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9800000031

第31章 暗访代孕群落(1)

§§§第一节神婆只是个传说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座南方县级市生活过的两个月,是我从业这十年来最安逸最腐败的一段生活。

报纸依然没有改版,刚招聘进来的一批人依然在等待。报社吃住几乎全免,每月只从工资里扣除很少的一部分钱。这家报社不差钱,财政养着,企业供着,要想登广告,你也只能选择这家报纸。记者也没有任何竞争,因为这是这座县级市唯一的一种报纸,稿件写好写坏,都无所谓,没有同城媒体的报纸竞争。

两个主任的生活更是逍遥自在,正主任跟着市委书记,副主任跟着市长,只要书记和市长下乡下企业检查工作,两个主任就屁颠屁颠地跟过去,这一趟下乡,不但有红包,而且还有礼品。至于稿件,通讯员早就写好了,只要加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登报发表了。

记者们也都分口了,一人跑几个部门。每天晚上,记者们酒足饭饱后,躺在床上等电话。每个部门也都有一个通讯员,通讯员的工作就是与报社对口的记者联系,通讯员电话来了,记者第二天就跟着部门领导去检查工作。这趟走下来,红包礼品照样会有,不过比主任的少些。稿件嘛,自然是通讯员写,记者署上自己的名字发,月底还能算稿费。

这样的报社,养活的不是记者,而是一群官僚。

如此舒服的工作能赚钱吗?能。报社一个参加工作仅仅两年的记者,不但自己买了一部十几万元的车子,还在省城买了一幢房子。当我有一次在办公室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吃一惊。无数有才华有能力的记者在大城市的大报里辛苦打拼,每月所得仅够生存;而这些小城市小县城的不起眼的小报,这些只会抄录通讯员稿件的所谓记者,收入却如此丰厚。

那两个月里,我没有分口,因为要一直等待报纸改版,等待改版后重新分口。

我们这批新来的没有红包和礼品可以拿的记者,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己找题材。这座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县级市,实在没有什么新闻,每天风平浪静,日子一如既往,除了狗在大街上游荡,就是人在墙角里撒尿,这些都不是新闻,然而,除了这些,还能再找到些什么呢?

有一天午后,我无意见走进了一家老工厂的住宅区里,看到楼房陈旧,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修盖的筒子楼,阳台上晾晒着衣服,衣服也非常陈旧,有些还打着补丁。两个小女孩站在楼下的空地上打羽毛球,羽毛球已经破了半边,应该是别人丢弃的,而她们又捡起来的。她们玩得很开心,大声笑着,快速奔跑,满脸汗珠。那种汗涔涔的笑容绽放在午后的阳光下,让我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那一刻,我突然诞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做一件“善事”。

此后,我就走进了这座小城市里的那些最贫穷的家庭,把他们的遭遇和生活告诉人们,很快就有了一些捐款。我把捐款送到了这些家庭里,看着孩子们脸上开心的笑容,感到我终于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只要能够帮助别人,就会感到很有意义。

有时候,我会来到文化馆。每次去的时候,张馆长都非常高兴。我们坐在文化馆里的一棵大树下,身体深陷进两张躺椅里,躺椅的中间摆放着一个竹茶几,茶几上放着茶壶,茶壶里泡着普洱茶,有时候是铁观音。我们经常这样躺在躺椅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斑斑点点地洒在我们的身上,树叶间有蝉声啼鸣,有一搭没一搭地聒叫着。在这间幽静的小院里,时光似乎静止了。经常地,我们爬起身,突然发现已经到了夜晚。

文化馆的生活更为清闲,这里有两种人,一种是这个小城市里的一些文人,写诗的画画的拉二胡的说快板的,有点名气就能到这里来。他们拿着国家的工资,搞着自己的“副业”;还有一种人是什么都不会干,但是有后台,领导的什么八大姑六大姨的,待在这里养老。

张馆长以前是诗人,在20世纪80年代的《星星诗刊》上发表了几首诗歌,成为了这座小城市的名人,便从一家化工厂调到了文化馆。张馆长来到文化馆后再也不写诗了,也写不出诗歌了,他开始研究茶艺和养生。普洱茶和花样翻新的炖汤,把张馆长滋润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他也变得非常超脱、非常豁达。

这座小城市里流传着张馆长年轻时候的很多笑话,即使过了几十年,人们还津津乐道。他们说,年轻时代的张馆长留着很长很长的头发,面容清瘦,一见到人们,就把右手手掌放在胸脯上,望着天空,用沉闷而忧郁的语气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小城人不认识顾城,他们只认识张馆长。他们在张馆长高深的表情和诗句面前惊讶不已,一致认为这个留着长发的年轻人疯了。

