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6800000471

第471章 幽州 (2)

那人见丁越发怒,连忙答道:“李效倒是向冀州派遣了五万人的兵马,只是在半道上被马焕亲自帅两万人拦住。马焕先以并州重铁骑冲锋,然后又和对方展开激战。两军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秦青居然亲帅大军前来援救。这样一来,魏郡的全境就落入了并州军手中,而李效新败,再也无法出兵援救。而并州军的另外两路也是进展顺利。尤其是燕彦那一路,以陈武为先锋,早已攻下了蠡吾、安博,兵临武遂城下,眼看照着这样的速度,不出半个月,就可直接攻到信都了。而秦军攻下曲周之后,屯兵巨鹿城下,并不攻城。可见秦青并无心和燕彦争这个首功,只是想逼迫孔恒早日投降而已!孔恒在内忧外患之下,只有选择投降。听说如今孔恒已经在前往太原朝见赵平的路上了。”

丁绍听得又是快意,又是伤心。要知道,孔恒的冀州可是从他的手中生生掠夺过去的,若说丁绍这一辈子最恨的人,不是赵平,也不是李效,而是孔恒。每每想起孔恒,丁绍的心中就忍不住想要发出最为恶毒的诅咒。可是,如今,他的这些诅咒终于成为了现实,丁绍却希望这些都不是现实,孔恒还好好地呆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因为他知道,孔恒的灭亡虽然并不一定意味着他自己的灭亡,但却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看着丁绍郁闷的样子,项泶估摸着该说的事情已经说完了,便向那男子挥挥手,意识他退下。

那男子看见丁绍脸色苍白,双目无神,连忙行个礼,逃也似的跑了出来。以前,每次报信,他都渴望着能有赏赐。事实上,丁越对他们这些潜伏在外地的细作赏赐也算是颇为丰厚。如今,他的家中已经积下了一份不薄的资财。但这一次,他却丝毫也没有想过获得什么赏赐,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丁越的心情能稍微不那么差,不把自己这个给他带来坏消息的人当场宰掉,那就很好了。当然,这一次他是成功的,到了最后,丁绍虽然十分失望,却始终没有对着他发火。

那男子出了王宫,立即回到了自己家中,也不多言,翻出家中所有的财帛,命他浑家包了起来。

他浑家大为不解,道:“夫君,难得回来,你难道又要走了吗?你要把这些钱全部带走做什么,在外面,也用不了这许多钱哪!”

那男人阴阴地说道:“走,当然是马上要走。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我一个人走,今天晚上就出发,你,还有咱们的儿子,咱们一家三口都要走!”

他浑家吓了一跳,道:“夫君,咱们要搬到哪里去啊?如今这世道,除了并州还有那个刚出来的新州,哪里不是兵荒马乱的,天下之大,咱们又有哪里可以去啊?况且,幽州地方虽然贫瘠,但我们家在这一带也算是有点财帛的体面人家了,生活还算安定。若是搬走了,到了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岂不危险?况且,你是大王跟前得力的人,大王多次赏赐于你,你若是这么一走,激怒了大王,大王通缉你,你怎么办?”

不得不说,他浑家还是很有几分见识的在,这些道理都说的不错。

那男子听了,不耐烦地说道:“看你这话说的,你以为我想走吗?若是可以不走,咱们岂能甘愿离开这祖宗居留之地?只是,据我所知,幽州不日就要大祸临头了,到时候会乱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别人家还好一些,到了战乱的时候,咱们这种有点财帛的人家才是最危险的。你以为我今次回来,只是为了通风报信吗?若只是如此的话,我手下也有几号兄弟,随便派一个人前来就行了,还用得着我亲自出动?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娘儿俩?至于去的地方,你就不必操心了,不是什么兵荒马乱的地方,恰是你方才所说的新州。我这些年在太原当细作,对于那边的情状还是很了解的。如今,太原的不少生意人都跑到了新州那边去做生意了。虽然也有血本无归的,但大多数都是钵盈盆满,赚了很不少。咱们夫妻去了,只要以后好好做生意,闷声发大财,还有个不发达的道理吗?”

他浑家听得是去新州,眉头舒展了一些。显然,在她看来,新州也是一个很理想的去处。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只是,那新州咱们都没有去过,咱们一家人去那边毕竟比不得你当初一个人去,会不会——”

那人伸手拦住,摇头道:“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既然要走了,我干脆把话都和你说清楚了,省得你问。其实吧,这两年我曾经去过新州。我们几位兄弟轮流都去过新州,大家都已经谋划好了。这一次我们回来,就是要把我们所有人的妻小都一体带走的!”

丁绍一脸平静地坐在堂上,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一众文武则分列左右。丁绍满脸肃然地看着眼前的这帮文武,道:“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了,孤再重复一遍。正如大家所知,冀州失陷了,孔恒如今已经被押到太原去了。并州人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把整个冀州收入囊中,孤虽然身为赵平的敌手,也不得不承认一句,他的手段的确十分的高明,这一点,孤王不佩服也不行。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一点退路也没有。赵平得到冀州之后,就算不对我幽州用兵,我幽州也必须要采取应对的措施。孤今日招诸位来,就是想问问,诸位对此,有何高见啊?”

