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41800000034

第34章 一面是佛陀之音,一面是刀锋政治(1)

1

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七月,长安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伤亡人数不少。洛阳人认为这是发生大难的前兆,人心动荡不安。

八月,安南(越南)发生骚乱;九月,河南又打出拥戴庐陵王中宗为旗号的叛乱,很快即被平定。在这一年中,发生全国性的大饥荒,尤其以山东和关内最为严重,路有饿死骨。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老妇人,自从成为皇后,掌控大唐的政治大权已经有三十年。特别是她成为皇太后之后,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她都是这个帝国的真正主宰者。

武则天知道,只要大唐的国号一天不变,天下仍是老李家的天下,而自己在名义上仅止于“代天子摄政”的地位。如果还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变更国名,向天下宣布——这是武氏王朝。自己早已不是风华绝代的女子,而是六十岁的老妪。虽然懂得保养,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年轻二十岁,但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时不我待。

正月五日,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建立高祖、太宗、高宗的三座庙宇。与此同时,又建立祭祀武氏祖宗的“崇先庙”,而且还慎重地派有关人员议决,确立崇先庙内设立房间的数量。

对官员们来说,这是太后武则天为了测量他们忠诚度而抛出的问题。于是有官员上奏,建议崇先庙应设立七室,唐室太庙则减为五室。

武则天对这个建议很是满意,马上批准。这时却有人出面干预,此人正是以前出卖上司刘祎之,得以晋升为春宫(礼部)侍郎的贾大隐。

贾大隐的理由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是自古以来历代不易的礼法规定。皇太后既然亲受先帝遗托,应尽量发挥唐室光辉。因此,崇先庙的堂数,就应该与诸侯庙宇的室数相同,才不违古礼。

武则天内心虽然愤怒,但在表面上还要装出欣然接受的姿态,爽快地接纳贾大隐的建议。于是,崇先庙只建了五室。

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做,有她自己的利益考量。如今她不能再为这种小事而引起朝廷骚动,何况在她内心,早就有了另外的安排。

贾大隐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他自己的利益考量。他深知出卖视他为心腹的刘祎之以后,刘祎之被赐死一事,在朝臣们中间所造成的影响比他预期的更为严重,大家都对他留下恶劣的印象。尤其现在,朝臣都知道告密者是他以后,贾大隐深深感觉到,文武百官对他的态度比他想象得更为冷漠。

贾大隐在内心惊愕之余,为了自己今后的打算,想证明自己也是不输给刘祎之的儒家硬汉,才特意在百官面前做了这次表现。在谏奏的同时,他也做好了惹怒武则天的准备。当他的谏奏意外地被武则天所接纳,贾大隐这才放下忐忑不安的心。于是,他逢人便夸赞:“太后对合理的事,能坦诚接受臣下的谏言,这一点正和喜欢听谏言的太宗皇帝相同,虽然说是女性当政,也称得上是明君了。”

进入二月,洛阳宫改造工程全线上马,乾元殿成了一堆废墟。太后武则天决定用一座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明堂,向世人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威仪。

在破土动工之前,武则天专门在朝堂之上询问众位大臣们,有谁知道“明堂”到底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明,犹清也。堂,高明貌也。明堂乃是上古祭祀上帝和祖先的场所,也是古之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举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均在此举行。”

有人说:“明堂之制,源远流长。轩辕黄帝,曾拜祀上帝于明堂。其堂之制,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

还有人说:“周之明堂最为盛名,其规模、功用,远胜于前代。每临季秋,皇帝必大享于明堂,宗祀文王以配上帝。”

武则天说:“本宫欲仿效周制,建一明堂,以此作为祭祀布政之所,何如?”

