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7900000014

第14章 抢占理想位置,背靠大树才凉快(1)

◎ 李斯与王继先——像投机生意一样投机人

“一个人要想发迹就要善于抓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样既可以在别人都不了解形势,无从下手时脱颖而出,捷足先登,又可以因为在关键时刻对上级出谋划策而得到赏识,从而发迹。”想起历史上的许多人、许多事,我深信自己这一发现,应该也属于上位术之一种。毕竟,任何一个人主都不免要面对一些混乱的局势,这时应变之人出;或能解决困局的人站出来,必然会得到重用,从而上位成功。

对于有心求发迹的人来说,任何一些其他人司空见惯的事都可能被联系用作发迹的思想启发。战国末年一位掌管文书的小吏李斯就是这样的人,以小博大,最终留名青史。

李斯,生于何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话说李斯当小吏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吏员宿舍公共厕所里的老鼠吃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并且经常被来此方便的人和寻找食物的狗所惊吓,惶惶不可终日。但是粮仓里的老鼠,却平静不受惊扰,坐拥满仓谷物,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这位年轻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的生存就好比老鼠一样,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所处的位置。

但这种位置决定发迹程度的观念,还只是李斯发迹的思想启蒙。有此种思想并不代表人一定会发迹,关键是如何在紧要关头,抓住机会实行这种思想,进入相应的机关,获得相应的职位。而李斯的位置发迹指导论,是在若干年后才被付诸实施的。

话说为进一步夯实发迹的基础,早日实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以退为进,辞去小吏职位,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但荀卿虽说是儒家人物,其实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他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其实教授的是所谓“帝王之术”,因而很适合诸如秦始皇这些崛起者的统治需要。李斯学完荀卿的学说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运用才干,得到荣华富贵。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自己的祖国楚国楚王无所作为,其他各国也在走下坡路,只有秦国在走上坡路。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社会是势利的,一个人虽可以自安于贫穷,不去争名夺利。但别人不会认可你理解你,相反,如果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寻找功名,那里有我可以发展的位置和时机。”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当上了秦国的小官。只不过此次再任小吏,已经与他先前任小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思想上,李斯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行动上,李斯有了更为明确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坚定在秦国干下去的决心,并有了接近秦王这一最上层的机会。有一次,李斯陪同秦王到他的衙门中视察,并召集大家开座谈会。李斯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所以现在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话,对于秦王是一种鼓励,这使得他在秦王眼中的份量增加了许多。同时,秦王还听取了李斯有关离间各国君臣之计。“诸侯各国的名士都可以用钱财去贿赂,他们无所谓忠诚,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所以大王您不要吝惜钱财,要去收买和离间其他国家的君臣关系;对于那些真的不为金钱所动的人,则用暗杀的手段刺杀。待把六国的忠臣良将收拾干净后,大王您再派良将带兵随后攻打,就一定能够消灭他们。”李斯这招挺损的,事实上他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李斯也因此被封为客卿,被提拔为长吏。而李斯此时则进一步提出了灭六国的顺序:“先灭韩,以恐他国”。先把韩国消灭,并对其他六国起杀鸡儆猴的作用。

但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抢先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借搞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前来修渠的目的暴露了。加上这时秦国情报部门又先后破获了几起东方各国派人到秦国以做宾客为名从事间谍的案件,秦国的群臣便对从其他国家来的外来人口即客卿议论很大。其中有的人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倒是显示了一回仁慈的态度,没有对六国来宾斩尽杀绝,只是下了逐客令。李斯作为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当此关键时刻,别人都因为秦始皇不念过去的交情而心灰意懒,准备打起铺盖卷走人。但李斯却别具只眼,再一次显示了很早就考虑清楚发迹思想的重要性。他立刻意识到逐客令是秦始皇的一个错误,将对秦国不利。而如果他能够劝阻秦王纠正这个错误,将因此进一步得到秦王的赏识甚至会得到新的提拔,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的人在危机中看到失败,在受误解时只会怨恨,有的人却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在受误解时看到洗清自己会更受欢迎,即洗洗更健康的机会。于是李斯破釜沉舟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见群臣都在议论逐客,但人多并不一定代表意见正确。相反,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个小国,称霸西方。秦孝公重用外国人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成为秦国强盛的重要转折点,并因此打败楚、魏,扩地千里,使秦国成为响当当的大国。秦惠王用非秦国人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抗秦的合纵之策,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非秦国人范雎的支持,削弱了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并得以蚕食诸侯,成就秦的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对秦国做出了贡献,增强了秦的综合国力。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还会有今天的强大之名吗?”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秦始皇也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仅知错就改立即取消了逐客令,而且破格任用李斯,任命其为廷尉,掌刑狱,相当于秦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又被封为宰相。李斯在关键时刻绝不懈怠,抓住机会谋求发迹的功夫,确实有些独到。

