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000000020

第20章 心理健康人格篇(2)

(4)训练内容和目标: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始时由施治者和受训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学或同事)为交谈对象,每次要求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交谈内容和方式不限,逐渐做到主动、自然和比较融洽地随便交谈。进而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再增加到30分钟);对象由1人增加到5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鼓励其转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

2.兴趣培养法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认知。要求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应使其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是一种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宇宙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奇趣欢乐的道路上旅行,这样才能充满生活乐趣和前进的活力。

(2)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

(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内容有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1835年,德国的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此种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障碍。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一、形成原因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2种含义:

①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入,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

②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自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衷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二、表现特征

对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标准,心理学家克莱克利在他的《正常的假面具》中作过描述。他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反社会型人格的16条明显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的心神不宁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型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作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三、心理分析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如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一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大约有30%~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病案】

李某,男,23岁。未婚,无业。小学文化程度。自幼顽皮,动辄与家人争吵,摔打东西,有一次吵架时用螺丝刀刺伤其兄。8岁入学,成绩一直很差,老师多次家访。其母百般袒护,小学四年级时自动退学,终日混迹于火车站,夜不归宿,与一伙坏友鬼混,致使一女青年怀孕后自杀。从小打架扒窃成习,15岁时因盗窃行为人少管所3年,18岁又因偷窃送劳动教养。19岁因报复行凶,致人重伤而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

李某在监狱中表现为不守监规、偷盗仓库,与其他犯人斗殴,辱骂管理人员,劳动时不遵守操作规程,致使一台牛头车床严重损坏,造成停产。某日在挖土时又与另一犯人发生口角,用镊头连击该犯人的面部、腰部,造成其当场昏倒、颧骨骨折。

当晚李某自觉问题严重,即自备方便面、鸡蛋、白糖等向被打伤的犯人赔礼道歉,企图息事宁人。审讯过程中否认有意伤害,到第三次提审时破口辱骂办案人员,并威胁说:“咱走着瞧,就是这次加了刑出去还有见面的时候!”

次日绝食、缄默、裸体、头击铁门。有时又偷吃东西,要同监犯人证明管教干部打了他,给家中母亲写遗书、扬言要自杀。被送来作精神鉴定。

李父系汽车司机,嗜酒,性情暴躁。与同事关系不睦。对子女冷淡,常用木棍、砖块殴打子女。李母性格刁泼,常与邻居吵架。哥自幼患癫痫,性格怪僻,有偷窃习惯,对家人凶狠。后经检查,李某神经系统无异常,脑电图正常,无精神障碍。在药物催眠状态下小声说话。长吁短叹,感到冤枉。说被打的犯人是他平素最尊敬的,不是有意去伤害他,是他自己跌伤的。却反咬一口怪是他打的。否认自己重新犯罪,否认有精神病。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实例。

四、治疗方法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机关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入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如上述病例中的李某,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经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回避型人格障碍

佛教中有“出世”与“入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入世”则指普度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一、表现特征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力应付。《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其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己,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

二、心理分析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同类推荐
  • 心理诊所

    心理诊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多位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治疗咨询实践的专家共同完成,参阅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医学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们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长期积累的丰富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理健康促进与问题解决的基本知识,提供了许多简便易行的自我评估工具与自我指导方法。既是一部理解自己与他人、完善和发展自我、科学地帮助他人和自己解决心理问题、使读者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的一部实用性心理学必备读物,也可作为一部系统的心理医学参考教材。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本书揭示了听觉、触觉、视觉、嗅觉、感觉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弗洛伊德3、4:释梦(上、下)

    弗洛伊德3、4:释梦(上、下)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释梦》分上、下两册,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富创见的、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释梦》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 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一般会出现这样几种心理情况:懦弱与自卑并存,这是一种内向型心理;拒绝与人交流,这是一种封闭型心理;承受不了外界打击,这是一种脆弱型心理;容易冲动而犯下大错,这是一种情绪型心理;接受不了他人的批评,这是一种虚荣型心理;羡慕他人的生活水平,这是一种攀比型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当然不可能同时存在于某一个中学生的身上,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较大的毁坏力。美国著名教育大师鲍肯说:“学生的心理症结,就是于心态在平时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有外界引发,而内在不能正确吸纳而决定的。”跟着青年少年心理问题的增多,“心理健康”已成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满级牧师