群臣一听,这才弄明白太后武则天询问“何谓明堂”的真正意图。有的变得默不作声,有的说:“先帝高宗、太宗时,就屡有明堂之议,也曾明令颁诏,要遵古制而建。惜无人知道古之明堂形制究竟若何,以至莫衷一是,半途而废。今太后欲建明堂,想法是不错,可惜咱们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建。”

武则天笑着摇头,建造一座高规格的建筑有那么难吗?她要求弘文馆的学士们三天以后,拿出建筑方案。

当年周公建明堂用了七年,而武则天的明堂从动议到竣工仅仅用了一年左右,充分展示了武则天的政治决断能力。建设周期虽然不长,但它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

号称“万象神宫”的明堂在中国建筑史上创下了两个之最:规模最宏大,设计最新颖。明堂共分三层,高二百九十四尺,相当于今天的二十五层楼那么高。而这并非武则天所建的最高建筑。明堂建成后,武后又在其北面建起一个供奉大佛的五层建筑,称为“天堂”。在天堂的第三层可以俯视明堂。

明堂直插云霄,恨不得捅破了天,形制之巧更是超出人类的想象极限。

武氏明堂可以说融会了儒、道、佛乃至域外宗教的大杂烩,据说所动用的巨木需要一千人才能够拖动。

底层四面象征四时,是办公地点,武则天经常在这里开会,发布命令。中层为八角形,上立重檐,雕饰着九条金龙,中间环绕一圆盘。其上为明堂的最上层,武则天经常在这里和老天通话(祭天),站在最高层离天更近。

在最高层的宝顶之上赫然立着一只高达丈余的金凤凰,丽日当空之下,振翅欲飞,直破云霄,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强势姿态,让下面的九条龙摇尾陪衬。

伴随着这座凌空而起的华美建筑,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新王朝的标志性建筑——明堂,明白地表示出以凤压龙的决心。武则天建立明堂的用意昭然,以此宣示她将在这里祭祀天地、祖宗,接受朝贺,发号施令。意喻武则天当君临天下,将来要在此处接受群臣朝拜。

这一年的春天,武承嗣派人在一块白石上镌刻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杂以紫石等药物填塞,白石莹润如玉,字形古雅朴拙,看上去此物只应天上有,貌似神品。

武承嗣花钱从街上雇了一个人,让他揣着这块石头就跑到洛阳来了,来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献神石。这位临时演员一脸诚恳,把自己八辈祖宗都压上来证明:这是自己打鱼的时候,从洛水里面捞出来的一块神石。

中国古人以河图和洛书记载宇宙的密码,《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也就说洛水里出现带字石头,是上天降样瑞。上天的意思是,武则天是这个天下的唯一神话,天下人都应该将其视为圣人。

白石状如玉盘,沿石纹之线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篆字,武后手捧白石仔细端详,正如武承嗣事先所料想的那样,皇太后的眼睛立刻射出一种欣喜之光。

瑞石从何找来?洛水之滨,是洛水人唐同秦无意拾得的。

石上的文字是谁刻的?这绝对不是凡人手笔,想是出自天工神斧。

武则天欣慰地笑了,笑容里流露出的亲善之色让武承嗣及躲在幕后的武氏宗亲也长舒了一口气。这块真伪莫辨的洛水白石赢得了武则天的欢心,她后来将这块白石称为天授圣图,并仿照白石神字刻制圣母神皇的三枚玉玺。她说:“瑞石来自洛水,是上苍借洛水显圣,我要顺从天意。”

湍急浑浊的洛水被武则天诩为神川圣地,两岸渔人被禁止在洛水捕鱼。前往洛水膜拜的游人在沙地上寻寻觅觅,再也不见祥瑞的白石,洛水之滨随处可见的只是被丢弃的残破渔网。

武则天接受了这份来自上天的礼物,她决定亲自前往洛水祭拜。就在人们对这块神石疑惑重重之际,武则天又来了一次让人心惊肉跳的举动,她给自己封了一个尊号——“圣母神皇”,从来没有帝王给自己上尊号的,武则天算是第一个。

