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6600000034

第34章 国际体系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4)

1954年出现赴苏对口学习的热潮。年初,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邓拓率领由《人民日报》等各报组成的“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真理报》,在苏联学习50多天。回国后,先在《人民日报》等报上发表多篇关于学习收获的文章,不久人民出版社汇集出版《学习<;真理报>;的经验》一书,同年7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温济泽率领中央广播事业局代表团赴苏访问,回国后编印了《苏联广播经验》。同年底,新华社副社长朱穆之率领“新华社代表团”出访塔斯社,回国后编印了《塔斯社工作经验》。

《新民报》晚刊作为当时全国仅有的3家晚报之一在学习苏联的热潮中,晚刊编辑部把《莫斯科晚报》的版面全部翻译成中文,参照改版。

“走出去”的同时也“请进来”。1954年10月,《真理报》编委会率领苏联报刊工作者代表团20人应邀来中国访问,一个月中,为北京等新闻出版界举行了50多次专题报告会和座谈会。人民日报社将报告、座谈记录汇集出版《苏联报刊工作经验》一书。一年多后,苏联广播工作者代表团访华,又送来苏联广播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中国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学习效法的模式。

通过这种学习交流,苏联的新闻工作理念、制度被进一步移植到中国媒介当中来,这种移植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在媒介形式上,更表现在媒介体制以及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等。这种生搬硬套显然违背新闻规律,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如《真理报》从来不登“更正”,是一张“没有错误的报纸”,《人民日报》也不登更正;在社论的写作上,《真理报》每天一篇,《人民日报》也每天写一篇,不管有无必要;在新闻写作和标题制作上,形成了“两个凡是”:凡是《真理报》的标题就是好标题,凡是塔斯社的导语就是好导语。学习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的多行标题不见了,换成了清一色的一行题;《真理报》不登广告,于是我国的报纸也不登广告等等。50年代“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新闻原则与制度规定同样来自苏联。正是这种生搬硬套的移植,使得新闻媒介的正常功能丧失殆尽。所有苏联媒介制度安排中出现的问题中国都无一例外出现了。

苏联的媒介体制在战争年代是一种十分有效率的媒介体制,因为对敌战争需要进行统一动员,将媒介置于党的统一领导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介的组织动员功能。但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和平年代,这种媒介体制就变得毫无效率优势。媒介的信息传递功能被抑制住了,信息流动不畅,无法传递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也无法对环境做出反应,在信息封闭与信息失真的情况下,社会出现决策失误成为必然,统一的媒介宣传与动员不但不能纠正这种决策错误,反而会放大其影响,陷整个社会于崩溃的境地。中国1978年开启的媒介改革,其实就是对“苏联路径”的否定,是对这种路径依赖的调整。尽管方向不明确,但向新中国成立前搜寻媒介制度资源,向欧美媒介寻求制度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

第三节外国媒介对中国媒介制度的作用机制

国际体系实际上也是一个制度体系,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它无疑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另一个制度体系产生扰动,在国家、市场、社会等各个层面上对另一种制度体系发生影响。有学者认为,“打通国际——国内界限的传导机制有三种,它们分别代表着国家、市场与社会层面的传导机制:一是政治权力;二是价格运动;三是人口及其相关的跨国社会运动所带来的意识形态传播。”我们可以将它简化为“权力机制”、“价格机制”、“意识形态传播机制”,这三种传导机制之间本身也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外国媒介制度对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中,这三种机制同样在起作用。例如通过国际体系改变或影响中国的政治制度安排,进而影响媒介体制,这是“权力机制”在起作用;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向中国输入西方的意识形态进而影响媒介制度变迁主体的认知与行动,这是“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在起作用;通过经济杠杆对中国施加影响,进而传导至中国的媒介制度安排,这是“价格机制”的作用。中国介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深,国内主权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就越受到制约,媒介制度安排就越容易受到国际体系的影响。

