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25000000004

第4章 菩萨蛮 黄鹤楼[1]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2],沉沉一线穿南北[3]。烟雨莽苍苍[4],龟蛇锁大江[5]。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6],心潮[7]逐浪高!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考辨】

这首词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五件,每件都将“把酒酹滔滔”写作“把酒酎滔滔”,显系笔误。另有一件在“文革”期间常见的此词手迹,是由文物出版社征求作者同意,将落款“调寄菩萨蛮登黄鹤楼一九二七”字样这件手迹做技术处理而成,即把“酎滔滔”订正成了“酹滔滔”。这件手迹由文物出版社收入1965年11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册页散装),并刊载于《文物》1965年第五期。

此词中“沉沉一线穿南北”句,一般注家都把“一线”注为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极个别的注为长江。把“一线”注为“长江”,比注为铁路有更充足的理由。

一、此词写游黄鹤楼遗址,登高望远,视线由远而近。首句写远方的“茫茫九派”,即长江的支流,次句当写近处的“沉沉长江”。如果不写眼前的长江,反而写遥远的九派,是不合情理的。作者在《七律·登庐山》中的“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诗句,就是先写九派,再写长江。霍玉厚《毛主席诗词讲解斠补》手稿解“一线”为“横在眼前的长江”,并引敦诚《四松堂集外诗辑》中《和张尧峰登金山》诗“大江一线青潮落”句作证。并说:“穿南北,多指横穿南北,并非指纵贯南北而言。”公木在《毛泽东诗词鉴赏》笺注中按:“全词是写登楼望江,由远而近,不得于此句另指铁路,霍说甚是。”“沉沉一线穿南北”,意谓黑沉沉的长江像一条长线把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穿连起来了。

二、把“一线”解作铁路,在1927年尚难说成是“一线”。粤汉铁路到1936年才筑成,其中株洲至韶关段直至1929年才开始修建。再说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当时并无大桥接通,故难称是纵贯南北的“一线”。何况“沉沉”一词的多个义项,没有一个适合形容铁路。

掌上千秋史诗笔绘华章

——《菩萨蛮·黄鹤楼》赏析

邓国栋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的词眼便在“心潮”二字。关于它,作者自注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它向我们提示了这阕词丰富的史的内涵,展示了诗人悲壮苍凉的主体情怀,表达了宏肆无羁、深沉、深邃的崇高的审美追求。这一“词眼”便是理解全词的关键。

诗人为何把酒临江,心潮逐浪?对大革命即将失败的愤懑与压抑,对曲折多艰的人民解放道路的回顾与前瞻,使极富史学情结的诗人情感,滔滔然,汩汩然而不已于言。

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从周秦以来,近三千年间,经历了从陈胜、吴广直至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总是陷于失败,总是被地主阶级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总是悲剧性的结局。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来,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把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百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又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直至北伐战争。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是可歌可泣的。1927年,面对蒋介石叛卖革命,破坏国共合作,一步步把中国人民拖入血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领导人陈独秀等,不懂得以斗争求团结的道理,不知道充分发动工农群众和争取武装力量以壮大自己,进行必要的武装反抗。他们一味担心与国民党的团结会破裂,从而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进攻步步退让,表现得软弱无力;相反,对党内的一些正确意见,如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正确意见,却一再排斥、拒绝、压制,并向已经握有兵权的党员发出命令,如不向国民党交出兵权,便开除其党籍。血雨腥风,使革命航船濒临颠覆,千百年的历史悲剧将再次重演。于是,诗人伫立于长江之滨,嗷啸于白云黄鹤之乡,来解读长江,铸造史诗。

正是这样,词一开端,便将我们引入了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为其着上莽莽苍苍的悲壮之色。

什么是“茫茫”?——时、空的悠远广大之貌。所谓“茫茫终古”(见左思《魏都赋》),乃指时间之久远绵长;所谓“何视天之茫茫”(见陆机《叹逝赋》),主要指空间之广大,亦指时间之悠远久长。

什么是“九派”?——一般认为,“派”即水的支流。所谓“九派”,即“九江”,相传在湖北、江西一带有九条支流汇注长江,所谓“九派引沧流”(见鲍照《登黄鹤矶》)即是例证。这里就是代指长江。以局部指代全体,是古典诗词从来就有的修辞手法。如杜甫《月夜》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以“云鬟”“玉臂”指思念中的妻子即是。由此可知,毛泽东以“茫茫九派流中国”开篇,便是以浩瀚幽渺的长江之象,图写其深邃绵密的史的思考之情。正如马克思所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见马克思《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便是以视觉之象,表达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终极关怀和对历史发展的后顾与前瞻的。联系作者其他同类诗句,如《七律·登庐山》中“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水调歌头·游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更可证明诗人在这里是以“九派”指代长江,图写历史的。

