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6600000040

第40章 媒介传统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十年传统

(一)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传统

1949年,中国媒介制度经历了一次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从媒介体制到媒介的经营管理制度都进行了重新设置。这种“设置”至今已有60年,尽管在这60年间中国的媒介制度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但它还是形成了一些“传统”,沉淀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我们进行媒介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遗产”。

1949年以来的媒介传统还可以分前30年的传统和后30年的传统。前30年(1949~1978)的媒介传统,这种传统实际上是“延安媒介传统”的延续,而延安传统又是苏区传统的延续。“在1978年以前,我国的新闻体制和工作传统是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的。这种体制和传统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初创时期。”《新青年》的改组即奠定了党报的模式,延安整风时期被系统化和制度化。新中国成立后被推广到了全国。孙旭培在概括1949年以来的新闻体制时说:“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来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品种单一而又分级别的党的机关报的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曾在短时期内(约两年多)出现过党报、非党报并存,国营、公私合营、私营报纸并存的局面,但不久便用根据地时期形成的党报政策,作为整个国家的新闻制度。民营报纸和民主党派报纸渐告消失,新闻事业(即便是工会、青年团报纸及各类专业报纸),一概称为党的新闻事业,于是由党组织统管了全国各类新闻事业。这种体制之下,报纸的政治调门一样,发表的言论一样,只有新闻因各自报道的领域不同而有所不同。‘舆论一律’、‘千报一面’也就自然形成。”概括说来,新中国成立后(包括延安以来)形成了如下一些媒介传统:

第一,媒介产权安排上的公有制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在媒介制度安排中取缔私有产权,私人所有的媒介制度安排被国有化所替代;国有媒介占据垄断地位,媒介的所有权、使用权、控制权、收益权等均归国家。这样的后果是激励机制不全,责、权、利不明确。国有化使媒介组织作为一种微观利益主体丧失了独立性、逐利性与竞争性,媒介的激励功能丧失,媒介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工具,其维生机制由自主经营转而依赖国家拨款,只需对党和国家负责,无须面向市场和受众自负盈亏,媒介自身的制度创新动力消失殆尽;媒介的功能一度扭曲。“20世纪人类的社会实践已经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是造成经济贫困和政治专制的制度根源。我们也同样有理由说,传媒业的计划体制是造成传媒领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传播服务脱离人民群众要求的制度根源。”这种媒介制度安排受到苏联传统的影响。

第二,媒介组织设置上的“机关传统”。“作为事业单位,中国的传媒业无一例外都必须以党性原则统帅一切,无条件地接受党政机关的直接领导,无条件地完成上级领导所确定的宣传任务,这使中国的传媒业成为‘准行政部门’。传媒的所有权归属于党政机关,上级领导部门可以任意处置任何一家媒体,就像在媒体集团化过程中所显示的,要并要拆,要办要关,全由领导决定。传媒主要的人权、财权、事权归属于党政机关,包括重要的人事任免、重要的投资决策、重要的改版,最后审批权都在党政机关,甚至连报刊的发行定价、报刊的版面增减都得经党政领导批准。”由于人、财、物都由国家主管,媒介自然成了政府的一个延伸机构,媒介从业人员的身份被纳入国家干部体系,媒介组织的架构也和政府机关类似,有着严格的层级。中国媒介条块分割的布局也是依照政府的行政设置来安排的。早在193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从中央局起一直到省委、区党委,以至比较带有独立性的地委、中心县委止,圴应出版地方报纸。党委与宣传部圴应以编辑、出版、发行地方报纸为自己的中心任务。”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四级办报(台)”的最初制度模型。此后的一两年内,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着重建立起各级党委组织的机关报,以作为宣传的中心,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1949年以后,中国在经济基础上是一个计划经济格局,在宣传上也是一个“计划宣传”的模式。全国的媒介布局是一报(《人民日报》)、一刊(《红旗》杂志)、两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省市(地市)一级依此类推,基本格局也是长期一报一台,80年代后又增加了电视台为省(市)委的喉舌。和行政设置一样,媒介成为党和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由于媒介成为政府机关,因此它分享了政府的一部分权力,这种行政垄断地位使中国媒介在处理政治事务上(如帮助民工讨薪、帮百姓打官司或帮助政府解决群众困难等)比西方媒体更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垄断权力”也使中国媒介的“寻租”变得更为容易和普遍。

第三,媒介功能上的“喉舌论”传统。媒介要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中国共产党最为重要的办报传统。“把新闻媒体当作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从我们党成立开始就意识到,在延安时期明确提出,一直沿袭到今天的认识或提法。”1942年9月22日《解放日报》社论《党和党报》明确提出:“报纸是党的喉舌,这是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1954年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决议指出:“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再次明确:“报刊、新闻、广播、电视是党的舆论机关”。由于媒介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设立的,在功能上就偏重意识形态宣传功能而忽视经济功能。以出版业为例。1949年后的出版经营方式实行典型的计划模式,由国家投资、下达计划和任务,然后统一由新华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销售,出版社以服务政治为唯一目的,基本上不考虑利润和经营状况。其负面结果是导致媒介财务状况恶化,入不敷出,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承担。1978年以后的媒介改革就是在经济层面上激活了媒介的“营业功能”,尽管在经营制度层面上有所改进,但“喉舌论”的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