国际传媒对中国媒介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直接输入

国际传媒的直接输入对国内媒介将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租界及通商口岸的存在,近代以来一直到1949年,都有国际传媒的直接输入,即外国人按照外国的媒介制度在中国创办(或发行)媒介。这种直接输入对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意义在于:它在中国的“官报”制度体系之外树立了另一种模式,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率的媒介制度范式供中国人学习、模仿,并在中国人建立自己的媒介之后参与到媒介竞争中去,这样,中国媒介就与世界媒介在同一个地域有了竞争与交流,通过学习、交流与竞争机制,直接拉近了中国媒介与世界媒介的水平,并在制度模式上两者日渐趋同。根据方汉奇先生《中国新闻事业史》一书整理出来的民国时期的外国报纸和通讯社,可以让我们看到中西媒介的“同台竞技”是如何对中国的媒介制度体系产生影响的。

可以看见,在制度示范方面,民国时期的外国报纸显然不如晚清时期对中国媒介制度影响那么大(美国和英国许多中文报纸停刊就是例证),但它仍然作为一种不受中国媒介法律约束的“另外一种制度安排”而存在,并与中国的媒介展开竞争,这种“示范”与“竞争”显然会对中国媒介形成一种推动力量。民国时期外国媒介对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示范还表现在对通讯社与广播等“新媒介”的移植上。1922年中旬,亚洲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中国无线电公司经理、美国人E.G.奥斯邦携带一套无线电广播设备由美国乘船来到上海,经过短暂筹备和试验,位于上海外滩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于1922年1月23日晚首次开始播音。早期外商开办的电台影响较大的还有1924年5月15日开播的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从第一个广播电台的出现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境内陆续开办广播电台的国家有美、日、英、法、德、意大利、瑞士和苏联等,它们所办的广播电台累计近100座,时间前后达20多年之久,直至1949年,外国在华广播电台才在中国最后绝迹。显然,这一时期外国人的“媒介植入”与“制度示范”已从报纸转移到了广播。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媒介环境中,外国媒介的直接进入会打破国内媒介已形成的均衡,促使媒介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媒介制度的变迁。这一规律不仅表现在中国的媒介制度变迁中,也可以从其他国家的媒介制度变迁中反映出来。“以印度为例,研究者指出,印度传媒的全球化对于打破国家对电视广播的控制,以此扩大公共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泽尔电视台就要比多达尔汗电视台更为关注反对党政治家的观点,并最终迫使多达尔汗电视台扩大自己的政治报道”。但在中国,1949年以后直至今天,外国媒介再也没有在中国大陆出现过,我们因此失去了“参照物”与“竞争对象”,媒介制度长期维持在一种低效率的水平,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间接输入

除了直接输入外,国际媒介的间接输入也能够影响国内的制度变迁。

国际媒介即便被拒之国门之外,但如果它能够被国人所看见,所感知,那么它仍然能够发挥对国内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这时它的影响机制是:第一,树立一种制度示范,在另一个国度或区域内与国内媒介进行效率层面的“竞争”与比较,显示出两者的优劣,这种优劣可以通过媒介的公信力、影响力与媒介的营利能力等具体指标体现出来,一般而言,越具影响力与公信力,越具赢利能力的媒介,其制度越优越,越具竞争力;第二,它可以通过报道国内所不能报道的新闻,提供国内所不能提供的信息,并通过“内销”的方式传播进来,影响国内的制度变革,同时削弱国内媒介的公信力,促进媒介制度变革,这时国际的媒介的作用在于开辟了另外一个传播渠道,能够打破国内的渠道封锁;第三,国际传媒界还通过评奖、交流或各种形式的合作为中国媒介树立制度参照,通过树立一个“西方标准”引导中国媒介的运行方向。

