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3900000017

第17章 丽江混混(1)

在丽江,你遇到谁,都是偶遇,都是缘分。

认识马鱼,也不例外。

某一日,从木府后面绕路,走过现文小学后右转,看到一个透着798调调的小门。门口摆着油画,挂着冲锋号。一块牌子上写着“闲人请进”。

愣了一下,才明白主人欢迎的就是我这样的闲人,于是侧身跨了进去。

画家马鱼,甩了甩他的披肩长发——我怀疑他至少一个月没洗头了——努着嘴让我坐下。

他正在创作以远征军为主题的大型油画,绷着的画布下,一大堆丙烯颜料,还有几个空酒瓶子。马鱼回转身,端起酒碗吞下几口,继续在音乐里挥舞画笔。

混熟了,才知道他是一个“老丽江”了,隐居于此已有六七年。

孤身、孤寂、孤独、孤傲,让他成了艺术世界的孤家寡人。陪伴他的,除了颜料画布,还有音乐和白酒。他只喝7元一瓶的鹤庆大麦酒。你见到他时,他和白酒在一起;你没见到他时,他正走在买酒的路上。

认识马鱼的人很多,马鱼认识的人很少。

他像一个闭关的老道,只在关房附近活动。而在几年前,他并不这样。那时,他画画之余,还拍摄纪录片。他朋友很多,常常在一起唱啊闹啊,《丽江混混》、《雪山·雪山》、《进雨崩》等就是那时的杰作。后来,朋友相继离开丽江,他却执著地留守在自己的画室。

有一天,客栈老板突然打我电话,说他正带我的老同事登玉龙雪山。那边电话转手后,我才惊奇地得知,对方是《齐鲁晚报》的摄影记者周青先。原来我们住在同一家客栈,由于早出晚归或晚出早归,两三天了居然都没有谋面。晚上,请周老师吃饭,同时约上马鱼——我想让老同事见识一下真正的老丽江。马鱼是在喝完一瓶白酒后赴约的。到了黑山羊火锅街,他又要了一瓶白酒。席间,老马滔滔不绝,侃得众人晕头涨脑,瞠目结舌。周青先做过老师,颇为健谈,这次却甘拜下风了。曲终了,人难散,我一路架着马鱼送他回去。负重一百多斤走回“丽江混混”工作室,他却找不到钥匙了——一个人独居,最怕的就是丢钥匙,这次被他撞上了。

不要以为喝醉了被人架着走是件丢脸的事儿,在丽江,这样的情景太常见了。每个深夜,无论东大街、七一街、五一街,都能见到扶得醉人归的一幕。

在这个最适合以酒为媒的暧昧之都,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实在是个悲剧。

1

马鱼不是一般的鱼,他是潜游在丽江的深水鱼。在布满沙砾的河底,众生芸芸,暗流涌动。他用眼睛、用心灵、用画笔、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切。

喝酒、画画、唱歌、拍纪录片,是马鱼生活中的四件大事。

在现文小学附近的一个巷子里,有一个狭窄的小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去,走进一个丽江隐士的画室,走进他色彩斑斓的私人世界。

这是一位长发披肩的中年男子,留着浓黑的一字须,黝黑的脸上,写满深沉与冷静。寒暄过后,他说,是的,我就是马鱼。

我拧着身体,环视着室内的几幅作品,画布面积大的足有几平方米。画里的人物表情夸张,呼之欲出。马鱼说,这些算是表现主义吧。

谈到画,刚才还显得神情疲沓的马鱼突然间就来了精神。我疑惑地问,你这些作品在丽江好卖吗?我想知道的是,如果这些画不好卖,他的生活将会如何窘迫。马鱼吹了吹指缝中的烟灰,悠悠地说:“在丽江这个地方,我知道什么是好卖的——我现在这个风格的作品有点不合时宜。不过,我已经把生存的底线放到最低,来丽江,不是为了赚钱。”在他的工作台上,还摆放着一些光碟,那是玩音乐的朋友们放在这里的,还有一些是自己多年喜爱的音乐,以及兄弟们提供收集的。“卖多卖少无所谓,换点钱够吃饭的就行了。主要还是为了传播这些好东西。”对于赚钱发财的事情,马鱼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后来我才知道,正是这些唱片,让他得以不挨饿——那些宏大的作品固然可能换来大钱,但毕竟还没有出手。

