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56800000167

第167章 新政4

赵平忍不住叹了口气,正要说话时,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丝晨曦随着敞开的房门,泄入房中,郑裕忍不住眯了眯眼睛,看着步入房中的竺怀、沈浩等人。

几人寒暄已毕,立即进入正题。对于新政,上至竺怀,下至沈浩等人,无不投入了全部的精力!皆因新政若是能够实施,“世系推官制”必将被废止,世家定然会受到清洗,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将是从此步入仕途的绝佳时机!

封妻荫子,光耀门庭,乃是读书人固有的理想。

“小侯爷!”沉稳的沈浩此时也是神采飞扬,对于新政,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对赵平长身一礼,亢声说道:“今日晓明便开始着手清查土地!约需一月左右,之后,即可实施新政,不知小侯爷还有何吩咐?”

赵平点了点头,笑道:“将先生和宏飞等请来,便是商议此事,宏飞稍安勿躁!”说完,赵平看向竺怀,斟酌着说道:“适才与思旷兄论及新政,却突然发现颇多阻碍之处!便与先生以及诸位商讨一番,总要拿出一个对策出来!”

由于新政方略的逐步完善,这些天来,竺怀等人无不心情激动兴奋,想的最多的是新政实施之后,会如何如何,对于新政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何种困难,特别是以及新政得到推广之后,该如何保持下去等问题并未仔细的想过。

他们被新政实施后一连串的美景几乎遮住了双眼,根本没有余暇考虑其他。这是人的本性,有一种人往往对于困难估计不足,对于目标的完成充满了乐观与热情!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挫折时,这种热情便会逐渐的消失,直至化为满腔的无奈与失望。这种人被称为盲目乐观。

还有一种人却恰恰相反,对于前景总是充满了忧虑与悲观,总觉得目标离自己远的不可捉摸,这种人则属于消极的,不思进取的。

目前的竺怀、沈浩等人显然属于前一种,对于新政的前景十分乐观!对于困难未作完全的考虑。这种人却是最受不得打击,一旦遇到挫折,之前的满腔热情顿时便会化作乌有。

听着赵平的讲述,竺怀等人的表情也越发的凝重起来。赵平神色平淡,但说出来的话却字字如铁锤般,重重的敲击在他们心中!

随着赵平的分析,竺怀等人的面色也越发的凝重起来,早已不复先前的飞扬与喜悦。房中的气氛也也越发的压抑沉闷起来。

“小侯爷这三权之说确是精辟!”沈浩一脸的若有所思,“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互为依存,又互为制衡!削弱君权,将立法权与司法权分离出来,君主仅有行政权!只是,诚如小侯爷所言,民智未开,后果实难预料啊!”

“不错!”竺怀一脸的凝重与担忧,打断了沈浩的话,“仓舒之见虽然精辟,老夫却是闻所未闻,贸然抛出此论,怕是难以服众啊!二则,后果难料!若是我等便成千古罪人啊!”

只是从政令本身而言,赵平的理论毕竟是过于超前,在座的这些人虽然都不是那种囿于己见,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之人,但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转变却也不是一天两天便能转变过来的。

毕竟他们一直一来受到的教育以及耳闻目睹的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专制,而不是赵平所提倡的民主、分制。

沈浩等人还好些,毕竟年轻,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还是比较快的,而且怀才不遇,正是寻求出路的时候,因此倒也不曾反对!相反,还是有些跃跃欲试的!

但竺怀却不同,作为当世大儒,他有着自己的坚持与理念,那就是忠君、爱国、守秩。所谓的忠君、守秩看起来虽然散发着陈腐的酸气,但却是历代儒者的坚持与追求。

这种已经融入血液中的思想,自汉武的董仲舒时代,便已经开始了。

况且赵平所提之策,实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动摇的不仅是上层建筑,而是社会本身。

因此,竺怀一边下意识的敲打着身旁的小几,一边斟字酌句的说道:“此事还是缓行!”

赵平能够理解竺怀的想法,因此仍然一如既往的平和淡然,脸上的微笑四种温煦、从容,淡淡的应道:“此事本就是与先生以及宏飞等人共同商议,不必骤下结论!”说着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赵平接着说道:“天色却是不早,不若今日到此为止,此事容后再议!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竺怀点头,沉声说道:“非是老夫迂腐,只是事关重大,祖宗之法,不可妄变啊!”

赵平微笑着点头,“先生所虑极是,当务之急,还是新政为重!先生以为如何?”

竺怀一边点头,一边缓缓的走到门旁,拉开房门,一股冷风顿时涌进房中,竺怀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长衫,脚下微顿,却终于未曾多言,只是轻叹一声,“唉,或许是老夫固执了!”

