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4900000023

第23章 死磕(4)

没想到的是,昆莫回到祖国,凭着兵强路远,竟然不听匈奴使唤,亦不肯向匈奴称臣。没办法,匈奴只好派兵来教训他。更没想到的是,人没抓到,反被昆莫教训了一顿,灰溜溜地回去了。再后来,匈奴和汉朝战事越来越吃紧,匈奴只好放弃乌孙王不管了。

总结以上历史,张骞认为,乌孙王国离汉朝遥远得很,想用武力搞定他是很麻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诱其前来,投附汉朝。

投附不是没可能,只要有足够的筹码。张骞又认为,蛮夷之人向来贪恋故地,又贪求汉朝财物,拿钱去贿赂,劝他搬家,他有可能会心动。

如果乌孙王肯来,张骞已经替他想到一个好地方——浑邪王旧地。

浑邪王旧地,今名为河西走廊。事实上,那里曾经是乌孙王国立国的地盘。自浑邪王投降后,河西走廊空出大片土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将这片大闲地,还给乌孙王国。然后与之联盟。那么,这就等于给匈奴制造了一个强敌,不亚于砍了匈奴的右臂。缺手断脚的匈奴,如果还想来骚扰汉朝,那就只好请他们跑着来,抬着走了。

往乐观的方面说,搞定乌孙,那么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兄弟,也就容易贿赂了。如此炮制,搞定西域诸国,使之为藩臣,整个天下,就是汉朝的了。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孔子一生的梦想。亦是后世儒徒们共同的梦想。而张骞要告诉世界,中国的天下,不仅仅是靠打出来的,更是靠走出来的。

走出去,这是强汉时代最强悍的声音。这个声音,响彻天空,感染大地。在那一刻,刘彻心动了。

心动,不如行动。刘彻这个巨无霸型赞助商,再次被张骞说服。马上地,刘彻便拜张骞为中郎将,率团出发。

此出使团,随从三百人,副使节若干。人力配备,只是小意思,更让人流口水的是,刘彻赞助张骞带队西域的财礼。

为了满足部分人的好奇心,我将刘彻赞助的财物公布出来:马匹六百,三百供随从使用,每人两匹;牛羊数万只;黄金、钱币、绸缎、价值数千万。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未必是光明的。但是,驼着诱人的金钱的路上,前途肯定多了一份光明。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金钱攻关第一站——乌孙国。

乌孙国,其首都赤谷城,距离汉朝首都长安,有八千九百里。根据班固先生统计,其国人口约六十三万,军队有十八万八千八百人。

又据说,乌孙国跟匈奴生活习俗,基本没啥区别,都是随畜逐水草,牛羊吃到哪,他们就人到哪。人到哪,就在哪住下。正所谓,茫茫草原,以四野为家是也。

按理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这个乌孙国王昆莫,非但不乐乎,反而有些骄傲。人一骄傲,就变得无知。一无知,就对张骞无礼了。所谓无礼,是指乌孙王依照匈奴单于会客的模式会见张骞。

但是,张骞却认为,乌孙王国招待他们的规格,档次太低,根本不符合汉朝的要求。

要知道,所谓外交仪式,要跟国家力量相对称。匈奴单于,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草原上的大头目;乌孙王,亦不过是六十三万人口的头目;而汉朝皇帝,别名天子,通俗地讲,是天下最大的头目。

无论匈奴,还是乌孙,和汉朝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别。今天,张骞是代表天子持节来见王的。既然如此,乌孙王必须因国因人而异,对外搞接待。

马上地,张骞就对乌孙王表示了不满。他说了一句话,原话如下: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

此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是代表天子来对你进行赏赐的,如果你不按汉朝的仪式拜见我,请将我们的赏赐还给我。

看到了吧,这就是金钱和国家力量的魅力。你想拿钱,就得听话。不然,你休想得到一个子儿。然而,看在钱的分上,乌孙王没有拒绝,按要求向张骞行拜礼。

拜完以后,张骞和乌孙王马上进入到第二项程序,谈判。

张骞给乌孙王摆出的条件是:汉朝将河西走廊还给乌孙王,只要乌孙王举国东迁。汉朝愿意送你乌孙王一个公主,结为兄弟。从此,两国共拒匈奴。匈奴人欺负你,就是欺负我,欺负我,就是欺负你。只要我们联盟起来,匈奴想来惹你和我,门儿都没有。

老实说,张骞这个条件,实在苛刻。牛羊、黄金、绸缎、公主诚可贵,可是教乌孙王举国六十三万人口搬家,实在难啊。

于是,乌孙王当即就否决了张骞的提议。理由如下:

第一,说汉朝怎么个强大,那只是你张骞个人说法。乌孙国从来没人去过汉朝,都不知道汉朝有多大,万一被你骗了,那不是赔大了?