尤其是天子在位,皇太后上此尊号自称神皇,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

武则天决定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十二月亲临洛水举行受图大典,然后入驻明堂接受群臣朝贺。在拜洛诏书里特别注明,各州的都督刺史及李唐宗室外戚都要提前十天抵达神都,不得无故缺席。

武则天率领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洛水,队伍中有嗣立皇帝豫王李旦、皇太子李成器、文武百官、四夷酋长及外官多人。各种服色的鸾卫仪仗令人目不暇接,各种羽扇、团扇遮天蔽日,车辆、乘马、鼓吹、腰挎宫刀侍卫、穿着鲜艳服装的宫娥汇成一条彩色的人流,绵延数十里而不绝。沿途百姓献酒献食,侍立围观,盛况空前。

在这场人为导演的“拜洛受图”仪式上,有一个人的表情异于他人。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与得意,但细心人却可以发现,在他那得意的神情下,掩盖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他就是武则天的侄子,礼部尚书武承嗣,也就是这场闹剧的导演。

武承嗣导演这场闹剧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天授皇权”的舆论,使武则天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皇帝的宝座,而他自己也可以实现继皇嗣的美梦。

武则天的一记组合拳,让所有的人都看得直瞪眼,却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看来武则天要扯下最后的遮羞布,借着拜洛大会正式登基。

武则天之所以会倾力配合这场宏大的演出,是因为她担心朝臣的不服和传统观念的阻碍,她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舆论的帮助。

天莫大焉,天莫尊焉,天的示意是任何人都不可违背的。对帝王来说,上天的示意是最有力,也是最令人信服的。武则天巴不得能得到上天的“示意”,使自己荣登皇座蒙上一层“受命于天”的神秘色彩,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那样的话,由不得天下人不信服。

武承嗣导演的这场戏正好符合她的心意,所以武则天才会借此机会兴师动众,大造舆论。

一时之间,“天授圣图”成了朝野上下议论的话题。种种离奇的传闻,蛊惑人心的说教,在不知不觉中编织成一张具有强大控制力的神秘网。

在这张网的笼罩之下,心存异议的朝臣变得越发沉默,传统的旧观念也失去了威力,人们的意识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奇异的改变:当皇帝不仅是男人们的事,女人照样可以穿龙袍、戴皇冠。这是天意,天意是天然合理的。

东都洛阳陷入一种迷幻的气氛,一边是天意神授的佛陀之音,一边是炽烈的恐怖政治。以来俊臣为首的酷吏嬉笑怒骂,皆成屠杀。武则天赋予酷吏随意杀人的特权,使者在杀戮之际,用不着上报朝廷,也用不着与其他官员商量。

来氏集团的声音,不仅只限于洛阳,甚至在遥远的州郡,也能使人两股战战。来俊臣的心腹王弘义带着自鸣得意的口吻说:“我之文牒,有如狼毒野葛也。”

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七月,法明等十个僧人联名向武则天进献了一部《大云经》。这部经书据说是后凉时昙无谶所翻译,经文中有两段讲到了女人做皇帝的事。

一段经文如此写道:“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佛告净光天女言:‘……(汝)以是因缘,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

另一段经文写道:“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阎浮提中,所有国土,悉来承奉,无拒违者。如是女王,未来之世,当得作佛。”

《大云经》一经传来,不少僧人争相进行解释。云宣等九个僧人合撰了一部《大云经疏》,对这两段经文做了全方位的解读,尤其是关键部分。

经书中所说的“即以女身,当王国土”,是说当今的圣母神皇即净光天女下凡,佛让她代替李唐皇族做皇帝,一统天下;经书上说的“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国土,悉来承奉,无违拒者”,是说大臣和百姓都应该向神皇尽忠,这样方可子孙昌炽,阖家安乐,如果背叛为逆,纵使朝廷不诛,也是天理难容,必将自取灭亡。

