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27700000010

第10章 四谷 赤坂

宫岛资夫

我们在冷清的镇上走了好长一段路,抵达一片被竹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竹篱笆里,杂草乱蓬蓬地长得跟人一样高,沿着竹篱笆的步道长得不见尽头。

高力松

威严耸立的石墙,在孩子眼中显得恐怖而高大。石墙上是一个四角平台,以前穿羽织袴的武士,就是站在这上面睥睨四周的吧。与石墙相连的堤防缓缓倾斜,一路滑进壕沟水面。绿色的河水淤滞不前,菱叶浮在水上,夏天开红白色的莲花。堤防上长满乱蓬蓬的草,稀稀落落的人影通过壕沟旁。因日照不足而褪色的泥土路无声寂静地泛着光。这里没有任何一间挂苇帘的店面,也听不见“吃冰——喔、吃冰——喔”的招呼声,只有卖冰小贩的叫卖声偶尔在附近响起。

这里冬天很少有人经过,路上也没有街灯,无月的夜晚暗得吓人。唯有开在见附旁卖炖猪肉汤的摊贩灯光,能让人放心地喘一口气。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四谷见附。尽管壕沟已经荒废了,但江户城外围的模样仍大致保留了下来。

木村町的高力松现在盖了救世军学校及变电所,那一带以前曾是武士试刀杀人的地方。在赤坂离宫旁、喰违见附对面的河堤,有一棵叫自缢的松树,听说真的常有人在死在那儿。那棵树有着粗壮的枝干,又生在倾斜的河堤上,高度比人再高一点,而且恰好突出来。据说经过那棵松树下,不知怎的就会有轻生的念头,所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相传在纪之国坂下的壕沟还有河童。据闻每到下雨的夜晚,就会出现一个头戴斗笠、手提酒壶的小男孩经过,也有人说在那儿爬坡到一半,身体会突然重得动弹不得,这些全都是河童搞的鬼。

从高力松到喰违见附,壕沟一带在孩子脑海中深深烙下了毛骨悚然的印象。

但时至今日,壕沟已被填埋大半。河堤底下设立了公共市场,电车急驰、汽车奔过。喰违见附下电影院的电灯,将夜晚的壕沟照得恍如白昼。不论河童或死神,都已完全失去了生存空间。

甲武线的开通,是借文明开花结果的光芒,破除这一带阴森气息的第一步。我记不得是明治二十几年了。虽然在那之后,还是有狸猫追蒸汽火车结果被辗死的滑稽笑话,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鬼影幢幢。连新盖好的隧道红砖墙上挂的装饰用头盔,在孩子眼中都显得美丽而庄严。

施工期间,明治天皇举办了银婚典礼。被工程的泥土如农田般掩埋的壕沟中,出现了一座鹤与龟的大型工艺品。记得那是一尊比人大了两三倍的庞然大物。

蒸汽火车在当时非常罕见。对于生活在那片没有铁道马车也没有合乘马车土地上的孩子们而言,更是惊喜万分。尤其贯穿离宫下的长长隧道,孩子们根本不晓得那是怎么挖出来的。刚开通时火车动作缓慢,虽然会误点,但只要出五厘或一钱,就可以获得搭到信浓町的车票,而乘客大半是小孩。

火车一驶入隧道,孩子们便发出一阵“哇”的赞叹声。进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后,大家就在黑暗中屏息。当出口的光亮微微照射过来,欢呼声又再度响起。接着孩子们会在信浓町下车,徒步回家。毕竟回程的火车必须再等一小时。

信浓町停车场前曾是辎重兵连队的驻扎地,现在则是庆応医院。连队后方有一片竹林,每到踩高跷的季节,大家就会到那里砍竹子。那儿竹子的节比竹屋卖得还高,很适合加工钉上横木。仔细一想,不论高跷、长崎风筝、木钉、旋转陀螺,在我们小时候,大家都是自己动手做。虽然经常被小刀切到手,但应该比现在学校的工艺课实用吧。

爱罗先珂

新宿车站一带与见附相对,位于现在四谷区的西端。有谁能预料到那里会有今日的繁荣呢?简单介绍一下“新宿”这块地方。南边是御苑,等于路旁只有一侧能盖房子。北边是北里、大久保,再往前是户山之原。平交道前是自来水净水厂,人烟稀少。尽是没有发展空间的地方——就是人们对新宿大致的预测。

