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6000000049

第49章 海南(5)

她当然想不到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但直觉告诉她一定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她的直觉一向很准。另一个不祥的预兆是右眼,眼皮跳得很厉害。预感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准,一直到了夜里很晚,并没有任何不好的消息传来。做了这样一个怪梦,居然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个晚上的梦好像又在重复前一天,但是她已经知道前面的草丛里是水塘了,所以提前将身体后倾,没能最终跌进水塘。她再醒过来,觉得梦中的情形很好笑。

可是大概晚上七八点的样子,噩耗终于来了,是姐姐专程跑到镇上给她打的电话。

长途班车最早是明天六点半,当晚她就是飞也飞不到崩石岭。

她不能够确定拉住她的阿妈的那只手是否在告诉她消息。阿妈走了,这对她是天大的打击,阿妈就是她的天,她完全不能想象今后没有阿妈的日子怎么能够继续。

在家人眼里,阿花一直是个小丫头。她个子比谁都高,比阿妈还高几公分,但她还是家里的阿妹。说起来她也二十五岁了,这么多年一直在外面读书,当运动员,打工,自己也经历过恋爱和失恋,也先后做过好几种不同的职业(在工厂里缝纫,在大商场里推销洋酒,在楼盘卖房),但在家人眼里,她永远是阿妹,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家人的呵护指点。

连阿妈也一直当她是没长大的妹仔。她知道小女儿跟她连心,但她还是不要小女儿陪在她跟前,她怕小女儿丢了工作影响了前程。她因此令小女儿终生都会遗憾,因为自己没能在阿妈最后的时间里陪在她身边。

阿哥阿姐包括阿爸,他们一定不会想到阿妹的这份心情。所以到了隔日的晚上腾出空来才想起去给阿妹打电话。

阿花没埋怨家里人,阿妈已经走了,家里人忙得昏天黑地,打电话又得去镇上才行。这些她都能够理解。她在心里有一点怨阿妈,她认为自己跟阿妈最贴心,阿妈要走该跟她先打个招呼,她认为阿妈做到这个并不难,只是给她托一个梦而已。

那样的话自己就赶得及了,可以在阿妈走之前见到阿妈,听听阿妈对她有些什么嘱咐。

阿妈走的日子是2007 年6 月6 日的一大早(是不是6 时呢),按照民间的说法是个不错的日子。是不是个好时辰呢?当时情况混乱不堪,山里人也没有戴表的习惯,时间多半是靠估。

家里当时的经济状况很不好,阿妈的棺材和丧事一切从简。但是阿爸没忘了给他女人带上最齐全的纸品,八套衣裤八组鞋帽八件套锅具八碟八碗,衣箱衣柜全套并八床被褥,骡马牛羊猪狗各一对,鸡鸭鹅各一对,金银元宝各八对。他也曾想过为女人备好房子大院和时下流行的小汽车,但他想想还是作罢,毕竟他女人做梦也没想过那些,即使给她都备齐估计她也不懂得如何享用。

阿爸为阿妈备的这些纸品,阿花都一件一件折好摆好,阿妈不在跟前,她要替阿妈把好关才是。一边折一边摆,她的泪水噼里啪啦滴下来,她不想让泪水打湿阿妈的东西,就把袖子挡在眼下。但是泪水太过汹涌,很快连袖子也湿透了。

她的心思阿妈都懂,所以当天晚上阿妈就来她梦里了。

阿妈告诉她自己三日后就会入土,入土为安。阿妈告诉她不要惦记她。她把阿爸准备的东西给阿妈一件一件打开,问阿妈是不是满意。阿妈一再说太多了太多了,说路上还远,她手上没气力,带不了许多东西。

天亮了,她把阿妈的话转告给阿爸。阿爸说你阿妈走了还惦记家里,说你阿妈这辈子就没想过自己,想的都是别人。

当晚,阿妈又来到她梦里,说天很冷,说还有两天就入土,无论如何记得给她带件羽绒服去。她让阿妈放心,她马上告诉阿爸去准备,两天怎么都来得及。

阿爸马上补做了羽绒服,而且是两件,带到阴间的东西都要成双成对才行。

阿爸说你阿妈这一辈子就是怕冷,起了身要多穿,躺下睡要多盖。阿爸说自己的脑子坏了,怎么会想不起你阿妈那么怕冷的事呢?他自作主张又加做了两床厚厚的被子。

阿妈在入土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有些伤心,说从这往后的三年里她都不会来看她,说要移坟后才允许她回家。她要得到允许才能来看她的小女儿。阿花听阿妈如此说,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濡湿了被头。她一声接一声呼唤“阿妈,阿妈……”,直到把自己从梦中喊醒。

