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5300000105

第105章 意在大罗城

杨延彬身着重铠,手提银枪,咬着嘴唇看着被檑木石块阻塞的山道。这里的山道非常狭窄,阻塞起来简单,想要清除就难了。不知道侯仁宝那个老家伙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居然这么明显的陷阱还要一头扎进去。

两队健硕的士卒拼命的清理着山道,在这里就可以看到里边浓烟滚滚,喊杀震天。同袍已经遇到了埋伏,越早一刻疏通了通道,自己的战友伤亡就会越小。那些士卒们使发了性子,咬着牙玩命的将石块往路边推。

“等不及了!”杨延彬轻轻的吐出一句,提起枪尖指着远处的山头。

高启德也裹上一身铠甲,就守在杨延彬的身边,顺着枪尖的方向看过去。

杨延彬翻身下马,将长枪往地上一扎,指着远方说道:“高编修,你看,这里山高林茂,越军以火攻,我们的军队只能往山头上抢。要是两军对垒,无论是兵员的素质还是训练的效果,都是我们大宋的军队占优,三千大军足可以当得越军一万。现在越军占据高地,居高临下,咱们是向上仰攻,但是越军却是顺势而下。不知道越军在山上埋伏了多少兵马,侯仁宝能坚持到现在,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越军有意放松对侯仁宝的歼灭!”

高启德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杨延彬的意思:“指挥使大人是说,越军其实埋伏了重兵在这里,只不过他们诈降侯仁宝是个饵,为的是钓我们这条大鱼。”

杨延彬点了点头:“里边有三千人,且不论现在的伤亡有多少,从之前海战越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那些越军只要有五六千人就足以把这支陷入包围,占尽劣势的队伍吃掉。但是他们偏偏没有,只是看起来很随意的抵挡着侯仁宝的反扑,那就很值得怀疑了!”

“要是侯仁宝的部署全部被歼灭,我们就没有理由进入这一条山道。越军的埋伏也就派不上用场了。但是侯仁宝的军队还能作战的话,大人就不得不挥军去救,否则就要落个坐视不理的罪名。没想到那些交趾人的脑子还真不错!”高启德悠悠的说道。

“恩,既然如此,咱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杨延彬大声喊道:“孙全兴团练使何在?”

自从刘澄被杨延彬拿下之后,孙全兴的气焰低了许多,毕竟这一支军杨延彬才是主帅,他有足够的理由将不听号令的部署治罪,加上曹琮和潘惟吉在一旁猛吹风,孙全兴现在是不得不以杨延彬马首是瞻。

“末将在!”孙全兴一听杨延彬招呼自己,急忙快步跑了过来,曹琮和潘惟吉两人相互望了一眼,也跟在孙全兴的身后走了过来。

杨延彬拿着枪尖在地上画着:“从这里越过山头,到大罗城只有六十里的路程。越军现在控制着此处险要,就算我们把侯仁宝救出来,一时间也无法攻破越军的防御。要是我猜的没错,黎桓就在这里!”杨延彬的枪尖轻轻点着地。

孙全兴一想也对,大瞿越国只不过是两三万正规军而已,从多罗村到大罗城,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地形阻击宋军的进攻,况且这里的气候对大部分从北方而来的大宋禁军来说,非常不适应,现在是春夏之交的时分,瘴毒还没有完全肆虐开,对于宋军来说,最适合的就是速战速决,然后让交州一路的厢军开到大瞿越国来镇守。要是一直拖下去,不用黎桓动手,这里的瘴毒就能把宋军全部消灭掉。

孙全兴的眼睛亮了起来:“指挥使大人莫非要奇袭大罗城?”

杨延彬摇了摇头:“奇袭……做不到啊!这附近的地形我都探清楚了,从多罗村过去,全是山地,大军无法展开,就算是派军偷袭,也只能派步军。况且这些步军无法携带重型攻城武器,人数也不能太多。虽然大罗城并不是晋阳、幽州那样的雄城,可是最多两千人的步卒,没有攻城武器,面对大罗城能有什么作用?”