新宿的后巷,也就是后来变成新公园的那块地,以前曾是滨野茂的府邸,他在往年人称白铜将军,是在铁管事件中与雨宫敬次郎一同贪污的其中一人。邸内有池塘,还有养鸭场。这间宅子一度落到松村辰次郎的手上,后来又回归滨野所有,即便是向来善于审度时势的滨野,恐怕也难以预料到会有今日繁华富裕的景象吧。

说起我小时候的新宿车站附近,一与四谷见附对比,便显得更加荒凉了。那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所以记忆有些模糊。但我记得曾被车夫背着,前往十二社的瀑布。我们在冷清的镇上走了好长一段路,抵达一片被竹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竹篱笆里,杂草乱蓬蓬地长得跟人一样高,沿着竹篱笆的步道长得不见尽头。烈日晒在背上,炽热的沙尘蒙蒙一片。不论走多久都是相同的竹篱笆与杂草,最后我哭了出来。

“孩子,就快了,快到瀑布了。”

车夫摇了摇背,最后瀑布总算到了。从龙口及从蛤蟆口延伸出来的瀑潭幽暗非常,池子里有着硕大的鲤鱼。一旁只开了两三间茶铺,池子周围是昏暗的森林。连十二社都很冷清。

回程又要沿着长长的竹篱笆走。那些竹篱笆围起来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净水厂。

平交道前映满眼帘、杂草丛生的旷野有多寂寥,大抵也不难想象了。

然而今日却有布袋屋,三越百货等建筑壮观地耸立。小型屋舍陆续拆迁,高楼大厦愈盖愈多。武藏屋、三越百货附近,似乎又有计划盖更高级的大楼。什么座的戏院也冒出来了,就算电影院武藏野馆搬到平交道对面,想必也能因为播映的首轮影片,吸引大批电影迷。糕饼店中村屋的店门口前,总是像年终大特卖一样人山人海。惊人的营业额以及东京首屈一指的名气,连自家老板黑光女士的光环都盖过了。那么中村屋背后的沙龙洋房又如何呢?瓦西里·爱罗先珂孤单寂寞地住在里面,国木田独步的女儿也在这儿。沙龙里有许多仲村彝的画,可爱的新岛荣治曾笑眯眯地在这里做点心。对我们而言,那是东京最令人难忘的店。

以前从酎、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到能一杯接一杯下肚的浊酒都很便宜,因此就连总是吸引穿腹挂袢缠客人的甲州屋,最后都改成了餐厅。丰田、明果也纷纷出笼,争相吸引咖啡迷,中国料理店丰龙,在某些圈子也打开了知名度。书店纪伊国屋的楼上,随时都在开当代画坛大师的展览,聚芳阁的店铺前总是无一遗漏地摆满近来思想风潮的书——实用、娱乐、思想、美术、欢乐。

不必仰赖浅草、银座、上野,所有需求一应俱全,整座城镇就是一间大型百货公司——这就是今日的新宿。尽管这里有新宿御苑,路旁只有一侧能盖房子,又邻近净水厂,但附近有多摩川、通往吉祥寺的近郊,能从四谷、赤坂、牛込吸收人潮,还能将远方的甲信、小田原的人们留在这里,成了最能展露大东京繁华的地方。

火攻

从追分朝四谷的方向稍微往回走,左边有一座电车车库。在车库小巷的尽头,以前有一间新宿警察局。日俄战争后电车已经开通,也有了车库。不过,虽然叫车库,但那并不像今天的车库一样,屋顶是用坚韧的铁板铺成的,而是将电车直接停靠在空地上。

在日本国民对讲和条约不满而放火的第二个夜晚,连四谷见附的派出所都惨遭祝融。两台电车当场焚毁,在大街角落熊熊燃烧。群众烧光了派出所后,进入了新宿的车库。车库角落右边是柴薪店,左边是木材行。群众来到屋子前,隔着街道与警察对峙,警察前方站着一排身着白衣的警官。群众在无灯的黑暗中穿梭,吵吵嚷嚷。