《七律·登庐山》写于江西,起句便明指“大江”——“一山飞峙大江边”。而后又明言“云横九派浮黄鹤”——即后此常言的“白云黄鹤之乡”,且接以“浪下三吴起白烟”;于是,“大江”“九派”“三吴”,乃纵览长江横流天地之象,其描绘时空,与“茫茫九派流中国”之诗情画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若在这里把“九派”解作“江西境内向东北流注鄱阳湖而入长江的河流”,无论如何也是扞格不通的。

至于《水调歌头·游泳》词中的“川”与“万里长江”同时出现,则“川”即“长江”,大概不会有歧义。而《论语·子罕》中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正义》曰:“此章记孔子感叹时事既往不可追复也。”这样,毛泽东在这里使用此典,同样是抒发其历史兴亡,民族荣辱之感了。于是,该词的整个上片,便释然可解了。

“茫茫九派流中国”,以滚滚长江东流之象,具写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之貌;同样,“沉沉一线穿南北”,则以横穿南北将中国南方和北方连接起来的大江,来暗喻由南而北的北伐战争的发展趋势,“沉沉”二字,写来使人如铅压心,深沉、深邃,使人好像触摸到了诗人当时那苍凉情怀。上下两句,从空间而言是东西南北;从时间而言则是上下古今。接着的两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则由远而近,由朦胧而清晰地把眼前行将归于失败的北伐战争的历史悲剧形神兼备地描写了出来。

马克思主义美学把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尖锐的矛盾冲突、美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叫做悲剧或悲壮(参看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北伐战争的即将失败,即作为亘古的历史长河中又一反抗之火的行将被熄灭,便带有这种悲剧的色彩。面对即将降临的悲剧,作者用“茫茫九派”“沉沉一线”“烟雨”“莽苍苍”等一系列着色苍凉的意象,充分烘托出了撼人心魄的悲剧氛围。而在“龟蛇”与“大江”之间,着一“锁”字,有江断帛裂之感,使悲剧断然出现在我们眼前。整个上片,寓情于景,动人心魄,不能不说是这种悲剧美或称悲壮美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所致。

这场悲剧的形成,正如前述,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所指称的那种“历史的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的产物”,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共产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工农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所造成的。这就不能不使作者深长悲叹,深入思索其来龙去脉,寻求解决危机之法。于是,由此而过渡到下片:追求。由人间而天上,想到那个飘逸而至,解救人间疾苦,而后又骑鹤高飞远走的费祎。果真有此神人吗?其实没有:“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处。”仍回到了现实。“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美丽苍凉的诗句和它所记载的“白云黄鹤”的故事,并不能解除诗人毛泽东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者的人间痛楚,于是,“剩有游人处”,便是他朝天上、神仙探寻后的回答。神仙皇帝也不能解救民族危难于万一,继之而来的,自然还应是立足现实的苦苦追求。于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便是对这种追求的状写。全词于高潮中结束,又意犹未尽,情感仿佛又回荡到了全词,而不能不使人反复吟唱。

写到这里,我们还要从审美的高度强调一点:抽象的概念、原则,一般不能构成审美情感活动的对象。仅有对中华民族近百年史乃至北伐战争史的逻辑判断或理性认识,不能构成诗。必须是“客体的人化,即对象主体化”了的,就是说人化了的历史才能是美的,是诗的。然而,客体的人化,即对象的主体化和主体的物化,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所谓耳遇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具体地说,这首词的美的形式,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等等,共同构建成一个苍凉悲壮的境界。其充溢其间的情感律动又是“精骛八极,思游万仞”的,所以构成宏肆无羁的审美情感活动特色。

就情景而言,如果说,上片是写景为主而又寓情于景;那么,下片便是抒情为主而寓景于情。如果说,上片借所写之景:“长江”——“茫茫九派”“京汉、粤汉铁路”——“沉沉一线”,“锁大江”的“龟蛇”,而又借着莽苍苍的烟雨等悲壮苍凉之色以抒忧愁幽思的史的情结的话,那么,下片则以上天入地、把酒酹江,心潮逐浪的抒情为主而寓白云黄鹤之景及上片所言之景于抒情之中。而“心潮逐浪高”一句,即前所述之“词眼”所在,把全词所言之景,所抒之情,均收束其中。片言居要,收摄风云,容纳古今,这就是该诗人化了的史的特色,是诗化了的史。而以此结句,情语也,亦景语也,以情结尾,亦以景结尾,有情景交融、余味无穷之妙。