天色微明,送阿妈的一行该上路了。村里的坟茔都集中在东边的一条上山的岔路边上,就是去飞隼瀑布的方向。

阿花一路摸着阿妈的棺木坎坷向前,一路哭个不停。拉棺木的牛车时快时慢,但却一路都没停下来,直接将阿妈停在了已经挖好了成条坑的坟地深处。阿花眼见着棺木被抬起,被小心翼翼地放到坑里,被一锹一锹的新土逐渐覆盖,她的心里一下被什么东西抽空了。

这时候大放悲声的换成了阿爸。阿花还从来没见阿爸如此大声地哭过。阿爸跪在新坟的一侧,身体完全失去了控制一抖一抖,整个人都哭瘫了。这会儿连阿花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怎么会没那么难过了,也许在此之前她哭得太多太多,她的悲伤已经全部用光了吗?她能觉到自己很冷静,像旁观者一样看着阿爸和阿哥阿姐他们在哭。

她看得出来,阿爸哭得最厉害,其次是阿姐。阿哥毕竟是男子汉,他只是在阿爸的哭声乍起时加入了一小会,他后来的哭声完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她知道自己是家人中最平静的那个。

事后她不止一次问自己,阿妈走了自己真的不如阿爸阿姐阿哥他们难过吗?

这样一个问题她不能够认可。

李老西对他女人的丧事如此简陋很不情愿,他先前跟阿光说过,他可以想办法找一点钱急用。他那么风风光光地送走过许多人,他自己的女人走了他决不能马虎了事。

可是阿光的态度很明确,不要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不能大张旗鼓;毕竟自己欠了村里人那么多,一次花钱的丧事会让村里人再一次大动肝火。这七天里,阿光是撑着胆子守在阿妈身边,他估计村里人不会做得太绝,连送丧的机会都不给他。

果然,直到阿妈入土为安,任何意外都没有发生。

据阿光的女人说,阿光从离开坟地就再没见过他人。他又一次人间蒸发了。

很显然,他担心丧事一过债主们会重新杀上门来,他不能等着他们上门索命,他只能一走了之。

阿霞的男人在下葬那天也来了。他一直紧紧抱着儿子,他有太久时间没看着儿子了。他的举动让阿霞很紧张很警惕,阿霞觉得他在打儿子的主意。

其实阿霞这会儿并没想好怎么办,而且她知道儿子是男人家的命根子,她即使离婚也绝对带不走儿子。如果她要强带,儿子家族都会出动,会不惜一切代价与她争夺,即使出人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她是在恶吵一次之后抱儿子回娘家的,当然她有充足的理由,阿妈重病卧床需要人照顾,她必得要尽孝道。

现在不同了,先前的理由已经不再是理由。她当然也可以说要陪阿爸几天,因为阿爸太过难过。但是如果她男人坚持先带儿子回去,她没有理由不同意。她不能在这个当口让儿子被她男人一个人抱回去,所以她心里也作好了跟她男人回家的准备。

这些天里最累的当属阿光的女人。除了照看自己四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连同上学放学,她还要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虽然缸里还有粮食,地里也还有自己种的菜蔬,但是家里连一分钱也没有(还欠了一屁股债),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该怎么过,都成了她一个人的难题。

而过去所有这些都有婆婆操心,婆婆是这个家里的总司令。以后换成她了,对她而言真是个艰难的开始。

阿姐临走时也劝阿妹早些回海口,让她别丢了工作。因为在极短的时间里,阿妹已经请了几次假回家,这一次她的假根本没请下来。所以事实上她是强行离岗的,也就是说她已经丢了工作。

家里的事情火烧眉毛,她也没把丢了工作的事告诉他们,她怕家人再为她的事担心。她不想让他们担心。这是第一次,她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困境,仅从这一点上说她就长大了。

