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58200000015

第15章 我们都是木头人(外)

我试图叙述的是我们这一代——六十年代人。当然,无论什么年代,人的童年的眼光都是非常稚嫩的。尤其像我这样有浓厚乡土背景的人,那眼光稚嫩得更像早晨青草上的一颗露珠,听音惊坠,见光融化。别人我不清楚,我开始用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时仿佛就是这样。记得有一年,我在一家商店里见到一个木头娃娃玩具,那简直就是一种惊慌失措!我根本想象不出那和人一模一样的东西与人有关,或者说人可以成为那样。我一直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对世界的了解过程中,有一种情绪在里面蔓延,或者说它凝结出了一个叫作“张皇”的词,这个词久远地隐藏在我的生活经验里。

物资匮乏时代给人带来的精神贫困是非常广泛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认知的有限。以我为例:我那时觉得世间的衣服除了白、蓝、黑三色,大概就是令人眼馋的“国防绿”了。我们喝的茶,是自己山上长出的树叶,酒是几分钱一斤的老白干。而吃的也仅是米饭、红薯,还有菜叶子熬成的菜汤。我说我二十岁左右才知道苹果、西瓜一点都不会有假。我们乡村里,倒是长些毛桃、李子、枣子,但很少。唯一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我差点吃过一个柿子。那时,我的祖父还在世,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给我,可当我正想吃时,他竟开玩笑说:“这是鸡屎!”吓得我在他话音未落时就扔了。我在整个童年时代从不知道什么叫玩具,倒是做过一些游戏,比较典型的就是跳房子、踢毽子、丢手帕。还有,就是两人用两只手互相拍着,然后说:“我们都是木头人——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不准动!”仿佛这就是一种戒律。但我们做这种游戏时的幸福感却溢于言表。因为当时报刊上成天在说,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要学各种革命本领去解放他们呢!前几年,我们几位同龄人去拜访一位长者,当他听说我们都生于六十年代,而又集中在一九六三年以后,慨叹着说:“难怪你们这么集中,你们可知道,一九六〇年后是三年困难时期,你们在之后出生,也算幸福呢!”我们听了,竟不知说什么才好!

乡下有句俗话叫作“从小看到老”。不承想,我们从小玩的游戏——“木头人”——差不多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所谓“木头”,大家都知道是从大地上锯下来,脱离了泥土和森林的那种。既然是木头,也就没有了小苗的茁壮和森林的高大,是那“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的情形。这就是我们“先天”的素质。我们都是木头人,显然,我们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正如贺拉斯所说:“我们都是木偶,听任强劲的手的操纵和摆布!”真是。那时我们不怎么说话,倒是很听话:听老师话、听家长话、听领袖话。叫学雷锋,我们就拾金不昧;叫学黄帅,就贴大字报;叫进宣传队,就唱样板戏;叫“停课闹革命”,就不上课。言必称“大好形势下”,“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有这么多的“下”,我们能抬得起头来吗?

记得小时候,我看一部电影里有人穿白色运动鞋,就十分向往。但母亲说:“不能穿!那是不正经的人穿的!”后来,在母亲的箱子里我翻到了那双鞋。但那双鞋硬是被母亲压了一辈子“箱底”,多年后已不再时髦了。我们课本的第一课,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而同时,我们的学习就不如劳动更让老师们称道——前几年,人们大谈“老三届”“老高中”“老初中”。他们的确生不逢时,但他们由于生在五十年代,多多少少还拥有俄罗斯(苏联老大哥)的白桦林、暴风雪,他们的青春还曾经历了一种宁静的“绿”,虽然岁月让他们由“绿”进入“灰色”,但他们却实实在在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发狠地读了几天书。而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尽管不久也哼着“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即使是“小草”,呈现的也是绿色,有着沾着露珠,水灵灵的样子。唯有我们六十年代的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种灰色的环境之中。“理论是灰色的”正是我们那个时代“批判稿”常套用的词,这几乎成了一种“暗喻”。我们没有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四处串联、上山下乡,积攒一些“资本”;也没有像七十年代的小弟弟、小妹妹那样追“星”捧“月”,跳迪斯科,摇滚般的摆,我们时代的偶像是雷锋、蔡永祥、焦裕禄……

乡下人把那种笨笨的、脑袋瓜不开窍的人,都叫作“木头人”,或者直接就喊“死木头”——“我们在不同的主意之间游移不定。我们对什么都不愿意自由地、绝对地、有恒心地做出决定”(蒙田语)。多少年后,当我读到蒙田这句话时,我发觉,这正是我们六十年代生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种生存状态。因为,我们缺少了很多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所以,我们反映出来的情绪就如“死木头”状——我们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都是听任一阵风把我们吹向哪儿就是哪儿!