此外,“人化了的史”的审美特色还表现在使事用典方面。前面已谈及的崔颢的黄鹤楼诗及“白云黄鹤”故事,这里且不说了。再如“把酒酹滔滔”一句,看似白文,实含二典,均与作者的史学情结有关。此二典,一是出自苏轼赤壁词:“一樽还酹江月。”一是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都是苏轼借慨叹三国英雄而抒怀才不遇之感的。毛泽东这里“把酒酹滔滔”之时,何尝没有联想到这些英雄及前贤呢?只是历史见解完全不同而没有明言而已。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使用此典,深化无迹,既可使人从苏词、苏赋中的有关语言符号,想象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图一统、成霸业的英雄精神,又不等同于古人,从而熔铸成新的抒情高度:“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伟词,融进不屈不挠“继续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出与出典处迥别的另一种境界。这又是不能不令人叹服的。

注释:

[1]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古代“鹤”与“鹄”相通)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1927年作者到黄鹤楼游览时只存遗留建筑物警钟楼,1985年6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2] 〔九派流中国〕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南朝宋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中国,即“国中”,指中国的中部地区。

[3] 〔沉沉一线穿南北〕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另一说:沉沉,水深的样子。一线,指长江。穿,穿连。意谓黑沉沉的长江像一条长线把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穿连起来了。

[4] 〔莽苍苍〕茫茫一片,不甚分明。

[5] 〔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6] 〔把酒酹(ièi泪)滔滔〕酹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指对着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7] 〔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同类推荐
  • 温柔的西部

    温柔的西部

    《温柔的西部》是作者对中国西部山川与风土人情的描写、歌颂;也是作者以西部人的视觉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作者赋予了“西部”这一概念全新的含义,不但是指地理意义上的西部,更是指心灵意义那些神秘与未知的领域。这部大多以中国西部为背景的散文集,吴景娅贯以“温柔”二字,意味着西部不再是蛮荒、贫瘠的代名词,西部顿时翩跹,是拓展人想象和诗意的无限空间。这是一本具有意境之美和文字之美的美文读物。作者对中国文字有了个性组合和创新的遣用——她的文字镜头有远的历史,有近的当下,有思念,有距离,也有现实安稳流淌。吴景娅笔下的西部犹如一个广阔、包容、神秘的精神故乡,等待我们每个人的踏入与探索……
  •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你想要的生活?被尊重,被爱?财富,快乐?其实,你最想的想要的生活,是来自于实力的自信,是你说了算的痛快。这一切,父母无法给你,爱人无法给你。唯有努力和勤奋,才能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

    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

    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泰晤士河沿岸优美风光与历史文化的散文,作者为英国著名木刻艺术家罗伯特·吉宾斯。1930年,正当英国皇家空军与纳粹德国空军在南海岸做殊死搏斗之际,罗伯特?吉宾斯带着写生簿和显微镜,驾着平底小船“垂柳”,由泰晤士河源顺流而下,一直漫游到忙乱喧嚣的伦敦码头。这次历时数月的漫游诞生了《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以独特艺术气质深深触动了热爱英国乡村的读者们的一本小书。泰晤士河的天光云影,水色风声,花草鸟兽,被自然主义艺术家吉宾斯呈现的细致入微而又宛若精灵世界般神秘曼妙;泰晤士河的钓者、猎手、农人等劳动者是脾性古怪而有十足快活的一群。“世界上的确有太多的残暴、疾病与贫穷,但善良、健康与精神富足也比比皆是。”自足的阿卡迪亚式的英国乡村,和谐宁静的田园梦,带给身陷战争困扰的人们深沉的慰藉与希望的亮色。
  •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荣光:新概念二十年纪念文集作文精华范本:记忆中的时光

    主要收录新概念二十年来获奖者的精华作品,内容以青春叙事小说为主,夹杂一些能触动人心的情感随笔、散文,积极向上。独立故事,奇特构思。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可以当做作文“圣经”。从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每年新概念周边的图书都是家长和学生争相购买的对象。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占分最多的主观题,无疑是想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们不能忽视的部分。新概念作文提倡的真情实感和创造性想象力,就是强调文学的本质。本书可以当做高考满分作文敲门砖,更是青春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最新美文阅读首选。
热门推荐
  • 夫人别下线

