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从体验中学习。他们就像尚且湿软的水泥,所听到的每字每句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印记。
——海姆·G.吉诺特(Haim G.Ginott)
我成长于一个除了感恩之外不包容任何其他情感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上进心极强的企业家,忙于经营业务,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孩子而给予我额外的关注。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那些隐藏的情感,无处宣泄内心压抑的愤怒、悲伤和不安。我害怕有人发现我的恐惧,于是就把这种情绪掩盖起来。
当年的我只能在日记中倾诉所有的烦恼。长大成人之后,我慢慢学会了自我调节。就这样,天生的性格再加上环境的塑造,让我成为一个自学成才的情感专家。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曾在一家幼儿园工作,在那里我萌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超越教学的范围去帮助孩子们。本科毕业之后我修读了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专攻创伤儿童的治疗。
我在学术研究和实际考察中发现,创伤儿童的首要特点就是缺乏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他们不仅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巨大的障碍,就连讲述自己的经历或描述现状都应对不了。我发现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创伤儿童往往都生活在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当中,他们表达情感、对人倾诉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他们只能隐藏情感,又没有机会向任何人倾诉——这些孩子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啊!
然而,这些孩子却发展出一种额外的能力,就是能够敏锐地观察所处的环境。他们能觉察到危险的到来,并知道该在何时远离或者自保。
同样在幼年时备尝无人聆听之苦的我很容易理解这些孩子的感受。念初中时,我还曾因为冷漠和内向而遭到嘲讽。同龄人无法理解我害羞的性格和内心的恐惧,我也很难与其他人沟通。和人交往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候我甚至还会出现读写障碍。因为我无法专心致志,总是在时刻担心自己的安全。我既拙于认识自己的情感,更不会展现内心的世界。
在研究生实习的中期,我担任过受虐儿童的法庭代理人,在虐待儿童的案件中,我是孩子们的发言人,也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因为有些孩子才三岁。只有当他们渐渐地感到和我在一起很安全的时候,康复的过程才算开始,才能让他们逐渐用语言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就在那时我意识到了情感引导的重要作用,受益的不仅仅是创伤儿童,所有的孩子都能受益。例如,有表达障碍或者害怕表达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在社会交往和事业发展上遭遇困难,而情感引导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对孩子的情感培养已经成为我和父母及孩子们打交道的前提条件。
情感引导是什么?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情感引导需要时间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为人父母本该如此,所以也不足为奇。情感引导一般不受场合限制,但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情感引导最好不要受到外界的打扰。尤其是当孩子遇到难以理解和表达的强烈情感时,这种引导尤为重要。我把情感引导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处罚所有错误行为的万能战略。有时候情感引导也会失效,但只要能够投入50%以上的努力,其结果总会是积极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将会更加亲密。
父母在情感引导中的角色
作为孩子的首位教育者和引导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至关重要。采用情感引导的家庭规矩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加坚韧、听话且善于交际。父母作为长辈,应该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完全可以成为孩子的优秀榜样和情感引导师。
情感引导的核心就是由父母来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为了能够提供最好的引导,父母应该对孩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情感引导的基本要素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为了促进与子女的良性沟通,父母应当:
● 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 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 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 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 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但同时也要设定界限。
● 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 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 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 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 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代的父母还有好多在沿用他们父母辈的传统方式去教育孩子,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我在讲授情感引导课程时偶尔会遇到有抵触情绪的父母。例如有些母亲自身就无法在感情上接受这种方法,她们会说 “我可做不来情感引导”,或者“我觉得不应该总用询问孩子感受的方式来关心他们”。这样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强烈的情感,并认为情感引导可能会导致溺爱或者纵容。我告诉这样的父母要相信我,并坦言我自己就是这种禁止情感表达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这样的教育曾导致我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处于劣势,最终足足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才学会如何达到健康的情感平衡。幸运的是,今天已经把处理孩子的各种情感纳入了父母养育子女的日常任务之中。
我采用的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教育方法,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情感引导确实是具有积极效果的方式和方法。那些你在杂志上和电视上看到的所谓立竿见影的教育技巧和行为学手段,例如“暂停活动法”(time-outs)或者以剥夺某些权利相威胁的方法,从长远的角度讲都是没有效果的。情感引导饱含尊重和温柔,并且行之有效。我有信心这样讲,是因为我对此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已经在我的客户和自己的孩子身上得到了验证。我的两个儿子个性迥然不同: 一个安静害羞,另一个执着难缠且精力超常。这就决定了我必须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展教育,但我一直都在坚持运用情感引导。
本章里有些内容可能会让某些父母感到不舒服,因为在教育子女方面我们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希望家长们不要轻言放弃——坚持把这本书读完,并学会原谅自己,谁不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如果你尚且对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感到困难,那么就请先从自我改造开始——任何人都可以克服消极的情感问题,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是情感引导的忠诚信徒,因为它是成功的保证: 你将获得一个合作、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这难道不是每一位家长的梦想吗?
