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900000020

第20章 帕默斯顿勋爵(4)

各个方面的因素集结在一起,事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国家一下子笼罩在战争在即的阴影下。几个月以来,在变化莫测的外交中,在骚乱不安的政治中,问题越来越黑暗、迷茫。一方面是国民的情绪在极限中波动,在这个非常危急的时刻,在风云莫测、危机重重的谈判中,帕默斯顿忽然宣布辞职。于是,积压在民众心中的愤怒瞬间迸发。他们觉得,以前在可怕又复杂的事件里,他们受着软弱尴尬的指导,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在中心位置有一个人,这个人拥有实力、勇气、决断力,并且值得信任。现在他们听说那个人不再是他们的领袖,为什么?他们愤怒、焦虑以致最后神经衰弱,他们拼命地环顾四周,想要发现其中不可告人的隐情。他们怀疑其中会有阴谋,闻到了背叛的气息。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倾泻愤怒的对象。对呀,那个在最高位置上的外国人,那个固执己见、不加掩饰的外国人,是不是对他们所尊崇的战士心怀敌意?从听到帕默斯顿辞职的那一刻起,全国上下强烈抗议,将他们不同寻常的仇恨和愤怒全部倾注到艾伯特的头上,如狂风暴雨那样,无与伦比的猛烈。举国上下都宣称女王的丈夫是一个叛国贼,是俄国的工具,说他在俄国的指示下赶走了帕默斯顿,又说他为了英格兰敌人的利益而操纵英国的外交策略。连续几周,这种指控不断在报纸上出现,在公众集会上回响,在私人谈话中阐述。这些言论,传遍了全国,越传越极端,越传越不着边际。同时,有声望的报纸开始发出猛烈的攻击,把这些言论印在半便士的单页上,在伦敦街头叫卖。粗俗的谩骂表达了他们怀有相同的猜疑。最后,最不可思议的谣言也开始传播了。

1854年1月,有小道消息称艾伯特因卖国而被捕,他将被软禁在伦敦塔。有人说,女王自己也被抓了。事实上,人群聚集到伦敦塔,对这对被囚禁的王室贵族翘首以待。这些荒诞绝伦的传闻,实在是战争将至、气氛紧张所致。帕默斯顿辞职的原因却是至今无人知晓,而且有可能是因为宫廷一方的继续敌视。但是,说艾伯特操纵政府拥护俄国的利益,的确没有事实依据。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往往游离于两种互不相容的政策:一种是不干涉;一种是以武力做后盾达到威胁的效果。无论是哪种政策,如果能贯彻到底,很可能会是一个和平而成功的结果,但是如果将这些政策混杂在一起,只会导致战争的爆发。

艾伯特生性谨慎,他本来试图穿越复杂得像迷宫一样的欧洲外交,但最终在迷宫里迷路了。整个内阁都是如此。如果战争发生,他的反俄情绪绝不亚于英国的好战分子。不过,尽管集中到艾伯特身上的最严厉的指控无根无据,但是出现这种局面是有潜在的理由的。这不是为了解释,而是根据一般人的心理状态而言的。女王的丈夫来自国外,他自小在宫廷外长大,头脑里充满了外国的思想,很多近亲都是外国首领。这样,虽然他到英国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反对的理由不仅在理论上,实际上也产生了令人不愉快的严重后果。英国大臣们对艾伯特那些对德意志的偏向颇有微词,而帕默斯顿勋爵、克拉伦登勋爵、阿伯丁勋爵也都持有相同的看法。而且,凡是在国家政策发生严重问题时,内阁一方总是迁怒于内廷一方的偏见,因为那方的德国势力、德国传统太过强势。至于帕默斯顿,一谈到这一话题,他的言辞更容易肆无忌惮。被免职后,他在恼羞成怒之下,直言不讳地称自己是外国阴谋的受害者。后来虽然他指控的语气缓和了,但从这方面发出的这种暗讽,已十足地证明艾伯特在外国成长、受外国教育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怎样恶劣的影响。