她在海口与好朋友阿莲合租了一间小房,眼前的住处不是问题。但是丢了工作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生计。前几次回家,她已经问几个姐妹分别借了一点钱,姐妹们个个都不宽裕,她也需要尽快把钱还给她们。再找一份工作是当务之急,她不怕吃苦受累,只要薪水不错就好。

她开始时还担心阿爸。她目睹了下葬那一天阿爸的失控,她怕阿爸会垮掉。

她是女孩,她不知道男人比他们表面上更强韧,男人倒了会很快爬起来,这个世界从来就没给男人留更多的喘息机会。

第三天就有活计找上门了,阿花看得出,阿爸已经从哀伤中走出来,头脑清楚将活计的要求一一记下。阿爸的活计是当下这个家庭所绝对必需的,不然真的连买盐的钱都没有。

下葬后的第五天,也就是阿爸接了新活计的第三天,阿花在目睹阿爸做了两天纸工之后,终于放下一直悬着的心去了海口。

阿妈走了,今后的日子阿花只能靠自己了。

当然她并不清楚,她的命运已经早有了安排。人是犟不过命的,阿花的命在两个月之内的8 月8 日。

那以前的三天刚好是星期日,她原来田径队的队友海菊约她去三亚南山寺烧香,她一大早从海口赶到三亚,两个女孩认认真真对大佛说了各自的愿望,不知道佛会不会听到她们的心音。

她已经又找到了一份售楼的工作,而且拿到了一个月薪水。

2当真恶鬼上身了

大元遇到小花是2007 年立秋那一天。

几个朋友约好了在海甸岛中兴楼烤鸭店里过立秋。朋友们都到了,只等大元一个人。

海口是当今中国生活节奏最慢的都市,至今还停留在每天约人找地方吃饭那种慵懒散漫的日子里,大元的迟到并没有特别引起谁的注意,就像往日的饭局中达哥或者莅杭的迟到一样。大元比约定时间晚到了二十五分钟。

看得出大元兴致很好。落座后他说遇上一个售楼的女孩,很舒服。舒服是大元描述女孩子时给的最高分,莅杭马上问是海南女孩吗。

“当然是。外地女孩肯定很难达到‘舒服级’。”

启达说:“不可能是化了妆的女孩吧?”

“当然没化妆,化了妆的女孩怎么可能舒服呢?”

这是大元的两个人所共知的标准,舒服和海南妹。不化妆当然也在他的“舒服”范畴之内,这一点在座的几位都还没有太多异议。至于海南妹这一点,三哥是大元的死党,目标也是娶海南妹做老婆;达哥铁定投赞成票;莅杭则有相当保留。

莅杭是老海南,定居海口有十几年了,肯定比他们更有发言权。莅杭以为海南的习惯是大元的鬼门关。

“这里的习俗是七大姑八大姨都爱凑热闹,你这种要看书写书要静要独处的人绝对会受不了。一个海南妹老婆背后,至少有十个姑姨堂表姐妹,外加二十个她们的儿子女儿,你会热闹死。”

莅杭的这些话不是立秋饭桌上的话题。她是桌上唯一的女人,所以她关心大元说的那女孩的各方面情况,年龄身高模样这些。

大元说:“应该在三十岁以内吧;很苗条,有一米七几;模样我不会说,就是很舒服的那种。”

三哥说:“海南妹高个子不多,多数比较合我的身高。”

达哥说:“你们两个家伙说要找海南妹做老婆,说了也有十年以上了吧?”

大元说:“起码十五年了。当年三哥也不过二十啷当岁,黄嘴丫子还没退,还正当年啊。”

三哥说:“二十三。我记得很清楚,九五年春节你们还给我庆贺本命年呢。我和大元来了就都看好海南妹了。”

莅杭说:“怎么样,留电话了吗?”

大元说:“我留了我的。她说她刚来,还没做名片。”

莅杭说:“怎么样,要不要我给你当红娘?”

