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600000045

第45章

第五章 (8)

3.现代常用作汤剂,参考剂量如下:半夏6~15g,橘皮6~15g,茯苓10~20g,炙甘草5~10g。多数学者认为,本方由以上四味组成,而笔者认为方中生姜能够化痰止呕,乌梅可防止诸药过于辛燥而耗散伤津,所以二药的加入是有理论依据的,方中可加入生姜5~10g或干姜3~6g,乌梅3~6g。

(用法)

上药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1.本方为煮散剂,每次加水200ml,煎至120ml左右,热服。“不拘时候”可以理解为不定时服,笔者认为每日3次为宜。

2.现代常用作汤剂,常规煎服。

(配伍)

陈皮与半夏这是化痰最常用的药对。半夏辛温,能够燥湿化痰,其化痰之力特强,是化痰的首选药物;陈皮辛苦而温,以理气为主要作用,同时具有燥湿化痰之功。二药同用,化痰之力强,理气有助于化痰。实际上体现的是化痰药与理气药的配伍关系,这种配伍关系已经在半夏厚朴汤中讲解过。

(应用)

本方是治疗湿痰证的基本方、首选方、主方,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质稀易于咳出,胸膈痞满,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晕、头重,心悸,舌苔白润或滑,脉滑或沉实有力等。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糖尿病、甲状腺肿大、神经性头痛、癫等疾病,证属湿痰内停者。

正确使用本方,要注意两点,一是湿痰证,二是湿痰的部位。首先,谈湿痰的特点。痰色白,质稀,甚至质稀如水,极易咳出,量或多或少,而以量多者多见,也可见于泡沫样痰。中医讲“肥人多痰湿”“瘦人多气火”,故此类病证多见肥胖体质的患者,这与半夏体质相一致。半夏体质参见“半夏厚朴汤”。其次,是本方的使用部位。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的生成与分布多与脾、肺两脏有关,从本方的主治证可以看出,本方主治证主要包括湿痰在肺之咳嗽痰多和痰湿阻中之胸膈痞满、恶心呕吐等两个方面。

本方是小方,临床大多合方或加味应用,因其使用极广,故为治疗痰证的一个基本方,后世许多化痰方均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如温胆汤、涤痰汤、清气化痰丸、导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古人对本方的认识也是如此,如李中梓谓本方为“治痰之妙剂,其于上下左右无此不宜”,陈念祖也认为“此方为痰饮之通剂也”。

方剂中有不少的小方常常是治疗某类疾病的基本方,如本方是化痰的基本方,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本方,补血的基本方是四物汤,活血的基本方是桃红四物汤。治疗某类疾病时,可在选定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病证灵活化裁。

(加减)

1.金水六君煎来源于《景岳全书》,由当归二钱,熟地三至五钱,陈皮一钱半,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五七片组成,即系二陈汤加当归、熟地。功能燥湿化痰,益阴养血。主治肺肾不足,水泛为痰而见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有学者认为,因熟地滋腻之性有碍祛痰,而半夏辛燥之性亦可伤阴,故二者的用量比例为2∶1左右较为适宜。使熟地滋补阴血而不腻滞,半夏燥湿化痰而不伤阴。

2.导痰汤来源于《传信适用方》,由半夏四两,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各一两组成。即由二陈汤去甘草加天南星、枳实而成。具有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之功。由于天南星偏于治疗无形之痰,故本方多用于湿痰上扰之痰厥,症见头目眩晕,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多,舌苔厚腻,脉滑等。

3.涤痰汤来源于《兰台轨范》,由南星、半夏各二钱半,枳实、茯苓各二钱,橘红一钱半,石菖蒲、人参各一钱,竹茹七分,甘草半钱组成,即由二陈汤加南星、枳实、石菖蒲、人参、竹茹组成。本方以祛无形之痰为主,并兼有开窍作用,故本方主要用于痰迷心窍之中风偏瘫、舌强不语、痰多等。

