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41500000054

第54章 远方探险与贸易(1)

在14世纪之前,世界上的有些文化地区之间就存在频繁的交往。可是在整个早期,人们对其他遥远地区的民族,一直不了解。古时埃及人、希腊人与罗马人对中国或者日本知之甚少,对美洲一无所知。古时中国人对罗马人、希腊人与埃及人只存在最模糊的认识。而对古时的美洲人来说,旧世界是完全不存在的。

为什么欧洲发现了世界

在近代时期,世界上的每个地区都相互进行密切交往,这是值得关注的事实。这种密切交往的方式与事迹是奇妙的。

可是为什么欧洲人要前往探险与发现呢?为什么近代世界大多数被欧洲化了而非亚洲化了呢?这些大问题不容易进行准确与彻底的回答。但我们大胆提出,为什么是由欧洲前往远方探险与发现的两个主要理由:经济需要与宗教热忱。

经济上的需要

世界被欧洲人所发现,由于他们是商人,满足经济需求的商人,还由于需求是相当大的。他们对世界各个地方的需要,多于世界各个地方对他们的需要。

正如有人曾经说过,“欧洲很饥渴”。这句话从种种意义上来讲都是对的。很多青年人渴望探险。一小部分国王渴望征服。在欧洲人口密集的地方,千千万万的人渴望土地和所获。正如几个世纪之前这种动机驱使野蛮民族来到欧洲一样,如今再次驱使人们离开欧洲,去发现新世界。

除了强烈的探险欲望、征服的野心和对土地与粮食的需求之外,富有的人们还有一种日益增长的对舒适与奢侈品的需求。很多这样的物品能够通过和非洲与亚洲的贸易获得。十字军没减少贸易,反倒是增加了贸易。威尼斯与热那亚在东西方间的贸易过程中变得富庶。可是后来土耳其人占领了近东,商人们无法从老路前往亚洲,所以他们开始找寻新路,同时找寻新的供应货源。

基督教传教士的热忱

宗教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曾经是(如今还是)世界上空前热门的传道宗教之一。在中世纪末,基督教传教士已踏遍欧洲,并且逐渐转向亚洲。此时恰恰是商人们也想找寻新路的时候。最后,商人们与传教士们一起离开欧洲,一起旅行至世界上最远的地方。

一、在远东的传教士与商人

欧洲同中亚、东亚的直接交往,始于13-14世纪。此时,在成吉思汗和其继承人统治之下的蒙古人正从中亚向外扩张,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那时优秀的基督徒,包括教皇与法王路易九世,预见到如果蒙古人改信基督教,他们将会成为十字军反抗穆斯林最可贵的同盟军,另外还是一种将基督教扩至其他地区的方法。

最后于1245年,一位名叫约翰的圣方济各会修士柏朗嘉宾被派往远行,途经波兰、俄国,又前行了3000英里,来到了蒙古大汗的首都。约翰拜见了大汗,并不是很成功,可是两年后他回国了,详尽地写出了自己的旅行与观察笔记。之后没多久,还有一位名叫威廉的圣方济各会修士鲁布鲁克,也被派执行相同的使命。威廉自君士坦丁堡向北,又向东绕过黑海与里海,在蒙古大汗那儿住了半年时间,他也未达到自己的主要目的。但是他所写的书却介绍了很多情况,颇受欢迎,有利于激发欧洲人对遥远陌生的亚洲各地的兴趣。

波罗兄弟

这两位圣方济各会的修士约翰与威廉,都听说过很多有关中国的事情,可是第一批访问并探访中国的欧洲人是威尼斯商人。两位姓波罗的兄弟,约于1260年找到了前往中国的路,来到了忽必烈的宫廷。我们一定要记得,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忽必烈登上帝位,建立了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他支持和协助艺术与学问,对每种宗教都表示宽容,而且鼓励中国与外界通商。所以,在波罗兄弟来到北京时,忽必烈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耐心地听他们讲述欧洲的事情,而且委托他们前往邀请100名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

波罗兄弟取道波斯北面与亚美尼亚,于1269年回到了威尼斯。

马可·波罗

波罗兄弟为中国邀请100名基督教传教士的事情并未成功,可是他们自己却对远东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所以没多久便去中国进行了第二次旅行,还带上了其中一个人的儿子,也就是另一个人的侄子,年轻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成为了中世纪最知名的旅行家。

他们走了四年的时间,途经亚美尼亚与波斯,穿过戈壁。后来,他们在中国逗留了17年,学习当地的语言,还为忽必烈服务。

年轻的马可·波罗用他的聪明才智获取了可汗的特别宠爱。可汗委派他很多官职与机密的使命。如此他便得到了许多不只有关中国,还有关邻近民族的知识。他于1292年向忽必烈辞行,搭船离开了中国。停靠在香料群岛与印度南部之后,他们向上行至波斯湾,自那里从陆路来到了地中海,最终于1295年回到了威尼斯。

