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600000042

第42章

第五章 (5)

5.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配伍白术共治生湿之源;桂枝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助阳化气利水。诸药合用,共达利水渗湿,助阳化气行水之功。

(剂量)

1.铢,汉代特殊的剂量单位,后世多不用,其剂量换算是24铢=1两(15.625g)。

2.本方为散剂,其剂量比例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18∶30∶18∶18∶12。

3.现代临床多用作汤剂,参考剂量如下:猪苓12~18g,泽泻20~30g,白术12~18g,茯苓12~18g,桂枝9~12g或肉桂3~6g。

4.虽然现代应用本方的剂型较多的是汤剂,但有研究表明,散剂的疗效优于汤剂,故笔者提倡散剂的应用。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1.白饮,即大米汤。方寸匕,容量单位,约6~9g。

2.本方为散剂,用大米汤调服,每次约6~9g,每日3次。服药后多饮暖水,可使汗出,是取效的标志之一。古人早已述及,如沈明宗在《伤寒六经辨证治法》中说:“盖多服暖水,犹服桂枝汤啜稀热粥之法,但啜粥以助胃中营卫之气,而暖水乃助膀胱水府之津,俾膀胱气盛则溺汗俱出,经府同解,至妙之法,可不用乎!”笔者尚未注意及查找到相关的病案,希望同仁在应用本方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汗出愈”的情况。

3.现代多用作汤剂,常规煎服。若作散剂,可参考原文的用法。

(配伍)

古人认为,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有“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之说。本方的配伍正是体现了古人对于水肿的认识,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作用于肾与膀胱;白术健脾燥湿,茯苓亦能健脾,同治生湿之源,“其制在脾”;桂枝既能散寒解表,发汗祛湿,又能助阳化气以利水,作用于肺和肾。

后世治疗水肿的诸多方剂,都可从肺、脾、肾三脏用药的角度来解析。

(应用)

本方原为治疗太阳蓄水证和水逆证而设。前者的主要表现如原文所言: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后者为渴欲饮水,而水入即吐。一为消渴,一为水入则吐,表现相反,但病机相同,均是水湿内停,气化不利所致。

首先,谈一下太阳蓄水证。太阳,是指足太阳膀胱;蓄水,是指水饮之邪停蓄于膀胱而不畅通致小便不利、水肿等,故水停膀胱,气化不利,则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口渴欲饮,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脉浮等。

此小便不利,是指小便量少,如肾炎患者初期,每日摄入的量远远大于尿的排出量,表现为尿少,此为典型的小便不利。还有的小便不利表现为排出无力,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表现为小便无力、尿等待或小便滴沥不尽等,均是小便不利的表现。如果在小便过程中突然出现小便停止,大多是泌尿系结石阻塞所致,亦属小便不利的范畴,但还是从石淋(尿路结石)论治较为合理。

其次,再谈水逆证。水湿为阴津所化,既然内停而不亏乏,为什么还会出现烦渴欲饮?此为水饮内停,湿邪阻滞,津液不能上承所致。体内之水是邪水,而非津液,所以不能为机体利用。此类患者即便喝水,也不能解渴。相反,是越喝越渴。而且所饮之水,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饮,使阻滞更重,胃纳受阻,故水入即吐。这种渴,与白虎汤证之烦渴绝对不同,白虎汤证之烦渴,是欲饮水数升,喝水之后口渴减轻。

无论是蓄水证还是水逆证,其机制总是津液代谢失调所致。这必须与《素问·经脉别论》原文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一旦水液入胃,不能“游溢精气”,化生津液,而停而为饮,不能“上输于脾”,则口渴;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小便不利”。

最后,谈一下舌的表现。舌体组织最为疏松,对于水液的代谢反应灵敏。无论是蓄水证还是水逆证,其舌象的表现尤为突出,即水湿泛滥,充斥于舌部组织,故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舌苔多水滑,也就是较为湿润。若舌体瘦小,干红无津,则非本方所宜。