文化馆里一位老员工说,张馆长刚来到文化馆的时候,和他住在一个房间。张馆长夜晚睡不着觉,突然翻身起来,擦亮火柴,在一张烟盒纸的背面又写又画,嘴中还念念有词。他问:“你干什么?”良久,张馆长才说:“我在写诗。”他说:“你拉亮电灯写啊,桌子上还有稿纸,你这样写多方便。”张馆长悠悠地说:“众人皆睡我独醒,拉亮电灯就没有灵感了。”

尽管张馆长疯疯癫癫,让常人难以理解,但是,张馆长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他对人没有任何坏心眼,独善其身,与人为善,他在小城的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有一天,我在张馆长这里听到了代孕的事情。此前,我将男女之间的那种事情想象得很神圣,将生育想象得更加神圣。我认为这都是在感情堆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从量变到质变,发生那种事情,怀孕生孩子。我一直很纯洁地这样认为、这样理解。

直到认识了代孕妈妈,我才知道怀孕和生育也可以像买衣服一样,不合身了就扔掉。

文化馆其实也是一个是非单位。

文化馆里的这两种人经常会有矛盾。有才华的看不起有后台的,有后台的更看不起有才华的。在这个小城市里,有才华的都有些神经质,他们常常会在正说话的时候就唱起来,常常会在正唱的时候又哭起来;他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明珠暗投,凤凰落在猪身上,鲜花插在牛屎旁。而有后台的人最他看不起这些落魄的人。有后台的人都趾高气扬、志得意满,她们喜欢用鼻子说话,视周围人如草芥,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又最让有才华的人受不了。两种人在这个文化馆里水火不容。

每当这两种人之间有了矛盾,矛盾反映到了张馆长这里,他总是微笑着说:“淡定,淡定。”

养生学已经让张馆长超然物外,他像得道的老仙一样宠辱不惊,不论任何人向他反映任何问题,他的神情都很沉稳,一如枯井之水。

有一天,我正和张馆长聊天,一个说快板出身的“有才华”的人走过来说:“师范学校里有人贴小广告,招聘愿意代孕的女孩子。”张馆长一惊,站了起来,他不再说“淡定”了,他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那里面都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啊。”张馆长在空地上转了一圈又一圈,他像被关在笼子里的猛兽一样,焦躁不安,他唉了一声后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纲常不再,妖魔鬼怪纷纷出笼。”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代孕,可我并不了解代孕是怎么一回事儿。我问:“什么是代孕啊?”

张馆长痛心疾首地说:“此乃违背人伦之事,实为大逆不道,会遭天谴的啊。”他还是没有给我解释什么是代孕,大概觉得我没有成家,不便说这些。

第二天,我又来到了张馆长这里,坐在树下继续喝茶,我向张馆长说起了代孕的事情,职业的敏感让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题材。一个身材魁梧的“有后台”的老女人突然走来了。这个老女人只要来找张馆长,必定是来告状,说那些“有才华”人的种种毛病。其实她来告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只是想把憋在肚子里的话说出来,而且还要说给一个重要的人来听,这样,她就心情舒畅了,就身轻如燕了,就莺歌燕舞了。在这个文化馆里,“有才华”的人和“有后台”的人井水不犯河水,却又水火不容,谁都看到对方不顺眼,谁都是对方眼中的沙子。

这个高大魁梧的老女人,她的丈夫在师范学校里担任着什么官职。张馆长问:“听说师范学校里有人贴小广告,诱惑小女孩代孕?”

老女人不以为然:“这不就是宋庄那个神婆子搞的嘛,神婆子说她这是造福万代的功德事情。”

我一惊,记住了宋庄。

周末,我先来到了位于这座小城市边缘地带的师范学校,在学校的很多面墙上,都能看到“招聘女子代孕,一次10万”的小广告。这座学校的学生都来源于初中,他们的年龄都才十几岁,学生们的脸上还有一层尚未褪去的淡淡的绒毛,稚气未脱,发育未全。而“代孕公司”却把主意打在了这些孩子的身上,实在让人气愤。

当天下午,我又坐着长途汽车来到了距离市区30多公里的宋庄,我想找到那个神婆子,我想看看传说中的代孕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神婆子在宋庄家喻户晓,一个穿着宽大的裤头,裸露的皮肤被晒得像焦炭一样乌黑的少年带着我来到一座废弃的院子前,他说:“这就是神婆子的家。”

神婆子应该搬走很久了,院子里的野花野草开了又败,败了又开,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落叶,颜色青黑,像铺了一层厚厚的苔藓。这个院子有两间房,房门上铁锁高悬,铁锁外裹着一层铁锈,显然好久都没有人开启了。

我来到了神婆子的邻居家,邻居是一个热情大方、性格开朗的40多岁的妇女,她给我端来茶水后,就坐在对面陪我聊天。她说,神婆子今年有60岁左右,几年前从宋庄搬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神婆子是外地人,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神婆子来到了宋庄,嫁给本村一个老光棍做了妻子。没有人知道神婆子来自哪里,只知道她是外地人,是逃荒来到宋庄的。