见竺怀离去,沈浩不由得说道:“小侯爷,学生也是觉得这三权分立一说还宜缓行!诚如小侯爷所言,若是民智未开,这三权分立也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其结果还不是成为少数人谋利之工具?”

赵平赞赏的点了点头,笑道:“某也是突然想起而已,并未经过细思,当下还是以新政为要!其他的倒也不必急于一时!”说着,赵平长身而起,往外行去,一边对郑裕、沈浩等人说道:“兄长,新政之事你与宏飞等人商议便是!不过,土地必须收归官府!盐铁粮等战略物资必须由官府调控,私人一律不得私下买卖!”

赵平出了静室,正要去往军营时,却突然想起独孤轶还在这里,赵平心中突然一动,有独孤轶这个天道高手在此,沈浩等人呢的安危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前提是独孤轶愿意插手。想到此处,赵平脚下一转,直奔后院而去。

还未曾走到,赵平便听到“当当”的金铁交击之声不绝于耳。赵平不由得摇头苦笑,定然是伊娄真在此!赵平与伊娄真共处,如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对于伊娄真的武痴特质,赵平自然是深有体会。

有独孤轶这个大高手在,伊娄真肯定不会放过讨教的机会。一边想着,赵平的脚步却慢慢的停了下来,他不想打扰伊娄真与独孤轶二人,因此便决定等二人切磋完毕后,再与二人见面。

同类推荐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枫起三国

    枫起三国

    平庸的现代大学生穿越到三国,铸就千古流传的故事。涛涛历史长河埋没了多少人才,他可能就是现在的你,可他穿越了时空,创造了他平凡一生伟大的成就,有所爱就有所担当,美女如云却独爱一人,英雄各为其主,沙场争锋,兵不厌诈,阴谋阳谋,眼花缭乱。
  • 掷群雄

    掷群雄

    乱世将至,群雄逐鹿,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少年英杰如何生存?如何复仇?如何让世界记住自己?
  • 秦有锐士

    秦有锐士

    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现代人穿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乱世,成为秦惠文王之子嬴荡,历史的轨迹悄然发生了变化。且看世居西隅的秦国在嬴荡的带领下,如何东出扫灭韩、赵、魏、齐、楚、燕之六国,奋二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 重筑大唐

    重筑大唐

    自秦以降,王朝不过三百年,是魔咒?还是宿命?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真就回天乏术?阉党专权,真如铁板一块?朋党倾轧,全无回转余地?河北藩镇,果然独立王国?客来天外,时空异动,定数已悄然改变……
热门推荐
  • 毒女轻狂

    毒女轻狂

    一时的脑抽千古恨啊!一摔摔去穿越!霉事傻事一箩筐!给你老天点差评!咦~?还有好事耶。送身无敌的本领,附带一个萌呆神器,还有N多只酷帅兽宠!哈哈~额……这三四岁的身体是闹哪出啊!!!
  • 九龙帝相

    九龙帝相

    在破灭中寻找希望,在沉寂中寻找勇气,在一片不安而祥和的夜中,寻找生的亮点……
  • 王者荣耀之我的王者征程

    王者荣耀之我的王者征程

    她是电子竞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深知电子竞技中不相信眼泪,而她更不需要同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用行动诉说着,谁说女子不如男!
  •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我在位面里修真

    我在位面里修真

    在这个末法时代,灵气消散,只有那遥遥数人知道这一切,一切都是假象,一切都是虚无。QQ书友群:708491351
  • 我能截取机缘

    我能截取机缘

    蓝星高中生蓝一,无意之中穿越到了仙侠世界,获得了一个十分凑表脸的金手指。他可以随意截取任何人的机缘化为己用,而且往往神不知鬼不觉,惹得仙侠世界一片混乱。某宗即将突破的掌门:老夫的突破机缘啊!某仙侠团体:我们的宠兽蛋啊!某一方大帝:老子的鸿蒙之力啊!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猥琐发育,暗中偷偷成神的故事。
  • 肚兜与豆豆

    肚兜与豆豆

    我的肚兜和她的豆豆,是我的生活还是一块镜子
  • 逆乱神域

    逆乱神域

    这最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到来诸天神域争锋,万族崛起少年自边荒走出,开辟无尽荒渊,踏碎虚空,打破诸天神禁,一步步逆天修神……~~~~~~~~~~~新书发布,推荐收藏各种求
  • 女娲情殇

    女娲情殇

    看女娲后人红楹与恶魔之子姬无双如何收集十大神器重铸封神台,还原千万年前神魔大战的真相之后最终神魔两界当何去何从
  • 读《围炉夜话》学生活

    读《围炉夜话》学生活

    学习,对于人类来说是增长知识,充实精神必不可少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有所求,就要有所取,这就是需要学习。学习给人快乐、使人高雅、长人才干!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道出了为人处世的自守友善之德。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