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3500000034

第34章 韦伯与浪漫主义歌剧

18至19世纪的德国,有三个从事浪漫主义歌剧的音乐家,他们就是刘易斯·施波尔、海因里希·莫尔施纳和卡尔·玛丽亚·冯·韦伯。

施波尔创作的作品至少有一百五十多部,其中包括十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六部歌剧,还有最受人们重视的小提琴手册。那部小提琴手册,至少是四代人的小提琴入门工具书。至于莫尔施纳,其为人所知的作品就只有《汉斯·梅林》和《吸血鬼》。他的作品给了瓦格纳很大的启发。

跟施波尔和莫尔施纳相比,韦伯无疑是佼佼者。他生前的票房收入极少。但是,当他死后,他的作品却相当卖座。他是歌剧舞台上除瓦格纳之外最杰出的人物。

1786年,韦伯出生在吕贝克市的欧也达。他从小就受到了精心的音乐教育。他的父亲是个热爱音乐的军人,他的母亲是一名歌剧演员。他父亲离开军队之后,就搞起了音乐,并拥有了自己的乐团,然后和妻子带着乐团在各地奔波。于是,年幼的韦伯也就有了遍访名师的机会。他十一岁时,就跟着著名的约瑟夫·海顿的弟弟米凯尔·海顿学习歌剧。此外,他还师从阿伯特·沃格勒,以及父亲乐团的歌手和乐长。这种环境,无疑有助于一个音乐天才的成长。但是,当他的第一部惊世之作《自由射手》完成时,他已经三十四岁了。在此之前,他也作过各种尝试,却屡试屡败。

韦伯最初的两部歌剧,是他十三岁时在慕尼黑写的,第二部还公演了,却没有被认可;随后,他又写了第三部歌剧,仍然没有成功。这一连串的失败,狠狠地打击了韦伯,让他下定决心去维也纳深造。因为,在维也纳这座有名的音乐之都里,住着绝世天才莫扎特,而莫扎特的妻子又是韦伯的亲戚。不过,即使韦伯和莫扎特有着这层关系,他也从未想过要借此来扬名,因为他太单纯了,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他甚至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曾经担任过布雷斯劳的歌剧指挥,却觉得不顺心,就重新换了一份工作。就这样,他不停地换工作,最终在布拉格找到了一份指挥工作,安安稳稳地过了三年,然后就荣幸地担任了德累斯顿的一名指挥。

不过,韦伯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待在指挥的位置上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而是创作一部能够名垂青史的歌剧。韦伯一在德累斯顿安顿下来,就开始反思。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屡屡失败的原因,那就是他学得太杂了,以致他的歌剧里外来的东西太多,缺少了本国的民俗风情。于是,他开始把目光转向自己的民族,塑造自己的风格。而此时依然盛行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德累斯顿,完全被外国歌剧包围了。韦伯决计要冲出这个外国歌剧的包围圈,并力争超越寿命长达几百年的传统歌剧。这种自发的振兴民族文化的情感,让他感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就在此时,拿破仑在滑铁卢惨遭失败。那些曾经被他征服的民族,都掀起了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浪潮。韦伯的思想,也同时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自由射手》就是在这时问世的。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一部以德国人的方式创作的德国民族歌剧。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一个青年人,在面临失去心上人的危险时,向黑暗势力求助,最终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黑猎人”马格斯(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输掉了射击比赛,面临着失去心上人阿嘉德的危险。这时,“坏人”卡斯普尔出现了,他谎称自己可以帮助马格斯,让马格斯获得最后的胜利。马格斯答应了他,却不知道他的真实目的是要阿嘉德替他下地狱。次日,当灾难就要发生时,卡斯普尔却死在了自己制造的魔弹之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题材,不但具有民族性,而且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且极富传奇色彩,所以自然能够引人入胜。

1821年,《自由射手》首次在柏林演出,当时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它的场景,在此值得一提。在一片地狱似的波希米亚森林里,到处都充满了恐怖的鬼怪、狼群、黑熊、山猫、动物头骨和破碎玻璃等,还能听到诸如鞭子的劈啪声、暴风雨声、马蹄声、车轮声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但人们从中感受到的,却是生命、自然和幻想的奇妙融合。另外,其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和民族语言,让人听着亲切而又有异趣之感。由此可见,这部歌剧能成功,靠的绝对不是偶然因素。因为,它打破了经典歌剧的局限,别出心裁地融入了民俗风情,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歌剧。