上述三点是在国际媒介可被观察和感知的情况下所能发挥的影响机制。但是如果国际媒介完全被隔离在一国领域之外,且其制度示范不能够被国内的同行或公众所观察与感知到,这时国外的媒介制度几乎对国内不起作用。然而要封锁这种观察渠道与感知渠道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各种资源,成本高昂,当成本高到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制度变迁还是会发生,这是由媒介制度本身的效率与制度安排的“适意性”(社会成员的满意与适应程度)所决定的。处于媒介制度效率高端的西方国家,敢于对制度低端的国家开放,而不用投入资源进行传播渠道的封锁,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安排本身是帕累托的,是有效率的,能够经得起外部制度的竞争与挑战。

1978年后,中国的媒介制度尽管在体制层面上没有变化,但其意义在于它打开了我们的观察视野,我们能够观察到除了我们自己媒介制度之外的其他制度安排,并能够对这些制度安排的效率进行比较(通过全球媒介的公信力指标、影响力指标和赢利指标判断)。当我们在认知上认识到另一种媒介制度安排优于本国的制度安排时,媒介制度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当持这种认知的人数达到足够多数,且具备行动能力时,媒介制度变迁就会发生。

从制度示范与借鉴来看,接近性越强(包括地域上的接近、文化传统上的接近、种族、人口的接近等等)则移植其制度安排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台湾与新加坡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及印度等国的媒介制度安排都能够为内地的媒介制度变迁提供更多的借鉴。实际上,随着内地、香港和台湾日益紧密的往来与联系,台湾、香港这两个华人社会的媒介制度安排及其效率很容易被内地所观察到,这在客观上构成了“三种媒介制度”之间的竞争。制度安排的优劣与效率很容易显现出来,这在中国内地的媒介制度变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香港为例,香港作为另外一种制度体系,对于内地包括媒介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香港电视节目在广东的高收视率,香港凤凰卫视比之内地电视台的竞争优势等,都会打破已有的媒介均衡格局,进而影响到内地的媒介制度安排。当然,在内地目前的体制框架下,香港的媒介体制与媒介机制还只能在外围发挥影响,尽管我们不应对此作过高的估计,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香港效应”的存在,这种效应在中国的制度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对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影响中国政治制度变革带动媒介体制改革;二是树立媒介及媒介制度典范供内地媒介及媒介管理者学习模仿;三是香港媒介直接或间接登陆内地,与内地媒介展开竞争,通过竞争改变内地媒介生态。只要存在“制度效率”的差异,没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始终会受到挑战,并最终被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所取代,这是制度演化的规律所在。

同类推荐
  •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新闻传媒写作要领与范文

    新闻传媒写作要领与范文

    消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是新闻文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新闻是报道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传播媒体向社会输出新鲜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书360多个哲理小故事,分别从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宽宏仁爱、机智勇敢、忠诚守信、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等多方面为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辅导员工作实务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有关主题。
热门推荐
  • 皇汉

    皇汉

    我们的民族叫“汉”,皇汉!无论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只能服从于一个王朝:汉!大汉的旗帜,从主人公穿越的那一刻起,势必永远飘扬下去!杀!为大汉杀出一条血路!杀!为大汉民族杀出一条血路!顺汉者昌,逆汉者亡!皇汉!!
  • 万世凌帝

    万世凌帝

    混沌初始,生灵寂灭。本源动荡之时,自神界落下一方胎灵,历经三灾十二劫,落于世俗之中。万年之后,少年玄铭现世。为荣耀,负天命,披荆斩棘,开创逆天之途。无上凌帝,遇神杀神,遇仙弑仙。
  • 欧布穿越之旅

    欧布穿越之旅

    光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黑暗!胜利还是失败!处决了一念之间!(本人是奥秘,本书写的是欧布奥特曼)群号:590739500
  • 崩坏仙子她美强渣