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如果情感引导真的那么有效,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普及呢?我总结出了四种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让用心良苦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事倍功半。无论是在迪斯尼乐园还是在超级市场,或者当我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的时候,我所遇到的众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误区一: 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
家长们普遍认为对付不乖的孩子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控制,也就是惩罚孩子,因为其行为举止令自己完全无法接受。另一种办法则是反向的极端——放任,因为他们感到无可奈何,所以只能两手一摊干脆放弃,任由孩子熬夜、逃避洗澡、想吃什就吃什么——无论是什么要求都加以满足。放任型父母缺乏坚持,对规定限度或者严格要求缺乏信心。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认为和孩子平等地做朋友才是最好的办法,没有管教的必要。总而言之,这两种类型的父母都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法。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孩子们正在走廊里来回奔跑——脚步在木制地板上所发出的轰鸣声中掺杂着他们尖锐又刺耳的叫声。这让正在煲电话粥的妈妈不胜其烦,她越发难以忍受这种噪音了。
控制型妈妈终于丢下电话,一把拉开房门,大声吼道: “都给我停下!我快被你们逼疯了!不许再跑了,立刻都给我回房间去!现在就回去!都玩游戏去!如果你们再继续淘气,饭后就没有冰淇淋吃!绝对没有!”
我们别忘了,孩子们其实并没做什么危险的举动,不过是让妈妈的神经很难受而已。小家伙们年纪小但精力充沛,就是喜欢到处跑,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他们玩得正在兴头上,非常开心,当然不想突然间停下来去下什么棋,让他们回到房间里去其实是一种惩罚,取消冰淇淋也同样是惩罚手段——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策略。
放任型妈妈面对同样的状况只会唉声叹气,无奈地摇头,然后对电话另一端的朋友说: “哦,不过是孩子们在乱闹……的确太吵了……他们都快要把屋顶掀翻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挂掉电话,然后任由噪音持续下去。
无论是控制型妈妈还是放任型妈妈,都不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这正是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的规矩。
我这里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可以供父母们参考,那就是利用情感引导和规定限度的方式来包容孩子的行为。对于例子中的这种状况,其实没有必要施加惩罚,但也不应该任由孩子去干扰母亲的电话和宁静,妈妈们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更恰当的方法来教育尚且不懂事理的孩子。
情感引导型妈妈会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对孩子们说: “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家今天心情都不错嘛——个个跑得跟小火车似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到外面跑去?我可以帮你们布置一个障碍跑道,屋里可不方便赛跑,等妈妈一打完电话就出去帮你们建造好不好?请你们也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后院玩可以吗?”
这种处理办法既有效果又很包容。妈妈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胁和惩罚。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的处理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这两种父母也都没有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控制型父母所信奉的是老一辈的观点: “孩子就应该听爸妈的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由父母说了算。”家长的话就是命令。他们要求孩子必须尊重长辈,但不会和孩子分享权力或者教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类型的父母既不给孩子什么表达的机会,也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感受,动不动就板起面孔,对孩子进行威胁或者惩罚,甚至对孩子动粗。
控制型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行为,但我们都知道单看一个人的行为是片面的——因为除此之外还有感情、思想、观点和意见等许多方面。我发现爸爸们尤其倾向于采用控制型的策略,因为他们更在乎结果,总是想要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而且比妈妈们更爱展现威仪。人类的天性决定了母亲更注重和孩子的关系,她们会在下意识里采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却不自知。注重结果当然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但是如果父母从情感引导方面入手的话,就可以事半功倍。
我曾询问过那些控制型父母对于自己教训孩子的感受,不少家长都说 “我是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因为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或者说 “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既然他们是成功的,没有理由我就不能成功”。
于是我问他们: “如果有一种更好的方法,你们愿意尝试吗?”
