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1400000024

第24章 滕文公(下) (2)

[3]质:指初次拜见尊长时赠送的礼物。

[4]吊:哀伤。

[5]粢盛:祭祀用的米粟。

[6]媒妁:媒人,即介绍婚姻的人。

【译文】

周霄问孟子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

孟子回答道:“做官。古代的记载说:‘孔子三个月没有被国君任用,就惶惶不安;离开这个国家时,必定要带上谒见另一个国家国君的见面礼。’公明仪说过:‘古代的人如果三个月不被国君任用,那就要去安慰他。’”

周霄问道:“三个月不被国君任用,就要去安慰,这不是求官太迫切了吗?”

孟子回答道:“士人丢掉了官职,就好像诸侯失掉了国家。《礼》上说:‘诸侯亲自耕种,用来供给祭品;夫人养蚕缫丝,用来供给祭服。用作祭祀的牛羊不肥壮,谷米不洁净,礼服不齐备,就不敢用来祭祀。士人失掉了官位就没有田地俸禄,也就不能祭祀。’祭祀用的牲畜、祭器、祭服都不齐备,不敢用来祭祀,也就不敢宴请,就像遇到办丧事的人一样,难道不该去安慰他吗?”

周霄问道:“离开一个国家时,一定要带上谒见别国国君的礼物,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道:“士人做官,就像农夫种田。农夫难道会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丢弃他的农具吗?”

周霄说道:“我们魏国也是个有官做的国家,却不曾听说想做官这样急迫的。这样急迫地想做官,君子却又不轻易去做官,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道:“男孩一出生,父母就愿意给他找妻室;女孩一出生,父母就愿意给她找婆家。父母的这种心情是每个人都是有的。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同意和媒人的说合,就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翻过墙头跟人约会,那么,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会认为这种人很下贱。古代的君子不是不想做官,但又厌恶不从正道求官。不从正道求官,是和钻洞扒缝之类一样的行为。”

【阐释】

在这一章里,孟子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士人想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这是很正当和合理的事情。

在魏国人周霄问道古代的读书人想不想当官的问题时,孟子回答得很干脆:当然想,而且想当官的心情非常迫切。接着,他例举了圣人孔子三个月不当官就惶惶不安的事例。还引用另一位贤人公明义的话,说明对士人而言,失去官职是很严重的事情,犹如一个国君做了亡国奴一样。

那么,古代的士人为什么很急切地想做官呢?俗话说士、农、工、商,在古代,士人是一个地位很高的阶层,离上一级阶层很近,只要迈出出仕的这一步,就到达国家干部的阶层了。

尽管孟子认为士人想当官,甚至心情很迫切的求官是正常的和合理的,但是孟子同时也认为,君子想做官也要走正道,如果不走正道,利用下三滥的手段求官,是可耻的行为,真正的君子是不屑为之的。孟子把利用下三滥的手段求官同男女偷情看作是同样遭人唾弃的行为。有研究孟子的学者认为,孟子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在谴责依靠游说国君起家的纵横家们,认为他们就是不走正道和不择手段争取做官的人。这样理解也许太过片面了,毕竟在学说交流方面,儒家一向是主张“恕道”的。其实,孟子所说的“又恶不由其道”讲的道理跟“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是相同的,是在劝诫士人不能以扭曲自己的人格为代价求取官职。

【原文】

彭更[1 ]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2 ]于诸侯,不以泰[3 ]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4 ],以羡[5 ]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6 ]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7 ],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注释】

[1]彭更:孟子的学生。

[2]传食:指住在诸侯国国君提供的驿舍里,并接受他们提供的食物。

[3]泰:同“太”,指“过分”。

[4]通功易事:交流成果,交换物资。

[5]羡:多余。

[6]待:同“持”,意为“扶持”。

[7]墁:粉刷墙壁的工具,这里指粉刷过的墙壁。

【译文】

彭更问道:“跟在身后的车几十辆,跟随的人几百个,从这个诸侯国吃到那个诸侯国,不是太过分了吗?”

孟子回答道:“如果不正当,就是一篮子饭也不能够接受;如果正当,就是像舜那样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过分。你说过分吗?”