嫁到宋庄后,神婆子不会插秧不会种稻,村里人都看不起她。突然有一天,神婆子说她天神附体,下到凡尘,帮助人间治疗疾病。她说她是王母娘娘的八仙女,是董永老婆的妹妹,那时候人们都知道一部叫做《天仙配》的古戏。神婆子又唱又跳,还在地上打滚,眼睛一翻,就看不到眼珠子了,那种形象吓坏了所有人,人们都说这个外地来的媳妇真的神仙附体了。过了半个时辰,神婆子爬起身来,神色如常,此后她成了名副其实的神婆子,不用下地干活,专门给人治病。

神婆子治病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医术”,每当有病人求上门来,神婆子就在神像前念念有词,有时候还对着毛主席像虔诚膜拜,然后,烧几张黄表纸,让病人把纸灰喝下去。这种独特的医术还真的治愈了好几个病人。

神婆子声名远播,成了名人。

那时候的农村,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个这样的神婆子,我很长时间对她们为什么能够治愈一些病人而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过了一个老医生。老医生说,那时候的农村医疗极不发达,人们什么病都会找神婆子,肚子疼的、感冒的、消化不良的等等。黄表纸的灰烬吞下去后,确实对消化不良有疗效,人们就误以为神婆子医术高超。其实,不仅仅是黄表纸的灰烬,就是喝点泥土、喝点粪水,照样能治愈消化不良。

后来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神婆子突然就会种田插秧了,而八仙女也突然离开人间回到天国。她此后再也没有神仙附体了。

神婆子无儿无女,一直和老伴相依为命,年龄比她大20岁的老伴对神婆子言听计从。

前几年,老伴死了,神婆子家中来了一个外地人,她们商量了几天,就离开了宋庄。庄子里有人说神婆子在市区里做生意,生意做得很大,还在市区买了房子。

“神婆子做什么生意?”我问。

“听说是帮人家怀孕。”

§§§第二节代孕妈妈,全国连锁

我决定寻找这个传说中的巫婆。我想知道都是哪些人甘愿代孕?哪些人需要找人怀孕?这是一个被人们忽略了的人群。

在寻找神婆子之前,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大款,把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穿在身上,那条裤子还专门用盛满热水的搪瓷缸子在裤管熨出了两条笔直的线。我的头发剪成了寸头,其实那时候刚刚暗访酒托结束,发型也只能留成寸头。那个年代的大款都喜欢留寸头,腋下夹着一个书本大小的皮夹子,不知道皮夹子里夹着什么,大款走路的时候喜欢腆着肚子,衣服下摆塞进裤管里,腰间系着一条皮带,皮带松松垮垮地圈在肚皮下面,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那时候的大款们不知道为什么都喜欢这样的打扮。而现在,你在大街上遇到这样打扮的人,一定会认为是癫痫病患者。

我想好了托词,我见到代孕公司的人就说,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想再生第三个孩子。

我拨打了师范学校那张代孕小广告上的电话,一个女子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让我来到市中心医院面谈。

和几个月前暗访酒托一样,这名女子依然在我来到医院门口后,迟迟不现身,她每隔几分钟就会打我的电话,询问我的准确位置,并说她马上就会到。其实,我知道她现在就在距离我不远的地方,也许在我身后的某幢大楼里,也许就在旁边的某一辆汽车里。她在暗中观察我,观察我的一举一动,而我不知道她是谁、她在哪里。

她和酒托的做法如出一辙,她让我往医院里走,坐在医院花园旁边最里面的一张连椅上,她说她五分钟之内就会赶到。于是,我像地下党接头一样,坐在了她指定的位子上。

同类推荐
  • 劫年

    劫年

    这是一段被鲜血浸透的历史,在被日本占领的漫长十四年中,中国东北三千万的普通老百姓每天能做的,只有在看不到明天的环境中挣扎着活下去。他们的苦难被英雄的殉国事迹所掩盖,因此被人忽视遗忘,但那些痛苦却真实存在。作者将笔触对准了这些活在地狱中的百姓,让人彷佛身处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悲剧中。
  • 九玄龟珠(兽王系列)

    九玄龟珠(兽王系列)

    云岩城事件过后不久,东西联邦政府因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大伤元气,双方同时罢战,停战期间,东联邦政府境内不断发生有针对性的恐怖活动,于是东联邦政府派出了大量的人员进行调查,最后矛头直指森蚺城第一大组织黑龙帮,兰虎奉命前往调查,黑龙帮帮主丁屠天的寿宴上,兰虎联合其他的势力对黑龙帮发起了攻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独孤奇也在宴会上突然出现,独孤奇告诉兰虎,四大神兽之一的玄龟在外星陨落,全身生命精华分为九颗珠子散落四方,独孤奇邀请兰虎结盟,一同前往外星寻找九颗九玄龟珠,平分天下,兰虎断然拒绝,双方一场大战,独孤奇乘坐单人宇宙飞船破空而去,在桃花源的帮助下,兰虎最终飞向后羿星,开始九死一生的寻找九玄龟珠之旅。
  • 脂砚情迷红楼梦