他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愿意尝试,因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对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屁股感到非常歉疚,他们只是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可以采用。
我问他们: “你们希望孩子比你们生活得更好吗?”接着再问: “你们希望他们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潜能吗?”
答案永远都是肯定的,当然是这样。
我给这些父母的建议是,改用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方式去实施教育——如果家长们继续使用那些无效甚至有害的管教方式的话,他们的孩子将很难超越平凡,实现梦想。
一旦爸爸们认清了教育的终极目标,他们就会敞开心扉去接纳情感引导的方法——情感引导绝不是要把爸爸们变得像妈妈一样的心慈手软。爸爸们一旦尝试了情感引导之后,就会感到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同样美好。
如果我仅仅是建议那些控制型的父母停止威胁、喊叫和赏罚的话,他们多半不会采纳,他们必须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停止这类手段,并确切地了解这样做的好处。爸爸们不妨暂且后退一步,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想想你是怎样长大的,小时候的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当然,我是指情感方面的好恶。
从长远角度讲,无论是威胁、惩罚还是放任自流,都不会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所有孩子在离开父母、迈入社会的时候都应当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交能力。然而,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同,有些比较敏感或害羞,有些则比较外向或固执。父母有必要采取折中的全新的教育方式,停止沿袭那些极端而又无效的传统的教育方式。
无论是控制型父母还是放任型父母,所取得的教育结果通常都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些在控制型或者强制型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压抑,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当这种机会出现的时候——通常是在少年时期——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并肆意利用。
相反,在“怎么都行”的放任型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则缺乏约束和规矩,而且没有群体归属感。这些孩子往往个性散漫,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管教,所以不具备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依赖感。他们常常会感到恐惧,因为他们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爸爸妈妈没能为他们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家庭结构关系。这会导致许多被放任的孩子变得和被控制的孩子一样: 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在是非观念和情感上遭遇严重的困难,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活动,因为他们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归属的地方和某种亲密的依赖关系。如果孩子无法在家庭中满足这些需求的话,自然就会跑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找。
情感引导的目的是要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父母们既要保有同情之心,但也要规定限度,只有这样,当青春期到来的时候,你的孩子才会说: “毒品?我才不需要毒品呢!妈妈今晚要给我烤比萨饼吃,所以我想回家去。”如果孩子们不能从家里得到关爱和指导的话,他们就会转投其他地方。如果家里没有人为他们烹制比萨饼的话,他们就会去寻找替代品,结果就可能会遇上某些炮制违禁化学品的人。
误区二: 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午饭过后才一个小时,孩子就说: “我饿了。”
妈妈轻描淡写地回答: “你怎么可能会饿!我一个小时前才给你吃过。”这是轻视孩子感受的一个典型例子。轻视是一种最简单、最下意识的反应,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这样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正确的或者有益于孩子健康的行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成年人对你说出同样的话,你会作何感想。如果妈妈和爸爸刚刚外出吃饭回来,一个小时之后,爸爸对妈妈说 “我饿了”,难道妈妈也会同样不以为然地说: “得了吧!你怎么可能会饿!”她更有可能会这样说: “是晚饭时没吃饱吗?是不是你今天健身的时候太卖力了?”妈妈极有可能会采用沟通的方式来查找缘由,而不是直接拒绝爸爸的要求。
情感引导就是一个了解的过程,以避免像上述案例那样随便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说法和感受。有时候,家长们会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凌驾于孩子之上。妈妈自己刚吃过,自然不饿,因此就推论孩子也不可能会饿,所以才会回答说: “你怎么可能会饿!”而不是说一些关心孩子的话,例如: “你又饿了吗?真的吗?是你的肚子咕咕叫了吗?会不会是渴了呢?”