    夫人别下线

    挣脱现实的枷锁,他们相遇在虚幻的网游世界,彼此一见倾心。她对感情怯懦、怀疑,迷惘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他紧紧守候,步步为营,一点点破她心防。这就是个假文艺的二逼女青年与真文艺的天才男青年在网游里爱来爱去最后被现实pia飞,然后又被黑化的男主拖进现实最后HE的故事……
  •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灭妖祖

    不灭妖祖

    林凡是修真界一个小门派中彻彻底底的废人。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的脑海中多了一枚奇怪的珠子。自此以后,凡是被他杀死的妖兽,魂魄竟然都会莫名其妙的被吸入到珠子之中,而且林凡竟然有了奇怪的能力,就是能够施展出那些妖兽的法术,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有妖化的现象!一颗能够吸收妖兽灵魂的珠子,一条走上不灭妖祖的不归路。
  • 青山明月传

    青山明月传

    自民国才子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出世,开创武侠仙侠之先河,武侠之风盛起,笔者亦十分痴迷此道,闲暇时聊著此书,以为笑谈。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异能继承人

    异能继承人

    怀有终极宅梦想的男主李狄,意外的被卷入了一所传说中的(奇葩)学院,怀着熬日子的心情来到后,他竟然发现这所学院存在的意义是……
  • 家有悍妻

    家有悍妻

    她被自己的亲人暗算,差点丢掉女人最宝贵的东西。关键时刻遇到那个可恶的男人,竟然宁愿用那么变态的方式也不肯好好替她解除春药。不过没关系,她就不信不能让他乖乖爬上她的床。她是御魔苏家唯一的传人,背负血债和不可抗拒的使命。他是圣域江家的冷情大少,向来自律禁欲,却被那个猫样的小女人诱惑,一个印记让他此生只能爱她,他却甘之如饴。异能快感,豪门大战,名媛家族与伯爵世家到底谁更胜一筹?龙宝宝绿儿阁下表示,他家苏贝才是这个世界的女王陛下,你们统统全炮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众仙家

    众仙家

    随着一批新生儿的诞生,九位高高在上的仙人逐步认识到了世界的真面目……当仙人们的长久以来的自我认知被颠覆,当他们跳出深深的水井,他们将何去何从?
  • 动女情史

    动女情史

    本书以精彩的笔触讲述了新时代军营里的众生相。一个不甘平庸,珍视自我,关注并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女兵,为了寻求个体生命的绽放之路,数年后离开规则等身的军营,变成了最具个性的女人,在自我释放的道路上走得比常人更远。但是自我放逐并不能给曾经失落的青春以等额补偿,她必须为错失的时光买单。她屡战屡败,信心皆失,幸好青春时期的纯真爱情可以令她回味,予以她勇气、力量、安慰。逐梦的路渐至逼仄、窘迫,过去的爱情却愈益闪亮、熠熠生辉。
  • 王牌血猎:殿下猎爱

    王牌血猎:殿下猎爱

    『溺海°』『初瑶°』『新社招人,有意可加,前言群号。』『暂时停更。』||“嘘……我爱的人……你要安静……”他的声音如同魔音一般令人沉醉,魅惑好听的嗓音使人感到一阵恍然。“嘘……我爱的人……我会安静……”她唇边带着一抹浅淡的笑,语气轻猫淡写,缓缓闭上了双眼。||“嘘……别吓到我的猎物……不然杀了你哦……”她的声音轻灵好听,含着点点的清冷,笑靥如花却又妖惑众生,缓缓抬起拿着枪的右手,瞄准了目标,上膛消音。空闲的左手伸出食指轻抵身旁少年的薄唇。“嘘……我不会给你杀我的机会的……我的爱人……”嘘……我亲爱的伴侣……你要安静……纵然是死亡之期来临,你也要恰静如岁月静好一般,缓缓闭上你那噬人心魂如同瑰宝一般珍贵的双眸。因为你是只能属于我的……我爱的人……你要——安静。||嘘……这场华丽的盛宴已经奏响了开场的乐曲。||我从未输给过任何一人……而你是唯一一个让我输的狼狈不堪的人……||
  • 窃清

    窃清

    想婆娑红尘美人如玉望妖娆江山英雄立马我握不住杀人的刀,却可以拥有美人真心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