彭更回答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读书人不劳动而白吃饭,是不对的。”

孟子说道:“如果不互通有无,交换各行各业的产品,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粮食没人吃,妇女有多余的布没人穿。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得到吃的。比如说这里有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奉行先王的圣贤学说,来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得到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匠车工,却轻视奉行仁义道德的人呢?”

彭更说道:“木匠车工,他们干活的动机就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问,其动机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孟子问道:“你为什么以他们的动机来看问题呢?只要他们对你有功绩,应该给他们吃的,那就给他们吃的罢了。况且,你是论动机给他们吃的呢?还是论功绩给他们吃的呢?”

彭更回答道:“论动机。”

于是,孟子说道:“比如这里有一个人,把屋瓦打碎,在新刷好的墙壁上乱画,但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弄到吃的,你给他吃的吗?”

彭更回答道:“当然不给。”

孟子听了,说道:“那么,你不是论动机,而是论功绩了。”

【阐释】

这一章讲的仍然是社会分工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章里,孟子所说的“小人”不在是个贬义词,而是对“农夫”和“百工之人”这一群体的称呼。

众所周知,一个健全的社会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从事这两个层面的工作的人不仅是有一定的专长的人,而且还有着明确的分工。例如,从事精神层面的工作的是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君子,他们的工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事物质层面的工作的是农夫和百工之人,相比精神层面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该说,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此,这两个群体的人也是不能互相取代、缺一不可的。正如农夫不懂孟子懂得的大道理一样,君子做农活也不如农夫专业。不过,不管他们在哪一个层面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但是话虽这样说,实际上有人却认为,这两个群体的人,总有一个群体是重要的,一个群体是次要的。彭更就认为,农夫和百工之人应该得到报酬,而君子却不应该得到报酬。提倡社会分工的孟子当然反对彭更的说法,于是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育。

孟子教育彭更的观点主要有两条,一是君子应不应该接受报酬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难度就在于怎样界定和区分该还是不该。君子该不该接受报酬?其实,只要是正当的,不论多少都可以接受;同样,如果是不正当,不论多少都不应该接受。由谁来认定是该接受,还是不该接受呢?也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只能借助自己的良心判断了。

在这一章里,孟子还谈到了动机与效果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孟子和彭更谈论的并不复杂。彭更认为,应该从动机上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孟子则认为,应该从实际功绩和效果上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不重视过程只重视结果,不听取汇报只考察成绩。然而,面对具体的情况时,我们不可能完全兼顾动机和效果两方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看效果的。

有人说,如果把动机与效果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就进入到了哲学范畴。这时候,就不能把二者分别看待了,而是应该坚持二者的统一,也就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也就是说,不论是什么动机,从效果上来看,错误的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就是正确的;同样,无论是什么结果,从动机上来看,动机不正确的就是错的,动机正确的就是对的。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1 ]曰:“子欲子之王之[2 ]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3 ]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4 ]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5 ],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注释】

[1]戴不胜:人名,宋国的大臣。

[2]之:往、到。

[3]咻:喧哗吵闹。

[4]庄岳:齐国街里的名称。

[5]薛居州:宋国著名的贤臣。

【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道:“你希望你的国君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吧。比如说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他好。”

于是,孟子接着说道:“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国君和谁去做坏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国君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单一个薛居州能把国君怎么样呢?”

【阐释】

孟子在这一章里讲述“一傅众咻”的寓言,本意不是讨论教育和学习的关系,而是讽刺宋国国君行仁政的事。也就是说,虽然孟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 墨韵三闲

    墨韵三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自己所学习、所经历、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与其延伸出的对人生的感悟。也算是作者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和学习他人收获的小结。其中涉及对事物的看法、对自身的修炼、对心态的控制等。对年轻人思考人生提供了参考。
  •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通过十堂静心课,引导女性朋友放下无谓的执着,熄灭心中的妄念,专注当下的事情,释放更高境界的大爱,获得安宁的心绪处理生活和工作。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守望者)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守望者)