当孩子从秋千上跌落下来的时候,目睹了全部经过的父母可能心想,他正好落在一堆木屑上,所以不会有多严重。于是对孩子说: “好了,艾登,你自己站起来吧!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位家长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不希望孩子过于娇气或者养成爱哭鼻子的毛病。
但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地想过当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时心里的感受呢?这一过程所引发的是一连串的情绪,首先是害怕: 前一分钟他还在高兴地飘荡,下一刻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随之而来的感受是尴尬,他心里在想: “噢,我的天哪,每个人都在看着我!我一定看起来很蠢……”这种尴尬可能比任何实际的创伤更让孩子难受。总之,类似于荡秋千摔下来这样的轻微事故所引发的情感变化,家长们都往往考虑不到,更不用说更加重大的事件了。
永远从同情的角度出发。作为孩子的情感引导者,你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贸然轻视或者低估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们对你说的话,你应该首先考虑: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在上述情况下,父母应当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 “嘿,艾登,你没事吧?”你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你随时都守候在他身边。
有一半可能是艾登自己站起来说: “我没事!”然后又去接着荡秋千。这种情况很简单,你已经成功了。
但还有一半可能是,艾登静静地站着,眼睛里闪着泪花,似乎被吓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关心地问道: “是不是摔伤了?还是吓了一跳?”艾登的回答可能类似于: “我害怕了,我荡得很高,然后就摔下来了。”
“妈妈看到了,艾登飞得非常高。掉下来确实很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坐一会儿,然后再回去玩?”你需要给予孩子的是支持,而不是轻视或者否定。类似于“行了,站起来,不要大惊小怪”这样的语言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他觉得,妈妈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感到害怕和尴尬都是无足重轻的事情,所以他必须在你面前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来。表面上看,这样做好像没什么不妥,许多父母甚至还会为此而称赞孩子的表现: “看看我们家艾登,马上就站了起来,真让人骄傲。”但父母的这种反应并没有让孩子懂得该如何去面对痛苦,而这正是他在未来的生存中必须掌握的能力。
倘若家长能够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来回应孩子的痛苦、羞耻、内疚乃至愤怒等消极情绪,他们会因此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感情,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在成年以后处理工作中和感情上所遇到的问题。
“你真的喜欢我吗?你真的爱我吗?那你爱我有多深呢?你为什么没有给我打电话呢?”可能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种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那种一天打几遍电话都不够放心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如果这种类型的人在童年时期接受过情感引导的话,就不至于对自己如此没有信心。接受过情感引导的人很清楚何谓自我、何谓他人——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基本而又重大的区别。
引导不等于溺爱。情感引导是先判断情况,然后再做出处理。这不是在溺爱,而是在塑造和引导孩子的情感经历——无论是悲伤、饥饿、疲倦还是恐惧。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感情,但也要给他们规定适当的限度。
我并不是主张每次学步的宝宝跌倒后父母们都要这样去处理。在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让他自己站起来,而无须小题大做,也没有必要进行干预。只有当孩子开始哭起来或者明显情绪低落的时候,才需要你进行情感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再轻视或者否定孩子的情绪了。孩子的情绪低落意味着他需要情感引导,你要让他知道,你可以给他强有力的支持。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父母轻视孩子感受的例子。例如,父母会对孩子说: “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应该能自己走到公园。加油,别停下!”或者有的家长会对恐惧游泳的孩子说: “尽管往水池里跳。不要担心,我会抓住你的,你要是再不跳的话我就再也不带你来了!”结果不肯跳的孩子就被领走了。
如果一个年幼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压力而不敢承认自己的疲惫、恐惧或者厌倦的话,其实是等于把父母的愿望置于自己的需要之上,是在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有当你包容孩子的感受并表示同情的时候,真正的合作才能够开始。以下是一些比较恰当的交流方式:
● “要不要让妈妈抱着你休息一会儿?”
● “也许我们应该在树荫下喝点果汁。”
● “我们待会儿再尝试好吗?”
一味地强求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会让他们觉得,如果不遵从你的命令,就无法让你满意。
在童年时期坚持情感引导,会减少孩子对你的过分依赖,而又不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亲密感。频繁地否定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好了,根本不疼,快起来!”“路又不远,快,继续走!”——这一类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并不重视对他的理解,于是他们从此不再依靠你或者指望你(也包括其他人)来帮助他。这会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不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如果你对孩子使用的语句是论断式的,例如: “那只胳膊看起来好像是断了。好了,别哭了!我们看医生去……你可是个男子汉,不要再抱怨了……”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沿用同样错误的方式去教育他们的孩子,导致下一代也缺乏同情心并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们在难过的时候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安慰。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他人的关怀,孩子们最早都是从家庭中学到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就将会如何对待别人。
误区三: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在我的家长培训班上,我会问家长们,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处理的。结果经过我的估算,至少有70%的父母采用的是外部激励或者负面威胁的办法。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 “为了训练我的女儿学会使用便盆,她每成功一次我就奖励她一张贴纸。”父母还为她制作了一张光荣榜,经过一周的贴纸积攒,孩子可以赢得一次去玩具商店的机会或者其他奖励。这就是典型的以奖赏激励进步的手段。但是为什么你没有因为她学会了走路而奖给她一张贴纸呢?还有当她学会了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还有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都没有那么做,为什么偏偏她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膀胱就可以赢得贴纸呢?
