽,对于一般受众来说很难一下了解其实质和意义,需要把它们放到事实的环境、背景中去看,因此媒介要提供相关的解释、分析。对于传达最新变动的事实信息,一般新闻媒体都很自然地承认是自己的本职;而对意见信息的传递,则有时会缺乏自觉,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然在中央台有“焦点访谈”这样的评论栏目,但它的制作周期决定它不能作为当天的时事快评。评论是旗帜,能更深入揭示事实的实质从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联播》是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栏目,应该对于时事有自己的见解,应该真正成为中国每天重要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的总汇。不积极使用评论这一重要手段是对社会舆论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使媒体显得态度暧昧或是无所适从,这对媒体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损失。所以《联播》在自己写作和转播其他重要媒体的评论方面都要加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意见混杂其间,这种言论与叙述的混合既使新闻冗长,又使意见不鲜明、突出,还增加了新闻的主观色彩。

2.新闻

(1)国际新闻

《新闻联播》中的国际新闻给人的直接印象是条数少、时间短,多以简讯的形式出现;平均每天播出4条、时间为2分钟左右;其单条长度在20—40秒之间。国际新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新闻联播》的最后播出,多为事件新闻——既有突发事件,也有预发事件(突发事件多是战争、灾害、事故等社会新闻,预发事件多为会议、会谈等政治新闻或节日庆典等)。国际新闻比较重视后续报道,尤其是战争、灾害、和谈等新闻,往往要连续报道好几天,两个样本中一共有18条这类报道,占国际新闻总数的三分之一。从时效看,国际新闻时效性较强,基本由昨天新闻和今天新闻构成。国际新闻不播报新闻来源,没有同期声。

国际新闻除了篇幅短小、内容紧凑外,其画面典型独特,可以从中窥见外国电视同行的新闻采摄技巧,加上事件新闻特别是突发灾祸的震撼力,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但也正是由于它们的短小,和事件性报道的属性,使有关各国的信息失于片段、零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应该通过媒介——特别是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节目以其不同的报道体裁、形式来逐渐加以改善,所以国际新闻丰富内容、改进形式势在必行。

(2)国内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总播出时长和日播出时间都超过节目的二分之一,是《联播》中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新闻,其长度是国际新闻日播出时间的七倍多;时政新闻单条时长平均超过一分半钟(98秒)。时政新闻时效性非常强,大多数是“今天”新闻,全部是中央台自己采制。

时政新闻中存在着几个层面的问题:

①使用语言。虽然电视新闻画面能传达很多信息,但新闻事实却大多主要是靠语言来传达,时政新闻更是如此。人们在生活中早已养成了对“听”的语言的要求,当看电视时,他们下意识地想要“听”到讲话;而时政新闻中大量是由播音员直接播读领导人讲话摘要、会议纪要或新华社稿件,书面语言多,这是与人们生活中习惯于听的形式相悖的,因为对书面语言要想听懂、理解、记住比听口头语言要求听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大众传播的受众没有兴趣也没有义务去做出这些努力,因此最容易的选择,也是他们在听到书面语言时的自然反应就是放弃——耳朵自然“关闭”。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一是对某些内容重新组织,抓住新闻实质,突出其中的新闻事实,坚决去掉套话、空话;二是要改变时政记者不采访、少采访、多用现成新闻稿的现状,通过现场提问与对内容的重新组织与提炼,让时政新闻中也充满了记者的活动和思考(当然不能主观臆造),使人真正爱听,并能一听就懂。

顺便提到的是我们的公文文体也应该有所改变,现在的文体缺乏个性和语言的生动性,任何一个人的讲话,把稿件拿给同一位播音员念,根本听不出来是谁在说话,这种千人一面、千文一词的文风是不正常的,虽然它可能表达得很准确、很恰当,也很简练;但将它用于大众传播,不仅其传播效果不会理想,而且对社会还会有更多的不良影响。

②使用同期声。时政新闻中除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晚会等新闻外,鲜有同期声。实际它应该与其他新闻一样有记者自己的采访,并选择使用有针对性、有表现力、说服力的同期声来报道新闻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将重要的同期声采录到。虽然同期声比念稿语速可能要慢一些,但一句同期声却能胜过多句解说,只要抓住事实核心,不面面俱到,传播效果反会更好。同期声实在不好选的可以考虑对新闻核心人物进行事中或尽快的事后采访,抓取到最恰当的、符合媒介要求的同期讲话来做报道。精心选择的同期声会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选择本身也表现出记者的理解、判断能力。