本方除用于上述蓄水证及水逆证外,尚可广泛用于水湿内停所导致的多种病症,如泄泻、眩晕、呕吐、水肿、痰饮等。

其中,本方用于治疗泄泻的机制是“利小便实大便”,即通过本方的利尿作用,使停聚在体内的水饮之邪从小便排出,从而减少水饮从大便的排出量,故能渗湿止泻。如《名医类案》卷4载:江应宿治余氏仆,年十七岁。五月初患泄泻,至六月骨瘦如柴,粒米不入者五日矣,将就木。诊其脉沉细,濡弱而缓。告其主曰:湿伤脾病也。用五苓散加参、术三钱,不终剂而索粥,三剂而愈。

众所周知,本方能够治疗泄泻,但本方用于便秘的治疗却未必尽知。本方所治的便秘叫“水秘”,刘渡舟在《伤寒论临证旨要》中提到过。《方药传真》载四川名医陈潮祖一验案:某女,50余岁,自述大便困难,5~7日始1行,服药无效已有年矣!诉其四肢无力,舌淡微胖,别无所苦,遂书五苓散1剂付之。复诊时,患者自述服此方后竟1日2次,1周来已1日1行。学生问此方能治便秘之理,余谓便秘一证,无非四种基本病理改变,一是阴津亏损,二是水津不布,三是三焦气滞,四是传导无力。今患者面色淡黄,舌淡脉缓,身软无力,显系肾的气化不及,以致水精不能四布,五经不能并行,虽有湿滞体征,肠道却见燥涩,用此方化气行水,令其水精四布,内渗肠道,大便自然正常,医者但知五苓散治气化失常的泄泻,不知治气化不行的便秘,是对《黄帝内经》“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理犹未透彻理解,亦对治病求本之旨尚未彻底明了。

《名医类案》卷1载一案:友人王晓同寓云中,一仆十九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滑数,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

尿崩症患者表现为口渴多饮并伴多尿,也是气化不利所致,当治以五苓散。如山东名老中医李克绍治一7岁患儿,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曾检查尿比重为1.007,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遂来济南。经诊视,神色脉象,亦无异常,唯舌色淡,有白滑苔,像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患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因与五苓散原方:白术12g,茯苓9g,泽泻6g,桂枝6g,猪苓6g。水煎服。上方共服2剂,家长来述症状减轻,又与原方2剂而愈。(《伤寒解惑论》)

其他的验案较多,兹不赘述。

传统认为本方是利水剂,其利水作用确切。《国外医学·中医分册》(1979;1:13)也报道:本方与速尿等西药相比,其利尿作用远不及速尿,但远较速尿的效果为好。西药速尿等利尿药在利尿的同时带走了体内大量的无机盐,破坏了体内的渗透压,在久用之后,其利尿作用则大大减弱。而本方在利尿的同时,对体内的渗透压没有影响,虽然利尿作用弱,但长久应用仍然有效。如日本人伊藤氏通过总结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五苓散的病机是机体渗透压调定点降低,体液呈稀释增量状态。

而笔者认为本方的作用不只是利水,还具有通过其气化作用把体内停聚之水重新输布的作用,所以本方应该是水液代谢的调节剂,而非单纯的利水剂。本方不仅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也可以用于多尿;不仅可用于消渴,也可以用于水入则吐。这是对本方水液调节作用的一个佐证。

服用本方后,要多喝开水,以助药力,常常在得汗之后,逐渐感觉口中津回,小便通畅,身体渐感轻松,这就是津液输布恢复正常的表现。

本方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特发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脑积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关节腔积液、传染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光眼、梅尼埃病、高血压病、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属于水湿内停者均可应用。

(加减)

1.四苓散来源于《丹溪心法》,由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四药组成,能够健脾利湿,主治脾胃虚弱,水湿内停之小便赤少,大便溏泄等。与五苓散相比,少桂枝一药,其气化利水作用减弱,故本方在临床的应用较少。

2.胃苓汤来源于《世医得效方》,由五苓散与平胃散合方而成,取五苓散利水渗湿,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共奏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治夏秋之间,脾胃感受寒湿而运化失职,导致水谷不分,泄泻不止,或呈水样便者。其湿邪位于中下二焦。