不错,孩子会为了贴纸的奖励而去坐在便盆上尿尿,但是倘若她还不具备控制膀胱的生理能力,还不能使用便盆,难道就意味着她无法赢取贴纸吗?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截了当的,她很可能会因此而告诉自己: “我不想要什么贴纸或者其他奖品!”她决定从此鄙视贴纸或者任何奖品的价值!
家长们于是向我反映: “如厕训练顺利地进展了两三个星期,可在那以后……”他们所采用的外部激励手段不再奏效。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也喜欢给孩子贴纸和奖励,但不会把这些和纠正行为联系在一起。没有人是完美的,当我们希望促使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可能常常会采用这种“如果你这样做,我就会怎样怎样”的战术。偶尔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我也会使用奖品或者威胁来让孩子乖乖听话,但是特别的恩惠更适合长途旅行,因为就像是给一个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吃爆米花一样,为的是让妈妈可以在商场里试穿鞋子。这种做法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确实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而,事情的本质仍然没变,用奖励来操纵孩子的表现是错误的。
绘制光荣榜之类的方式不应该成为你的基本教育策略,用类似于贴纸这样的奖励来哄得孩子乖乖合作也不是一个好的模式。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必须按章办事。所以,我们也有责任让孩子们知道,即使没有奖励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
更好的策略。孩子们最希望得到的不是贴纸或者什么新玩具,而是你的关注。我喜欢送给孩子们礼物,有时我会带着最新、最受欢迎的玩具回家(当然一定是和孩子们的发育阶段相适合的)——但不是作为我对他们的行为的奖赏。我不会依靠玩具来让我的儿子们听话。他们如果合作的话,一定是因为我们之间所建立起来的特殊情感; 如果他们不乖,则通常是因为发生了让他们不愉快的事情。单单给个玩具并不会解决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及时去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处理。
假设你刚从超市回家,车上装满了冷冻食品,需要尽快拿进屋里去,但你两岁半的儿子却在哭闹,因为他想继续留在车里玩。你很可能会说: “如果你马上下车,妈妈就给你一块饼干。”如果他还是拒不合作,你可能就会说: “如果你不下车,我就不让你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然而,这是一个反思的好机会,先不要去管冰冻食品将会如何,你应该集中精力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教导孩子听话、与人合作和做正确的事情。因此,不要急着施行贿赂,你可以从情感上引导他说: “妈妈知道你喜欢在车里玩,因为妈妈要你下来你才生气,但是对不起,宝贝,我们必须进屋去。你能帮助妈妈吗?”然后让孩子帮你拿点东西,并趁势轻轻抱起他,一同进屋去。孩子可能依然不满,但之前的大吵大闹很有可能会因为你同情和安慰的话而很快消退。如果你能够试着理解并且重视他的小小世界的话,将会让他感到备受尊重,他的愤怒就会消退得更快。如果你贿赂他,没准下一次他又想在车上玩的时候,还会期望同样的回报才肯合作。
误区四: 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要事出有因,而这正是许多家长们糊涂的地方。我经常听到有人说: “我们从不惩罚孩子,而是让他承担后果。”我的回答是: “但是你这样做是为了让你的孩子感到后悔吗?”