一会儿不晓得是谁扔了石头,接着无数的石子零零星星地飞来。警察前方响起了号令声。“第一列,突击!”刀光在黑暗中闪烁。

随着“哇啊!”的喊叫,第一列巡警向前突进。群众朝两边散开。巡警并未久追,立刻恢复原本的队形。同样的阵仗重复几次后,不知是谁竟然将柴薪店的松木柴扔了出来,还淋上汽油点火。这下换着火的木柴满天飞。警察顿时陷入困境。为了阻止群众,千駄之谷的一名壮士张开双臂展开劝说,反而被巡警砍伤后脑勺,双手鲜血淋漓地抱着头。一位从四谷前来、背着婴儿寻找孩子的男人,在四处乱转时被砍伤了腰。群众杀红了眼,燃烧的松木柴漫天飞舞,此时一小队的辎重兵赶了过来。群众大喊万岁,欢迎军队。

军队并未展开突击。小队长面向群众,声明“诸位若再作乱,休怪我等开枪。”但群众反而热情地在军队前的篝火旁簇拥。警察一片肃穆、安静无声。士兵无聊地打着呵欠。

不过,这是在电车开通后发生的事。我想聊聊更早以前,马路还很小,新宿还是个驿站时的事。在我的少年时代,四谷与新宿的界线是完全被城门隔开的。新宿御苑前的树林,比现在更幽暗茂密,即便在白天,宪兵队的森林与竹林,仍在路上投下昏暗的黑影。四谷到了城门附近也渐渐冷清了,就像在这儿打下一个结束的句点。除非是盂兰盆节、新年,或太宗寺阎魔的庙会,新宿总是静悄悄的。

太宗寺的阎魔以体格魁梧高大在东京闻名。每到盂兰盆节与新年的十六日,阎魔堂的门就会敞开,民众能从空荡荡的阴暗厅堂正面,仔细观察阎魔大王那朱红色的脸,金色眼睛发着光、鲜红的嘴咧开、拿着笏板怒不可遏的模样。坐在一旁的夺衣婆顶着白发、张着黑口,立着单膝,一双眼睛不怀好意地放着光芒。线香烟雾袅袅,笼罩着周围,恫吓的钟声当当当地四处回响。

我听说“撒谎会被拔舌头”,就一直很想亲眼瞧瞧那恐怖的阎魔长什么模样,所以总是在厅堂外探头探脑。

在通往大宗寺的新宿町两侧,有许多挂着门帘,像澡堂一样阴暗的房子,有时二楼栏杆还会晒红色里布的脏棉被。我问陪我同行的姐姐,但她从来没告诉我那些屋子不干净。

小巷巡礼

令年少时的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的,是那排屋子某些仓库的二楼墙面上,挂着那须与一拉弓、竹与虎、海浪与日出等如风筝画的灰泥工艺画。后来好像再没有看过挂那么朴素装饰的屋子了。如今想来,那灰泥工艺画的幼稚装饰,恰恰传达出了当时驿站的气氛。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因夜市兴旺而闻名遐迩的四谷大街,每到夜晚,煤油提灯的黑烟仍会散发着臭气,在黑暗中拖出又黑又长的尾巴。入夜的新宿暗蒙蒙的,一到清晨,从府中、八王子一带过来的马车就会在驿站响起一连串的敲打声。我还记得当时的流行歌有这么一句——“忙到夜半一两点的人唷,御所的马伕四处漂泊”。这和那须与一、竹与虎同在我心中留下了对驿站的回忆。

随着电车铺设、道路修正,灰泥工艺消失了。青楼也移到了现在的地点,某医院占了青楼的旧址,丸共商会还在那儿设立了家具展示中心,这些都还好,但竹与虎、与一等房子成了铁道院的宿舍,还挂上“修养寮”的牌子,就令我感到不可思议了。话说回来,青楼旧址似乎很适合盖医院,听说根津大八幡的旧址现在也成了某家医院,不过以前那里还当过出租的宴会场地,开过餐馆。永井荷风曾写过,明治三十年左右,那里成了一间叫柴明馆的温泉旅馆,不过我是在三十七八年左右才去的。虽然忘记了店家的名字,但我还记得在包厢里,我点了一壶叫壶中春的酒,所费不赀。已懂得人情世故的我一看那壶酒,立刻有种奇怪的感受。不晓得修养寮的诸位又做何感想?