第二,搬家的地点,的确是个不祥之地。匈奴浑邪王的旧地,尽管是我们待过的祖地。但是那个鬼地方,距离匈奴单于又近,万一匈奴看我不顺眼,马刀一挥就杀过来,汉朝又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我还是亏了。

如今匈奴单于,为什么不敢跟乌孙王过不去,那是因为目前居住地,距离他们遥远,不敢妄动。用江湖那句话,安全第一。相比之下,还是待在自己的地盘上安全啊。

事实上,以上两点还不是大问题。现在,乌孙王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他想搬家,也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的。

乌孙王之所以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不为别的。只为乌孙国已经一分为三,不全在他的统治之下了。

乌孙国之所以变成这样,不是他个人想法,完全是被形势逼成的。

本来,昆莫生有十来个儿子,按规矩,长子立为太子。昆莫长子早死,死前就对老爹说:我死后,请立我儿子岑陬为太子。

昆莫还活着,太子就死了,按规矩要从别的孩子中挑选。然而昆莫觉得,长子早死,人挺可怜的,那就成全他的愿望吧。于是,他就真立孙子岑陬为太子了。

昆莫一立新太子,有人就不认账了。此不认账的,是昆莫中子大禄。在昆莫所有儿子中,大禄最牛。

既然牛,就有牛的资本。大禄本身能打能战,属下有数万骑兵,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一闻听岑陬抢了他可能得到的好处,立即发兵叛乱,攻击岑陬。

对昆莫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有办法,为了岑陬人身安全,只好分给他数万骑兵,自己也留着数万防身。就这样,乌孙国貌合神离,西瓜刀之下,是三股势力,他这个王,说话不怎么管用了。

综合以上三点,乌孙王最后拍板:买卖失败。

那怎么办?张骞当然不能凉拌。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有乌孙国,还有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诸国。于是,张骞分派使者,前往以上诸国,继续砸钱。

不久,张骞回国。一年后,张骞逝世。

关于张骞的丰功伟绩,史无绝书。在此,我不想浪费太多口水。如果偏要给这个伟男人,来一段结束语的话,我只能套用阿波罗登月者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张骞,向西域迈出人生的每一个小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我以脚步登破母胎,啼哭着来到这世上;我又以脚步踏破铁鞋,量过这世界;我再以脚步,登上那个属于我的绚烂星空。

我来时轰轰,去时轰轰。足矣!

五、后张骞时代

张骞走了,还有千百个张骞,继续他们的冒险事业。张骞死后一年多,他曾经分路西域各国的副使,陆续归来。随他们回来的,还有西域诸国的使者。这些外国使者,与随张骞出使到汉朝的乌孙使者一样,用眼睛见识了传说的汉朝。

西域诸国,大老远地来,刘彻是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的。于是,这些得到好处的使者,回到西域故地,用嘴巴传播了汉朝的盛名。盛名之下,难抵诱惑。越来越多的国家尝试和汉朝接触,交流,来往。

在刘彻时代,整个西域,总共三十六国。千万别被这些数字吓着了。西域这三十六国中,多数是一城即一国,相当于希腊式的城邦国。因为国小,所以容易被匈奴欺负,它们曾经沦为匈奴的臣属,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

然而现在,刘彻想用实力告诉匈奴,匈奴作为昔日的西北之王,该退位了。

为了加强汉朝和西域的关系,刘彻招兵买马。他不问地方,不论出身,不讲身份,只要敢出使西域的,国家就拨你财物,捎带前往。

事实上,都不用刘彻做广告,已经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穷光蛋,纷纷上书,自告奋勇,前往西域。

要想发财,就不能怕死。之所以来了这么多不怕死的穷人,是因为实在抵挡不住发财的诱惑。此诱惑,就是送往西域的财礼。

老实说,运送出使的财礼,是一笔很大的油水。想想就可知道,皇帝给西域诸国准备的财礼,不是支票,而是黄金、绸缎、牛羊。这些实物,使者在路上揩去一些,西域也是死无对账的。

刘彻当然不是傻子,但是他必须装傻。不装傻,就没人替他卖命。要知道,那帮出使西域的代表团,道远的八九年回来一趟,路近的,也需要两三年。大老远的路,揩点油也是正常的。

事实上,刘彻已经准备了一套应付揩油的办法。其办法如下:如果代表团回国后,经过评估,取得好成绩的,闭只眼过去了,揩多少油,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经过评估,发现成绩不及格的,追究到底。考试不及格,说明不努力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以为作弊蒙混过关,偏偏他们就过不了关。对于这样的人,刘彻的办法是:先治罪重罚,命令交钱拿人。

接着,还要将功赎罪,让他们再次出使。一次不满意,就来两次,一直整到满意的外交成绩,才可放人。

事实上,刘彻这招对付代表团作弊的办法,只能治标不治本。

而代表团的根本性问题是,召来的成员整体素质都不高。代表团成员多来自底层,身份混杂。他们不是张骞,他们觉悟不高,他们活着只想狠狠捞一把,然后携妻带儿,远走高飞。

于是久而久之,麻烦的问题来了。出使团吃回扣一次比一次多,西域诸国得到的财礼,一个比一个少。这下子,那些西北诸王也不高兴了。

当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什么都能载誉归来。原因只有一个,他很讲诚信。张骞每到一国,跟诸王见面礼,不会让你国王觉得丢面子。答应给你的财礼,也都不会少。于是,这些西域朋友,觉得张骞这人厚道,礼尚往来,都会给张骞回礼。