“一个男人要跋涉多少路,在他成为一个男人之前?一只白鸽飞过多少海,她才能在沙丘里安眠……”有些歌词,注定会萦绕在我们的心间。但这些轻浮缠绵的歌,大都就像这样能够道出一些情绪,却无法说出更为深刻的道理。男人之所以成为男人必定有许多正确的理由。一只白鸽飞过许多海,为什么一定要在沙丘安眠?在大海中安眠不也十分美丽而诗意吗?对于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想,我也说不出什么大的道理。但我们都会有“木头人”的这种思想的恍惚。生命转瞬即逝,但那一粒瘪瘪的思想的种子,早已根深蒂固地种在我们的心田——当然也有例外,枯木还会逢春呢!

上午,我听了一场报告。报告人反反复复地说到“强调”:我强调一点,再强调一点……让我听了耳朵都起了茧。但这里我还是愿意借用他的“强调”再强调一下:我们都是木头人!

什么样的鸟儿最爱惜羽毛

老舍先生曾称张恨水先生是一位“最爱惜羽毛的人!”冲着这话,我有一段时间就对“什么鸟儿最爱惜羽毛”产生了很大兴趣。但老舍先生显然是以“羽毛”比喻张恨水先生的操守、情操和人格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卖文卖得头将白,不使人间造孽钱!”这都是张恨水先生的人生格言。格言并不重要,有人说得天花乱坠,但做起来却背道而驰,甚至“背”得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是,张恨水先生能说到做到,他一生就是这样过来的。我和恨水先生是同乡,我敬重他,更多的是因为他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我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大师对另一个大师最有尊严的评价。

对于真正的鸟类,据科学考证,通常情况下,它们都会爱惜自己的羽毛,就像人类爱护自己的双腿一样。因为,羽毛和腿都是动物们能飞翔和奔跑的保证。为了飞翔和生存,鸟儿会让自己的羽毛永远保持整洁。不仅如此,对于鸟类,羽毛还有它们更多、更妙的功能。在飞禽里,据说,最爱惜羽毛的是孔雀。雄孔雀两岁时羽毛渐丰,到了三岁就会长出尾羽,因此它非常珍惜,不但经常加以修饰,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涉水过河,它还会小心翼翼地翘起尾羽,生怕让水打湿。孔雀不喜欢炎热天气,每年三至六月份的繁殖期,雄鸟为了吸引雌鸟,就选择黄昏凉爽时,竖起它那比身体还长两倍的尾羽,成一个大扇形,或蓝绿色(蓝孔雀),或古铜加绿色(绿孔雀),灿烂耀眼,十分动人。我说羽毛还有其他功能,是指羽毛还有求偶的功能。这在大雁中,表现得更为充分:雄雁求偶时,会倒竖羽毛,很神气地在雌雁面前走来走去,俨然一个英国绅士。接着,雄雁还会在雌雁旁近距离地飞上飞下,展示它飞行的本领。这种倒竖羽毛与近距离飞行,是相当消耗体力的活计。雄雁要不是为了求偶,绝对不会做这种费力的动作。羽毛与孔雀相似的火鸡们也用羽毛求偶。雄火鸡的求偶表演,我在动物园里亲眼见到过。雄火鸡为逞妍斗丽,炫耀自己,就垂下翅膀亮开漂亮的尾羽成一个扇形,一边叫着,一边缩头迈步前进,向雌火鸡求爱。同时,雌火鸡也用翅膀保护它,不但用心给它喂食,还为它清理羽毛。从这点上说,鸟类爱惜羽毛,是把生命与爱情放到了统一的高度。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也。但最终都是为了飞翔,为了飞翔才珍惜翅膀。“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这诗简直就是为它们写的。

