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600000012

第12章

第二章 (7)

2.《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小柴胡汤,少阳枢机之剂也;四逆散,少阴枢机之剂也。少阴为三阴之枢,少阳为三阳之枢也。此四逆散与小柴胡制方之义略同,特以枢有阴阳之异,故用药亦分气血之殊,而其辅正逐邪,和解表里,则两方如一方也。盖彼用黄芩泻肺热,恐金胜木也;此用枳实泄脾实,恐土胜水也。彼用人参补脾气,恐少阳之邪传入于太阴也;此用芍药益肝阴,恐少阴之邪传入于厥阴也。而枢机为病,必以和解,故柴胡、甘草在所不易矣。

3.《血证论》清·唐宗海四肢厥冷,谓之四逆。仲景四逆汤,皆用温药,乃以热治寒之正法。至四逆散,则纯用清疏平和之品,亦能治四肢厥冷,何也?盖虚寒固有四逆,亦有热遏于内,不得四达,而亦四逆者。实热内伏,热深厥亦深,非芩、连、大黄不克;虚热内扰,非玉烛散、玉女煎不退;若是腠理不和,遏其阳气,则但用四逆散。枳壳、甘草解土中之郁,而白芍以调其内,柴胡以达于外,斯气畅而四肢通,自不冷厥矣。此方与小柴胡转输外达相似,又疏平肝气,和降胃气之通剂,借用处尤多。

逍遥散

(来源)

本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文如下: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及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讲解

1.从原文来看,本方主治病机有“血虚”“血热”“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等。

2.根据原方所描述的病机,可将原文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其所描述的症状来看,似与更年期或神经症有关,主诉多而杂。逍遥散对于此类病证也确有一定的疗效。第二段,血热相搏,主治月经不调。本方用于血热证时,多加丹皮、栀子等药。不过本方调经的疗效肯定,与原方相一致。第三段,主治室女,即未婚者,证见血弱阴虚,荣卫不和而致痰嗽潮热,肌体羸瘦。可能系肝郁气滞乘脾所致。

(组成)

柴胡去苗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各一两甘草微炙赤,半两。

1.从“柴胡去苗”来看,过去柴胡的入药部位可能是带幼苗的根,现今临床只用其根。也许是由于药源的原因,江浙一带有苗入药者,猜测所用柴胡为南柴胡,但药理研究显示苗与根的成分及作用是不同的,笔者不赞成带苗入药。

2.“当归去苗”,也可能是过去苗根同用,但现在当归的入药部位是根,苗不入药。

3.“茯苓去皮,白者”,即白茯苓,其作用即是利水渗利,健脾。

4.从本方的用法来看,本方的组成还有煨生姜、薄荷,其中薄荷在方中的作用是疏肝,薄荷用于疏肝时不须后下,与诸药同煎即可。

5.方中药物可为三组。一是疏肝之品,柴胡与薄荷,均具有疏肝作用;二是当归、白芍均能养血;三是白术、茯苓、甘草均能健脾,煨姜散性已失,主入胃肠而升阳止泻。故本方主要作用是疏肝、养血、健脾。若结合秦伯未之治肝三法(补肝体,调肝用,防肝变)来理解则更容易掌握本方的组成,实际上疏肝、养血、健脾就分别对应调肝用、补肝体、防肝变。笔者理解,这种治肝三法的理论依据有二,一是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需要补肝体,即补肝血和补肝阴,同时要助肝用,即“用阳”;二是《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明训。

(剂量)

1.本方来源于宋代,其剂量易于换算。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各30g,甘草15g。但不是1剂的药量,从用法可知,本方为煮散剂。

2.在临床上,此方的应用一般有逍遥丸水丸和汤剂2种,前者为成药,按说明服用即可,后者需要开中药处方,方中柴胡的用量不宜大,这与其作用有关。一般而言,柴胡在临床的应用有3个剂量阶段,大剂量15~30g,一般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中等剂量6~15g,疏肝解郁多用之;小剂量3~6g,大多用于升阳举陷。柴胡在本方中的作用是疏肝解郁,故多用中等剂量。

3.现代临床常用汤剂的参考剂量为柴胡6~15g,当归6~15g,茯苓10~20g,白芍6~15g,白术10~15g,甘草3~6g。或加生姜、薄荷各3~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1.“每服二钱”,即6g。本方为煮散剂,煎药用水不宜量大,如《头面部疾病普济方新编》中把每盏的容量定为200ml,“同煎至七分”是指煎成原量的7/10,约煎出140ml,这与现代汤剂每次的服用量相当,不过相对于6g的药量而言,是不是显的有点过大。从这里可以看出煎药的时间较短。不过,还是期待有关专家进行对“盏”和用法中“分”的考证。

2.“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提示一要热服,二是想服就服,每日可以服用多次,但也应该有个标准,或有个限量。笔者认为每日的服用次数不宜过多,4~6次为宜。如果服用量过多的话,喝水就喝饱了,还能吃饭么?如果说有个标准的话,以患者服用后自我感觉舒服就行。其实,中医判定疗效的标准是多样的,患者症状的变化、化验指标的变化、患者自我的感觉等均为判定的标准。对于患者的自我感觉尤为重要,许多患者自述服药后感觉良好,但问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患者却说不上来。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以作为中医疗效的判定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配伍)

1.柴胡与白芍柴胡疏肝,有助于肝血的调节;白芍养肝血、缓肝急,有助于肝气的调畅。二者一气一血,一动一静,共奏调畅气血之功,实为疏肝之祖剂。

2.茯苓与白术白术苦温性燥,为健脾之主药;茯苓甘淡渗利,既能利水,又能健脾。二者配伍,健脾与利湿同调。脾健能运湿,湿祛脾自健,二者实为健脾之主药对。

(应用)