不过在李斯步步高升过程中,也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段以保护其上位的成果。这事的起因,源于秦始皇十分欣赏韩非的才华。韩非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比李斯大得多。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在继承荀子“帝王之术”学说的基础上,把法家人物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理论。韩非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所以他从荀子那毕业回到韩国后,虽看到韩国太弱而多次出面献策,却都未能被采纳。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这让秦始皇犯了糊涂,就命人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所以对于韩非在狱中的境况如何,秦始皇一无所知。此前,韩非刚到秦国时曾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任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这些话,使得秦王很扫兴。而当韩非被关押起来后,秦始皇却偏偏向姚贾问起韩非狱中的表现,姚贾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最终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在秦从诸侯国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斯以敏锐的政治眼光,说服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以及作战和交通所用牛马车的建造标准,为秦的统一和发展贡献了许多力量。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名相重臣的累世之功大多不过功在当朝,时过则境迁。而李斯几乎每干一件大事都能产生影响千年的效果,并荫及后代。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李斯时说:李斯作为一个普通平民事秦,“得时勿怠”,利用机遇和能力辅佐秦始皇终成霸业。如果不是因为种种无法让人容忍的恶行如杀韩非、焚书坑儒,以及后来篡改圣旨帮助秦二世登基等毁坏了他的声誉,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与周公、召公媲美了。

同类推荐
  • 汉末群雄说

    汉末群雄说

    熹平元年,此时曹操在谯县闭门闲居,袁绍尚在洛阳暗聚党羽,刘备还在尚以游侠度日。此时一舞象之年少年迈入了动荡的帝国之都,开始了太学的生涯,不知少年一人又能激起何样的涟漪。万人读三国,且有万种三国,金戈铁马,且看今夕天下之势。
  • 晚明之我主沉浮

    晚明之我主沉浮

    一名北漂,去雾灵山游玩,因喝醉了酒,无意中救了一只灵狐,得到他的帮助,穿越到明末,成为信王朱由检……
  •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作者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 烽火之虎贲传奇

    烽火之虎贲传奇

    “武王伐纣时,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虎贲”,从此成为历代军队的最高荣誉。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错惹邪少:丫头,你无处可逃

    错惹邪少:丫头,你无处可逃

    他是风流倜傥的富家少爷,拥有著名时尚杂志社,亦是家室非凡的天之骄子。她是出身贫寒的孤儿,不得不四处打工的落魄灰姑娘。某天,她莽莽撞撞地跌倒在他的车前,却不料引发一场无辜的车祸。失去女友,他从此对她怀恨在心,她想尽办法向他表达歉意,但却换来的是他的漫骂。他高高在上,凶狠的盯着她,“想要道歉,必须先学会忍耐,想站起来,得先学会跪下。”她忍气吞声,一步一步的退让……一年后,某天,她慕名前往他的公司门下,她决定登门谢罪,他虽然对她心存怨恨,却又不得不承认她聪明美丽,到最后甚至付出百般努力想将她挽留。可她会答应吗?会跨越过心里的那道障碍吗?她知道,这场感情里,一开始就低入尘埃的,从来不是她。
  • 法家末徒

    法家末徒

    教化在前,法道在后,作为法家最后一个徒弟他要让法撑起这个天下的底线,建立这座天下的规矩,可以不做圣人,但必须做个盛世。一代文臣追武将,长生大道遇机缘。漫漫旅途今回首,不负圣名不负卿
  • 一诺倾城不可负

    一诺倾城不可负

    她是个妖,有着一个人类丈夫。她深爱着她的丈夫,但他们的婚姻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裂缝。面对第三者,她没有选择隐忍,而是直击面对。可当她丈夫让她滚时,她第一次开始无措……
  • 强宠萌狐宝贝

    强宠萌狐宝贝

    他是她名义上的父亲,她是她法律上的女儿。从她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属于他的。他宠她无度,他爱她深入骨髓,他要的回报从来不只是一点,他要她的切。爱,就是让她属于你。她是一只腹黑又有点调皮的九尾狐,没事卖卖萌,耍点小聪明,逗逗帅帅爹地,这样的日子很美,可素爹地对他的占有欲也太强了吧!此文甜文
  • 那些岁月花开正好

    那些岁月花开正好

    高中三年,经历无数风雨的我们,最终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挑战,我们放弃年少时的的爱恋,或许,一切都在慢慢改变……
  •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该书追述了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十余年间激荡的历史,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旨在照亮后来者的路,鼓舞网络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
  • 妩莎伤不起

    妩莎伤不起

    不起找小三被老婆妩莎抓了现行,妩莎没哭没闹,却不再和不起说话,不起自知理亏,想方设法想让她开口说话,后来妩莎终于再次开口,并且告诉不起嫁他的原因,不起梦醒后,发现妩莎不见了。
  • 围棋高手

    围棋高手

    江流儿与黒木对决期限已至,这场对决之后,各人又将何去何从?
  • 快穿之女配她总爱美

    快穿之女配她总爱美

    顾相思是是三道六界的第一美人,集美貌才华于一身,因为活了几万年,却还是没有意中人,而一直郁郁寡欢。后绑定系统,穿成每个界面的女配,去世界攻略男主,夺回本该属于自己,却被女主抢走的幸福。系统:跟我绑定去攻略男主,我可以让你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顾相思:不好意思不感兴趣系统:让你拥有最高的地位顾相思:(懒懒的斜了它一眼)不需要系统:(咬牙,真难搞)我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意中人!顾相思:(按耐住激动的心,假装淡定开口)就这?我还要变得更美永葆青春系统:成交!于是一人一统就开始了漫漫的攻略之路。
  • 珩心子衿

    珩心子衿

    人生总是有很多狗血的事情发生,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事情一次性的在我的人生上精彩上演吧。对待狗血式的人生,我的态度也是相当的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