孙全兴一看猜错了,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高启德补充道:“奇袭大罗城虽然有难度,但要是黎桓以为我们真的避开他去偷袭大罗城,那就有机可乘了!”

潘惟吉到底是将门子弟,如今再不明白,就是在对不起潘美这么多年对他的教导了,双手一抱拳叫道:“末将愿意带两千兵马从小路出发,沿途造势,佯攻大罗城!”

杨延彬看了看潘惟吉,下定了决心:“好,就是你去。我给你两千兵马,这一路上,你见机行事,两千人要造出五千人的态势来,从小路前进,携带轻便的攻城器材,不需要你们走的快。只要我们在这边牵制住黎桓,你就算一天走二十里都不要紧。一旦黎桓真的以为你们要去攻打大罗城,必然会从多罗村退兵,到时候你我前后夹击,大瞿越国的军队可以一鼓而下,那时候大罗城只不过是空城一座,取下来就简单的多了。”

曹琮急忙抢了上来:“末将也愿意一同前往!”

孙全兴知道这是立功的机会,巴不得两位老上级的儿子能够有所表现,便劝说道:“指挥使大人,两位小将军都是英勇善战,计谋过人,要是他们携手出击,必能有所斩获!”

杨延彬看似漫不经心的和高启德对望一眼,只见高启德也暗暗点头,便吩咐道:“既然如此,我便给你们五千兵马,你们两人各带一队,分别从多罗村左右绕行,记住,一旦你们离开大队人马,通讯就不方便,到时候很有可能出现大军无法给你们支援的情况,而你们随身携带的粮食最多只能支持七天而已。所以五日之内,黎桓要是不回防大罗城,你们就马上撤退,千万不要贪功冒进!”

“得令!”

“得令!”

曹琮和潘惟吉两人分别回到队伍,点起本部军马。事不宜迟,杨延彬也不再管他们,只吩咐他们尽快出发便是。

那些累的满头大汗,脸红得就像熟透的苹果,热得几乎可以烫熟一个鸡蛋的士卒们终于将堵塞山道的杂物清理的七七八八。

杨延彬翻身上马:“既然黎桓想要我们进去,那我们就进去让他看看,大宋将士的军威!”

孙全兴提着大刀也跃上战马跟在杨延彬的身后,不待杨延彬吩咐,长刀一举:“随我来!”

孙全兴一马当先带着邕州团练的厢军直扑进去,他是铁了心要让杨延彬和东京城里来的禁军看看他们广南西路厢军的本事,大宋的军队里厢军只不过是给禁军打杂的而已。但是孙全兴领兵打仗多年,练兵自有自己的一套本事,他就不觉得自己的部队比禁军差了多少,那些厢军大多打的都是和孙全兴一样的念头,更何况要是有战功、表现出众的话,厢军也可以提拔到禁军,到时候无论是军饷还是待遇都是成倍的往上翻,怎么能叫人不心动?

听到山后号炮一阵轰鸣,侯仁宝精神一振,马上站直了身体,指着远处的山头:“援军已经到了,马上把山头给我拿下来,快上,都给我上!”

一句话刚刚喊出口,只听一阵悉悉的尖锐破空之声铺天盖地而来,侯仁宝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左右两个侍卫便猛扑上来将侯仁宝按到在地上,随手拽起两块盾牌挡在头顶上。

一阵暴雨般的箭矢让天空为之一暗,宋军显然低估了山头上埋伏的越军,猝不及防之下,还在拼命爬山的士卒纷纷滚落下去,身上插满了箭矢。侯仁宝虽然被两名卫士按倒,又有盾牌遮挡,但是还是有一支长箭擦着铠甲刺进了他的肩头,数以千计的箭矢带着夺命的风声朝着宋军将士扫荡,一阵阵凄厉的叫声此起彼伏。

“山上到底有多少交趾人?”侯仁宝忍住肩头上的痛楚,瞪大了眼睛朝山顶上望去。

之前他以为山上只不过是几千交趾伏兵而已,没想到这一阵箭雨就打碎了他的幻想,从箭矢的密度来看,弓箭手都至少有五千人了。难道……

侯仁宝心底泛起一股寒意,莫非黎桓将全部大瞿越国的军队都集结在此地要和宋军来个鱼死网破?