越过城门进入四谷,有一座自来水管纪念碑。以前在四谷,民众都把新宿的方向称为“上”。祭典时,还将新宿来的年轻人称为“上若众”,我有一位认识的婆婆,说是因为京都在西边,所以京都的方向要称上,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或者那只是代表自来水上流的意思呢?我不得而知。总之这一带,就像一摊死水介于新宿、四谷之间,是个颓败冷清的地方。

从城门往这里靠近一点,有内藤横丁、豚屋横丁。我也算走遍了东京,还真没看其他地方的横丁巷弄像四谷那么多。从曲町朝新宿贯穿四谷的大街开始,向左右转进去,那儿的横丁几乎都有五花八门的名字。津守横丁、荒木横丁、忍原横丁、地藏横丁、假屋横丁、宪兵横丁、小达横丁、大地横丁等,信手拈来便那么多,而且听说每一条横丁都还有各自原本的名称。

接近盐町,从津守转角处数起的第二三间店,有一家名叫伊势虎。现在的伊势虎已经开到小镇对面,成为一家气派的餐馆,不过在我小时候,它在四谷只是一间鳗鱼饭店。有时家里会请来自麻布、神田、本乡等地的亲戚阿姨们,去吃伊势虎的鳗鱼、都寿司、福本的荞麦面。如今想来那真是极其单调而缺乏变化的生活。换我们去拜访时,麻布不外乎鸣门寿司、更科荞麦面,神田则有神田川的鳗鱼,虽然都是一样的东西,但做成餐点就多了一份当地色彩般截然不同的特色。

从伊势虎旁拐进去,进入更后面的巷子,到艺伎屋那一带,我就完全失去追忆往昔的线索了。四谷见附的河堤有松树,城门有御苑的森林,但这里不论瀑布或池塘,都已不若从前,只有盆地低洼处盖满了房子。

津守一带

前几天巡游四谷时,我在伊势虎的二楼与T兄聊起了一庄往事。从津守的这条道坡稍微往下走,右边长满了树林。树林下有个徒具虚名的茶馆,茶馆下是悬崖,一条小瀑布从不动尊的雕像还是什么雕像下的竹筒淌下,名为津守瀑布。那一带是现在仍然保留的洼地,底部有座池塘。周围的悬崖上矗立着连白天都很阴森的茂密大树,夏天孩子们在水质混浊发红的池子里游泳。巡逻的巡警有时会绕过来训斥孩子。孩子便趁隙挑拨:“巡警来啰,光溜溜唷,要罚钱啰!”裸着身子逃之夭夭。到了秋天,悬崖边巍峨高耸的树上,会生出像藤豆般硕大扁平的果荚,有些树也会结跟簪子上的玉一样鲜红漂亮的果实,还有核桃。我们常捡这些果子,但那儿一接近傍晚就会变得很恐怖。在荒木町的悬崖旁,有一间门窗紧闭,不知是谁家的诡异屋子,整天发出如鸟叫般的呼号声,在悬崖及树林间反射出毛骨悚然的回音。听说里头的人读了太多英文,结果发疯了。

这座池子旁还盖了一座小戏棚。不知是失火过还是塌陷过,屋子变了许多。有时这儿会举办相扑比赛,有时表演松旭斋天一的魔术。有次一名大块头的女人来到这儿,扯着如洪钟般的嗓子,拿大碗将水灌下,像男人一样表演相扑的踏脚,后来在澡堂被揭穿是男的,遭警察带走了,他的表演也泡汤了。

在津守坂底下有一间水车房。水车位于从马路就能看见的低洼处,嘎吱嘎吱地转动。那屋子很阴暗,水车的水据说是从池塘的水转来的。从水车小屋的左方通过河童坂底下,就能抵达现在的监狱。谷町街当时还有水田。每到秋天傍晚,在家中庭院仰望天空,大雁与其他候鸟就会从那个方向飞来,小时候的我相信那边一定有大雁和鸭子筑巢。