《大云经疏》中还有“火德王,王在止戈”和“武兴圣教,国之大珍”之语。“止戈”就是“武”字。

经过僧人们的一番解读,武则天上位就成了“叨承佛记”。世人这才顿悟,原来佛经里的“女王”就是指当今的神皇,神皇乃菩萨“应世”,“假现”女身,实际上是男的,不但可以做王,还可以做佛。过去天竺无明国由女主继承,现在大唐的皇权也非“圣母神皇”莫属。

《大云经》和云宣和尚等人的注疏使武则天欣喜不已,亲登皇位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在当时社会中,佛教信仰在各个阶层中相当普遍,“佛意”较之“天意”有着更为权威的力量。人们更加信服了,武则天在得到天的授意之后,又罩上了一层佛的灵光。

武则天非常感激《大云经》的注疏者,无中生有是最好的文章。她下令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各寺都要藏一部《大云经》,由僧人升高座向百姓宣讲。她还对云宣和尚等人大加封赏,九人皆赐爵县公,可与三品重臣相若。云宣和尚等人也成了自古以来得到最高封赏的僧人。

既然得到天的“示意”,又听闻佛的“预言”,武则天在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登基上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既然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是佛教信徒,那么,用佛教经典中的关于女子称王的说法来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便是最好不过的。

武则天早就与佛教有渊源,其母杨氏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在杨氏的影响下,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尤其是她当上皇后以后,曾经不止一次地向朝臣们提起自己与佛教的渊源,如“朕爱自幼龄,归心彼岸”,“朕幼从释教,夙慕皈依”。

同类推荐
  • 帝王启

    帝王启

    非正统历史的架空小说,集权谋、宫斗、争霸、政治、军事于一体,玄幻与现实结合,看大人物与小百姓处于乱世之中的千姿百态。
  • 崖山之前

    崖山之前

    崖山之后无中国读史至此每每扼腕感叹现代少年穿越蒙古崛起之时扭转中华国运第一次写小说如果您觉得值得一读请推荐收藏真诚恳求留言指教谢绝谩骂
  • 弃婿

    弃婿

    意外重生到古代的叶枯荣,发现自己竟然是个上门女婿,而且还被豪门给逐出家门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弃婿。我叶枯荣在这里发誓,不靠‘嫁入’豪门,我也一样能出人头地。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
  • 特战荒野

    特战荒野

    一个特种兵的精英在一次解救人质事件中头部中弹。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重生穿越的事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是个党员啊!无神论啊!可是老天爷大哥穿越也让我去个好地方啊!这尼玛住山洞是几个意思?
热门推荐
  • 楚倩兮

    楚倩兮

    刚刚从一颗小草化形而来的楚楚一觉醒来,就被一位自称宇宙无人能敌的圣兽白给赖上了,并允诺她助它去攻略那些即将黑化的人,让他从世界毁灭者,变成一位做好人行好事的积极分子,它便帮她早日成仙,脱离三界苦海。从此以后楚楚走上了去往各各位面的任务者。只是越到后面,楚楚表示碰到的攻略对象,越来越容易炸毛?难搞哦……从此以后从此就过上了,你在疯狂炸毛,我在努力顺毛的幸福快乐的日子。微笑脸……世界真美好啊!小白:可不,世界真美好!
  • 梦留鼻尖

    梦留鼻尖

    这部小说不只是小说,我相信还是很多人拥有的现在或过去,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一句话才能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但我知道真诚的对待内心和文字,就必定有产生共鸣的朋友。此书背景是一个并不怎么发达的县城,几个高中生常见又贴近生活的故事。其中的相信或者不相信,在一起或者又分离,预料得到,又预料不到。我希望通过此书,让作者们能缅怀过去的同时,能进行思考并拥有力量的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对青春期的孩子能给予鼓励和理解,给已经成年的我们一点轻松愉悦。加油。
  • 天命扑克牌