已经没有机会后退了,侯仁宝咬牙切齿的将肩头上的长箭拔了下来,双手紧紧握住长剑,嘶声叫道:“弓箭手,还射!”

一块块盾牌竖了起来,宋军的弓箭手在步兵的盾牌掩护下,取出弓箭朝山顶上的越军射去。宋军的弓弩制造精良,射程远,士卒的射术精湛,但是越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风助箭势,一阵狂风暴雨般的箭矢打击,就有一群宋军士卒倒在地上。大宋的弓箭手拼命还射,双方你来我往,无数箭势倾泻在敌我双方的阵中,步卒在箭手的掩护下,一步步朝山顶逼近。

侯仁宝把最后一份力量也投入了战斗,三千兵马他一个不留,全部朝山尖压了过去,只有这样他才有活命的机会。援军虽然到了,但是侯仁宝并不知道是谁,是杨延彬?还是刘澄?还是孙全兴?对于一个已经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他最想的反而是能活下去,而那些年纪不足他四分之一的战士却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似的,冒着箭雨疯狂的向山顶冲击。

肩头上的伤痛,渐渐麻痹开来,侯仁宝无力的坐了下来,刀剑相交的碰撞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箭矢破空的撕裂声,令人牙酸的刀锋砍进铠甲进入身体的声音,渐渐都离他远了,迷迷糊糊中,侯仁宝只看到山下一面大旗——“孙”!

同类推荐
  • 网游之列国志

    网游之列国志

    “不要管我怎么来的,你只需要关心你是怎么没的。”这就是系统对主角的开场白,生逢乱世,不求争霸天下,只求自保,也许种田、也许浪迹天涯、反正是卡片在手、天下我有。
  • 三国之江山国色

    三国之江山国色

    三国,又见三国。看惯了霸道凶残的董肥肥,雄才大略的曹阿瞒,腹黑伪装的刘大耳,骁勇霸气的吕奉先,岂知还有睿智贤达的卫仲道。李代桃僵借尸还魂的21世界军官在这个波澜壮阔,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又能有什么样的故事,一切都在《三国之江山国色》。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重新发现宋朝

    重新发现宋朝

    有史学家称宋朝为“黄金时代”,有史学家则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太窝囊”。对于这个备受争议的朝代,作者独辟蹊径,抛开主流史观与文学形象,投身到宋朝的“现代化”细节中,像一个宋朝人一样去观察他们身处的世界:合作、互信的秩序,言论自由的氛围,“公天下”的“产权”观念,事无巨细的福利体系,严密的司法程序,相对健康的政治生态,“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时尚”的经营手段,丰富多姿的业余生活……将所有这些侧面组合起来,我们便会发现一个与我们以往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宋朝。
  • 阙露思

    阙露思

    一把瑶琴曲流露出的不为人知的宫廷隐事,看王世子如何应对种种危机,挽救国家,力挽狂澜。
热门推荐
  • 如果时光可以倒回

    如果时光可以倒回

    人活着总会有遗憾,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七天,是将遗憾蔓延至生命终结,抑或是努力的不让遗憾伴随终身……陆明唏,严诚惺,两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拼搏,当他们的生活因为医生的一句宣判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你们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命运如此不眷顾他们,又将该何去何从?是同病魔做抗争,抑或是就此认命?
  • 愿缘

