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7500000012

第12章 无为观(1)

儒家谈王道,以格物致知为人手,诚意正心为妙用,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法家言法制,以威势可以禁暴,德厚不足以止乱为根据。论的是严刑苛制,以“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来安邦定国。那么,老子的无为之道说了些什么?这里面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治国之道?

河伯问海神说:“什么叫自然?什么叫人为?”海神说:“牛马各有四只脚,这叫自然。把牛鼻穿上缰绳,把马头套上嚼子,这叫做人为。”

一、有为之害

道,无为而无所不为。昔之伏羲以道治天下,四海升平,风调雨顺,乃是合乎大道之天理而无为无不为。自后来者渐渐失道丢德,便以仁义治天下;仁义渐少,则以礼乐来约束;后又践踏礼乐,便以法令来严格;法令遭到破坏,便又以刑罚来警示;最后使得民之反抗愈强,则演变为镇压,以兵来治天下。有为之层次升级,而有为之祸患也逐步暴露。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因为失道而悖德,所以才不得已宣扬仁义。大道行时,本质具足仁义,所以世人个个自然而然不离仁义。而大道废而不行之时,因为人人缺仁少义,才提倡仁义,此已经是下策。

江湖的泉源干枯了,鱼儿都被困在地面上,很亲切地用口沫互相滋润着。“沾润一点我的口水吧,免得渴死啊。”“谢谢你,你真仁慈又义气呀!”这倒不如在江湖水满的时候,大家悠游自在,不相照顾的好。世人的仁爱,就像鱼儿用口沫互相滋润一样,仁爱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退一步想,当人们需要用仁爱来互相救助的时候,这世界便已不好了。大自然的爱,是无量的爱,就像江湖中的水一样。人如果要效法自然的话,就必须了解人为的“博爱”是有限的。所以,人应该相忘于自然,如同鱼儿相忘于江湖一样。

老子与孔子之观点是异曲同工,老子告诉世人仁义之提出,皆是因为离道久矣,让世人迷途知返。而孔子提倡仁义,则是要世人回到道中,最终恢复道之体用。譬如有人从六楼下至一楼,再想回到六楼去,也必定要按部就班,一级一级的再原路返回。

老子反对的假仁假义,是所谓的离道而有为做作的仁义,这就是为了仁义而仁义,已经不是道了。他同时也鄙视那些在“仁义”大旗的遮掩下,而做出欺世盗名之事的伪君子。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本性具足,不假外求。提出“孝”,正道出了家庭伦理大乱,孝之不行于天下。忠臣出现,正标志着国君昏庸、国家动荡。

有一次,宋国的一个居民死了双亲,由于哀伤过度,面容憔悴,形销骨立。宋国国君知道了此事,为了表扬他的孝行,乃封他做官师。当地人听到这个消息,逢着他们的父母去世,都拼命地伤害自己的形体,结果大半都因此而死。

这就是老子所担忧的“假仁”、“假义”。因为离开了根本的行仁侠义,只不过是徒有虚表,犹如露水、气泡,转瞬即逝,亵渎了大道的至纯、至真。

事实证明,美恶同门,相对而立。我们之所以非常敬仰舜帝之孝,乃是因为他在最恶劣的六亲不和的环境中,仍力行孝道。

我们之所以赞美比干、岳飞为爱国忠臣,乃是因其所处的朝代中出现了昏君与奸臣的缘故。反之,若大道盛行,则人人沐浴仁义春风,就如在空气充足之处,已经不觉得空气的存在一般。

商太宰荡问庄子:“什么叫做仁?”

庄子说:“虎狼就有仁。”

太宰荡说:“这话怎么讲呢?”

庄子说:“虎狼父子相亲相爱,这不就是有仁吗?”

太宰荡说:“那样的仁太浅薄了,请问至仁在哪里?”