马可·波罗回去之后没多久,便加入了威尼斯与热那亚间的战争。热那亚人将他俘获了。在一年的监禁时间里他写出了在远东的所见所闻。他的书成为最具价值的记载。之后很多欧洲人,包括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都对阅读此书产生了无尽的兴趣。

在中国的商人与传教士

随着他们的脚步,大批欧洲商人与传教士找到了前往中国的路,有些人自陆路途经俄罗斯与蒙古,另外一些人经由海路自波斯绕过印度与印度支那。14世纪前半期,有一段时间,远东好像也被基督教化了。可是在14世纪后半期,中国爆发了一场佛教徒革命,最后明朝掌控了大权。信奉佛教的明朝人统治中国达近三个世纪,消灭了基督教。

远方契丹的诱惑

可是欧洲并未抛掉所有,幻想与希望仍然存在。欧洲人当时对中国的称呼为契丹,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契丹与印度群岛的事情,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已获得的成果,激发了他们的野心。他们依旧期望为他们的信仰赢得教徒,还为自己获取丰厚的远东贸易利润的主要部分。假如他们无法再安全踏上旧的陆路,他们就必须找到前往印度群岛与契丹的新水路。

二、亨利亲王与瓦斯科·达·伽马

当然,新水路的可能性是葡萄牙人提出来的。他们居住在欧洲的西南角端,而且已沿着非洲蜿蜒的海岸走了很远。他们为什么不一直走下去呢?或许再向前走一些,海岸便会向东转,前往印度群岛与契丹的路就通了。他们知道非洲是广阔而充满危险的,但是他们却一直梦想环绕着它航行。

航海家亨利亲王

实现这种梦想,是葡萄牙皇室干练的亨利亲王一生的理想。他常被称作航海家亨利,出生于1394年,卒于1460年。虽然他自己并未真正驾驶过船,可是他却帮助他的同胞去征服海洋,还赢得了一部分世界贸易。首先,他在葡萄牙建立了一座航海学校,吸引当时最擅长航海的意大利航海者与最有学识的地理学者们来到这所学校,而且学校每年向外输送包括战士、商人与传教士的海上远征队。他们再次发现了马德拉群岛与亚速尔群岛,并建立殖民地,他们沿着未探测过的黑大陆的海岸越走越远。当时的地图只画到了黑暗的边缘,可是航海者的罗盘却不分昼夜地指引他们前行。

迪亚士与黑大陆

事实上,黑大陆要比亨利亲王所想象的大得多。在他于1460年去世时,葡萄牙人只在它的西岸行驶了约一半的路程。在那个地方,他们觉得找到了前往东方的通道。他们在几内亚的巨肩之下朝东行驶了很多里路,与喀麦隆的山脉相撞。可是航行依然继续。

1488年,一位英勇的船长巴托罗缪·迪亚士来到了非洲的最南端,他将它称为“暴风角”。可是在他回来汇报发现的时候,葡萄牙国王却说,应该称它为“好望角”,因为他们当下已有好的希望到达印度了,自此它便被称作好望角。

瓦斯科·达·伽马

国王的乐观被证实是对的,因为九年以后,1497年,还有一位葡萄牙航海者,瓦斯科·达·伽马,行船绕过了好望角,然后在非洲的东岸摸索着向上航行,到达了马林迪,在那他找到了一位阿拉伯的领航员给自己指路,跨越了印度洋来到了印度。当他在印度的卡利卡特(并非加尔各答)登岸时,瓦斯科·达·伽马竖起了一根大理石柱子,当作是自己发现自欧洲到东方的一条新路的纪念。1499年他回到了里斯本,所带回的东方货物的总价值是自己远征经费的60倍。

达·伽马发现的结果

自此之后,葡萄牙的船只便时常取道好望角向东方驶去,回去时载满了香料、丝绸与珠宝等贵重物品。基督教的传教士与商人也一起前行,他们在商人做买卖的地方进行传教,尤其是在卡利卡特北部的果阿镇。

葡萄牙商人占领了锡兰、苏门答腊、爪哇与香料群岛。他们于1517年来到了中国广州,于1542年到达了日本。一位能干的传教士弗朗西斯·哈维尔在印度与日本教学。到了1600年的时候,日本的基督徒达到了20万以上,印度还要更多。基督教的这些进展并非是长久的,葡萄牙的商业优势也未能持续太长时间。尽管这样,自15世纪至目前,欧洲与远东的交往一直是直接和连续不断的。