    愿缘

    路漫漫,人生所识之人不可估计。看破你一愿望,结下不解之缘。愿缘你我同在!
  •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刚通过幼师十八般才艺考核的越春归一朝穿越。天大旱,无口粮,上无老,下有一二三个小萝卜头嗷嗷待哺,村里还有个没爹没娘的小可怜等着她投喂。越春归无奈只能担起一家之主的重任,骂退抢粮的族亲,再靠手绘勤勤恳恳发家致富养孩子,好不容易四个孩子出人头地各有机缘,她也正好功成身退。没想到亲手养大的崽子是个白切黑,竟是想将她拐进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也是一种无奈

    混也是一种无奈

    男人就应该为了梦想而战斗,不要问我是谁,只需要清楚你做什么。不要问我干什么,只需要明白我要你干什么。我不是坏蛋,但我也不是君子。不要和我讲道理,我定下的规矩,就是法律,我定下的法律,就必须执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要说我没有多强大,而是你没有多强大。
  • 生活需要界限感

    生活需要界限感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前女友的深夜微信该不该回?家人欠的赌债该不该背?在外应酬,老婆为什么会怒打48个电话查岗?为大龄闺女嫁不出去操碎了心,总希望替儿女“把把关”?在单位里当老好人,辛辛苦苦包揽了全部门的活?逢年过节都要被七大姑、八大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催婚”“催生”?……界限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有界限,才会让对方有愉悦感,使彼此感到安全。把握分寸,守住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必备修养。
  • 纯情校花

    纯情校花

    炎焰高校是一所热血著名的校园,这里高手层出不穷,宗派林立,流星在机缘巧合下,成了唐家大小姐的贴身保镖,随她转校,并陷入了重重危险之中,以武入道的巅峰狂少,手控异能的冷漠学长,会仙法的优雅校花,靓丽强势的魔法学妹,更有妖魔鬼怪,奇术女贼,热血女会长,剑道女强人,高智商小魔女,老练侦探!危险在迫近,世界在消逝,命运的罗盘在转动,是校园的热血兄弟?是难忘的蓝颜知己?爱在行动,快用生命谱写一首热血之歌!
  • 萦绕在耳边的回忆

    萦绕在耳边的回忆

    有一种思念叫忘穿天边,有种爱情叫爱你永远,有一种回忆萦绕在耳边,有一个人永远在心间。因为爱你,所以我愿意,愿意去用心,愿意去珍惜。
  • 诡墓迷踪

    诡墓迷踪

    这些诡异惊悚的经历,是一切的开始?还是引燃古老迷题的导火索?诡异湖泊惊现的锁尸阵,异域荒漠的地下古城……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指引,那是一个历经千年的迷局。我叫商启川,带你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探险旅程。
  • 一根绳上的蚂蚱

    一根绳上的蚂蚱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焦点会有聚焦在一处,在镜头前、聚光灯下,去羡慕、跟风、甚至疯狂。可能对于站在聚光灯下的人来说,起起落落似乎是常态。可能因为不一样,我们才回去好奇,去关注。而他们或许心里明白,明白我们追什么,但他们总不明白我们的好奇心会持续多久,会担心有更吸引眼球的人出现。在这个社会里成长,我们习惯于独善其身,把戏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好在,我们还有亲情、友情、爱情……还好并不孤单。即使你是那么孤独,看看身边有人,心里还是会欣慰的。我们在风里抱团,不想被世界遗弃,或许真的像‘一根绳上的蚂蚱’。只有彼此握着同一根绳儿,我们才会同心协力,去对抗风雨雷电。
  • 还魂缘

    还魂缘

    滚滚红尘名利场,叩门一入七情殇。长路漫漫多无奈,众生随流命无常。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有多少人丢弃了情义,有多少人抛掉了骄傲、放下了尊严,又有多少人失去了人性、握住了屠刀…………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那肮脏的“名利”二字。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命运强迫众生作出不愿作的选择,无数人主动或被动地改变、放弃、妥协,到最后变得认命、麻木、无所谓,失去曾经的赤诚,让心灵和污浊混淆。叹老天的不公,恨命运的多变,又有哪些人能守住本心,在命运这条江河中,逆流而上,在红尘这个大染缸里不被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