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500000023

第23章 明代名医(著)方(2)

方六八物汤

【组成】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各6克,木香、槟榔、玄胡索、苦楝各3克。

【用法】食前服。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

【功效】补血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经事欲行,脐腹绞痛,临经痛者血涩也。

【来源】《奇效良方》。

方七加示乌沉汤

【组成】乌药、缩砂、木香、玄胡索各30克,香附60克,甘草45克。

【用法】上药细锉,每服21克,水75毫升,生姜3片,煎至50毫升。不拘时温服。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妇人经水欲来,脐周疼痛。

【来源】《奇效良方》。

熊宗立方

方一二贤散

【组成】薄橘红12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沸汤调服,其攻甚效。

【功效】理气化痰。

【主治】痰实,食后膈满。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方二小草汤

【组成】小草、黄芪(去芳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石斛(去根)、酸枣仁(炒,去壳冬60克)、人参、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每服12克,水70毫升,姜5片,煎50毫升,温服,不拘时。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方三一清散

【组成】柴胡120克,赤茯苓60克,桑白皮、川芎各30克,甘草15克。

【用法】锉散,每服12克,姜枣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清热利湿。

【主治】热疸发热。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方四侧子散

【组成】侧子30克(炮),附子30克(炮),党参30克,白术30克(煨),白茯苓30克(去皮),防己22.5克,防风、麻黄、粉草(炙)各15克,甘菊花(去梗)60克,北细辛(去苗)60克,肉桂(去皮)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去芦酒浸)30克,川芎30克,秦艽(去芦土)30克,白茯神(去皮)60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每服15克,水100毫升,姜3片,枣1个煎,不拘时服。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主治】中风手足不随,言语謇涩。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方五渗湿汤

【组成】苍术、白术、甘草(炙)各30克,茯苓(去皮)、干姜(炮)各60克,橘红、丁香各3克。

【用法】上药研粗末,每服12克,水70毫升,枣1枚,姜3片,煎至50毫升,食前温服。

【功效】健脾散寒除湿。

【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如坐水中,小便赤涩,大便溏泄。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方六绛雪散

【组成】龙脑0.15克,硼砂3克,朱砂9克,马牙硝1.5克,寒水石3克。

【用法】上药研匀,每用0.3克掺于舌上津咽。

【主治】咽喉肿痛,咽物妨碍及口舌生疮。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方七秦桂丸

【组成】秦艽、桂心、杜仲、防风、厚朴各0.9克,人参30克,附子(生)、白茯苓各45克,细辛0.3克,白薇、干姜、沙参、牛膝、半夏各15克。

【用法】上药生碾为末,炼蜜为丸,空腹醋汤,米汤送服。无效更加数丸,已觉有孕,便不可服。极有神效。

【主治】妇人血海久冷,不能孕育。

【来源】《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虞传方

方一连附六一汤

【组成】黄连18克,附子(炮,去皮脐)3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稍热服。

【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炽盛,胃脘剧痛,呕吐酸水等症。

【来源】《医学正传》。

方二三妙丸

【组成】黄柏(酒炒)120克,苍术(米汤浸一二夜,细切焙干)180克,牛膝6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腹姜、盐汤送下。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脚膝红肿等症。

【来源】《医学正传》。

方三三根饮

【组成】五倍子根、苍耳草根、臭樗木根各适量。

【用法】上药细切,每服21克重,加生姜3片,大枣1枚,大黑豆36粒,糯米49粒,水煎至一半,去渣温服。

【主治】痢年久不愈者,殊效。

【来源】《医学正传》。

方五大刀夺命丸

【组成】杵头糠、牛转草各150克,糯米30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取黄母牛口中涎沫为丸,如龙眼大,入锅中,慢火煮熟。如加60~90克砂糖入丸内,其效更佳。时常食之。