1964年,马鱼出生于宁夏中卫县,中国西北部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地方。大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里有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的就是中卫。王维当年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这两句诗所描写的风景,被近代大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1984年,宁夏大学毕业后,马鱼在当地做了4年中学美术老师。那期间,每天一早起来,他就开始听音乐,听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西方大师的作品。当时的流行歌曲也不多,主要就是被批判为“靡靡之音”的邓丽君的歌,其他都是当地民歌。

他喜欢并且擅长唱歌,喝几口白酒,引吭高歌一曲蒙古族民歌,听者立即被带进深沉辽阔的意境中。不请自来的游客,闻声而止,忘情地享受着丽江“腾格尔”的歌声。

2

辞别任教的中学后,马鱼开始漂泊。随身携带的行囊里,更多的是画画的工具,还有一路写下的诗歌与日记。

从福建去往广州的途中,行李弄丢了,里面有好几年的诗歌、日记,还有很多记录创作灵感的草图。忆起这一段经历,马鱼双眉紧锁,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惋惜中。

到了广州,马鱼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参加一个研究生进修班。在广州期间,马鱼还创造性地做了很多“报纸剪贴画”。随便找来一张报纸,剪切拼贴后,再在此基础上绘画,报纸的广告、新闻和图片,都成了他画作里有机的一部分。

当时《南方都市报》采访马鱼,引用了他的一段话:“……利奥塔说在‘非固定’的原则下‘我们可能同时玩几种游戏’。各种载体所背负的使命和分量是有限量的,故本能地去选择怎么做是自然之道。有的人一生就在做好一桩事情,有的人一生可以做好许多漂亮的事情。”

他曾经在一篇题为《马鱼碎语》的文章里这样说:“在迷彩般的梦幻里快慰自身;在忘返的荒途中不思所归;在冥升的刹那间不能自拔;在流连多日的滑动中倦不知迟;在漫无边际的舞动中时昏时醒;在疾驰到终点的列车上,不知何时到站。所谓‘艺术’,在人们的幻觉里是一片花地,玩艺术的人就像花地里的花,一旦被人认同其中一枝,她便芳香几日。当然,说不定也就成了明星花,凋谢时便不能自已。”好文艺的腔调,让我有点晕乎。

在广州,马鱼画了大量的画,很多都尺幅巨大。“运不走,都存放在朋友家了。”倾心漂泊的他,不知道该怎么携带这些财富。他还在广州尝试过下海经商,办过学,做过艺术酒吧,策划过一些艺术活动。不管做什么,他都始终没有离开艺术圈。

去过很多地方后,马鱼想让自己漂泊的脚步停下来,找一个幽雅安静处,搞个工作室,专心地作画。

2003年1月,马鱼第一次到玉龙雪山,他被雪山之美震撼了,从此与雪山结下缘分。2004年,他再次到了丽江,并把自己藏匿于此。马鱼说,之所以选择丽江,主要是冲着玉龙雪山,在隐居的六年时间里,创作的一些画以及拍摄的纪录片,很多都带有玉龙雪山的影子。在他看来,雪山是一种象征,是精神世界的制高点,是未被征服过的纯洁。曾参加过南京独立影展的《雪山·雪山》,也是因为对雪山的迷恋才拍摄的。

刚到丽江时,马鱼的儿子才5岁,现在十多岁了,已经长到爸爸的下巴了。儿子曾经给他敲警钟:“建议把你的工作室改成卖文具的。你老是画画,早晚得饿死。”而此前好几年,有一位朋友跟马鱼的儿子开玩笑,说:“你要好好学习,要不长大了只能当画家了。”提起这段往事,他干掉杯中的白酒,哈哈大笑。

留长发的马鱼,也曾剃过光头。那时刚到丽江不久,曾迷恋藏传佛教的他和一位活佛成了哥们儿,在白马寺住了三个月。他说:“一听到佛教音乐就很感动,那里面有来自自然的力量。有一次我到梅里雪山,很感动,一个人坐在那里,哭。”

马鱼强调的是真实,是灵感,是原创的意境。2005年,丽江下雪,五天五夜。马鱼上山写生,画了一幅画,不舍得卖。他说以前也仿做过自己的画,卖给别人,但找不回来当时的感觉,还主动给客人道歉。