事情不止这样,艾伯特在英国的地位也引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宪法问题。他的存在让一个旧难题产生了新意义——国王的职位与职权究竟应该怎样定义?这些职位与职权实际上都已经在艾伯特的掌握之中了,他会用这些权力来做什么呢?关于王权在宪法中的位置,他有着明确的观点,因为这是斯托克马尔的观点。恰巧,我们有斯托克马尔给艾伯特的一封长信,斯托克马尔在这封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在这个时候,在爆发克里米亚半岛战争前夕,君主立宪制国家,据男爵说,自从《改革法案》以来便丧失了自己的光芒。现在,“每天都有危险,很有可能变成纯粹的内阁制”。老派托立党“直接关怀拥护君主的特权”,现在已经消亡了;辉格党“也只不过是有意无意的共和主义者而已,他们对君主的关系如同狼对羊”。英国有一条规矩,就是讨论宪法问题的时候不得引入“不负责任的君主的名字或本人”,这是违宪行为,是“一种宪法上的定义,虽然早就存在,但是充满了危险”。男爵警告艾伯特:“如果英国女王放任辉格党内阁按照此条例实行,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大多数国民就会相信,国王仅仅是一个玩偶,她只是按照大臣的旨意,赞成就点点头,反对则摇摇头。”“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关键是”男爵说,“一点儿也不应该错过维护君主合法地位的机会”。“这不难做到,”他补充道,“而且,像女王夫妇这样忠诚的人,永远不会让大臣们感到为难。”在男爵看来,王权的最低要求应包含“国王应有担任内阁会议中的主席的永久的权力,君主应居永久首相的地位,其权力在内阁的临时首脑之上,这样,在有关纪律问题上就可以行使最高的权威了”。君主“还可以参与和完善政府的设施,因为一位国王和他的大臣同样有能力,同样有才华,同样爱国,而拒绝在议会的审议中发挥这些长处,实在是不合情理”。男爵说:“当然要英明果断地行使这一权力,如果能这样做,相信能保障君主立宪制,而且还可以使君主立宪制度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有力、迄今从没有出现的高境界。”

现在的解释也是可以的,虽然很难符合内阁制的基本原理,威廉三世主持内阁会议,而他就是一个立宪君主:在斯托克马尔的心目中,他想在宪法中给女王一个类似威廉三世时代曾占据过的地位。但是这样的理论,会使君主拥有的权力比乔治三世大得多。这显然与英国自革命以来公众生活发生的趋势相背离,而且,斯托克马尔坚持了这种主张,并把它强加给了艾伯特,这一点意义重大。事实上,人们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艾伯特不但在理论上支持这些观点,而且他为了实践它们而蓄谋已久。君主和帕默斯顿的斗争史就是一个令人吃惊的证据,证明了这的确是事实。在斗争达到顶点的时候,女王根据斯托克马尔1850年写的备忘录,声称如果外交大臣擅自篡改她批准过的文件,那么她就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要求罢免他。那个备忘录实际上非常清楚地表示了君主想脱离首相、自主行动的愿望。约翰勋爵不惜一切代价,加强自己的势力来反对帕默斯顿,他接受了这份备忘录,从此默许了君主的要求。不仅如此,在罢免了帕默斯顿之后,如果君主不愿意,便可以以此为理由解除一位有势力、受欢迎的大臣。在斯托克马尔和艾伯特的指使下,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好似“君主立宪政体”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有力、从没有出现过的境界”。

可是,关于君主地位的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形势并不明显,但是也非常可怕,而且周围不同寻常的环境本身使人躁动不安。事实上,因为行使君主职权的是一个宪法不明之人,他对于君主却有着界限不明的无限的限制力,这个人是国君的丈夫,这个事实说明影响的确存在,而且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模棱两可、拥有强权的人扰乱了历史久远、细致而且防范很严的英国宪法。艾伯特当初在开始他的政治生涯时,肯定意想不到会变成今天这个地步。对于他自己,他并不想减少他行使的职权,也不想缩减他的权力范围。他在1850年对惠灵顿公爵的谈话中说,他认为他的责任就是,“将自己藏于夫人的背后,不在公众面前承担独立的责任,把自己的立场化作妻子立场的一部分,补充她在行使权力时出现的无法避免的漏洞。长久密切地关注一切内务的细节,以便能在任何时刻都对她提出忠告,帮助她应对艰难的问题和复杂的任务,这些难题有的是牵涉到国际事务的,有的是关于政治事务的,有时是关于社会或者个人的。除了是她家庭的主任,她家庭的督导,她的私事事务的经理,她的政治事务的重要顾问,她与政府官员联络的唯一的助手,此外,还是女王的丈夫,王室儿童的监护人,国王的私人秘书和永久的大臣”。斯托克马尔的学生很有长进,未来一片光明。民众意识到了艾伯特的势力,他们感到非常不安,他们认为现在维多利亚的生活开始被别人主宰着。在一片黑暗中,男爵隐隐出现,又是一位外国人。一个外国男爵控制一个外国王子,这位外国王子控制着英国女王,而女王自己在这种阴影下暗中行动。当男爵和王子从她的阴影中出来时,一位受国民爱戴的大臣倒下了,所有这一切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会结束呢?

在几周内,帕默斯顿撤回了他的辞职请求,公众的愤慨很快就平息了。国会召开时,上下议院两党的领袖都支持艾伯特,强调说对国家有无懈可击的忠诚,而且提出在所有国家主权问题上都有忠告国君的权力。维多利亚非常高兴,“我亲爱的丈夫的地位,”她告诉男爵,“已被确定下来,他的功绩也被各界公认。我们到上议院时,四周人山人海,都是友好地来看我们的。”很快,英国最终卷入克里米亚战争。在随后的斗争里,艾伯特的爱国心显得毫无意义了,过去的仇恨也被遗忘了。可是,这次战争的结果令王室夫妇不那么愉快:它成全了帕默斯顿的野心。在5年前的1855年,约翰·拉塞尔勋爵曾经说过“年纪太大,没有宏伟前途”的那个人,成为英国的首相,此后,除了一次短暂的中断,他一直担任了这个职位10年之久。