第四,典型宣传与“多媒体”宣传的传统。“大树典型”的媒介传统由来已久。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农业劳动模范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的消息,并配发《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的社论,由此拉开了宣传典型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树立正面典型的媒介传统没有断绝,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几乎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许多典型。这些典型人物宣传起到了动员、引导和教育群众的作用,至今仍然是中国媒介最为突出的宣传手法。除利用大众媒介宣传外,为动员群众,中国共产党还创造出了许多的宣传方式,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媒介中的重要传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一开始就注重群众化、通俗化的传播形式,如在宣传形式上采用音乐、舞蹈、绘画、诗歌、漫画、木刻等文学艺术进行宣传。在传播媒介上除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外,还开发出了“黑板报”、“墙报”、“大字报”等“新媒体”。这种通俗化的黑板报、墙报等媒介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厂、学校、农村、城市,到处都有这种宣传形式,“文化大革命”时更是无所不在:到处都贴满了宣传画、标语和口号,还有大字报。1978年以来,这种形式仍然存在,不过旧瓶装新酒,很多宣传内容已脱离了政治化的色彩,世俗化的、商业化的内容取而代之,但它仍然负载着意识形态宣传的功能。显然,“大树典型”和运用多种媒介进行“立体式宣传”已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传统。

此外,政治家办报和群众办报的传统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再强化与实践的媒介传统。这当中的许多媒介传统很好地延续了下来,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媒介的“典型特征”。在保持政治稳定,推进社会改革方面,1949年以来形成的媒介传统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存在使“新华体”和《新闻联播》式媒介宣传与运作方式具有了群众基础和“合法性”,也使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保持了一种“延续性”,减少了社会震荡。当然,1949以来的媒介传统也构成了1978以来新闻改革的约束条件,由于传统具有一定的“惰性”(路径依赖性),它也使得媒介改革难以推进。林培瑞(Perry Link)认为,中国现存的传媒理念和制度设计仍然具有“宏大文化规划”的传统,这是改革前历史的深刻遗痕。“它们是一个宏大试验的一个部分。这个实验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人类有意识的设计可以塑造新的、更好的社会生活模式。”计划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媒介传统一方面保证了改革的渐进性与延续性,另一方面也束缚着中国媒介改革的深入。

同类推荐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明星正能量

    明星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情场之路、职场之路、心灵之路,皆是歧路多多。生如梦幻泡影,须臾即变。如何行进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何把成长路途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何探究到那最真实不虚的部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的选择,也是一门生命的功课。本书介绍了国内诸多一线明星们的能量转化之道。正如李光洁曾在接受访问时说:任何事情都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人生就像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这个角度看,是阴霾和晦涩的,转换个角度,也许就看到了明亮的色彩。萨提亚也说过:改变是可以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孝亲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孝亲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热门推荐
  • 青春校园之贴身高手

    青春校园之贴身高手

    他从小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后来被一位神秘的强者收养,长大后进入了一只神秘的部队,成为国家一只秘密组织的老大,成为了一名让人威风丧胆的杀手,在一次任务失败,而提前退役,回到都市后巧遇一位高校校花,之后这位校花就聘请他唯她的贴身保镖,之后他用自己所仅有的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渐渐的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以及智慧成为了商业界的风云人物,后来他感觉这种生活很枯燥,于是他就把自己所创下的公司教给了自己一个信得过的朋友那里,而他却成了一个甩手掌柜,慢慢的他开始了扮猪吃老虎的快乐生活。
  • 漫天飞雪,唯独有你

    漫天飞雪,唯独有你

    她,是上帝眷顾的人,因为缔结契约,而有了不同的身份,他,就这样闯入了她的世界,因为所有人的反对,致使他一次次的轮回,而她,一次次的追随,她追了他三世,终于,她还是他的
  • 极品全能高中生

    极品全能高中生

    一场事故让他获得一个能力——透视能力!拥有奇幻能力的他。。。。命运将会如何?极品全能高中生QQ群:490872292
  • 科技之父

    科技之父

    从解决城市雾霾开始,韩凌阳推出的每一款黑科技产品都在改变世界,引领未来。“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之父,Mr.韩!”——《时代周刊》
  • 小人物的奇迹生活

    小人物的奇迹生活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大人物,可是在那洪流滚滚的都市中,他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大人物呢?他最终是会走上传奇,还是步入荒诞?
  • 逆刃之擦肩而过

    逆刃之擦肩而过

    他与她相恋三世却不得善终。这一世她穿越了,来到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她丢了心,守在他身边,换来的却是无尽的伤害。当得知一切真相后,她平静如水,安静离开,殊不知却偷走了两个人的心。然而三年后一个小女孩打包上门说是要找爹爹?
  • 修罗传说

    修罗传说

    一个二十一世界青年,被红色雷电带到异界,于是他牛十三了,先后与美人鱼公主、兽族公主、人族公主产生纠葛。兄弟受欺负了,他化身修罗,屠戮一方;女人受欺负了,他化身修罗,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个情敌为难我?没啥说的,扁他;人王跟我兄弟不对劲?没啥说的,偷光他;什么?冥神跟我有过节?没啥说的,揍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龙八部之君临

    天龙八部之君临

    大宋朝廷正处于王陵暴动,凤凰陵暴动,九黎一族等暴动的危难时刻,大辽与西夏又对大宋王朝虎视眈眈,就在这危机时刻中原十一大门派之间放弃前嫌带领整个武林同道,配合大宋王朝镇压妖邪,抗击大辽与西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好的喜欢是我们都慢慢变好

    最好的喜欢是我们都慢慢变好

    被亲情暖心照顾,被爱情用心呵护,被友情认真守护,虽然我懵懵懂懂的一步步向你靠近,但我知道,你早已经把我规划进你的未来,原来最好的喜欢是我们都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