2010年夏天,马鱼收到广州朋友寄来的一批油画材料。他们用香港、台湾远征军后代的投资,准备办一个远征军纪念馆,要他画远征军系列的画。以前画过的,有喇嘛,有手捧红宝书的解放军,还有很多在河里和雪山上的裸男裸女,涉猎很广,都是比较人性化的,如《爱与伤害》系列、《革命者》系列、《火炬》系列、《嚎叫》系列等。此后的一段时期,马鱼将集中精力,专注于远征军系列的创作。为此,他买了很多历史纪录片,很多相关的图书,以致整个人都陷进了六七十年前那段血与火的抗战史。

3

马鱼的生活里,离不开白酒,离不开音乐。

同类推荐
  • 印象西部——云南

    印象西部——云南

    云南,旅行者向往的天堂。历史悠久的苍山洱海、静谧神秘的泸沽湖、令人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风光绚丽的西双版纳、逶迤延绵的茶马古道、风情万种的泼水节、曼妙歌舞的傣族人家,富有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走进云南,您可以感受色彩斑斓的神秘异域。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省灵石县静升古镇的王家大院,涉及其环境特色、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楹联匾额,以及传奇轶事等。
  • 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阅读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典探险故事,能够扩大我们的眼界,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的精神,启迪我们的人生。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集故事性和纪实性于一体的《最经典的探险故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探险家和探险故事数不尽数,我们尽量选取在人类探险史有重大影响的探险家或探险故事来向大家介绍。
  •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

    华语文坛重磅新作,中国小说排行榜首奖得主严歌苓华丽转身,点滴心情记录一场魅力无限的非洲之旅,演绎一段充满异域风情的波西米亚传奇。
热门推荐
  • 不灭巫师

    不灭巫师

    这是一个打不死的怪物在巫师世界钻研知识的故事。
  • 九界修罗:高冷尊上不收徒

    九界修罗:高冷尊上不收徒

    “尊上,收下我这个徒弟任你差遣,不好么?”这是她第九十九次想拜他为师。绝美男子淡漠地看了她一眼,薄唇轻启,“不好。”“为什么呀。”绝美男子道:“你与本座没有师徒缘。”药仙一听,觉得机会来了,“尊上,这么有趣的女娃您不要,那就让给小仙得了。”“尊上,我同意跟药仙哥哥走。”“想都别想,你若是敢跟这小子走,看本座不打断你的腿!”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超时空纠察队

    超时空纠察队

    “十方道,鬼神跳,大槐树下血飘飘……”幽幽的童谣飘荡在仙宗废墟,漆黑的神血染尽灵土……踏破古都的星河机甲,力量尽头的恐怖桎梏,海底深渊的巨兽残躯……埋藏在时空尽头的诡秘,正慢慢掀开…
  • 倾城韶华劫

    倾城韶华劫

    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架空的朝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所爱人。有些事情的结局总不会那么圆满有些事情不是努力了就能改变爱过,恨过最放不下的,还是心底那个你最难以忘记的,还是你我的初遇那时斜阳微风梨花盛开正好笑容清润那时初心尚无尘
  • 重生之明星学院

    重生之明星学院

    片场的一次爆炸,让所有人无一生还。然而,由于冲击过于猛烈,导致他们的脑电波顺着宽带线路滑行到一个班级。这些著名导演,明星,摄像,剪辑,剧本,经纪人,这些业界大神组成的班级将面临怎样的勾心斗角,内忧外患,让我们拭目以待……
  • 网王之雏菊蘸墨

    网王之雏菊蘸墨

    两个人的婚礼、十二月的新娘:“此生此世,非君不嫁”“今生今世,非卿不娶”。——就让我们在这荏(落霞与孤鹜齐飞)苒(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光中,期颐偕老。
  • 黄金修罗

    黄金修罗

    一个神秘的老者,一个神秘的蓝色水晶,把李牧代入了灵修的世界,他没有穿越,没有重生,他依然在这个世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不问来世,不问过去,只争今朝的永恒。什么神?什么仙?什么是魔?一场旷世浩劫,神魔重现人间。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神仙眷侣:轮回

    神仙眷侣:轮回

    一千年前,她是整个仙界的意外,天后产下的仙蛋居然同时孵化出了两个天界公主,一个灵雅,一个娴雅。八百年前,突然出现在殿宇中的妖力结晶直指她与妖界勾结。从此被贬凡尘受十世轮回。而琛启上神为了佑她这一世安然度过,甘愿转世隐身守候。这一世,她是开国将军的女儿,他是前太子唯一留在是世间的孩子,而他是当朝天子的九皇子……各自的身份又怎样的秘密?而仙界、人间……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