羽毛为爱情而生的还有鸳鸯和鹦鹉。鸳鸯现在还被人们当作爱情的象征。民间的被子、枕头上还绣有它们的形象。但据说,鸳鸯是最不坚贞的一对。鸳鸯羽毛呈淡褐色,到了交配期,雌的羽毛不变,而雄的则会变成绿额、白眉、红嘴、蓝腮,颈部好似披上了一条红铜色的围巾,翅膀像套了一件黄褐色的披风。五彩缤纷,艳丽动人。其目的就在于吸引雌鸳鸯。但一过了交配期,它艳丽的羽毛就纷纷褪色,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仿佛一个富家少年,一个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一个风月场上的老手。现在想起来,动物们爱惜羽毛和古代中国女子保留“三寸金莲”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动物们展示羽毛是一种本能,而人们裹的“三寸金莲”则包含着某种动物性的欣赏、残忍和独裁。女性的“三寸金莲”是男权社会的特征和表现,这大约与鸳鸯的“变色龙”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也如出一辙。还有,比如鹦鹉,它的羽毛鲜绿色,也有褐色,这就有它的自我保护、隐蔽,避开敌人攻击的作用。而雄孔雀在开屏之后,尾羽上所展现的一万多个艳丽的“斑眼”,也可用来迷惑敌人,当敌人出现在它身边时,将会被那斑眼所迷惑,从而逃之夭夭——动物们爱惜羽毛,可见也有很大的欺骗性。

那么,什么样的鸟儿,才真正爱惜自己羽毛呢?我想,爱惜自己羽毛的鸟,应该是爱惜自己的鸟、爱惜飞翔的鸟。俗话说:“鸟儿翅膀系上了黄金,鸟儿也飞不动。”可见,爱惜羽毛的鸟,首先是不为黄金所动的鸟,是一种有气节的鸟、一种有“鸟格”的鸟、一种追逐自由的鸟、一种飞翔的鸟!说人爱惜“羽毛”,这人大抵也应该是有气节、有人格的吧?所谓“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大到对国家、民族、人类有所爱惜,小到对得住自己的道德和良心。如此种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爱惜自己“羽毛”的人呢?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周作人肯定不是。他有那么好的文字,本来这是他“飞翔”的翅膀。但他不知道珍惜,结果便成了汉奸。胡兰成也不算是,他与张爱玲完全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他却背叛了张爱玲,胡搞起了女人。这还不算,最后他竟当上了日伪的宣传部长。再远一点,阮大铖肯定不是,他本可以像李香君那样,但他最终还是投清叛明了。再远一点,李清照是,而她的丈夫赵明诚则不是,至于赵明诚后来简直就不是爱惜羽毛的人,而是一个小人了!至于政治上,经济上不爱惜“羽毛”的人就更多。但离家出走的“娜拉”是,朱自清不领美国的“救济大米”是……

我们都是一只只鸟!我很想这世上有人说我也是一只很爱惜羽毛的鸟!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艺术是一群在天空翱翔的鸟,当它们随心所欲地降落在大地上的时候,这世界上就没有人有力量把它们捕捉,并改变它们的本性。”冲着老纪的这句话,我们就有理由说,一伙爱惜艺术的鸟,应该最爱惜自己的羽毛!

熟透的西瓜不能吃

“熟透的西瓜不能吃”。这是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因此,挑选西瓜便成了一门学问。我们时常看见人们买西瓜时“嘭嘭”地敲它。声音闷闷的肯定是熟透了的西瓜,那种西瓜拿回家切开来,瓤子红得发黑,真正是“烂熟于心”。吃到嘴里,滑溜溜的且不说,光是那发酵的滋味就直蹿人肺腑。扔到地上,牲畜见到也会连看也不看上一眼。熟透的西瓜不能吃,这就是它熟透了的命运。