    漫威之满级牧师

    满级流,小说界里的一股泥石流。开局就是超神,满级属性,纯正满级文,一拳光头类型。作为新时代网络宅男的李从心,带的满级的属性穿越到了复仇者联盟电影宇宙,本来想做个超级英雄,然鹅,这个宇宙似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奇瑞塔星人来袭了。。。。。斯塔克:“Mynameis钢!铁!侠!”尹凡万科:“虽然我讨厌那个张扬的花花公子,但是这次我觉得他做的没错,战斗吧!为了家园!”美国队长:“拿起武器,天佑米国!”冬冰:“为了救赎!”九头蛇:“九头蛇万岁!”浩克:“吼吼吼。。。。”憎恶:“那个绿色的笨蛋!战场,是士兵的归宿!”罗斯将军:“开火!”。。。。。。。克里帝国:“事关宇宙,我觉得还是由我们战斗比较合适!”斯克鲁人:“为了宇宙生命!”是时候来一波正能量了!!!
  • tfboys茉莉花开

    tfboys茉莉花开

    有甜文,也欢迎鹿饭来,有鹿晗。初见“喂!你太没礼貌了”“你才没礼貌呢!!”再见十八岁,是最美的时刻,他们却面临分离的悲痛,当代明星三小只在努力实现着他们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对突然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三个女生有些苦涩而又朦胧的感情,这是真正的爱情吗??在未满25岁之前,他们会打破这个诺言吗?
  • 大道飞扬

    大道飞扬

    高飞扬附身孔宣游戏洪荒,却遭遇混沌雷劫……天雷化形,混沌任龙,原始凤凰,大道法身,盘古虚影……再次重生后,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求的是道!修的是真!然而何处是道?何处亦为真呢?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阳光也会使人受伤

    阳光也会使人受伤

    总有人说,阳光,代表着希望,阳光会扫清所有的阴霾,累了,出去晒晒太阳吧,头疼,出去照照阳光吧,感冒了,出去晒太阳消消毒,可,如果心灵感冒了呢?晒太阳也可以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牧场

    恶魔牧场

    我是个野蛮人,所谓野蛮人就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而我是野蛮人中的异类,我很聪明,但我的运气不太好,因为得罪了矮人王,我的部落被灭掉,我也被抓为奴隶,阴差阳错的一个美丽的人族公主将我买了回去,你们说我是认命呢,认命呢,还是认命呢
  • 特工毒妃,王爷别挡道

    特工毒妃,王爷别挡道

    21世纪天才女特工洛啡,本想着和自己所爱的人隐居不在问世间之事,可知自己的爱人却背叛了自己,穿越到废材身上,母亲早死,父亲不爱,遭白莲花姐妹各种欺辱,自己未婚夫和白莲花姐姐搞到了一起。没事这都不算什么,没神力我照样可以称霸世界,可这个赖在自己身上的男人是谁,不是说好当朝异姓王爷不近女色,暴躁,杀人如麻,这些是什么啊。
  • 三国之刘备后传

    三国之刘备后传

    穿越成刚打下汉中的刘备,且看58岁的王小刚成了刘备如何一统天下
  • 惊天迷雾

    惊天迷雾

    龙焱是来自Y星球的外星人。他乘坐着星际飞碟经过漫长的漂泊,进入大气层,被地球引力作用来到地球上空,因燃料耗尽而坠毁。同伴尽数死亡,龙焱侥幸逃生。龙焱和女作家白雪、出租车司机陆虎、历史学博士阳春等无意中陷入黑社会组织黑虎帮的争斗,创造了一个个以弱胜强的奇迹。在龙焱超能力的作用下,阳春、白雪、陆虎等人大胆探险,深入虎穴,逐步解开了关于《易经》来源的奥秘,并且发现华夏帝国竟然和古埃及有着深厚的渊源,解开了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