“不是,”他们回答,“我们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教训吧!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教训的潜台词都是: “现在你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了,你以后还敢这样做吗?”这种态度将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最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的条件是获得父母的支持、指导和建议。
如果换作是你的老板用严厉的语调教训你说: “我叫你用Excel,不是Word,你这个白痴!”你会因此而表现得更好吗?还是会感到羞耻和不满呢?如果你的老板温和地教给你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完成任务,你当然会照做——而且是快乐和自信地去做,我敢肯定。用消极后果来惩罚只会引发抗拒,而不是心悦诚服。
四岁的彼得从他三岁的妹妹珍妮手中抢走了水管。妈妈命令他物归原主,彼得无视这个命令,所以被妈妈施以“暂停活动”的惩罚。妈妈认为,因为彼得不和妹妹分享而且不听指挥,就应该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光是让他暂停活动,是否真能帮助他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呢?如果妈妈换一种说法可能会更奏效: “彼得,我知道你也想要水管,但是珍妮正在用它。请还给她,然后问她可不可以在她不用的时候给你玩。”如果他继续无视妈妈的指令的话,她还可以坐下来和他聊聊。相对于暂停活动的惩罚,用讲道理的谈话方式更能教会孩子如何分享和正确处事。如果彼得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抢夺行为,妈妈则可以把他暂时带走,直到他愿意分享后再回来。
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直接后果不等于消极后果,应该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而不是非要给他“上一课”。我可以介绍一下怎样用情感引导的方式来教育我的大儿子。在他五岁的时候,我没有试图“给他一个教训”,而是让他切切实实地为自己的行为去承担责任。在他去后院玩球之前,我提醒他说: “如果你因为玩球而晚回来吃饭的话,就必须和大家一起吃完,否则的话你可能就来不及吃甜点了。晚餐七点钟开始,而你要在七点半钟去洗澡,然后上床听故事。”然后我用五分钟的时间解释了现在距离七点钟还有多长时间,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并告诉他我会在七点钟准时叫他进来。
如果他晚十分钟进来的话,那是他的选择,我不会干涉。但如果他在七点半到来的时候跟我抱怨: “妈妈,我还想吃甜点。”我则会说: “我知道,我也希望可以给你一些,但是晚餐已经结束了。明天如果还是同样的情况,你还会因为贪玩而错过你的甜点吗?”
我对他因为喜欢户外玩耍而错过了甜点深表同情,但是,我们也讨论了他不顾我的提醒仍然迟到,所以才耽误了晚饭的时间。他的迟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丧失甜点只是它所引发的一个直接后果。
这个后果不是为了惩罚他,而是让他从此习惯于在我刚一召唤他的时候就立刻回家。我已经提醒过他晚餐的时间和作息安排,并告诉他,之所以所有人都必须在同一时间进餐,正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享用到甜点。
即便他每天都在院子里玩到很晚而从来吃不到甜点,我也不担心。因为我已经给了他自主选择的权力和机会,我们之间不存在对控制权的争夺。我让儿子来分担责任,并鼓励他去思考和做出自己的决定。这种方法只适合五岁以上的孩子。
我没有给儿子吃甜点,不是因为我要惩罚他,而是因为他有必要学会在吃晚饭的时候准时回家。而甜点和晚餐的时间是直接关联的。但倘若我是这样对他说的: “由于你没有按时回家吃饭,所以今晚不准看电视。”那么这件事的结果就不是直接的,因为看电视和按时回家吃晚饭没有任何关系。
看到儿子哭了,我也觉得难受,但我仍然不会给他任何甜点。我会给予他同情,并和他讨论解决的方案,以免他养成吃饭迟到的坏习惯。
“没吃到甜点确实很糟糕,”我会说,“让我们来确保你明天晚上能吃到甜点吧!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你明天会准时回来呢?”我会启发他去思考解决方案。我们家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基本上都遵循这样的程序,因为我不愿意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上和他竞争谁说了算。
父母应当依靠共同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消极的后果,来教导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或者至少应该激发他们去思考解决方案。作为情感引导者,你要跟孩子换位思考,分析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克服所有负面的情绪,然后拿出一个计划。让孩子合作的关键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能动性,要让孩子因为自己会受益而去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威胁或是逼迫。
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情感引导就是要通过观察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孩子们不乖通常都是事出有因的: 过度兴奋、缺乏约束、寻求关注或者过度疲劳……在许多情况下,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家长未能意识到他们的这些需求,就直接施加了惩罚。暂停活动、打屁股、训斥和板起面孔都是惩罚性的消极驱动手段。
采用消极的驱动手段,意味着要让孩子受到一些打击或者教训,好让他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惩罚孩子坐在房间的角落里并不会让他吸取教训,因为感情上的折磨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
尽管如此,家长们还是不断地让孩子受到挫折,指望孩子会因此更听话。举个例子,女儿塔莎正和妈妈在咖啡馆里吃晚饭,席间她不停地敲打桌子。她的母亲严厉地说: “立刻给我停止,吃饭的时候不能敲桌子!”塔莎安静了几分钟,然后又开始“砰、砰、砰”!这一次她不但敲桌子,而且还用上了两只手。妈妈接下来对她说: “你再敲一下试试看?你再敲一下就到一边罚站去!”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你再敲,我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阻止孩子敲打,但塔莎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因为害怕母亲发火或者失去关爱而不得不顺从。然而我们不希望孩子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想要如愿以偿,就必须先服从父母的指挥。
如果换了是我的孩子在敲打桌子,我努力的目标就不会是让他顺从。我首先会尊重他的愿望,并找出他敲桌子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晚餐迟迟没上,他已经坐烦了; 或者时间已经晚了,他觉得太累了。总之,要先找出根源,而不是急着惩罚。威胁不会让孩子领会我们想要教给他们的道理。不妨试试下面这种方式。
妈妈: “塔莎,你怎么了,亲爱的?你看桌子都在摇晃。是小蚂蚁钻进你的裤子里了吗?要不要妈妈和你出去走走,把它们赶出去?”