还比如喝茶。我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喝绿茶——在这方面,我觉得我是有些经验的,因为家乡盛产绿茶,沾上地利的便宜,我一般喝的都是“明前茶”。这种绿茶,经过清明前非常珍贵的雨水的滋润,并由于及时采摘焙制,算是茶中上品了。这种茶泡进茶杯,一旗一杆地舒展开来,就像春天树枝上绽放的一片嫩芽。不用喝,光是眼睛与茶那“惊鸿一瞥”,就会感觉到清心爽目,心里舒坦极了!众所周知,一般茶叶泡上三泡就寡味了。可这上品茶即便泡上四泡,还依然口劲十足,清香喷鼻。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极限,这种茶叶泡到最后,也依然会变颜色,成为一杯“死茶”。盛着死茶的水,就是一杯生命停止的水。那时,看杯里死去的茶叶,就如一只只死去的蝴蝶,一尾尾被毒药呛死浮出水面的鱼。倒进滚沸的水,茶杯里的热气也许还会缕缕地飘荡,但那停在杯底的茶叶却像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喝那水,温热寡淡得还不如一杯白开水了。

人们说,绚丽而归于平淡。但这种“平淡”却寡淡无味。

我现在对“点卤”和“淬火”这两个词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敬意。这两个闪耀着乡村无数智慧的词,表明了分寸、火候、适宜……乡村里人家打豆腐,用石膏点卤时,必定是在豆浆未凝要凝的状态之中。这时候,点好了,就是一撮“好豆腐”;点不好,就是一撮烂豆腐。因此,会点卤的人在乡村极其受人尊重,而做不好豆腐的人家,一年到头都会觉得抬不起头来,更觉得“兆头”不好。“淬火”也是如此。一把刀、一把铁器打好了,只要掌握了火候,在那熊熊燃烧的火将铁器烧得将透未透时,猛地放进水里,那铁器才会坚固耐用,刀子才会格外锋利。在乡村,这都是一些朴素的活计。但这活计,却凝聚着乡亲们全部的生存智慧和对事物把握的能力,以及认识的极限,那就是生则活,熟则烂。

一个画家曾深有体会地说:“历史上的有些画家的作品不一定都适合拿来就学。例如石涛、米芾的作品等等。石涛、米芾都是绝顶奇才。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处理在熟与生、雅与俗的极限上,使学他们作品的人在技法和气息上一不小心就滑过这根线去。如果不具备同样的气质和才华,石涛和米芾的作品是绝对拒绝别人涉足的。事实上我们也举不出一个学石涛或米芾而有很高成就的人来。张大千就是学石涛学俗了的典型。这个现象就有点像西瓜长得太熟了也不能吃一样,值得借鉴。”艺无止境,这是从事艺术的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这主要是针对一位个体生命对艺术的理解而言,它表明了艺术没有穷尽,希望有所超越的可能和努力。但实际上,艺术也有“极”而成熟、烂掉的境况,超越极限也就会变“味”。比如古体诗词和散曲一类,时至今日,虽仍然有人孜孜以求,甚而观点层出,曰“创新”,曰“求新”,曰“超越”,曰“发展”,但如果将当代洋洋诗词放到唐诗、宋词、元曲的浩渺海洋里,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它依然挽不回唐诗、宋词、元曲的昔日辉煌!在我以为,这就是唐诗、宋词、元曲达到了时代的高峰,成熟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也就没落了一代诗人的“才情”。是“熟”而“烂”,才使一个时代做“烂”了的文体无法“东山再起”了。平心静气,你就会想到,为什么古典诗词不能繁荣?为什么小说会抛弃章回体?为什么散文能在“五四”时期异军突起?为什么新诗终于取代旧诗而取得流行的地位?这就是因为这些都有着“生”的一面,甚至到现在也没有成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经典、缺少大师的年代,但一个经典时代的出现,不也表明了一个文体的式微?托尔斯泰、卡夫卡、乔伊斯能被替代吗?一块泥巴,玩烂了还糊不上墙呢!

联系到腐败现象。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其实,资本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报上经常出现的西方国家高官们“桃色新闻”“金融丑闻”等等,当然都是腐败的产物。可见,腐败是时时刻刻都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适宜于任何土壤,生命力极强的。那些被曝了光的腐败就像一杯死茶、一个烂西瓜一样,太烂了!因为太烂,所以,某某某们才被推上法庭,成克杰们才被枪毙。我们不是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某某某太过分,太腐败了吗?这不等于说,他们没有掌握到腐败的分寸吗?我不知道有没有《腐败学》这门专著,但李宗吾是作过《厚黑学》的——我这样说,不是在教人腐败,而是从一个社会学角度说,腐败得越烂越好。因为只有烂,它们也才会像西瓜那样被扔掉,像茶叶那样被倒掉,像东施效颦那样被人耻笑!