一般情况下,诸国王的回礼,一般是给你更换马匹,补充粮食,配备随从,签发通行证,等等。正因为如此,张骞及他的副使们,才顺利走遍西域,并且是顺利回国。

可时过境迁,像张骞那样的诚信代表团,一去不再复返。取而代之的,全都是些以吃回扣为荣,以诚信出使为耻的犯罪团伙。

同类推荐
  • 大唐神朝

    大唐神朝

    隋唐十八好汉,个个不得了,秦叔宝一锏断江,李元霸一锤碎岳,尉迟恭横行万军中。作为主角的刘礼也不差,一柱擎天!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充满岁月淬炼过后令人惊心的智慧。这教我想起藏身冰屋的爱斯基摩人和覆雪而眠的北极熊;原来,灿荣藏身闹热繁华当中,却仍一贯保持着锐利的观察,且不断扩充着生命的纵深。一旦返航,便迅即在“历史显影”中展露成熟冷凝的智慧,在“灯前小语”里袒示飞扬深刻的思维。
  • 天命归刘

    天命归刘

    大学生章渝离奇回到汉朝,一跃成为了刘禅。赵云带着他七进七出,终保留着性命。不愿汉朝就此没落,看刘禅如何慢慢改命,终创下刘汉基业。
  • 剑仙李白

    剑仙李白

    李白是诗仙。这件事情,广为人知。但其实,李白也是剑仙,知道的人不多。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不是吹的,而是真的。李白的一生成就,诗篇只是随口而作,剑术才是最牛逼的。
  • 新编历史小丛书:长城史话

    新编历史小丛书:长城史话

    1985年,罗哲文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长城史话》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系统介绍了秦始皇时期的长城,秦朝以后的长城和明朝长城,讲解了长城的用途和构造,说明长城是如何修筑的,最后还列举了几处重要的长城遗迹。为读者全面了解长城提供很好的参考。
热门推荐
  • 再到一次巅峰

    再到一次巅峰

    叶青,抛下一切踏上巅峰之路,却因为背叛而死。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五岁,一个还能够拯救一切的时间。请让我,叶青,在登一次巅峰!
  • 系统快穿之腹黑男神超甜的

    系统快穿之腹黑男神超甜的

    泠弦是新生系统中的一员,不过与其他系统不一样的,是她如同婴儿一般单纯,拥有与人类一样的情感。可是,偏偏这样的她,就突然被时空局选中,然后带着自己的伴生系统七七,开始自己的快穿工作。黑化校草:泠泠,过来,今天我教你生物学。#拒绝!这是一个新生小白拿着系统的工资,却干着职业快穿者活的忧伤故事!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即德性、道德品质,亦即个人的道德自我、道德人格。因此,品德是道德行为者的心理特征、内心状态。从字源来看,也是如此:德的基本部分是右半部,从直从心,古代写作“惪”,指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品德是个体道德行为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更确切地说,是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一两次好事便说他品德好;同样也不能因为做了一两次坏事便说他品德坏。
  •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赝城(谭元亨文集卷8)

    古都修复与拓展,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时间观,不是整旧如旧,认为古迹是不可以再造的,而是整旧如新,以此标榜新的朝代重新开始。由此,众多的古老的建筑技艺传统大都成了绝响,连彩绘、胶漆、颜料、木刻等均已失传。后人以不断的更新为自豪,以随时可以替换的非恒久性材料取代本可以永久存留的古迹。几番“修复”,真品也就成了赝品,古都也同样成为了赝城——到时候,你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古物,连每一片砖瓦都是不久前修复时才烧炼的。当人们高奏“现代化进行曲”之际,作为一位建筑学者,我却在古都感到一种植根于历史深土中的恐惧,有那么一天,我们...
  • 我最爱的冰糖雪梨

    我最爱的冰糖雪梨

    唐糖自小便被娇宠长大,作为唐家大小姐,从小便事按着名门闺秀长大的。直到被小姐妹撺掇着去了一次夜店,被哥哥的好朋友墨黎出手相救。娇软可爱小白兔&腹黑心机大灰狼
  • 奇迹搜查官

    奇迹搜查官

    意义不明的搜查官日常活动。你不要过来啊!
  • 鬼手之谜

    鬼手之谜

    “我们遇到的一切都是命运吧。”命运安排我们遇到什么,却不决定我们怎么面对。得好运而失之交臂者追悔莫及,遭厄运而不断抗争者遍体鳞伤。命运其实是公平的。这是一篇类似于DNF前传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杨小姐我想喜欢你

    杨小姐我想喜欢你

    杨跃云穿上婚纱,站在镜子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裙子飘逸,俏丽白皙的小脸像飘上一朵红云。……
  • 万物定律

    万物定律

    叶家小知暖再!再!再一次!见色起意!坠入爱河!这次竟然冲出国门,勇追热带雨林。软萌妹子为爱奋不顾身。上可打万千鼠蚊,下可追濒危蛇虎。只为南大一句“胆子挺大啊,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