三、哥伦布、卡博特父子与麦哲伦

文兰的维京人

在10世纪与11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曾经朝西航行,在格陵兰创建了殖民地,而且前往一个被他们称为文兰的地方进行访问。文兰可能是在北美洲,但是当时那个地方并未发生任何重要的事情。欧洲还未准备好环行全球,印刷机也未开始传播这个消息。维京人在文兰的定居地很快便消失了,欧洲忘记了文兰。差不多在500年以后,欧洲与美洲间产生了重要的交往,并且这种交往纯属偶然。

哥伦布的计划

中世纪很多有学识的欧洲人,与一些古希腊人一样,相信地球是圆形的,而且相信海洋环绕过欧洲与非洲,向印度、中国与香料群岛延伸;可是没人能想象到中间还横亘着南北美两大洲。

15世纪,在葡萄牙正找寻一条绕过非洲前往印度的新水路的时候,一位热那亚的意大利航海者想横渡海洋朝西直行,或许能够更快速更容易到达远东。他便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没提议去发现美洲,因为他没想到还有美洲的存在。他只是计划向西展开远洋航行前往印度群岛。他用少有的胆量与耐心,长时间的辛勤劳动来做准备,还劝说其他人相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为他的实验筹措费用、船舶与人员。

伊莎贝拉的援助

哥伦布的计划与理论好像是非常合理的,可是却不易付诸实践。那时的小航船并不适合远洋航行。哥伦布求助于葡萄牙国王,可是国王却觉得将葡萄牙的努力限制在围绕非洲的探险范围要更加明智。

哥伦布转而求援于西班牙的斐迪南与伊莎贝拉,可是当时的他们正忙着进行反抗格拉纳达穆斯林国家的十字军战争,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太在意哥伦布。后来,经由对哥伦布与他的理论感兴趣的多明我会托钵僧们的恳请,伊莎贝拉王后在占领了格拉纳达以后,才被劝服来支持这次大胆的远征。因为她的帮助,哥伦布最终于1492年8月起程了,带上载着88人的三艘小船,与给契丹大汗的一封介绍信。

新“印度群岛”

没有几个探险家有比哥伦布更大的胆量与毅力。想一想,乘坐一艘只有现代远洋轮船二百分之一大小的航船,去横跨大西洋!

哥伦布周复一周地向西行驶。他所带的人都丧失了信心,渐渐要开始反抗了。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眼前依旧是茫茫的大海。不会绝望的哥伦布一直在坚持他的理想,直至最后,于1492年10月12日,眺望的人发出了“陆地,陆地!”的欢呼声,他登上岸,感谢上帝,而且宣布这片陆地归伊莎贝拉王后所有。

如果有人告诉他说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他会感到很惊奇。他绝对没想到,他所登上的只是巴哈马群岛之一,距离印度与中国还有上千英里。他相信自己发现的岛就位于亚洲海岸边东印度群岛之中;他将土著称作“印第安人”。他们自此便一直被称作印第安人。

哥伦布回到西班牙之后,向斐迪南与伊莎贝拉汇报了自己所找到的印度群岛。他于1493年、1498年与1502年三次回到美洲,带来商人与传教士、探险家与殖民者,而且仍在寻找日本王国、中国、香料群岛与印度。这些地方他一个都未找到,可是他却对加勒比海、委内瑞拉与中美洲沿岸进行了探测。

哥伦布或许并非首位横渡大西洋的欧洲人,可是发现新大路的荣誉应全归他所有。因为自他的首次伟大航行以后,欧洲与美洲便开始了密切联系。

卡博特父子

英王亨利七世于1497年雇用了另一位来自热那亚的意大利人约翰·卡博特向西行驶。他的使命是“前往找寻与发现,在这之前所有基督徒们都尚未知道的、属于不信神与不信教的人们的全部岛屿、国家、地区或者行省”。他横渡了大西洋,自布里斯托来到了布雷顿角岛,回来汇报说,他还到过大汗的国家。

1497年,约翰·卡博特的儿子塞巴斯提昂·卡博特可能与自己的父亲在一起,或许于1498年航行至北美。不管怎样,1497年约翰·卡博特的航行,让英国最先提出对北美大陆的所有权。塞巴斯提昂·卡博特的早期航行或许强化了这个主张。后来,塞巴斯提昂·卡博特在为西班牙服务的时候出名了。

同类推荐
  • 原始小野人

    原始小野人

    有一天,走在人生巅峰的王晨在马路上被一辆婴儿车撞进了时空的旋涡。当自己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已经变成了昏暗的洞穴,感觉自己虚弱无比的王晨一脸懵逼的看着四周。我是谁,我在哪?(这是一本穿越回原始时代的小说,猪脚拥有一个弱的一逼的金手指。。。现在,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 穿越之我是富豪