【主治】噎膈不下及翻胃等症。

【来源】《医学正传》。

方六地仙煎

【组成】细山药300克,杏仁(去皮尖)30克,生牛乳汁600克。

【用法】将杏仁研细。入牛乳、山药拦匀,绞取汁,重汤煮1日,用新瓷蜜封。每服15~30毫升,空心温酒或汤调服。

【功效】滋阴生津润燥。

【主治】诸燥症。

【来源】《医学正传》。

方七如神救苦散

【组成】御米壳(蜜炒)3克,陈皮15克,壁虎8克,乳香8克,沉药8克,甘草8克。

【用法】上诸药研为细末,每服9克,煎服。

【功效】行气,活血,通络。

【主治】瘫痪,手足走痛不止,非痛勿用。

【来源】《医学正传》。

方八杉木节饮

【组成】杉木节120克,槟榔7枚,大腹皮30克,青橘叶49片。

【用法】上药细切,作1服,用顺流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上剂分作3次服,1日服尽。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

【主治】脚气发作,恶寒发热,两足肿大,心烦体重垂死者。

【来源】《医学正传》。

戴思恭方

方一通关散

【组成】抚芎、川芎、川乌、细辛、白芷、薄荷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葱白茶清调服6克。

【功效】疏散风寒。

【主治】头痛。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

方二鸡苏丸

【组成】柴胡(银州者)、木通(同柴胡以汤40毫升浸3宿。取汁)各60克,生地黄(末)180克,麦门冬(去心)120克,阿胶(炒)、蒲黄(炒)、人参各60克,黄芪、甘草(炙)各15克,紫苏(即薄荷叶)50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将好蜜1千克,先炼一二沸,然后入生地末,不住手搅匀,次入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次入余药末,丸如豌豆大。每服6克,食后临卧嚼碎,热水送服。

【主治】咽痛。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

方三百花膏

【组成】百合、款冬花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临卧嚼姜汤送服1丸。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嗽血。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

方四安神丸

【组成】黄连4.5克,朱砂3克,酒归白1.5克,酒归身、炙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捣为末,和匀汤浸,蒸饼丸黍米大。食后津咽下15丸。

【功效】滋阴清热安神。

【主治】治五痫。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

方五四兽饮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草果仁各适量。

【用法】乌梅姜枣水煎服。

【功效】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主治】疟疾。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

方六分清饮

【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蒲药各适量。

【用法】入盐少许,水煎服。

【功效】益气,分清,固摄。

【主治】小便多。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

方七黑白丹

【组成】乌蛇(去头尾煮去骨)、白花蛇(去头尾煮去骨)各1条,雄黄6克,大黄(煨)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6克,不拘时调服。

【功效】化痰核,水瘰疬。

【主治】瘰疬。

【来源】《证治要诀类方》。陶华方

方一黄龙汤

【组成】大黄9克,芒硝12克,枳实6克,厚朴3克,甘草3克,当归9克,人参6克。

【用法】上药加桔梗3克,生姜9克,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扶正攻下。

【主治】里热实证而气血虚弱者,症见自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谵语。口舌干燥,口渴,身热,神倦少气,或便秘,腹胀满硬痛,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来源】《伤寒六书·卷三》。

方二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9克,葛根9克,甘草3克,黄芩9克,芍药3克,羌活3克,白芷3克,桔梗3克。

【用法】加石膏3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主治】感冒风寒,寒郁化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来源】《伤塞六书·杀车槌方》。

方四回阳救急汤

【组成】熟附子9克,干姜5克,肉桂3克,人参6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6克,甘草5克(炙),五味子3克,半夏(制)9克。

【用法】加水入姜3片,水煎,临服入麝香0.1克调服。以手足温和即止,不得多服。

【功效】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主治】阴寒内盛或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症见四肢厥冷,恶寒卧,腹痛吐泻,不渴,或是端口唇发绀,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甚或无脉等症。

【来源】《伤寒六书·杀车槌法》。

方四再造散

【组成】黄芪6克,人参3克,桂枝3克,甘草1.5克,熟附子3克,细辛2克,姜活3克,防风3克,川芎3克,煨生姜3克。

【用法】加大枣2枚,水煎减半,槌法再加炒芍药1撮,煎3沸温服。

【功效】益气助阳,散寒解表。

【主治】阳虚气弱,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者。

【来源】《伤寒六书·杀车槌法》。

薛己方

方一丹栀逍遥散

【组成】柴胡(去苗)、当归(去苗,微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30克,甘草(微炙赤)15克,丹皮、栀子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健脾,和血调经。