    哲学归根到底关注的是人的命运。根据逻辑与历史、时代精神与时代相一致的原则,本书区分出西方哲学发展的前现代(古代)、早期现代、后期现代和后现代(当代)四种形态,并重点探讨现代哲学的历程。导论是对主体问题的概述,其余各章围绕主体的确立、主体的危机、主体的解体和主体的终结来揭示意识主体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主要西方哲学流派,既具有宏大的理论视野,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热门推荐
  • 天帝是怎样养成的

    天帝是怎样养成的

    引子就算是修仙,我也能修成一个升斗小仙...。系统提示:今日有文案三千,宿主需要在两个时辰之内完成,并在其后参加第一百二十八次仙宫阅兵仪式,进行演讲。任务成功:奖励新大千世界一枚。(新世界,新征途,宿主制霸仙界的旅途才刚刚开始。)任务失败:抹杀宿主。坐在天帝大位之上,处理无数文案的杨小开泪流满面道:“我想要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啊...。”
  • 校园邪神

    校园邪神

    他精通绝世医术,梦想却是给女人丰丰胸给男人补补肾!他背景强悍却对父亲恨之入骨!舍弃千万的身家,宁愿在这里为一顿饭折腰!变态师傅背景神秘,才让从小身患绝症的他活下来!他家有貌美童养媳,外有无数美女红颜!打架他没有那个体力,泡妞他没有那个心力,但拿尖刀插兄弟肋,坐在墙头等红杏这才是他的强项……
  • 皇上钓个小狐狸

    皇上钓个小狐狸

    双双穿越古国,是玉帝安排还是命运注定?他们本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只因一次奇怪的穿越,相遇相爱。那一年风花雪月,我们的脸上扬起幸福的笑脸。
  • 我家女帝你惹不起

    我家女帝你惹不起

    【单女主】【真·无敌流】轮回之后,才是天道。他曾是万道之祖,开创武道盛世;他也是异世邪君,脚踩诸天圣子;……如今,他轮回归来,只为证那无上大道……谁说英雄就不能有绕指柔肠?敢惹我家女帝,你,死定了!
  • 天澜忆梦录

    天澜忆梦录

    他是孤儿,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杭邂逅一位女子,女子正好是他心中“丁香一般的姑娘”,自此,姑娘的颜容刻在了他的心上。奈何天灾人祸,他死后,依然无法忘记那位姑娘,便要踏破穹宇,以求再见之日。“以我之名,让我们两个的名字响彻天澜!”少年立下宏愿,只是为了以后与女子的相见缥缈之期,且看少年在这条路上,风云相伴!一曲琴音说天澜,万载幽冥亘古传,踏入长生不死地,唯求千年心中兰!血海骨山妖娆翩,此生定与风云伴。九霄云外天外天,堕入凡尘为容颜
  • 这可不是主神世界

    这可不是主神世界

    作为第101位协力者穿越到二次元世界去捕捉恶灵!如果是去二次元的收后宫的话!看样子很不错呢他原本是一个小小快递员,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次偶然的机会收到一封来自主神的世界的来信!什么怨灵控制主神空间?作为第101位协力者穿越到二次元世界去捕捉恶灵!如果是去二次元的收后宫的话!看样子很不错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朕独倾心皇后

    朕独倾心皇后

    上代人之间的恩怨,决定了这辈子他们的命运。亡国公主复仇记,看她会怎样抉择爱与恨。
  • 直到昨天

    直到昨天

    小说讲述了大学毕业生李悦凡,在人才招聘会上被大洋公司录取,进入公司后,开始暗恋自己的老板林珊,正在他以为自己撞上桃花运之际,公司的副总康裕现身了。康裕能力非凡,气场强大,早已和林珊相恋,这使悦凡悲催不已。一个初入职场,一个是老江湖,悦凡哪有胜算,悦凡在此逆境中获得了林珊和财务刘总的支持,成长起来,渐渐成为了与康裕竞争的对手。在康裕和悦凡的对抗中,林珊渐渐喜欢上了单纯执着的悦凡,放弃了手段卑劣的康裕,二人展开了感情事业争夺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