庄子说:“至仁无亲。”

太宰荡说:“我听说不亲就不爱,不爱就不孝啊!如果照您所说,至仁就是不孝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至仁的境界很高,孝的境界达不到。

好比冥山是在遥远的北方,郢是在南方。如果你站在郢地望着北方,冥山是望不到的。所以,用爱心去行孝,很容易。使双亲顺适而忘掉你的爱心,就难些。如果用自然的爱心,不亲不疏,使天下的人都很舒适而忘掉人与人之间的爱,那就更难了。”

庄子又说:“用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来使人相亲相爱,这不是最高的境界。那就像湖水干了,鱼相互吐着口沫来相亲相爱一样。不如江湖水满的时候,鱼儿在水里悠游自在,互不相干的好。所以,人要到达至仁的境界,就要超越世俗的孝悌仁义,以及忠信贞廉才行。”“最尊贵的人,不要爵位;最富有的人,不要金钱;最快乐的人,不要名誉,这才是最高的道。”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云:“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说到礼,这标志着人心已由仁义的阶段滑落下来,失去了往日的忠信敦厚,平添了浮华浅薄,而不得已又提出了礼乐来进行约束,这标志着社会已经由平静进入混乱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为了崇尚礼,而将不响应之人强制来学礼,这哪里是道呢?此时的礼已经变成了繁文缛节,流于形式,毫无作用。然而世人却乐此不疲,将时间与精力耗费在没有实质的空壳上,岂不哀哉?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礼之理在何处?也就是“礼”的根本是什么?老子将道的奥义传授给他,让他明白了道就是一切宇宙万物的根本,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所以,孔子得道后,极力提倡不离开道而行的礼乐、仁义、道德,故有“诚于中,形于外”之说,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对世人道德的后退进行严防死守,不让世人再超越礼乐的界限,继续堕落下去,一旦礼崩乐坏,则后果不堪设想。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天下的禁令太多,人民动辄违犯,使得人民不敢妄自去从事谋生之业,日渐贫穷,无法度日。这时,人民只有用奸诈诡计来获取利益,而这样又使得国家混乱,奇巧的物品越来越多,人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大。法令越多,限制越多,民无法为生,盗贼也就更猖獗了。

有个人在自己家门前种了一棵苹果树,每到果子成熟的季节就会看到满树又大又红的苹果,令人垂涎欲滴。每有乡邻、路人来到这里,就爬上树摘个果子,坐在树下,一边品尝,一边休息纳凉。这个人发现自己种的果树,果实居然成为了大家的,很不满意。于是某天,他就在树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禁止爬树。可是,过些天他发现,还是少了很多苹果。一天,他在树后的草丛里躲起来,看到一个路人走来,不屑地看了看牌子上的字,然后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把苹果打了下来。这个人立刻出来,抓着路人质问道:“你这个偷果贼,难道没有看到我这牌子吗?”路人说:“当然看到了,不过我并没有爬树啊?”果树的主人一想:“是啊!我只说不许爬树,并没有说不许用竹竿打果啊!”第二天,主人在牌子上又写道:禁止爬树!禁止用竹竿打果子!可是,他又发现有人在树下拼命地摇动果树,令果子掉落一地。于是他又加了一条:禁止爬树!禁止用竹竿打果子!禁止摇动果树!但是,还是不断地有人能以各种奇巧的方法吃到果子,他只好不断地增加禁止的范围。直到有一天,他出门时发现果树被锯断了,树上还挂着那块写满了“禁止”的牌子。

老子日:“智慧出,安有大伪。”用智慧创造了法令,殊不知智慧一出,虚伪奸诈也随之而产生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治标而不治本。庄子说:“射鸟的弓箭,捕鸟的罗网,花样越多,天空的鸟就只好乱飞了。钓鱼的钩子,捕鱼的鱼篓,花样多了,鱼就只好乱窜了。捕捉野兽的陷阱、翻车、罗网,花样多了,野兽就只有乱跑了。人类的智巧越多,欺诈、狡猾、诡辩,种种花样都来了,人世也就只好大乱了。”

孔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若以政令去领导,以刑法来压制,人民就会钻研法令,对付法纪,甚而投机取巧,只妄图如何避免刑法,而没有羞耻之心了。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有两个掌管刑狱的大臣,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这两个人贪暴残酷,设计了种种惨无人道的刑法,大搞逼供信,枉杀了许多忠臣良将。特别是周兴,外号叫“牛头阿婆”,他竟然这样说道:“凡被告之人,审讯时没有一个不自称冤枉的,处死后,也就没事了。”后来,有人向武则天密告,说周兴与人共同谋反,武则天便让来俊臣负责审理这个案子。来俊臣知道,周兴对于办案是内行,他决不会老老实实地承认参与谋反的。他想了一个办法,派人请周兴来吃饭。周兴欣然而至。席间,来俊臣装成一副向周兴请教的神态,对周兴说:

“最近,我审讯了一些犯人,种种刑具都用过了,犯人们就是不肯招供,不知老兄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周兴并不知道自己已被别人告发,回答道:“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告诉你一个妙法:

用一只大瓮(即大坛子),四面架起炭火烧,烧到内外发烫,把那些不肯认罪的囚犯放入瓮中,什么样的囚犯也得老实招供。”

于是,来俊臣马上叫人搬来一只大瓮,照周兴讲的,四周烧起炭火。然后对周兴说:“有人告发你参与谋反,太后(指武则天)命我审讯你,请兄人此瓮吧。”周兴听了,惊恐万状,当场叩头认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布置的圈套,想害别人,最后却“成全”了自己。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苛政及暴刑到了让人民无所畏惧的地步,必定起来反抗,到那时就天下大乱了。到处都是起义的呼声,统治者为了保全自己只得动用武力,但是老子说:“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所以,“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同类推荐
  • 个性:极简庄子

    个性:极简庄子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庄子》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庄子》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庄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七大章,以“人生需要学点哲学”开篇,从世界的哲学、人生的哲学、真我、自乐、自我保护五大方面切入,以“齐生死,任逍遥”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35条《庄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智慧: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解读

    黑格尔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理想国

    理想国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共分为十卷,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内容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热门推荐
  • 千古白帝

    千古白帝

    千古一梦梦黄梁,早发白帝帝临天。今生黄袍加身来,伊人已做白发翁。
  • 花枕裳

    花枕裳

    一朝穿越,她竟附上他爱的人身上,欺瞒,逃跑,终于被他堵上,他笑:“你以为你可以瞒住我,并且逃跑?“她自认倒霉,不料上仙轻启薄唇:“你占了我爱人的身,那就把你的心赔给我吧。“
  • 末日逃生

    末日逃生

    丧尸爆发,公司只有我和女老总没有被感染!我和女老总一起逃出公司,之后又一次一次的从升天之路上逃离。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唯有让自己变的强大,才能继续存活下去。来吧,挥舞起你手中的大刀,狠狠的砍在丧尸的脖子上!昔日威风凛凛的各路人物,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成为我手中的刀下之鬼!平时欺负我的那些人,在这个时候,我送你一刀,助你解脱!谢谢我吧,我是善良的天使,是上天派我来救赎人间的!
  • 谢幕前

    谢幕前

    陈离的书,记录了一名包打听出身,却做了相声演员。他开了一家。名为“诚文社”的茶馆。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 佣兵大小姐

    佣兵大小姐

    冷亦寒,冷家流落在外的私生女。谁能想到她会与世界顶级佣兵是同一人?本想好好享受一下空闲,却发现自己身边之人个个不简单!从此与黑道之人斗智斗勇,与身边美男暧昧不清。
  • 暖婚狂妻盐又甜

    暖婚狂妻盐又甜

    在娱乐圈被黑成狐狸精的南辞,因一桩交易,嫁给了身患重疾的男人秦昱北。京圈群嘲,南辞坐等守寡,然而婚后……助理来报:“总裁,夫人大半年没接到通告,寰宇娱乐公司想跟她解约。”男人指尖夹着烟,头也没抬:“收购寰宇,让她明天来我办公室签秦氏集团代言人合约。”男人们都想走进南小姐的心房,南辞只想走出秦先生的卧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今亦求精:总裁不要太放肆

    今亦求精:总裁不要太放肆

    纪小希的实习生活本来平平无奇,却无意中卷进了阴谋之中,被迫要去偷取年轻富豪商祁延的精子。然而,当这个笨贼潜入房间之后,不仅没有偷到,反而失了身。事后,商祁延邪气笑道:“精子是不能给你的,不过孩子倒是可以让你生一个……”纪小希天真的想到,那这是不是算变相完成了任务?
  • 绝色魔女,殿下别闹

    绝色魔女,殿下别闹

    她,美好的年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份,她淡然无措,却冷漠霜寒,她,清丽灵雅,却白发嗜血,她本来就是王,黑夜的王,她没想到,自己却死在了黑夜,当有一天,重生,消逝的灵魂归来,这世传奇归来,必要掌控天下,只是有一天,她发现自己不但乱了天下,还乱了谁的心?
  • 异界之动漫兑换大全

    异界之动漫兑换大全

    兑换系统,掠夺系统,修炼系统,任务系统,穿梭系统,系统兵工厂,这是一个少年得到一个要逆天的系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