(名家论述)

1.《伤寒来苏集》清·柯琴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症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气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入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入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烦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

2.《赵锡武医疗经验》今·赵锡武五苓散是健运中焦,促进脾之吸收,肺之布散,化有形之水为无形之水,补充体液中因吐泻而消失之水,排除经过吐泻后所残留之废水,既非专于利水,亦非专于止渴,但其功用既能利水亦能止渴。

3.《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日·矢数道明构成本方之药物,大部为利水之味。由于有淡渗之味,故有调节机体内水分平衡之作用。五苓散之作用可作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分,血管外之水分,即体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本方名五苓散之苓者,即猪苓之苓,以此为主药。猪苓长于利尿解渴,渗泄之效最佳;于行气导水,逐胃内停水;白术善于通利上中下三焦之水;泽泻如水流倾泻,故能行水;桂枝发散肌表,更能上行,使之气血发泄透达,有通调表里上下之功。即以此五种药物相配合,调节水分之平衡,促进强有力之利尿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诸疾。

猪苓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相关原方如下:

1.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2.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

讲解

1.单从(223)条分析,很难区分猪苓汤与五苓散,因五苓散主治“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但二方有着很大的不同,五苓散主治水饮内停兼表寒证;而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证。

2.本方主治证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下利,咳嗽,呕吐,心烦,失眠等。而多以小便不利、下利、失眠等为使用本方的着眼点。

(组成)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

1.滑石为矿物类药物,可以是块状物,也可以是粉末状。过去可能是以块状物入药,故不需包煎。而现在为充分煎出有效成分,已加工成粉末,故需包煎。

2.方中四药利水泻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特别是治疗湿热之邪搏结于泌尿系者,加阿胶的作用就在于止血。故本方主要治疗湿热之邪搏结于泌尿道而伤阴动血的尿血证。

(剂量)

1.本方是汉代方剂,剂量换算如下: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15g。

2.现代临床应用本方的参考剂量为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1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1.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包煎),加水四升,煎取二升,去渣滓,药汁烊化阿胶。每服七合,日三服。

2.现代用法是将四药常规煎煮,阿胶烊化,分2次温服。

(配伍)

利水渗湿药与清热养阴药的配伍:这种配合方法实际上是本方全方的配伍特点,二组药物配伍,则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可使水湿得利,邪热得清,而诸症自除。

(应用)

同类推荐
  • 肝胆病对证自疗

    肝胆病对证自疗

    编者结合自己长期临证经验,详细介绍了肝胆病的中西医治疗思路、方法,以及中医名家对肝胆病的辨证思路和分型辨治医案。本书收集证型全面,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体现了中医治疗肝胆病的传统良方和最新进展。
  • 皮肤病实效经典

    皮肤病实效经典

    皮肤病实效经典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湿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疣、黄褐斑、斑秃、白癜风、癣、银屑病、荨麻疹、带状疱疹的中医学有效治疗方法,内容包括辨证治疗、临床效方、常用简方、食物疗法等。皮肤病实效经典内容翔实、易学易懂。
  •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本书以“识病真谛、特色技能、痹症论治”三方面为主题,汇集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师承秘诀等特色技能,以“巧而妙,妙而精,精而准”的口诀编撰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难点、疑点及要领,使习者易懂、易记、易用、易传承。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热门推荐
  • 僵尸崛起系统

    僵尸崛起系统

    【新书:从召唤开始无敌全球】作为一只带系统的牛逼僵尸,叶枫觉得自己应该要走向人生巅峰了吧?可怎么回事……左边邻居是驱魔世家马小玲。右边是道家抓鬼道长毛小方!又不是穿越电视剧,那些人物干啥要乱入?作为僵尸,真的很亚历山大啊!“法海你怀里的是什么?白蛇?你灵宠?还有名字叫白素贞?”“阿漆你弟弟叫龙龙九?陆小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深爱似海