【主治】肝脾血虚,化火生热,症见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小腹作痛,或小腹坠胀,小便涩痛等。

【来源】《内科摘要》。

方二回阳玉龙膏

【组成】草乌90克(炒),南星30克(煨),良姜60克(煨),白芷30克,肉桂15克,赤芍药30克(炒)。

【用法】研为末,葱汤调搽。

【功效】温阳活血消肿。

【主治】治痈肿坚硬不痛,肉色不变,久而不溃,或溃而不敛,或骨挛痛,及一切冷症。

【来源】《外科心法》。

方三乳香定痛散

【组成】乳香,没药各6克,滑石、寒水石(煅)各12克,冰片0.3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

【功效】清热活血。

【主治】诸疮溃烂疼痛。

【来源】《外科心法》。

方四神仙活命饮

【组成】穿山甲(蛤粉黄色)、甘草节、防风、没药、赤芍药、白芷各1.8克。

【用法】酒300毫升,同入瓶内,纸糊瓶口,弗令泄气,慢火煎数沸,去渣。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能饮酒者服药后再饮3杯尤好。

【功效】活血软坚消痈。

【主治】一切痈疽肿毒。

【来源】《外科心法》。

孙一奎方

方一偏正头风涂药

【组成】紫荆皮150克,独活90克,亦芍(炒)、白芷、菖蒲各30克。

【用法】葱头煎浓汤调敷。

【功效】发散风寒。

【主治】偏正头风。

【来源】《赤水玄珠》。

方二左经丸

【组成】大草乌(去皮脐)105克,木鳖(去壳)105克,白乳香105克,五灵脂15克,斑蝥(去头足,醋炒,磨细用)15克,生黑豆(支皮为末30)克。

【用法】醋和丸,如芡实大。每服1丸,温酒磨下。治筋骨痛未经针刺刺者,3~5日见效。

【功效】散寒祛风通络。

【主治】手足不遂,筋骨诸痛,遍身风疮。

【来源】《赤水玄珠》。

方三鸬鹚瘟方

【组成】柴胡6克,贯众6克,干葛3克,竹茹3克,半夏3克,黄连2.1克,枳壳2.1克,甘草1.2克。

【用法】水煎服,一贴而愈半,再服肿块消。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颊腮红肿,呕恶发热,下午烦躁,口苦,晚不能睡,脉洪大。

【来源】《赤水玄珠》。

方四瑞本丸

【组成】苦参60克,黄柏60克,牡蛎30克,蛤粉30克,葛根30克,白螺蛳壳(煅)30克,青蒿30克。

【用法】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白汤12克。终剂而愈百发百中,忌酒1个月。

【主治】梦遗。

【来源】《赤水玄珠》。

韩方

方一三子养亲汤

【组成】紫苏子9克,白芥子6克,萝卜子9克。

【用法】上药3味各洗净,微炒击碎。每服不过9克。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饮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时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片。

【功效】降气消食,温化痰饮。

【主治】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来源】《韩氏医通》。

魏直方

方一保元汤

【组成】黄芪、人参、肉桂、甘草各适量。

【用法】加生姜1片,水煎,温服。

【功效】补气温阳。

【主治】虚损劳怯,元气不定。倦怠乏力,少气畏寒,小儿痘疮,阳虚顶陷,血虚浆清,不能发起灌浆者。

【来源】《博爱心鉴》。

万全方

方一清宁散

【组成】桑白皮(蜜少炒)、赤茯苓、车前子、甜葶苈(炒)、山栀仁各等分,炙甘草减半。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1.5克,姜枣水煎服。

【功效】清肺化痰,佐利小便。

【主治】惊热出于肺,须从小便利之。

【来源】《幼科发挥》。

方二醒脾散

【组成】人参、陈皮、甘草、白术、白茯苓、全蝎、半夏、木香各10.5克,白附子(炒)4个,南星(姜汤泡)1个、陈仓米100粒。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3克,枣3枚,姜3片,水煎。