4.清气化痰丸来源于《医方考》,由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茯苓各一两,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组成,即由二陈汤去甘草,加杏仁、枳实、黄芩、瓜蒌、胆南星组成。由于方中黄芩善清肺热,瓜蒌、胆南星等均能清热化痰,所以本方主要用于痰热咳嗽,症见痰稠色黄,咳之不爽,胸膈痞满,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5.温胆汤来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炙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组成。即由二陈汤加竹茹、枳实组成。原方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痰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一般认为本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作用,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心烦不寐,触事易惊,或夜多异梦,眩悸呕恶,或癫痫等。黄煌教授在《中医十大类方》一书中指出:“凡用本方者,必定要见到恶心呕吐、口苦口黏、心惊胆怯、失眠多梦、苔腻滑等证,方可使用温胆汤。”

邓铁涛自拟一基本方(党参或太子参18克,竹茹10克,法半夏10克,云苓15克,橘红10克,枳壳6克,甘草5克,丹参18克)进行加减治疗冠心病,分析其方,不难发现该方实为温胆汤之加味方也。

(名家论述)

1.《医方考》明·吴昆湿痰者,痰之原生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弱不能克制,停于膈间,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曰饮,稠则曰痰,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

2.《成方便读》清·张秉成夫痰之为病,先当辨其燥湿两途。燥痰者,由于火灼肺金,津液被灼为痰,其咳则痰少而难出,治之宜用润降清金。湿痰者,由于湿困脾阳,水饮积而为痰,其嗽则痰多而易出,治之又当燥湿崇土,如此方者是也。

3.《时方歌括》清·陈念祖此方为痰饮之通剂也。痰之本,水也,茯苓制水以治其本;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镇其动。方中只此一味是治痰正药。其余半夏降逆,陈皮顺气,甘草调中,皆取之以为茯苓之佐使耳。故仲景书凡痰多者俱加茯苓,呕者俱加半夏,古圣不易之法也。

止嗽散

(来源)

本方来源于《医学心悟》,原文如下:

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讲解

本方主治简单而明确,“治诸般咳嗽”,看来本方可以治疗多种咳嗽。笔者认为原方并非可用于任何原因的咳嗽,而应辨证加减,这才是中医的特色。

(组成)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

1.桔梗,原方炒用,现一般生用。

2.紫菀、百部、白前均蒸用,现三药均有生用与蜜炙两种用法。一般认为三药用于外感咳嗽时多生用,用于内伤咳嗽,特别是燥咳时,多蜜炙,以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

3.方中紫菀润肺化痰止咳,百部润肺止咳,白前温肺化痰止咳,桔梗宣肺化痰,陈皮燥湿化痰,甘草祛痰止咳,故以上六药均有祛痰止咳作用。荆芥属辛温解表之品,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甘草还能调和诸药。故诸药合用,温润平和,主治外感日久,余邪未尽之咳嗽。

(剂量)

1.本方是清代方剂,剂量换算如下: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1000g,甘草375g,陈皮500g。

2.原方剂型是散剂,每服3钱,即9g。

3.现代常用作汤剂,参考剂量如下: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10~15g,甘草5~10g,陈皮6~12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1.本方为散剂,以原方比例制成散剂,每服9g,睡前开水调服。若外感风寒初期而咳嗽者,用生姜汤调服,因生姜汤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

2.现临床多用作汤剂,常规煎服。

(配伍)

桔梗配伍白前桔梗苦辛性平,而以辛味为主,主宣发肺气,能够宣肺利咽祛痰,只归肺经,被称为肺经的引经药,可引药上行。白前,辛苦微温,只归肺经,降肺气,祛痰涎而平咳喘,性微温而不燥烈,无论寒、热,外感、内伤,新久咳喘均可用之,尤以痰湿或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二者配伍,一宣一降,调节肺之宣降,可使痰涎祛、咳嗽止。