③画面的运用。时政新闻的画面以会议新闻为最典型,场景以会议室、礼堂为主,有时几分钟长的新闻全是不停地对同一个会场做不同方向的“扫描”,没有其他镜头,画面单调、枯燥,没有明确的表现目的,没有可视性,极易引起观众反感,从而放弃观看。改善的方法可由记者用一些相关的资料性镜头插入使用,以辅助表达内容,也产生变化感,增加可视内容。电视台也要加强资料画面管理工作,以便记者能够较容易地用来作报道;而记者也要加强主动性,积极动脑筋改善报道形式。

时政新闻条数多,占每天《新闻联播》播出的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重要性决定的。时政新闻往往涉及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如重要会议、与外国来宾会见等都会有很多信息,并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甚至巨大的影响,它们应该有很广泛、较强的社会兴趣;而有关方面也希望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此类内容。但是单调的形式却常常淹没、干扰了那些重要信息内容的传播。在报道中不能很好根据媒介特点采访、加工信息,在新闻中看不到人的思维、感情,听到的是不易听懂的书面语言以及虽没什么错误但却没有兴味的文章;画面又是没有信息、不断简单重复、单调乏味的现象。这样的新闻让观众感到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距离太远,很难喜欢。

④深入报道新闻。很多会议、活动本身应该只是成为新闻报道的由头、切入点,应由此进入实质的、内涵的层面进行报道;而只告知事实的表面现象信息,则难有太大的意义。

时政新闻要适当提出“好看”的标准,记者要从采访就开始转变工作方法,目的是要提高时政新闻的传通率。曾有记者在报道中做过有益的尝试,使重要内容得到相应较完美形式的配合,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如何将这些努力变成一种处理此类新闻的日常的做法,使重要的时政新闻真正变成百姓关注、要看、爱看的内容,目前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3)其他国内新闻

与国际新闻不同的是,《联播》的其他国内新闻总的来说动态不足,时效性比较差,只有少量的事件新闻。这类新闻中经济新闻的比例最大,但其时效得分仅为1.6,平均为最近以前的时间,因为它有相当比例的新闻没有交代采制时间。相对而言,这类新闻使用同期声的比较多,尤其是人物采访,而运用现场同期的比较少。这类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少。在新闻来源上,这类新闻有四分之三(75.1%)是由中央台自采,另有12.8%由中央台与地方台合作,来自地方台的稿件只占新闻总数的7.0%,另有5.1%的新闻来自其他来源。

在这类新闻中需要提出来的是人物新闻。它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数量少,人物新闻包括典型人物与讣告两类,在样本一中分别为4条和2条,占新闻总数的3.5%。其次是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典型人物4条中3条有同期声谈话,2条有记者出镜采访,虽然报道形式较丰富,但人物是老典型,报道也从旧话题说起,且人物个性不突出,难以引起大家的兴趣;讣告则多为评价加简历,比较格式化,较少变化也较少感情。

再次是人物选择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人物。如这周的新闻中,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多位外国来宾:蒙古总理、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秘书长等。其中只有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有个人简历介绍,虽然内容简约、信息密集、缺乏个性,但也有胜于无。其他人都没有介绍。

其实新闻人物报道可以带出新闻事件与背景,能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一国、一事,较好克服新闻零碎、片段的缺点,留下一些个性化、形象化的印象;以人带事、以点带面,也较有趣味,这是动态新闻的一个可开掘的领域。

以两个星期为样本管窥《新闻联播》,虽然不能见“豹之全貌”,但一定程度上也把握其大体脉络。笔者认为,《新闻联播》在国内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政令,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些积弊也正在日渐影响或削弱着《联播》的传播效果。《新闻联播》只有尽快克服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才能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国家级电视台第一新闻节目的地位吻合起来。

同类推荐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本书作者通过列举不同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们民族传统性格。作者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经验为基础,诚实而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人性格的多个侧面。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本书内容分为五篇,主要包括: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器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科技创业服务理论探索、江苏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与展望等。
热门推荐
  • 兜率龟镜集