    那年,深爱似海

    一场事故,将本来毫无交接的三人联系在了一起。他,青梅竹马的恋人,他爱她,可却也伤了她。他,如晨曦如暖阳,他将她宠成了公主宠成了孩子,可却也用尽了他全身的光。当真相浮出水面,他能否力挽狂澜再次救她出火海?他又能否用尽一切只为孰过?父母死亡的真相,儿时记不清的记忆,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她能否解开?又能否承受?【本文不小白不玛丽苏,欢迎入坑】
  • 雪满君山道

    雪满君山道

    林小满,19岁大二在读,一朝穿越,三重身份。皇亲国戚的小郡主,商贾之家的三小姐,还有便是一直遵从内心原则的、原原本本的林小满。
  • 如何攻略高冷学霸

    如何攻略高冷学霸

    推荐新书《当红流量鲜肉的地下恋情》,求收藏求推荐。 — 小剧场一:贾宝宝盯着屏幕中烛之武依旧帅气的面庞,却无心欣赏,因为她听到烛之武对着一只猫温柔的叫了一句“小漂亮”。 小漂亮本人贾宝宝双手掐腰说:“呸!谁是你的小漂亮!” 小剧场二:贾宝宝万万没想到谈了恋爱后,人前严肃的烛之武竟然是个恋爱脑,一言不合就要公开恋情,她太难了,好想哭… — 韩朵朵是五一高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女高中生,原本她生活每天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看小说……但那个转校生江晋东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她像二百五一样喜欢上人家了……从那天后,她每天的生活多了许多事,一边努力学习追上人家的脚步,一边还要绞尽脑计和他多相处只是意外总是很多,比如真心实意想和江晋东一起接水的朵朵,却撒了人家一身热水又比如发誓要叫江晋东起床的朵朵,最后心安理得的吃着江晋东早起给她买的早餐……可是江晋东的脚步还是迈的太快了,有时候她会觉的很累……
  • 天才狂医

    天才狂医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人生在世,当一世风流。林凡,因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鬼谷子医道传承,从此以一手鬼谷医术纵横都市。掌握亿万家财、无上权力又如何?我能掌控你的生死,阎王判你三更死,我能保你过五更!我的针能救人,也能杀人!我的针能医鬼,也能杀鬼!
  • 美人枭

    美人枭

    秦识薇:异世女尊亲王之女,手握大权,命不过廿三,因一线生机,附身男权大将军嫡女之身,此女乃是吞噬双生兄弟而生,克死本该富贵长寿的生母,是为妖孽祸胎。——呵呵!裴真言:世家骄子国师之尊,手握国运,受万人敬仰,精奇门遁甲,晓天文地理,通古今内外,湛君子六艺,心怀天下,可用寿数换国运。——呵呵!国师终身不婚!识薇:不婚?不当国师即可!女尊撞上男权,感觉不太美妙?没关系,挥鞭子抽过去!……………………………………………某女的人生语录:女人负责生孩子赚钱又养家,啥都一把抓;男人只需要貌美如花!男人只要忠诚于我,吃喝玩乐我供你花!某男的人生格言:一生致力于纠正某女的异端想法!
  • 我对你不是三分钟热度

    我对你不是三分钟热度

    传言西大那个开限量版玛莎拉蒂,满身奢侈品的仙女校花攀附的大腿翻了,因为她水性杨花,被金主大大抓到了养小白脸。整个西大都沸腾了。男生惋惜校花那样一张脸竟然是这样的人,女生则是一阵快意觉得校花真面目被揭露。谁知道,谣言传出还不到一个小时,传闻中的小白脸开着迈巴赫来到学校宣誓主权了。而那个传说中已经翻船的金主大大则是开了场记者招待会,冷冷的反问:“我抱一下我女儿,有什么问题?”
  • 青梅来袭竹马请接好

    青梅来袭竹马请接好

    初次见面:在路上行走时,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人。“给你糖,吃了糖就好了”“给你糖”殊不知,大灰狼正在用糖勾引小白兔进坑。(由于是第一次写小说还请见谅)
  •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