(应用)

本方以“止嗽”名之,主治明确,即咳嗽。现代也多用本方治疗以咳嗽为主诉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等。

本方治疗上述疾病的特点是咳嗽或轻或重,咽喉作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其病机特点是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余邪未尽而郁滞于肺,致肺气郁闭而失宣,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简而言之,即感冒后遗症之咳嗽。

此类咳嗽大多病情较轻,但较为顽固,很多患者经口服抗生素,甚至经输液治疗多日,仍在咽痒时咳嗽发作而不止,直至咳出少许白稀痰方止。每日不定时发作,次数或多或少,但总有咽痒而作,痰尽而止。

偶遇一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从事呼吸内科工作,从未服过中药。感冒愈后而遗留咳嗽已2周余。由于应酬较多,参与酒席场合时因咳嗽时作而影响形象甚为苦恼,口服抗生素、静脉输液均不效,无奈之下求中医一试。但见咳嗽,每因咽痒而作,咳出少许白黏痰方止,微有胸闷,舌苔薄白,二便调。与止嗽散加五味子3g,水煎服,每日1剂,5剂后基本痊愈。

本方同九仙散、小柴胡汤均可治疗感冒后遗症之咳嗽,但适应证是有区别的。本方主治证见咳嗽因咽痒而作,常咳出少许白色黏痰。九仙散用罂粟壳、乌梅、五味子等大量收涩之品,主治因长期咳嗽而致肺气耗伤之气阴两伤者,此类患者咳嗽时大多无痰,口干咽燥,舌质红而无苔等一派阴虚之象。小柴胡汤主治的咳嗽常伴有胸闷、纳呆、口苦等邪郁少阳的表现。

唐容川治外感咳嗽,迁延不愈者,推崇小柴胡汤,为什么?从《素问·咳论》中也许能找到答案:“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是以治疗三焦咳者,尤当于肺胃上求治法。唐氏深悉此中真趣,称“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盖因小柴胡汤能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浊,左宜右有,加减合法,则曲尽其妙”(《血证论》)。若结合临床,久咳患者多兼有胸闷腹满,纳呆等症状,胸闷即“胸胁苦满”,纳呆即“不欲饮食”,此两点即是使用小柴胡汤的依据。仲景明训,在使用小柴胡汤时,“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

以上三方均为治疗感冒后遗之咳嗽,但须辨证使用。

(加减)

本方药仅七味,针对不同证型的咳嗽常加减使用。

若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表证较重时,加防风、生姜、苏叶等以解表散寒;若见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干无津之阴虚者,可加川贝母、知母等以增强其润肺养阴之力;若见咳痰黄稠者,则须加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之品;久咳不愈者,可酌加五味子、乌梅等收敛肺气,以防久咳耗伤肺气。

(名家论述)

1.《医学心悟》清·程钟龄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2.《血证论》清·唐宗海肺体属金,畏火者也,遇热则咳,用紫菀、百部以清热。金性刚燥,恶冷者也,遇寒则咳,用白前、陈皮以治寒。且肺为娇脏,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流连而不解,故用荆芥以散表。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贵闭;喉窍贵闭而不贵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启而为咳,故用桔梗以开鼻窍。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肺气安宁。

3.《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外感咳嗽,咳痰不爽,为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者,可用本方去百部、荆芥,加桑叶、前胡。发热加栀子豉汤,痰黄属热加旋覆花、桑白皮、黛蛤散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医学心悟》,原文如下:

同类推荐
  •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

    《新编应急自救手册》是为了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应急自救常识和技能,以便成功破除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威胁和伤害,我们精心编写的,《新编应急自救手册》以科学实用、简单易懂为原则,从地震自救、水灾自救、火灾自救及其他自然灾害自救、意外伤害自救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自救常识,来提高我们应对灾害和伤害的自救能力。
  • 读经典学名方