在津守坂底下,右手边的地方以前称为莲池。我不记得看过莲花,但应该有池塘。

一到黄昏,士官学校的校园便会涌出“哇——”的吶喊声,越过山谷传到北伊贺町这一带。

那似乎是学生饭后的运动。寂寥的小镇里,“哇——”声没头没尾地响起,随后消失,在夏天与冬天尤其应景。

通过有水田的谷町,朝牛迂余丁町的方向穿过,有一片大竹林与红土悬崖。晚春杜鹃花开时,小学的运动会就在大久保的杜鹃园举办。如今想来,应该是在户山之原附近吧。我们总是在那座有富士山形状山丘的杜鹃园里赛跑。晴朗的天空、盛开的杜鹃花,体育场的红白布幕,至今仍鲜明地留在我脑海中,可见当时小孩的生活有多黯然无味。团子坂的菊花也是被东京人遗忘的事物之一,经由藤井浩祐的文章,我又更浓烈地回忆了一遍已亡佚的杜鹃园。“津守现在酒馆及艺伎屋是愈来多了,在我小时候,四谷的艺伎屋只有两间。”那晚T兄对我说道。而那两间,一间就在小学门前,另一间在校园的围墙后,实在诡异。有个额头上有伤痕名叫三日月阿蝶的女子,每当她从学校用品店旁挂着御神灯的屋子出来,站在运动场角落,练习三味线的乐声便会响起,若是放到今日,在教育上肯定会引发轩然大波,成为区议会上的议题吧。

绘双纸屋

甲午战争后,大街角落出现了一间叫永田的药局。那是一栋铜皮建筑,于当时非常罕见,在周围古老的建筑物中大放异彩。药局老板好像不住在四谷,但他开药局做生意的敏锐度与广告本能似乎非常强。庆祝开张时,他邀请了亲朋好友到武源楼这家饭馆,并包下了全四谷的艺伎,让她们穿上底襟带着同样花纹的和服,为宾客跳舞。

白天乐队嗡嗡地演奏,夜里则拆下二楼的纸门跳舞,观众纷纷聚集在武源楼前。这在四谷或许是有史以来第一遭吧。之后又过了两三天,大街上的绘双纸屋出现了那晚四谷艺伎们穿着整齐划一和服跳舞的三幅连续画。那虽然不是电影或新闻报道,但当时的绘双纸屋就相当于如今这些媒体的地位。原田重吉的玄武门、松崎上尉战死,也都因为绘成石板印刷画而深深勾起了我的兴趣。那间店里挂着药局庆祝开幕的舞群画像。小时候的我很怀疑,那幅画是不是在四谷以外其他的绘双纸屋也有卖。

之后我听说,那些整齐划一的和服都是木棉制的,但在木板的三幅连续画中却美极了。那当然是永田这个人的商业策略,今天若只是画成画,恐怕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但只要绘双纸屋将它们若无其事地摆出来,人们就会发现“哦,那是在庆祝永田开店”,然后津津有味地观赏。然而永田并没有押对宝,药局很快就没落了。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古怪的男人。武源楼也一样倒了,改成了四谷俱乐部。

我再次回到沟渠旁。肉店三河屋如今更像是开在东京,而不仅仅在四谷。店里的上一代崇信大日如来,将店面发展得如此气派,这尊大日如来,小时候就位于我家旁边。三河屋旁有个叫大泉的宴会场地,二楼有一张“在千岛群岛抓到的海狗”的广告,广告上,四角形水槽中有只游泳的水獭。我还看了第一部电影,从蒸汽火车下来的人们叼着的烟,就跟真的烟一样拖着烟雾,令我啧啧称奇。但那都是好久以前的蠢事了,也不会再去看第二次。

前几天我一边想着这件事,从仲町朝以前学院后方的山冈之原的方向走。学院在好久以前就不见了。同时,山冈之原盖起了房子。那片原野就位在我出生的传马町的尽头,原野前有伊庭塾。小时候我经过前面,都会听到竹刀声。议员星享被暗杀时,我一看见刺客伊庭想太郎的名字,便想起了那高高的围墙与围墙内的竹刀声。与伊庭孝兄认识,是在那之后十四五年的事了,见面时我们总会聊起四谷。

从离宫旁的坡道往下走,在纸器公司的地方,以前有一座叫长井之山的赤土山,小孩们都在这里玩打战办家家酒。我们常常翻越这座山,从青山练兵场游泳,游到一条叫三叉隧道的水沟。