塔莎: “不是的,妈妈,我不想散步。我觉得很闷。”
妈妈: “我知道等着上菜很没劲,但是就因为这而敲桌子对吗?”
塔莎: “不对。”
妈妈: “为什么不应该敲桌子呢?”
塔莎: “会把东西碰倒,打碎……”
妈妈: “对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得打扫,你也不想这样做,是不是?”
塔莎: “是的。”
妈妈: “我们不敲了,因为那样做不对。你想画画吗?妈妈有笔。或者,如果你想出去走走,妈妈和你一起去。想做什么告诉妈妈。”
打屁股
如果你用巴掌来惩治淘气的孩子,他迟早还是会重复犯错,因为你并没有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打屁股无法教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只会导致他哇哇哭闹,并且从此相信谁的力气大谁就说了算。这种教育方法暂时确实有效,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值得吗?小时候被打的孩子在成人之后很可能会对他们的孩子沿用同样错误的教育手段。在第四章中,我将详细分析打孩子的长期危害。
把孩子送回房间关禁闭同样是错误的方法。家长认为是在给孩子一个教训,而所有的孩子却都在想妈妈是这么的不通人情,以及等会儿在房间里可以玩什么玩具——或者祈祷上帝给自己换个更好的妈妈。
如果孩子被父母过度地控制(包括行为上和情感上),他会渐渐养成以下两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中的一种: 一种是不当回事,这样的儿童将变得善于压抑自己的感情;另一种就是叛逆,这种孩子可能会在私下里伤害无辜的同伴、兄弟姐妹或者宠物,长大以后,他们还喜欢操纵别人。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善于与人交往,待人有同情心。而打屁股、威胁、贿赂和奖励都是饮鸩止渴式的教育手段。你对孩子喊叫动粗,他们也会对别人喊叫动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因此要以身作则,学会尊重孩子的不同想法和感受,你可以约束和管教,但不要使用暴力。
相信情感引导的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他们会阅读育儿的书籍,参加家长培训班,或者在孩子难以管教的时候咨询朋友的意见。我还从来没遇到哪位父母是真的喜欢打孩子的。
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我常常看到下面这种情景: 父母带着两岁的孩子到饭店吃饭,孩子的不乖让他们不胜其烦。让我告诉你,这个年纪的孩子是肯定不会听话的——这个要求超越了小家伙的能力!家长必须要带上玩具并准备好游戏,让孩子能在餐桌上玩,逗他开心,不时地带他去外面走走。关键是父母要包容年幼的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顺从父母的心愿,因为处在这个发育阶段的孩子还不会顺从父母的心愿。
那些期待孩子能老实坐着的父母不断地叫喊: “住手!我叫你停止!”——这和放任型父母恰好相反,后者任由他们两岁的孩子在餐厅过道里撒野,二者都是错误期望的典型范例。面对同样的场景,这两种父母的期望一个过高、一个过低。任何人都不应该指望两岁的孩子能在一个小时的晚餐中一直老实坐着,这个要求太高了。家长应当知道,他们最多只能得到十五分钟或者二十分钟的安静就餐时间,所以最好接受这个事实并感到知足。包容孩子实际上是种乐趣,因为你总是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从你开始考虑参加某项活动的那一刻起,例如一场公园音乐会,你就得接受你的两岁孩子不会让你一直看完的现实。所以尽情享受那开始的二十分钟吧,能听多少就听多少,然后就打道回府。如果你能做出符合现实的期望,生活会变得更加愉快。
某个爸爸对他四岁的儿子有很高的期许,可是每当十七个月大的妹妹弄坏他的玩具时,儿子都会打她。父亲认为儿子早就应该懂事了,所以他每次打妹妹,都会被罚暂停活动。显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惩罚没什么效果,因为男孩仍然在打妹妹。这个做哥哥的受到惩罚以后会怎么想呢?可能他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而且不能也不该表达自己的沮丧和愤怒。孩子往往不善于控制情绪,所以当他们感到过于沮丧的时候可能会通过攻击他人来发泄。尽管四岁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是小大人了,但实际上他们还不是。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乃至之后,都需要父母对他们加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应该承认,有个不懂事的小妹妹确实很麻烦,但同时也必须说清楚: “她这样做是很讨人厌,我知道和比你小的孩子玩确实很困难……但我们绝对不可以打人。和妹妹好好说话,下次她再弄坏你的玩具就马上叫我,我来帮你解决。”