丁绍的大公子丁越听了,嘴巴动了动,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又回头望了一眼自己的二弟丁超,见丁超没有言声,甚至没有一点出言的迹象,便又把快到嘴边的话重新吞了回去。

丁超虽然双目正全神贯注地望着上面的丁绍,却也知道自己的兄长正在注视自己,他立即收敛自己所有的表情,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他的兄长立即果然就将想要说的话收回了腹中。

有时候,丁超会觉得,自己的确是比这个兄长强,而且强太多了。唯一不如他的地方,就是年龄。但就是年龄这个问题,恰恰又是他最致命的缺陷。华夏自周以来,普遍都是立嫡以长,当然,也有少数诸侯是立嫡以贤的。但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廓清宇内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离地以贤的先例。原因就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一个儿子的贤愚往往并不准确,看走眼的时候很多。而且,这也会造成诸子之间为了夺嫡而相互敌视,甚至相互残杀的情况。

如今的丁氏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丁绍喜欢的是二儿子丁超,但大儿子毕竟是长子,在群臣之中,支持者最众。丁绍为了缓和这个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就是缓立世子,多留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不过,他或许已经意识到了,或许还蒙在鼓里——反正丁越和丁超之间的争斗已经是十分厉害了。

倒是三儿子丁起不论是从年纪上,还是出身都处在劣势。他大概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参与两位兄长的那种明争暗斗。虽然丁超和丁越都对他有着一种深深的忌惮,但他们似乎也确认了一点:那就是这个三弟确实是没有野心的。

而今天,丁起的表现也和往常没有任何的两样,他此时正低着头,一双漫不经意的眼睛正落在自己的手上。而他的手里不知正把玩着什么,竟让他似乎忘记了眼前的情状一般,把玩得十分投入。尽管丁绍在台上所说的,都是一些很是震撼的消息,但他却似乎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又或者,在他看来,这些事情的重要性,还不如把玩手上的这个玩偶。

丁绍的眼睛第一个就落到了小儿子身上。别人不知这位三儿子的本事,他却是知道的——尽管因为他身世的原因,丁绍并不喜欢他,甚至有点排斥他。但如今事到临头,丁绍还是希望他不要学往常那样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但是,丁绍很快就失望了,他发现丁起对于手上玩物的兴趣远远胜过了对幽州存亡、丁家兴衰的兴趣。

丁绍脸色立即变得有些难看,他的两个大儿子一直都在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任何一个表情,当然是立即看出了父亲的异样。丁超看着父亲,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忽然生气起来,他也立马跟着惶然起来,生怕父亲是因为他自己而生气。

而丁越;脸上则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终于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自己的三弟。

有时候,人就是需要比较的,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谁优谁劣。

丁越抢先站起身来,道:“父王,儿认为,我幽州地域狭窄,又十分贫瘠。虽然境内多有险地,但要想抗拒强大的并州铁骑,还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们还是应当早作打算!”

丁绍虽然也知道现实便是如此,但听见自己亲子如此说来,心里还是一阵不舒服。当下,他淡淡地说道:“我儿的意思,我们要把这些年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送给赵平不成?”此言虽是反问,但语气间的不悦之意是一目了然的。

丁越正要解释一番,他的大哥丁超忽然抢入,说道:“父王不可!”

其实,他对于这件事情,也是踌躇得很。但只要是丁越所说的,他就一概要反对。更何况,从他父亲的语气上看来,他也不愿投降的。既然既可以反对死对头,又可以讨好父亲,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丁越又岂能错过呢?

不过,这时候反对丁越,对于丁超来说,还有一种别样的快感。因为当初他便打算说话的,却被丁越区区一个眼神搅得不敢出言了。而他自己却趁机第一个站起来发言。这实在是有些卑鄙的。

况且,这一次,他的反对里面,还存着一样私心。若是投降了赵平,丁家寄人篱下,落寞是必然的。他也不可能当上什么世子,更不可能成为堂堂的一州之主了。但若是不投降的话,虽然危险,他却是有望成为一方诸侯,这样的诱惑,他也是难以抗拒的。

果然,丁绍的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但他却假作淡然地说道:“哦,超儿乃是我长子,你来说说,为何不可!”

丁超本不善于言辞,被丁绍这么一问,顿时有些词穷。但所谓急中生智,倒也不错,一急之下,他的脑瓜子忽然转得特别的灵活。他连忙站直身子,作慷慨激昂状,道:“大王,我闻,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我幽州虽然看起来力量有些薄弱,不足以和赵平相抗衡。但这世上总是有太多的奇迹,只要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鹿死谁手就不能确定。我们何不先拼上一场,若是无法成功,再学那孔恒那样投降也不迟!”