大元说:“好啊,有劳大驾。”

烤鸭很地道,绝对正宗,鸭皮又薄又脆,养眼的金红色。在离北京七千里之外能吃到如此地道的北京烤鸭,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2007 年8 月8 日,关于高个子海南妹的话题一闪即逝。

这时大元早住进了他的有空中花园的新房。

8 月9 日大元飞回上海,三天后他收到一个看房的电话回访,对方说她叫李小花,大元马上想起那个高个子海南妹。她给他留了电话,她说他看的那套房她会给他留一周,因为另外一个客户一周后会过来交定金。大元说他再考虑考虑。

大元想了一下,给莅杭拨一个电话过去,请莅杭无论如何跟那个售楼女孩见一面。

莅杭见大元认起真来,马上去和女孩联络。不用说,她极力为大元美言。莅杭是个很有亲和力的女人,她当场就跟女孩说好了,让大元给她电话,他们彼此先在电话上聊一聊。

第一次话聊,同时约好了第二次视频。视频让两个人都觉得很开心,大元说要过来看她,她也毫不扭捏地应许下来。上海与海口的距离刚好是半个中国的长度,彼此间的一来一往,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半个半年。两个人对彼此的印象都还不错。

小花在大元的提议下辞去了海口的工作,去了上海。

有趣的是年龄的差距没有成为两个人之间的障碍,反倒是上海的古怪气候让海南妹无所适从。2007 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比以往更晚一些,那是上海五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冬天。上海的居民楼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取暖设施,这个冬天对小花是个严峻的考验。

大元已经换了房子,但是因为没人住所以一直是毛坯房。现在有人了,有一个彼此愿意共度余生的人,毛坯房就不该再是毛坯房,它应该变成新房。有小花辅助,大元有信心在春节之前完成毛坯房到新房的转变。打从十一月初开始,春节入住也不过还剩下不足九十天,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同类推荐
  • 陌生人的玩笑

    陌生人的玩笑

    本书为晋军新方阵第三辑之一。内容收录了山西籍青年作家李晋瑞的十三部中短篇小说作品。作者擅长写都市题材小说,本辑中所选的《钟点房》《无聊的身体》《陌生人的玩笑》等作品,把现代都市中生存的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等描绘的细腻而传神,将现代人对传统道德的结构和感情危机的表达淋漓尽致。
  •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香港女星诉衷情:三更鼓

    香港女星诉衷情:三更鼓

    看康复医生寇景文(Vincent)如何从未婚妻罗芷歆(Katherine)的现男友(麦世希)手里夺回真爱!崭露头角的香港演艺新星罗芷歆四年前因为一场电梯坠落事故几乎失去所有记忆。三年后的记忆,会走向何方,罗芷歆不知道。当神秘男子寇景文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平衡开始出现裂缝。那个不断出现在她梦中的背影是谁?那个深藏在麦世希记忆中的女子又是谁?她没有料到,寻找记忆,或许需要太多的勇气……三更鼓,梦里诉衷情。只叹梦里不知身是客。
  • 卡彭塔利亚湾

    卡彭塔利亚湾

    该书把澳大利亚原住民古老的传说、神话以及他们信奉的所谓“梦幻时代”的原始“图腾”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糅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色彩瑰丽的画卷。作者亚历克西斯·赖特以两个原住民部落的矛盾为主线,将两个部落内部的斗争以及两个部落新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展开一系列戏剧性的冲突。
  • 天演

    天演

    汉密尔顿的私人研究所在小行星带上发现了一颗来自于太阳系外的行星,汉密尔顿和化学分析师米兰特希望能够登陆这颗行星,去探测是否有生命痕迹的存在,于是找到了鲁文基教授和他的助理梅丽,加上两个助手组成了一个探险队,前往这颗行星进行考察。在行星上,他们发现了一个高度进化的生命体,鲁文基教授与之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生命演化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历程和宇宙的奥秘。返回飞船后,发现助手波罗身体里充满了能够自我复制的酒精,生命危在旦夕,众人只好求助那个外星生命体,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与此同时,众人也都纷纷出现了酒精上身的症状,最终,在外星人的帮助下,成功化解了危机。
热门推荐
  • 荒茫大陆

    荒茫大陆

    丹药世家的少主识人不清,被同伴、下属背叛,含冤而死,穿越到一个修炼灵气的世界,成为一个婴儿。反正就是一个名叫楚弦思的男人一步一步爬上巅峰的故事。“弦思锅锅,等等我”四岁的药王谷灵女说。“小弦弦,你是我的”妩媚御姐挑眉而笑。“琵琶弦上说相思”人人倾慕的高冷女子对琴而吟。作者的第一部,求关注,求不弃,作者会在业余时间尽量写,一天一更
  • 殉道师之佩剑时代