    崩坏仙子她美强渣

    清孤绝艳崩坏仙子×清风霁月仙门圣子苏韶鸢十五岁成人礼上,星象异常,天灾星成型。“交出天灾星!”北冥苏氏上下皆反抗,他们苏氏从小看着长大的天真烂漫天资卓绝的小女孩怎么可能是天灾星!白泽出,鲲鹏鸣,鲜血染红了北冥的海面。苏韶鸢一袭红衣,指骨根根寸裂,毁天灭地的能量爆出,于是天地寂灭,重归于混沌:你们说天道不容我,我便灭了这天道!再次睁眼,重回十五生辰,却天象未变,一切按照常理进行着。她看到一个满身圣洁,清风霁月的男子,眼底似有万种星光,干净的刺眼。于是她一步一步的靠近他,也一步一步的将他拉入黑暗。世人不知,那清孤绝艳的北冥苏韶鸢内心已经崩坏,他们只能看见清风霁月的圣子殿下居然发狂屠尽了一个村子的凡人,于是树旗征讨。终于,他眼中星河坠落,眼底荒芜,从此,妄欢无妄,梵音不鸣……“我错了……”苏韶鸢跪坐在他面前,眼中是无尽的悔意,她才明白她是喜欢那样干净的他的啊。“阿鸢,你没错,”柏抒禅牵起她,一挥手,身后山河破碎,遍地哀嚎,“是我错了,世人终究愚昧。”苏韶鸢以身献祭,用她生生世世的灰飞烟灭,只愿他仍如初见那般,如松风水月,兰姿灼灼。但,苏韶鸢又回到了十五生辰。一切从头再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天都想离婚分钱

    每天都想离婚分钱

    一场商界联姻,她嫁入赫赫有名的莫家,成为莫云泽的挂名新妻。婚礼当天,新郎不见踪影,她独自面对所有的宾客的嘲讽。传闻,莫家大少双腿残疾,不能人道。传闻,莫家大少体弱多病,算命先生说他会短命。传闻,莫家大少阴狠残暴,性子阴情不定。她跟新婚丈夫素未谋面,可是,那个男人又是谁,又是谁在她耳边阴寒冷漠的说:“苏玖,你毁了我一辈子!我们一起下地狱吧!”一座深不见底的豪门掩了一段惊天的秘密,爱而不得,恨而不能,最终,她选择极为决裂的方式,只为从他身边逃离,却不知,等待她的是另一种灾难……
  • 打工之王

    打工之王

    小人物被开启了打工系统,拥有了各种技能,开启了神奇的屌丝逆袭之旅。搞不定客户?来看我的口若悬河,平白添加百分之四十的说服力,只要没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搞定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什么,敢在爷面前傲娇,看爷的气壮山河!还不过来跪舔!想拼酒?ok。服务员,上五十二度的二锅头,对了,不要酒杯了,上大碗!嘿嘿,老子有千杯不醉,找我拼酒你丫不是没事找抽么?
  • 逆天法神

    逆天法神

    我欲乘风扫尽天下不平事,唯叹自我量不足。但愿人月两长久,花开花落此生圆。今生鱼跃此时海,来世花开彼岸红。(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红取自猫腻老师的将夜,有盗版嫌疑,还望老师勿怪!)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万古真灵

    万古真灵

    诡异的蛤蟆背棺,古怪的梦境令江城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是机缘巧合,还是先天注定?浩瀚三千界,天外九重天,道统之争,谁主沉浮?一切尽在万古真灵!
  • 锦上花开君知否

    锦上花开君知否

    十年前他还是个需要借势的储君,他则是倾力相助智勇双全却淡泊名利的丞相之子。(什么,你以为这是两个“他”的故事?~那怎么行呢?女主好有意见了~“小沐,怎么回事?说好的闪亮登场呢?!“......女主大人请息怒,为了加深读者对您的印象特意让您压轴,放心,星星会有的,闪亮会有的~”“麻溜的小沐,还我们的锦女神”“好的哈哈,马上哈哈......扶额...”)她是锦绣坊的主人,是无意中智勇救他(男一还是男二大家可以猜猜哦)于危难从此烙印于他心的人,是他(嗯猜对了不是男一就是男二)小时候的青梅,却背负血海深仇,十年隐忍解仇后又该何去何从?锦上花开君知否,指点梅心丝丝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