[1]法国北部的一个城市。

同类推荐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记录了爱因斯坦这位天才科学家不凡的一生,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他对于物理学的飞跃式贡献就是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这一理论至今仍令科学界获益良多。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纪晓岚凭借机敏的才智伴随皇帝左右,把一个文人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荣宠备至,一生占尽风光。
  •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然而今天的布拉格已经成了欧洲独立国家捷克的首都,当地居民也已不再使用卡夫卡写作时用的语言了。卡夫卡出时当时的布拉格是奥匈帝国的重要城市之一,而奥匈帝国则处于哈普斯堡皇室两元君主执政时期,官方语是德语。卡夫卡是犹太人但在当时布拉格的犹太人几乎被全盘德国化了。这样的背景对任何作家来说都已经够复杂了而相对卡夫卡来说这更成为了他那复杂的作品和痛苦的个人生活源泉。
热门推荐
  • 异元之陆

    异元之陆

    异元大陆,充满困难与挑战。凌海义子凌安将大陆颠覆!而故事的开端则从偏远奥骁国开始……
  • 这座荒岛是我家

    这座荒岛是我家

    他,刘云海。曾经只是个不入流的社会混混,意外落到一个荒岛!随着时间递进,他的强大终将光临荒岛的每个角落......
  • 从来就不天真

    从来就不天真

    本以为孤独的十五岁,会在唯一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里撞钟,却被一个妖物少年强行闯入,原本整日里的开怀大笑也会在某一天,因为某个人变成撕心裂肺的痛,一直不明白,没有母亲的孩子是不是只有自己才会疼惜自己,青春的泪水流得再汹涌,最终也只能汇集成一条湍流不息的小河,辛辛苦苦地日夜兼程,不是为了融入大海,只是为了流进他的心里……
  • 寂神道之轮回

    寂神道之轮回

    神族道戮苍生道何用,掌轮回寂神道拯苍生。“既然神族所谓的道就是屠戮苍生,那么要道有什么用我将掌控轮回,寂灭神道,拯救苍生。”身怀泯灭神魂,轮回之体和造化神器的洛天终成为大陆巅峰,但发现天赐大陆只是宇宙元域的试炼场。看洛天怎样独霸元域,突破桎梏,化为不朽,永世不灭!!!寂神道之轮回已在17k小说网、小说阅读网发布
  • 转世异界记

    转世异界记

    修真界一剑阁阁主飞身失败,转世到异世!异能者!魔法师,剑士,刺客,神族,魔族,兽族,精灵,齐聚一堂!三大陆一海四位面!泡尽神族魔族精灵公主!大战各种属性魔法!书中会出现火影忍者还海贼王等动漫的打斗模式!通灵术!三刀流!将一切事物弹开的能力!找伙伴,创立海贼团!跟世界政府为敌,想知道后来的结果么?那就来看转世异界记吧!
  • 鸿天神武

    鸿天神武

    三千世界,鸿蒙初开之际,先有盘古开天在前,又有女娲造人在后。三千世界中逐形成了无数的星光,这些星光又经历了数千万载的岁月,逐形成了十二万九千八百大世界,六万四千九百小世界。至此,法则立,天地成,阴阳平,万物生。
  • 我真的是大法师

    我真的是大法师

    突然变成了法师怎么办?当然是上网搜索一下法师加点攻略啊……“法师怎么加点?”【一级光亮术照明,双持点满,其它全点体质和力量。】周佳看着搜索引擎搜出来的答案,作为游戏小白的他,竟然信了!
  • 最高修真学院

    最高修真学院

    传说中有一座修真学院,院长乃道祖之下境界第一。传说曾经“被”杀妻证道的女状元,掌握了书法大道的道君,曾经是这位院长的得意门生。传说天下第一剑仙,曾经哭着喊着想要拜入这座修真学院。传说魔道的“魔圣”曾经想要女装混入这座修真学院,结果后半生只能以女装度日。传说只要能够进入这座修真学院,就会有为自己量身打造、直达道君的修真秘籍。这是一座神秘强大,无所不能,无所不包,至今仍在创造传说的修真学院!我,就是这座学院的院长院的院长。传说中的男人。
  • 盛世星途:绯闻娇妻隐婚豪门

    盛世星途:绯闻娇妻隐婚豪门

    本小说已改成《璀璨星途:重生之绯闻女王》,请各位亲移驾O(∩_∩)O~
  • 黑道女王夺爱记

    黑道女王夺爱记

    相见亦是好的开头,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必有坏。她们本是黑道界的女王,常拒人于千里之外,杀人不眨眼,却唯独对自己家的两个老头没有了办法。她们无奈于家中两个老头好毫无厘头的安排,而去了玄圣贵族学院,在这里,她们遇到了他们,他们从相见到相识再到相聚,最终形影不离,却只因几场误会把他们搞得支离破碎、疲惫不堪,当他们在经历感情的重重考验之后,又一定会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