我们还聊了四谷须贺神社的祭典与神舆、山手地区唯一的酉之市等等,但页数已经不够了。

原本我还预定写赤坂,一想到青山练兵场,明治时代的阅兵仪式、年老上尉的号令——还有英照皇太后的葬礼,种种旧事便浮现在脑海中。但那座青山,也不再是昔日的模样了。而明治神宫外苑的跑道,也集结了许多爱运动的民众。我写的东西全都很老旧,毕竟不论谁去绕一圈,新兴的现代东京都会如实呈现在眼前。

同类推荐
  •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2014年,教育部社科司选派冯秀军、白显良等4名优秀思政课教师赴美国和英国访学数月,本书即作者访学期间,观察英美两国思政课教学乃至整个国民教育时所思所想的结晶。全书由40篇随笔组成,以小见大,从英美访学期间的一些细节问题谈起,如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英美国家的外语教学、英美美国贫困阶层的发展空间、英美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美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领袖等方面,思考并比较中西教育理念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
  •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李佩甫是中原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开始,四十余年创作,至今笔耕不辍,创作了近五百万字的作品。“对文学的热爱,是我一生的命题。”李佩甫曾如是说。
  • 成语中的科学—成语淘宝话健康

    成语中的科学—成语淘宝话健康

    《成语中的科学:成语淘宝话健康》围绕着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成语,依据中医学理论知识剖析其中深藏的医学道理,针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不同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养生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论述:饮食养生(汤液醪醴)、运动养生、衣饰养生、情志养生、起居养生、脏腑养生、依病养生、四时养生、导引养生、针灸养生等。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晚风集(卷四)

    晚风集(卷四)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箫醉流云

    箫醉流云

    [花雨授权]九五至尊的地位赋予他高贵与冷静。但自从遇见了她,她的珠泪便让他心动了整整一生,为了她,他可以抛弃皇位、江山,甚至生命,她半生含泪只为那故国明月上斑斑的血痕。只为赴他一个迟到了十五年的约定……
  • 庆幸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庆幸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大院小霸王尉迟川和热爱插画的甜美小精灵晋舒苒的高甜恋爱
  • 毒妻不下堂

    毒妻不下堂

    上辈子,严清歌体肥,腿瘸,多病。但她只恨自己眼瞎!错认了丈夫和庶妹这对狗男女,被剖腹取子,惨淡而终。重生后,她瘦,她美,她白,她富。唯一剩下的就是报仇了。可是,那个她快意恩仇时,总是跑出来的炎小王爷,是怎么回事?炎小王爷:女人,你有仇,爷当天就给你报了!快跟我回家生孩子去。严清歌:雅蠛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怦然心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怦然心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高冷女神遇上阳光男神,两人会怎么擦出火花。高傲自大的女王大人不屑追高冷男神,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是真的吗?。当花痴妹妹遇见花心帅哥,欢喜冤家,又会发生什么。当邻家小妹遇上霸道总裁,两人又会......
  • 予他月光

    予他月光

    “我错了……”“错了就要惩罚。”“我……我……接受惩罚……”“做我女朋友。”“哈?”“接受这个惩罚?”“我……………………接受……”这是一个推理×言情的文言情及其他元素均分大佬聚集月光将尽,黎明是否会按时到来。
  • 九世轮渊

    九世轮渊

    九世轮渊,轮渊九世,神帝轮渊。化为一缕游丝,随风追寻那散落九世的一缕记忆,当蓦然回首间,你已消陨于残世间。
  • 我的琉璃剑道

    我的琉璃剑道

    作为一个神经病,哦,不对,不是神经病,作为一个拥有八面玲珑性格的剑士。怎么可能不是当着一套背着一套呢?哦,不对,这叫阴阳怪气。好吧,就是有点中二病,加上神经病和妄想症,以及总有刁民想害朕。一个腰间挎着两把长剑穿着青色剑道袍背后背着一个黑色的大匣子的走着极端剑术流派的剑士在不同的宇宙,不同的世界寻找着剑术的真谛。或者说是成为无数世界剑术追求者心目中那个最强者。
  • 阴府真君

    阴府真君

    道种诡道,以奇入证,王朝旧地,阴神埋骨,黄泉之国,通玄入幽。
  • 忘不掉的初见初恋

    忘不掉的初见初恋

    2014年,是我遇见那个人的开始也是结束,他是我第一个发自内心觉得很喜欢的人,但是我们之间也只是有认识之缘而已,也可能是我当时太作。时隔多年我居然还忘不了他,还会经常梦见他,可是梦永远是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