【功效】健脾益气,化痰定惊。

【主治】慢惊。

【来源】《幼科发挥》。

同类推荐
  • 白话本草纲目

    白话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近30年的心血结晶。它不仅是一部药学巨典,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史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000多幅精美的插图。 本书吸取了巨典的精髓,以白话的形式加以展现,共遴选单药500余种,每种药材列出名称作为纲,纲之下以“释名”为目,纲举目张,以正其源。接下来,以“集解”“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的体例,阐释药物的产地、性状、功能等,非常便于读者学习、阅读。
  • 妇科良方

    妇科良方

    本书介绍了妇科常见的八种病症,并对这些病症进行了剖析,让你知道疾病病因,中医的治疗机理,并在药方中详细说明了药物组成、治疗方法、功效主治、临床运用以及经验体会等让你全方面理解每味药方,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让你远离妇科疾病,生活幸福安康。
  • 名方60首讲记

    名方60首讲记

    作者以自己的方剂课堂讲稿为基础,分别从来源、组成、剂量、用法、配伍、应用、加减、名家论述8个方面,介绍了常用名方60首的学用心得,既有翔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临床实践。
  • 解读乙型肝炎

    解读乙型肝炎

    本书重点介绍乙肝的治疗,同时以临床病例和专家点评穿插其中,对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解答,使读者更直观、更方便地了解乙型肝炎防治的相关知识。本书科学实用,繁简得当,深入浅出,适合肝病患者及家属、基层医护工作者、社会大众学习。
  • 名医用大黄

    名医用大黄

    本书主要介绍了名老中医使用大黄的心得体会,不仪有对大黄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还有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大黄传统药效的拓展应用,颇多独到发挥,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用药思路。
热门推荐
  • 我当灵媒那些年

    我当灵媒那些年

    我叫徐凡,我是灵媒,不过,在未成为灵媒之前,我只是听说过许许多多的灵异故事!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有一天竟会亲身经历这些我以往只是在灵异故事里听说过的事情……这里面的一个个活人禁地,一个个艳鬼,厉鬼,都不知道多少次差点要了我的老命,但我并不后悔成为一个灵媒!因为,这是我最好的选择,我想好好活着,我想荣耀的活着,就得与天斗,与地斗,与鬼神争命!
  • 日月江河

    日月江河

    本书是从万历三大征开始,一路披荆斩棘寻找救国之道。本书非穿越文,一丢丢、可以忽略不计的金手指。本书非种马文,不会有过多女主登场。本书是演义小说,书中的人物与原型人物会有些出入,纯属艺术加工。最后,就算只有一个读者,本书也会写下去,就是这么刚!
  • 百合的香水味续集

    百合的香水味续集

    紫百合象征“浪漫的爱情”而多少痴情却等来的无尽的悔恨。一首《长恨歌》诉说多少离愁别恨。长相思,长相思,思君念君,君不语;怨别离,怨别离,美人易老,宫无门;妒芳华,妒芳华,春光苦短,人憔悴;恨无情,恨无情,海誓山盟,两难全。怨君寞念昨日事,珍惜眼前人。
  • 港区的日常依然丰富多彩

    港区的日常依然丰富多彩

    假如,我是说假如舰娘的世界里你消失了,她们会怎么样?再来一个假如,假如消失多年后的你又出现了,舰娘的世界又会怎样?(新人新书,不喜勿喷)(舰B系列)
  • 网王之我本性拽

    网王之我本性拽

    她是欺诈师,是糕点师,是服装师,是网球手,剑道出色,跆拳道黑带,空手道九段,因好友原因喜爱中国武术;她本性拽,却习惯将自己伪装,外人面前,她是位恬静的乖乖女,熟人面前,她是位拽拽的痞女;她有和立海网球部欺诈师同样的口头禅;欺诈师与欺诈师的碰撞,谁会先露出马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幼年
  • 崛起科技之巅

    崛起科技之巅

    一部科技巨头的编年史诗,一个伟大公司的崛起之路,且看许道微如何翻云覆雨,俯瞰众生,崛起于科技之巅!
  • exo之叫我如何挽留你

    exo之叫我如何挽留你

    “我本以解脱!可为什么你还要来找我!”“上一世,是你欠我的!那么这一世,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回来吧。行吗?”“若你想要我的命,那就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