在首演之后,《自由射手》再次上演,十八个月内总共上演了五十一场。这部歌剧具有纯粹的德国民族歌剧的魅力,观众无不因此而折服。而其中的神秘森林、传奇故事、号角声、正义战,又使这部歌剧风格迥异。这部作品是作者耗费了三年的心血才写成的,它敏锐地把握住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精髓,是后来的各民族歌剧的参考标准。这就是它的功劳所在。此外,它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主导动机”。这种“主导动机”,后来被瓦格纳发挥得酣畅淋漓,它极大地解放了音乐思想,使后来的音乐家深受启迪。此外,韦伯还别具匠心地用音乐来描写人物,让某个人物和特定的音乐相对应。这是韦伯为歌剧艺术作出的又一个开拓性的贡献,它也极大地影响了歌剧的后续发展。

《自由射手》的成功,使德国音乐一下子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主宰,重新获得了“自由”。这让德国举国欢欣鼓舞起来。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在街头巷尾听到用口哨或小调重复的《自由射手》。对于这种现象,海涅曾经风趣地说:“它一天到晚地骚扰我。我虽然会因此而发牢骚,可心里却非常高兴。”至此,韦伯已经圆满完成了他向民族歌剧的转型。1823年,在继余音未散的《自由射手》之后,他又成功地创作了歌剧《玛丽安特》。这部歌剧那轻快而又简短的序曲,至今还时时在电台里回响。

随后,韦伯就去巴黎拜会了贝多芬,此时他还沉浸在成功创作《玛丽安特》的喜悦中。贝多芬热烈欢迎他的到来,并且周到地款待了他。韦伯看到原本性情粗暴、极难相处的大师,现在竟然像对待情人那样对待自己,不禁大为感动。他说:“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我没想到一个音乐泰斗竟会对我这么热情,为此,我高兴不已。”

此后,韦伯的日程排得就更紧了,他的声名也越来越显赫。但是,他依然兢兢业业地为创作民族音乐而工作着。他的乐谱是用德国的民间歌曲和舞曲填充的,歌词也以德国的社会背景和风景为主题。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上,韦伯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韦伯创作的《邀舞》,是一首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原本只是他用来试验钢琴融入浪漫歌剧会产生什么效果的,没想到它却开创了“华美的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先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韦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和成熟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1826年6月5日,韦伯在睡梦中悄然去世。在此之前,他刚刚完成《奥伯龙》这部价值一千英镑的作品。

他的骨灰于1844年被带到了德累斯顿。追悼会上,音乐界杰出的头面人物理查德·瓦格纳滔滔不绝地致了悼词。关于这一点,我相信这是瓦格纳在表达他对前辈的尊敬之情。

韦伯简简单单地过完了一生。他自小就是个瘸子,并因此而深感耻辱;他喜欢古代贵族那样的奢华生活,所以始终拼命赚钱享受。不过,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重要的是他创作了《自由射手》,我们只要记住这一点就足够了。

韦伯是壮年时去世的,所以他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一展自己的才华;即使在他走红时,他也不太受群众的欢迎。但是,盖棺定论,历史才是异常公正的裁决者。

就拿加斯帕罗·斯蓬蒂尼来说吧,在今天的公众看来,这个名字是非常陌生的,可能只有旧纸堆里才能偶然看到;可他活着的时候,却红极一时,甚至被拿破仑一世及其皇后赞誉为空前绝后的伟大音乐家,还拥有教皇授予的圣安特里耶伯爵头衔。除此以外,他还被授予了柏林大学的荣誉音乐博士学位;并被普鲁士国王热忱地邀请到柏林,指挥皇家歌剧院,还因此而获得了优异奖。而且,他还被称为“格鲁克的继承人”,并被称为一种“华丽的歌剧风格”的创始人;而他的继承人,则是法国伟大的作曲家贾柯姆·梅亚贝尔……总之,他获得的荣誉多得数不胜数。

跟斯蓬蒂尼相比,韦伯的一生就冷清多了。但是,韦伯的《自由射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而斯蓬蒂尼的作品,却早已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现在,就算是跑遍旧书店,翻查所有的图书目录,也不一定能找到斯蓬蒂尼的《奥林比亚》或是《费迪南·科尔特斯》。

事实上,很多音乐家的命运都和韦伯一样。比如斯蓬蒂尼的最大对手乔诺·安东尼奥·罗西尼,他的许多作品都没能在他生前得到较高的票房收入。但是,等他去世后,他的包括《威廉·退尔》和《塞维勒的理发师》在内的许多佳作,却备受瞩目,并且经常在各地公演。还有罗西尼的伙伴盖塔塔·多尼采蒂,他的歌剧《军中女郎》和《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也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受到世人瞩目的。这并不是历史在和他们玩笑,反而恰恰说明了历史的公正。