丁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嘴上却不置可否地道了一声:“你的意思是这样,孤明白了!”便挥了挥手,让丁超退下,丁超坐了下来,立即把头转向坐在旁边的丁越,满脸都是得意之色。要知道,他虽然嫡长子,平日里的争斗因为有群臣帮助,还略占上风,但单独面对丁越的时候,还真没有压过他一头的时候。这一次,他却把丁越对自己的戏耍成功地变成了对丁越的蔑视,这种感觉,实在是再舒服也没有了。

丁越冷笑一声,也不理会兄长的挑衅,转过头去。这一次他却是面对着三弟丁起了。他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不屑之色。对于丁起这个出身卑微,又怯弱无能的三弟,他一向是不怎么看得起的。

但是,令丁越颇为意外的是,一向对自己不假辞色的丁起居然倏忽抬起头来,对着自己笑了笑。

丁越虽然并不喜欢这个弟弟,但见他对着自己笑,也不好太过冷淡。在争夺世子的关键战役中,但凡能团结的力量,丁越都会选择团结。其实无法团结,他也不愿将之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丁起这个三弟看起来对自己根本没有威胁,但对于世子之争却未必,没有一丝的左右之力,丁越可不愿像自己的蠢蛋大哥一样,对这样一股不起眼的力量视而不见。

当下,丁越也回了丁起一个微笑。只是他素来都没有向丁起笑过,脸上的肌肉不免显得有些僵硬。但他自己却是觉得这样,已经足够了。

丁超此时心情正在澎湃激昂之中,对于一双昆仲的眉目交流丝毫没有看在眼里。他此时还沉浸在胜了一阵的喜悦之中,仿佛就凭这场“胜绩”,自己便能登上世子之位一般。他双目中含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倾注在自己的父亲身上。

丁绍又看了看自己的文武群臣,道:“诸位,你们都是随我丁绍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个个都立下过不朽的功勋。你们有话也可放胆直言,切莫拘束了。”

同类推荐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名将三国

    名将三国

    一个穿越军医到了三国时期成为了一个诸侯王,他惊奇的发现自己拥有了召唤历史名将的系统。本来想用系统吊打各路诸侯,没想到系统每召唤一名文臣武将就会乱入世界一名相近的文臣武将,说好的吊打呢?没关系!本王还有父子档师徒档兄弟档兄妹档连锁大召唤!
  • 为了打游戏

    为了打游戏

    姜维刷爆信用卡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表,带着苹果手表穿越了,在明末姜维了为了能过上后世的日子,为了打打游戏,为了看电影,努力发展。。。
  • 李国文说宋

    李国文说宋

    本书内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国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这才开始了中国人的中国;宋朝的耻辱——中国人永远的心头之恨;苏东坡戒诗;文人美食好文章;苏东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种种;话说赵孟頫;清明上河图等。
  • 绛色大宋

    绛色大宋

    穿越南宋被大奸臣救起,要冒名顶替一位侯爵的嫡子?不!我韩绛来大南宋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南宋染成红色。那种红艳艳的正红之色。
热门推荐
  • 盖世神通之葫芦娃

    盖世神通之葫芦娃

    世间之路本是混沌不堪,命运之轮本是噩噩不倦。世情看不看破都是世情,收不收你只能看我心情。你只看到我的神通,却没看的我的伤痛;你有你的功力,我有我的法器;你否定我的门派,我决定我的做派。你嘲笑我凡人一个,不配修神,我可怜你只是谁谁谁的后代;你可以轻视我的资历,我会证明我的辈分其实很拽。神通是注定艰难的修行,路上少不了争斗和使坏,但那又怎样,哪怕打遍天下也要活的痛快。我是金刚葫芦娃,你再唧唧歪歪,我就收了你让与蛇精同在。
  • 人祖阿丹

    人祖阿丹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复苏,回族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大的氛围的影响下,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破土而出,更加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 狂野兄弟

    狂野兄弟

    小啊giao,简述了叽咕二瓶老四small江等人的故事
  • 天地侠盟修罗传

    天地侠盟修罗传

    新的时代,新的江湖,看一群不该平凡的普通人,如何搅动风云。
  • 绝品药神

    绝品药神

    身为药神的姚洪被徒弟所害,灵魂穿越到一个落魄的少年身上。前世不能修行,今生却一飞冲天。天才?统统打倒!敌人?统统碾压!美女?统统推到!这就是个简单爽快的故事。
  • 北时秋雪,南时月

    北时秋雪,南时月

    北宋末年,战乱纷争,大时代的改变夹杂着个人命运,要奋力抗争,还是随波逐流
  • 七星陨天诀

    七星陨天诀

    漫天巨星陨落,黑暗世界的恶魔降临,毁天灭地的灭世幻境。他,此刻却在俯首哭泣,那怀中的美人儿却再也醒不过来了。命运为何如此捉弄,回答他的唯有陨落的星辰。
  • 天地同行

    天地同行

    魂灵重生,神鬼之说,神与鬼是否真的存在!!人世间,如来佛祖,玉帝,女娲,上帝,天使,三界,再次证明于世。当代,古武者,异能者,忍者,穿越者,修仙者,震世重现。蚩尤血脉再创于世,轩辕古神元无是否,三界之战传于世。
  • 天逆绝尘

    天逆绝尘

    满目山河,我找到了所有人,唯独,弄丢了你。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