家长们还对另一件事情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如厕训练。你认为孩子到了某一个时期就应该学会自己上厕所,为达到这个目标你可能会采取贿赂、奖励、恳求甚至是惩罚和威胁的手段,然而你会发现它仍然不会按照你的时间表来发生。结果无论是你还是孩子都会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失望,而孩子则会感到羞耻。
这种无休止的尿尿难题往往导致家长们神经紧张,总在担忧并频繁地检查孩子的裤子。实际上,父母根本不需要制定不切实际的如厕时间表,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每隔多久他的膀胱需要释放一回。尽管让你的孩子穿上开裆裤吧,他们迟早会有办法将它脱下来。就算我的儿子一直到初中还要穿开裆裤,我也完全不介意,来自同龄人的压力自然会让他改正过来。实际情况是,如果孩子们准备好了,自然就会去使用便盆,这通常是在三岁左右的时候,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讨论。
如果你把自己的问题和期望强加给你的孩子,教育子女就不再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了,你会让自己和孩子都变得焦虑。而当你面对现实的时候,会发现为人父母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甚至是很享受的事情!
无视孩子的天生性格
如果你能多了解自己和你的孩子的话,很多难题都会变得更容易解决。解决这些难题的秘诀就是预防。例如,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对适应变化感到格外困难,就可以制定一个策略来照顾他的特殊需要。
如果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容易过于热情,你可以鼓励他去尊重别的孩子的私人空间,当他们不听他的话时,也不要推搡或者打人,而是来找爸爸妈妈解决问题。根据孩子的个性来进行教育会奠定他成功的基础。如果你能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你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能种下良好行为的种子,那么你和孩子之间就不会总在斗争。
吉尔的女儿蒂芬妮在到别的小朋友家做客时总是比较慢热。她常常要在妈妈身后躲上十五分钟,然后才肯试着和小朋友接触,这让吉尔有时会颇感尴尬。但她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所以她从不要求蒂芬妮立即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她知道,这种压力很有可能让孩子难以承受。吉尔会提前和女儿说,妈妈知道马上和小朋友熟悉起来是很困难的事,但如果她愿意的话妈妈会帮助她。吉尔还告诉女儿,妈妈要和其他大人们谈话,所以不能一直陪着她玩。吉尔的这一策略充分体谅了蒂芬妮慢热的性格,避免了引发孩子不必要的焦虑。
能解决孩子的所有教育问题的万能方法是不存在的。父母必须自己判断哪种方法最适合你和孩子。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也在左右你的决定和选择的话,将有益于你更好地了解孩子。当你发现教育子女的奥秘有一半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性格的时候,你会因此而放松心态。当然,另一半则要仰赖于你的教育技巧。
教育子女如同进行投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健康成长,投资的回报会在眼前和未来慢慢兑现。你应该多陪孩子玩,给他支持和理解,关心他的需求,但最重要的还是聆听孩子的心声。良好的亲子关系会鼓励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与合作——这对于他们日后成为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因素了。
闪电妙语小贴士——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我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有没有用打击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或者教训他们?”
“有没有用消极的办法去驱动他们?”
如果你的任何一个回答是肯定的话,请修改你的策略并思考替代方案,让你的孩子也分享一些掌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