韦伯的音乐历久弥新,至今仍然广受欢迎。用单双簧管和法国号营造出静寂的森林氛围,使人有独自置身于森林的感觉,这就是《自由射手》的魅力。时至今日,《自由射手》也仍然是音乐界的经典之作,使他的音乐具有了恒久的生命。

贝多芬曾经作过用音乐解释剧情的尝试,却没能如愿以偿。所以,他的作品中总是多少有一些帮助观众了解情景的口头说明。但韦伯就不同了,他能够用音乐来传达一切情感,让我们能够直接从音乐中感受到事态的逐步发展。这一点,也许是他的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因为,音乐毕竟非常不适合用语言来“说明”。

韦伯的音乐永远与时代共同呼吸。

同类推荐
  • 邹跃进自选集

    邹跃进自选集

    《邹跃进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中的一册,《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邹跃进自选集》分艺术图像、艺术与社会、中国当代美术、美术史的书写四个部分。这些文章既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对美术史的发展做深入探究,又有站在全球化角度,对中外艺术现象进行横向参照,分析透彻深入,具有说服力。
  •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

    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

    这套教材一方面注重教给学生比较系统、全面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另一方面也注重教育规律的把握,注意知识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通过活动课、实验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收藏兴趣热线

    收藏兴趣热线

    本书主要有关青少年收藏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邮票、玉石、奇石、陶瓷、书法、古玩、印章、烟标、火花等内容。
  • 世界民俗艺术(下)

    世界民俗艺术(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热门推荐
  • 欧美名著丛书·第三辑(套装共4册)

    欧美名著丛书·第三辑(套装共4册)

    欧美名著丛书精选风靡世界的文学名著,打造影响一生的阅读盛宴。这些永不凋零的文化瑰宝,丰富了一代代读者的精神世界。本套装为欧美名著丛书第三辑,包含《理想国》《雾都孤儿》《坎特伯雷故事》《伊利亚特》共4部。
  • 诸天淘宝商

    诸天淘宝商

    得到一个系统,从懵懂无知开始无所不能,呼风唤雨只是小道,长生不老,无敌于世才是追求。
  • 春天,爱情和樱花

    春天,爱情和樱花

    傅子竹第一次见到林橘是在机场里,被粉丝簇拥着的他无意间回眸,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她的侧脸,怦然心动。第二次见到她。是在拍摄一档综艺节目中,一档恋爱节目,俩人再次碰见,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恋爱,好感迅速升温。傅子竹向林橘要来了联系方式后,万年冰山化身成了护妻狂魔,开启了他的追妻计划。
  • 天道蝼蚁

    天道蝼蚁

    天道。终有一日,我会凌驾于你之上,我要这天,支离破碎,这天道堕入阿鼻,打进畜生道,生生世世皆为蝼蚁,无望超脱,
  • 乱全界

    乱全界

    这里是人与神,魔,鬼,仙,灵,契约师,灵兽,凡兽,神魔兽,武功秘籍,仙法,战技,神兵,灵兽,坐骑,道士,符录师,阵法师,以及各种我们各种尚未得知的能力者,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 封神榜再封神

    封神榜再封神

    无字天书封神榜再现,太阳系重开仙道。各界,各系虫洞大开。人,妖,鬼,尸,神各显神通,拉帮结派立山头。狼烟起。擦亮已经生锈的兵戈,鲜血洗尽神器的灰尘,重温他们曾经的辉煌。找回失去的十方神器,保卫家园。来战吧。封神之路。
  • 月沉云影夜染寒

    月沉云影夜染寒

    炎夏似乎是进入了黑夜,无尽黑暗,只余一黯淡月轮,行云中埋的微光,成为了人们的奢望,黎明的曙光,似乎还很遥远,很遥远。外有列国虎视眈眈,内有影族为乱,内忧外患,不外如是。月沉出生的时候,正值家族投牛入水祭祀水神之时,感念水神恩德,故为其取名为沉,字祁愿,祈求上苍庇佑,愿无虞一生。然天不遂愿,只因,他是神所抛弃的人啊……
  • 一百二十天

    一百二十天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我不知道我是真的喜欢他,也不知道我是想他还是眷恋他对我的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妃拽上天王爷是妻奴

    医妃拽上天王爷是妻奴

    传闻墨王不近女色,身旁唯有其生母皇后和胞妹小公主能近三尺。仍有不怕死的女子想去爬墨王的床,下次无一不是死得凄惨,民间更是各种传闻。一代21世纪医学的大佬穿越到古代,有着无比宠爱自己的爹爹,十分护短的哥,某女表示想过米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