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不会让茶叶变成死茶时才喝下去,让西瓜熟烂时才吃下。人们所做的努力,就是让这些东西不至于变得太烂,烂得一无所有。所以,我想我们人类的一部分的努力,就是为了不让它们变得太“烂”。西瓜、茶叶如此,艺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也是如此。因为大家都早已心知肚明——熟透的西瓜不能吃!

2003年7月12日,北京东城区和平里

同类推荐
  •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本书是《清华学子美文丛书》中的一本,共收录40余位作者的近50篇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书中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坟——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哲理美文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 新揭“红楼”隐密

    新揭“红楼”隐密

    本书作者以《红楼梦》文本和史料为基础,以独特事件为切入点,将《红楼梦》文本中的“真事隐”难题视作“红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推理、论证、揭示、破解了这一“猜想”,部分破译、解读了曹雪芹的写作密码。
  • 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套装上下册)

    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套装上下册)

    《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套装上下册)》收入普希金一生所创作的全部抒情诗共800余首,是我国第一本由一个译者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全集单行本。译者曾在本社出版过独力翻译的十卷本《普希金文集》,三十年来潜心研究了普希金的全部文学作品,从而保证了译文的准确精当,优美流畅,其译文在目前国内纷繁的普希金诗歌译本中独树一帜。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伟大诗人,俄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在诗歌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追求、情感、品格和风格。他的诗激情澎湃,始终为自由而追求不懈,梦想有朝一日他能挣脱沙皇专制制度的羁绊,纵情翱翔在无拘无束的蓝天底下。他的作品中还有大量的爱情诗,诗人在其中抒发了万千热烈真挚的情怀,讴歌了他所倾慕的女性,极富真情实感,脍炙人口,沁人心脾。
热门推荐
  • 司机的逆袭

    司机的逆袭

    生活落魄的司机,在同学聚会上偶遇初恋。时隔多年过去,面对自己妻子的冷漠,朋友的嘲笑,他究竟会如何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跨越时空寻妻记

    跨越时空寻妻记

    异时空男主遭友人背叛,将死之际阴错阳差被正在逃难的女主召唤至人类时空,被当成了召唤神兽。至此缘起,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却又温情温馨的冒险故事。
  • 王者逐梦人

    王者逐梦人

    家庭,感情,梦想。。。。身为一个逐梦人,在磨砺中成长,以王者之心,追王者的荣耀,向前
  • 盛重来袭

    盛重来袭

    你的大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总想着那些色色的事情啊!如果你不是真的爱我,我当然不会把身体交给你。但是,如果我是真的爱你,那么,也许我会违背自己的原则。两个人之间的事,为什么不能正正经经的只谈感情呢?好好的爱我一下,你会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法星尘

    魔法星尘

    在一个高能的大陆之上,人类拥有着魔法师和战士两大职业,还有那一直想毁灭人类世界的亡灵一族,一代天骄横空出世,如何带领人族,兽族,虫族,以及那在传说中已经灭绝的暗夜精灵一族力挽狂澜,拯救世界
  • 次元星陆之六元盛世

    次元星陆之六元盛世

    一个少年横空出世,在这个灵师的世界里闯荡,充满着玄幻爱恋的复仇之路
  • 江氏伤科学

    江氏伤科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深情长:江少的闪婚新妻

    婚深情长:江少的闪婚新妻

    一场车祸,毁掉了乔子衿的婚姻。在乔子衿对生活就此绝望时,她遇到了两个男人。一个是权势滔天的商界帝少,害她失去了工作;另一个神秘男子,次次救她于危难之中,给予她极致的温柔与宠爱。她最终做出了选择,却在失心动情之时,才发现他的接近、他的宠爱,竟是一场更深的阴谋。
  • 痴鸡大师

    痴鸡大师

    以虚拟头盔为控制器,以克隆人为游戏人物,千人空投一岛,开局装备全靠捡。不限武器,不限手段,毒圈,枪械,敌人,只有最后胜利者才能成为合格的星际战士。大吉大利,今晚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