    读经典学名方

    本书共精选方剂50首,每一方剂的知识点都按原文、注释、译文、按语、病案举例、解析、结语顺序编写。通俗易懂,实属学习方剂的上佳读本。同时能带我们走进仲景既古奥又朴实的临床世界。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老药新用途

    老药新用途

    本书介绍的中西药在临床上的新用途,一是供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参考,尽快运用到临床中去,为患者解除疾病缠身之苦;二是供医务工作者了解药理学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摸索、总结出自己的治疗新方法、新发现。
  • 现代血液净化护理学

    现代血液净化护理学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血液净化领域的拓宽,血液净化技术不仅成为急、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手段,而且在血液病、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在药物或毒物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热门推荐
  • 万古仙吞

    万古仙吞

    是谁屹立在了最巅峰?那是古往今来第一女仙帝叶飘雪!没有仙运,那便夺了别人的机缘!没有资质,那便抢了别人的造化!没有资源,那便灭了别人的传承!仙路一途,一步一血腥,一步一心机,一步一深渊,大道之下路伏尸。人在仙途,身不由己,只要能生存,哪怕不择手段!【非甜腻宠文,女强杀伐文】
  • 尊驾可否一战

    尊驾可否一战

    一次有预谋的计划,一维度空间的冒险,是流俗于众,还是发光发热?是心性的成长,还是为现实所打压?。地球男孩林温为你讲述这个断奇幻的旅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拿走你的倒霉小公举

    王俊凯拿走你的倒霉小公举

    “俊俊啊你是不是看上我了?哎呀一脸羞涩。“”那可不,就看你没人要我就只能委屈自己把自己贡献出来了。“”王俊凯我告诉你,全世界的男的都死光了我也不要你!“
  • 盛开的南方殇之花

    盛开的南方殇之花

    轻叹,谁撩青丝苦烦忧。羁绊,烟水两望各西东。一把光焱剑造成多少杀戮,一本无名之书造就一代天才。一把剑,一本书造就一代传奇。是正是邪?邪正难辨。
  • 罡煞山河

    罡煞山河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帝王将相宁有种?不过天欺少年穷!踏武途,寻吾梦;化仙念,成神锋。乾坤日月传道统,武道深处吾不空。天地苍茫,三千魁斗,浩然正气作罡,护得一生坦荡。川海山河,八万星叟,蹉跎悲愁为煞,亦正亦邪主杀伐。三六天罡繁星走,七二地煞九重楼。轮回我掌,生死看透,这江山血染,这美人纤瘦。。。这段传奇必不朽!
  • 妖抱苏大腿

    妖抱苏大腿

    胡月,一个二十一世纪废材女,因为一杯水她魂穿进网剧里,成了一个废材妖,她的任务杀幽月国皇帝,皇帝没有杀死,她莫名又是黑灵国女皇,再来又收养了两只小兽……然后她掉下了妖界深渊……更扯的是三个男人都来追她,这开挂的人生简直让她无法置信……
  • 羽落凡间之有你真好

    羽落凡间之有你真好

    一段真挚的爱恋,曾经的承诺不会变,只是不能再守候在你身旁。纠结十年,还是回不去了,就像天使的羽毛一样落在凡间。
  • 我读鬼校那些年

    我读鬼校那些年

    我读鬼校那些年,遇到过种种离奇诡异的事情,像夜半河边多出的湿脚印,像每晚午时到乱坟岗刨挖死尸的梦游学生,像被猪油炸死的校长老母亲等等,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最令我挥之难忘的就是那个,那个......
  • 人海风声

    人海风声

    老天给人一辈子时间,就是为了让我们寻寻觅觅,找到对的人。总有人了解你的坚强,总有人看到你的深情,总有人明白你的执著。最爱沈从文老师的一句话: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很庆幸在希望之年遇到最爱的女孩,让我变成更好的人,想要超越更好的自己,有能力让你幸福时,足与你相配,携手共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