    穿越之我是富豪

    这是为府天《明朝谋生手册》集体写的一个评论集。
  • 染幽传

    染幽传

    一部虚拟历史的小说,讲述主角家破人亡,受尽艰难险阻,结识五位兄弟,夺取江山的故事,也包含一些爱恨情仇。
  • 我的商王朝

    我的商王朝

    乍暖还寒的春风吹入殿堂,殿内翩跹的歌女在向神明祈求着春种的丰收。他的视线掠过满朝的文武百官,看向被宫墙遮住的无限江山,目光深邃如星空。
  • 南越悲歌

    南越悲歌

    南越古国,一个由秦军将领赵佗建立的王国。本书带你一起回到那个被遗忘的帝国,开启一段被尘封的往事……
热门推荐
  • 遮天吧,家主

    遮天吧,家主

    勤勤恳恳废柴青年中医白晔,在被科室主任叶岑好心送回家之后,带着自己是个浑浑噩噩三十载的废物这一想法入睡,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年少时一战成名的四大家主之首。毫无当家主经验的白晔利用自己从现代学习到的一切知识,居然轻轻松松稳住了四大家主之首的位置。当然,如今百姓所过的安逸生活,不过是有人替他们负重前行。表面风平浪静的都城,暗地里时不时都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里的百姓让白晔明白了在以往的这三十年中不曾懂得的道理:墙倒众人推,那就做一面屹立不倒的城墙。遮天吧,家主。就算只剩你一人也能撑起整个天幕。你也是时候该做回真正的自己了。
  • 古墓武医在都市

    古墓武医在都市

    一把匕首,两本经书,一个从古墓里走出的少年,身怀武、医两大奇术,为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徒身步入繁华的大都市之中,打恶霸!除奸佞!护美女!扬正义!
  • 寰

    龙天宇,天赋异常,自幼拜在一位高人门下,苦苦学艺,一朝出师,慢慢的成长,走上一条强者之路,惊艳四方,历经磨难,不畏艰险,敢爱敢恨,一代新人变得强大,逐渐问鼎天下,无人能敌,笑傲九天,舍我其谁的豪气,能有几人?
  • 一斤反派够吃吗

    一斤反派够吃吗

    她本来应该是神一般的存在,只因信错了人,只能从头来过,而他总是追随着她,无论她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在没有记忆的情况下靠本能的去帮助她。可穿越的多了,感情便容易成了辅料,更多的则是对任务的态度,他们什么时候能完全接纳彼此,成为爱侣?
  • 第一强者降临

    第一强者降临

    周悟遭受大难而死,进入地府,本以为自己会平淡无奇地轮回一世,谁知奈河一道江水将他的人生拍进另一个轨道,孟婆的一碗汤让他一滴都没沾上,这些小小的巧合会向我们讲述一篇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
  • 穿越之悍妻

    穿越之悍妻

    想她一届精英特工,不说杀人如麻,但是放眼整个A国,也是令人惊恐的存在,没想到,她居然会被一个椰子砸死,还TM死得这么没骨气,冷南烟翻了翻白眼,死也就算了,还穿越到一个什么兽世大陆,出现了一个让人无语的空间系统,只有完成任务才能复活,EXM?虽冷南烟对自己的实力足够自信,但是,这什么鬼地方,个个都这么强悍爆表,任务一个比一个难,要多久才能复活,才能完成任务回到祖国大地的怀抱……
  • 扶摇令

    扶摇令

    血染江山情难月,自是何命柳如心。母仪天下,有何干?胸怀国志,有何干?还不都是死命一条,弑了父,弑了情……皇宫,宫斗、权谋,多少妃子丧了命平民,死罪、冤枉,多少百姓丧了命来到这世间只有一个字“安”
  • 大小姐的无敌保镖

    大小姐的无敌保镖

    钱?世界首富是我徒弟。权?都市修仙实力无敌。时间?我活的有点久,不多,五千多年而已。
  • 瞳与源

    瞳与源

    瞳孔中映射的力量,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以瞳为源,施展咒术,是运行之法。纯原之世,未受指染,暂分离于域之外。世界的本源,一旦被污染,将会怎样?而这异物的判别,又是怎样?————二十一日,课题《3世界–1意识–2排异》
  • 异世祸乱我才不是妖精

    异世祸乱我才不是妖精

    音离,一个万年游魂,见惯了各种世间。终于在童话般的朝暮大陆有了身份,可惜平静的生活在她12岁又没有了她一步一步在另一个世界实力翻天,祸苍生。居然有人说她是一个妖精,还要收了她,这怎么能忍,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收着收着就收到榻上去了。榻上这个妖孽的男人还在诱惑她“小妖精,在床上比一比如何。”。比就比,但是,谁知道这一比,她音离从此就被这个妖孽打上了标签,从此成了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