    兜率龟镜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听说王爷很傲娇

    听说王爷很傲娇

    [首先声明内容实属玄幻类!]看啥简介赶紧都给我进来进来蹲坑,啊呸,占位!是我的美貌不能吸引你们的的注意嘛!来嘛,哈尼,把你的爱放进我的文文里,各位客官入坑呀!(举大旗欢迎) 偷偷剧透(皮一点) “小二、小二。”“来了客官,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什么都可以帮吗?”“当然。”“那你帮我付一下帐吧。”“给我回来。”男人都是什么来着,说好的什么都可以呢? (大型反转姨母笑) “哎,这是哪家小公子啊,长得好生俊俏,小的们,给本姑娘抢回去做压寨夫君。”“放肆,本王岂是尔等可以抢的。”“哼,你是王爷又怎么了,只要本姑娘高兴,你是天皇老子也照抢。”……后来“你说过要把我抢回去当夫君的,怎可与他人成亲”“那不是后来没有抢成嘛”“可是……”“可是什么?”“可是你已经把我的心抢走了” (超撩人,先撒个花~) “公子在看什么?” “桃花。” “那公子好好赏花便是,为何也要瞧着我?” “自是因为……姑娘的唇脂比最美的那朵桃花还要昳丽几分。” (咳,正经的来了) 邪狱怒沉三千魂,不分善恶。明王怒灭九重界,一视佛魔……
  • 上古遗子

    上古遗子

    万族虎视眈眈,人族内部纷争不断。看上古前的少年突然觉醒,如何挽大厦于将倾。
  • 戏精女友超级作

    戏精女友超级作

    夏未扭捏而做作,对着正在厨房杀鱼的萧季书道:“鱼鱼好可怜哦~为什么要吃鱼鱼~”萧季书:“……”夏未嘟着嘴,眼睛边抽搐边抛媚眼:“皇上~你为什么不理臣妾~臣妾好伤心的啦~”萧季书:“……”夏未继续:“皇上~人家……啊——”夏未哆嗦着惊叫,因为萧季书已经忍无可忍了。只见他拿起明晃晃的菜刀,在她面前晃了晃:“皇后,闭嘴,你的戏太多了!”
  • 穿越兽世当团宠

    穿越兽世当团宠

    夜七七刚在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拍完照片,只听见轰隆一声再次睁眼就看见自己身处一片大森林。然后看见不远处跑来了一只豹子,豹子二话不说扛起自己就飞奔。
  • 冰凰炎凤

    冰凰炎凤

    七大陆英雄聚集争天下,究竟谁能一统天下?
  • 逆世神医:腹黑小姐不能惹

    逆世神医:腹黑小姐不能惹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新新人类,她不就是偶尔兼职做做杀手嘛!老天你正义感为免太多了吧!为国家除害这也算为祸苍生?!那也不用让她穿越到这种坑跌坑粮坑大婶地方来吧!不过没关系,想她一届神医,生死人肉白骨。在这异世也能活得风生水起!左手一只受,右手一只兽,旁边还有个绝色魔王撒娇卖萌求包养,看你这么真诚的份儿上,本小姐就收了你吧。美人来,给姐姐我摸摸~(各种猥琐)本文搞笑轻松,绝无各种少儿不宜。各位官人,进来看看~
  • 当一切归零

    当一切归零

    御兽种田把酒言,何必人人逆天行,且行且珍惜,活在当下。名与利都不去争,笑看江湖傲一生。再世为人,不为名利而活,只为有朝一日能只手遮天的梦想,立志要混出个样给自己看。我从不在江湖,可江湖流传着我的传说落魄时兄弟援手,辉煌时我们,一起走!!!
  • 万象神功

    万象神功

    二零零零年,一支由化劲境界的武术家组成的特种小队秘密潜入各国,短短一个星期内连续暗杀三十多名各国高层,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由于在核武器的威慑下,难以出现大规模战役,只有一些军备竞赛和小范围冲突发生,单兵作战能力越发重要,华人联盟也借此和共和国合作,组织多支特种部队,在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效。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武术大师特种作战的恐怖效果。各种尚武运动越来越多,习武成了最流行的风气。50年后主角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基因强化,机械改造,武术也只是昙花一现?平凡的他突然得到巨大的力量又会怎么做?成为贪恋权力财富的反派后又如何挽留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