    脂砚情迷红楼梦

    在本书中,作者以其深厚的红学功底,将一个因为“脂砚”与“脂砚斋”所引发的故事写得亦幻亦真。在一环扣一环的情节发展中,里面充满着让有喘不过气来的紧张,里面又仿佛进入了再也走不出来的迷宫。但作者总能通过巧妙细致的安排,将情节不断深入拓展,最终水落石出。却又引发了对《红楼梦》各种评解之争。脂砚作为本书的重点与线索,同时也是整个《红楼梦》各种不解之谜的关键所在,引起在海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于脂砚下落,以及脂砚斋的身份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结论。
  • 红色档案:1943黄金大争战

    红色档案:1943黄金大争战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华北,继而进入黄岗山金矿。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亦因战线拉长致使国内资源匮乏,更加紧对黄岗山金矿的掠夺性开采,矿工们稍有不满便遭到残害。此时延安方面资金紧缺,上级领导责成八路军和地下党设法开采和运出黄岗山黄金。敌我双方的争夺陷入胶着状态。年轻的地下党员郭晓冬领命潜伏进入黄岗山金矿,与黄岗山财东马万祺合作,利用其暗藏的一百支步枪和弹药对日伪军进行伏击,日伪军恼羞成怒,加紧对黄岗山金矿的严密控制,诱降土匪头子鲁大成做了黄岗山地区伪军司令,鲁大成掠走马万祺父女欲加以残害。郭晓冬设计捕获鲁大成,救出马万祺父女。
  • 废都

    废都

    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柳家三小姐华丽丽逆袭

    穿越之柳家三小姐华丽丽逆袭

    被喜欢的人骗了不说,居然还被嘲笑个六够,一气之下跳水,却没想到穿越到一个古代的一个不同于听说过的国家-紫鸳国。结果还是个不受宠的三小姐,认识了几个不同的王爷,且看女主怎样华丽丽逆袭…
  • 爱你,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爱你,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污文):某日她一个不小心竟扯下总裁的浴巾。“对不起!对不起!”“拿开你的脏手。”男人低眸便看到身下的女人脸的变化:“收回你龌龊的想法。”她哪有什么想法?只是第一次离男人这么近,还是赤身裸体的,这不是进退两难吗?放手还是不放手?可是一放手,刚才的画面再次重演,不放手,又说她有非分之想,就算想,也不会是这种变态的男人,明明知道有人敲门,连衣服也不穿件,这不是引人犯罪吗?“我-我-我一放手,浴巾会掉。”
  • 修胜天

    修胜天

    【不后宫】【不种马】【不圣母】【不废柴】【不套路】 消失的记忆,体内封印的灵脉,秦修被他爷爷带到一方陌生的世界,命运,就这样扣在了身上。 年少轻狂,凌空而起。做事,从来只由着性子,睥睨一切并不是无知的狂妄,而且自信的嚣张。翩翩风度,无拘无束。 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杯风香满袖。倘若不愿成为芸芸众生的一粒尘埃,那便引发出卷天动地的巨大风暴,携带着一颗澄明的心,走好,走完属于自己的路。
  • 护界师

    护界师

    人类自从诞生之初,就受到来自异界的魑物威胁,从魑物手中保护人们的是护界师。护界师和魑物之间的战争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一直到现在。他是一个人类,一名青年,更是一名护界师!缠绵两世的恋情,比怪物更可怕的人心,一个又一个考验接踵而来,他将会如何应对呢?新书《凌耀苍穹》已发布,请支持。
  •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心沉月

    仙心沉月

    妹妹:哥哥不认我这个妹子怎么办?让他失忆吧!徒弟:师父不认我怎么办?让他失忆吧!追求者:他和其他人结为道侣怎么办?让他失忆吧!主角:我是谁?我在那?
  • 坑文合集:各种穿越重生

    坑文合集:各种穿越重生

    ①这些是我初中时写的,见证了我写文的成长。②它们都没有没有完结。③也许很雷人,但我觉得还不错。④它们都是坑文,不喜勿喷。⑤如果有人看了,请在评论区留言。⑥其实我觉得,你们可以把它们当作快穿文来看。
  • 仙阙传说

    仙阙传说

    时代变迁时,万物更迭,兴衰交替,一个身负血仇的少年蛰伏于苍茫大山中,当他踏出大山之时,世界的运转也将为之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