    天命扑克牌

    自从上课斗地主被老师发现,扑克牌离奇消失在屁股之中,洛天泽的人生便走向了奇怪的方向。打出红心三化身成为特种兵协助警察破案;打出黑桃七化身运动健儿引领国家体育各种夺冠;打出红心七化身赌神赢光澳门所有赌场;打出梅花八化身黑道大佬驰骋黑道笑傲天下;紧揣手中的一对王对着全世界喊道: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所有职业的巅峰,如果谁在我上头,你会被日的我跟你讲!我叫洛天泽只是一枚普通的学渣。
  • 恶魔契约制无处可逃

    恶魔契约制无处可逃

    十分狗血的总裁文,不讲逻辑虐完女主虐男主
  • 妖魔深恋:羞涩魔君小相公

    妖魔深恋:羞涩魔君小相公

    公仪玥身为女扮男装的异姓王爷,对任何人都以礼待之,唯独对他百般宠溺,时时不忘调戏。历险时,她挑眉一笑“这牌子写着犬只请勿入内”???笙傔疑惑“我我……我不是单身汪了吧"?公仪玥听罢低头附在笙傔耳朵旁"你敢说你不是忠犬属性?”又有一次,他们到了姻缘石的面前,笙傔:“师傅,我们什么时候成亲?”想到笙傔只见过他的男子之身,调戏道“小傔傔~你这么着急想嫁给我?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当他俩齐齐走到这世界的顶端,笙傔从羞涩大男孩蜕变成邪魅腹黑的大魔王“你居然敢给我娶小妾?嗯?还让我大着肚子四处跑,就没想过会有这一天?我的小师傅~”魔君邪魅一笑,把公仪玥打横一抱,这是一对随时上演着耽美的姐弟恋情。
  • 隐婚老公,超给力

    隐婚老公,超给力

    蓝瑾萱突然隐婚,老公顾景修是个低调得王老五,不但身价百亿,而且武力值超赞。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蓝瑾萱的时候也不敢招惹,否则蓝瑾萱就会在晚上丢出一句:“今晚我要陪儿子睡!“
  • TFboys之前世纠葛

    TFboys之前世纠葛

    父弃母抛,收被鹿晗一家养,兄妹情深却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被抛弃,小小年纪异国他乡,改名换姓,一步步变强,三年后,在他出道之日孤身回国心灰意冷,再遇青梅他已成为万千少女着迷的偶像,而她虽已绝望,但依旧能在他面前欢快畅谈。可她却发现,她与哥哥再见却一点也不了解。直到有一天,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人们都消失了,就像从不曾存在过。她抬头说道,我答应过你们,一定会给你们一片橙海的。
  • 那年飘雪春将至

    那年飘雪春将至

    这是个小镇故事,现实平凡却又真实,也许就是你身边的故事。
  • 查理九世之命运枷锁

    查理九世之命运枷锁

    前生,他为了她和他们的孩子,甘愿屈身受天雷之罚,永生永世不得超生也要守护他们;她为他的轮回与她相见,废神骨、灭道行,只求他的三魂六魄以及轮回之机。今世,他是唐朝后裔;她是白家继承者。从羽之冒险队到DODO冒险队,她成为了两队的重要人物;从羽之冒险队到DODO冒险队,他永远是那个处处维护着她的人。从前世的上古神元素圣神到今生的超上古神自然圣神,她成为了千古第一人;从前世的上古神擎炎鬼帝到今生超上古神煞阎魔帝,他亦然是千古第一人中的第一人······她觉得这辈子绝不可能再见他,可谁又能想到命运女神早已把枷锁牢牢拷在他和她的相思线上,永不断裂······
  • 天道之夜以继日

    天道之夜以继日

    天生千灵,地长万物。人类作为灵长类之首,占尽了天时地利。更有得天独厚者习得修真之道。故,千载悠悠,不乏不知足者,妄窥天道,以求永生。然,随着求生道的求而不得,人类的修真道的方向渐渐转移到了生前身后名之上......故事就发生在这虚名乱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