    殉道师之佩剑时代

    一群掌握着各类神奇知识的人,以天才之力,在这片大陆上创建了文明与秩序,人们尊称他们为殉道师。他们之中,有人能控制植物的生长,有人能驯服昆虫,有人能改变力场,有人能穿越时空重写历史,还有人能坠入梦境修改现实……但理念的冲突却使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纷争……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我家的灵兽侦探社

    我家的灵兽侦探社

    安南一直惊讶于自家养的飞禽走兽,怎么会那么聪明又能干。万万没想到,它们既然都是天赋异禀的灵兽,安南震惊了。某天安南接了个案子,带着鹊之鸟,雪还有小绿出门调查,不巧捡了个又冷又帅的小哥哥回来。小哥哥一来直接取代了她的位置不说,还成了灵兽们的团宠。向来暴躁的雕爷慈爱的看着小哥哥:我想认个主,可行?小哥哥礼貌拒绝:安安会生气的。雕爷凶狠的眼珠子瞪着安南:你过来,给句话。安南翻了个白眼:哼!怕你啊!??初阳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流落在这世上的一抹孤魂,无亲无故无牵无挂,直到那天晚上被安安捡回家。-----------------------------------------------------安南不爽的看着肩上站着鹊之,手下撸着狼毛的初阳:喂,你什么时候走啊!初阳冷着脸慢悠悠道:不走,这是我家。安南看着他那张冷帅冷帅的脸:不走啊,不走也行,那......咱们处个对象吧!《本文现代架空契约灵兽社会调查+探案创业+复仇男强女强1V1双洁独宠》
  • 正当春日

    正当春日

    那年初春,少年他灌了两壶澄澈的酒。看阳光撒的暖软,于是提剑。三秋院的老师还在摇头晃脑地讲解诗词,凌霄山的武师蹲在地上挠着被师姐揍开的脑袋瓜,还有那隐隐雾中的青庙小师弟,不知道哼着谁家姑娘的喃喃曲调。身后跟着从来没睡醒的小家仆,真是要你何用。来人,为我上酒!
  • 三大魔女遇到爱

    三大魔女遇到爱

    她们是同命相怜,命运多舛的可怜女子,多年生死徘徊,刻苦学习,她们终于摆脱了命运的枷锁,成为世界的顶端人物,誉为三大魔女。他们是世界三大世家的继承者,情同手足,人称世家三少。当世家继承少爷遇上三大魔女将会有怎样的奇遇
  • 我的青春,有你足矣

    我的青春,有你足矣

    活泼的千金大小姐;邪魅的冷少爷,优雅的养女,外人眼中的温柔校草……一个假面舞会,使几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进入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不到一年,所有人都相爱了,这些只有小说里才发生的情节,统统降临到他们身上,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么?当一切真相被打破,他们该何去何从?而这场蓄谋已久的阴谋的主使又是谁?他们会力挽狂澜地反击么?在最美的年华里,他们正在经历着血雨腥风……
  • 女生学院

    女生学院

    女子大学,这个本该属于青春和快乐的地方,竟然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些惊悚可怕的事情,美丽的姑娘们不断地消失、死亡,她们能否突破这生命的禁锢,又能否斩落曾经的过往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三岁:懒妃谑苍穹

    十三岁:懒妃谑苍穹

    第一次见面,她便被他所掳,被他所骗。第二次见面,他在她迷惘之时出现。第三次见面,他身受重伤。此生最后一次见面,他便杀了她。她笑:“幻,九,绝。我尝试了失去你的痛苦,我也在封印了了你的第六十五年三个月零三天的早晨才看到你,和,你的妻子,等你恢复记忆之后,便去寻我吧,不过你找不到了...”当她劫后重生,由神化魔,手持他送的剑闯上天界。闯上十层天,他差点又把她一剑穿心。她曾为了他跪万层台阶,膝盖模糊。她曾记得,那个在万里桃林掳了她的白衣少年。她最后也报复他,毁了天灭了地。他们倘若不那么有缘无份,倘若不那么有份无缘。人世间的一切,不如再去万里桃林喝茶饮酒。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