传统认为本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胀痛,神疲乏力,纳少,口燥咽干,头痛目眩,或寒热往来,或乳房作痛,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等。以两胁胀痛,纳少,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既然本方的作用是以疏肝为主,所主治的病证当以肝胆经为主,即发病部位大多在躯体的两侧。概括而言,其主治病证有三。

1.位于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乳腺小叶增生、乳房胀痛、肋间神经痛等疾病。

2.妇科病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3.与情志有关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等。

以上三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大多与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情绪不佳时加重,心情舒畅时病情好转。总之,此类患者大多属于敏感的体质,这与方中柴胡作为君药是一致的。但以中医的辨证论治而言,又总以肝郁血虚脾弱为病机特点,血虚之象不一定明显,但肝郁与脾虚的特点一定要具备。

所以,要正确使用本方,抓住以上三点即可。从辨证要点来看,两胁胀痛是肝气郁滞所致,当然肝郁并非仅仅表现为胁胀,情绪的变化才是肝气不调的最直接反应,纳少为脾胃虚弱所致。

有学者认为逍遥散主治的最佳适应证为肝郁脾虚又兼有水肿者,特别是晨起眼睑水肿者或下肢水肿者,这种水肿是由于脾虚湿停所致,是脾虚的一种表现。方中所用的药物也提示了这一点,如白术、茯苓均为利水之品。

江西医学院二附院主任医师龚子夫善用本方,他用本方的指征是:①有情志抑郁史;②与肝经有关的种种痛证,如太阳穴痛,乳房胀痛,两胁胀痛,少腹胀痛;③脉弦者。(《方药传真》)

解放军总医院王发渭主任医师擅用逍遥散化裁治疗甲状腺腺瘤、乳腺增生病、慢性胃炎、神经衰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治一36岁女性患者,长期经行前后不定,量多少不一,色红而夹紫块,经将行乳房及小腹胀痛,胸胁苦满,心烦易怒,经行之后则症状消失,平时大便偏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法。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炒白术15g,茯苓15g,薄荷(后下)6g,郁金15g,香附15g,延胡索10g,陈皮10g,青皮10g,甘草6g。上方服20剂,经行周期正常,色量一般,经前诸症消失。宗上方续服10余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症状未复发。(《时珍国医国药》,2003;7:437)

现药房中一般备有成药水丸,每服6~9g,每日3次,服用方便。

(加减)

1.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来源于《内科摘要》,系由逍遥散加丹皮、栀子而成,二药均为寒凉之性,能够清解郁热,故其主治不仅有肝郁脾虚血弱的情况,而且热象明显,一般认为是由于肝郁化火所致。

2.黑逍遥散来源于《医宗己任篇》,系逍遥散加熟地黄而成。熟地黄养血补血作用较强,故本方主要用于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若血虚有热者,则熟地黄可易为生地黄。

(名家论述)

1.《医略六书》清·徐大椿肝脾血虚,不能下输冲任,而月经愆期,腹痛频频焉。柴胡疏肝郁以调经,白术健脾土以生血,茯苓清治节以和脾,甘草缓中州以和胃,白芍敛阴血能资任脉,当归养血脉更资冲脉也。水煎温服,使脾胃调和,则肝血自生而血脉自行,安有经愆腹痛之患乎。气滞加木香、香附以调气化气,而腹痛可除;血热加栀子、牡丹皮之凉血清肝,而经血可盈;血少血虚加生熟地之滋血补血,而经行如度,何有腹痛之不已哉?

2.《血证论》清·唐宗海此治肝经血虚火旺,郁郁不乐。方用白术、茯苓助土德以升木,当归、白芍益荣血以养肝,薄荷解热,甘草缓中,柴、姜升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之曰逍遥。如火甚血不知者,加牡丹皮、栀子清理心包。心包主火与血,为肝之子,为火之母。治心包之血,即是治肝之血;泻心包之火,即是泻肝之火,以子母同气故也。

3.《中国医药汇海》今·蔡陆仙此方名为疏肝,仍所以疏达少阳之郁火也。并治胸满吞酸,小腹痛疝,溲赤不利,往来寒热等症。……尤妙在薄荷一味,宣和胸膈,透表祛达,以成安内攘外之功,是真妙制焉。

半夏泻心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条文如下:

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2.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十条)

讲解

1.本方主治条文有二,一是“(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二是“呕而肠鸣,心下痞”。二条条文主治相同,均为痞证。

2.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主治痞证,主要表现有三:心下痞、呕吐、肠鸣。可以从上呕、中痞、下肠鸣来记忆。

(组成)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三两,炙。

1.半夏的规格较多,此方中多用姜半夏,亦有用法半夏者。在本方中的作用是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2.方中黄芩、黄连清除邪热;干姜温中散寒;人参、大枣、炙甘草补气健脾。诸药合用,能够寒热同调,攻补兼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剂量)

1.黄芩与黄连的用量比例为3∶1。黄连在该方中的用量较小,为什么?从本方用药来看,患者必有中气虚弱,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四药可以佐证。

黄芩、黄连虽均为苦寒之品,但黄连属于大苦大寒之品,临床经验显示,脾胃正常的患者,黄连用量至10g,连续用药1周,患者胃口全无,显示黄连的败胃作用比较明确。此处黄连的用量可以提示两点:一是仲景用黄连量小;二是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用药,量更宜小,以防苦寒败胃。

不过,黄连煎液中含有大量的碱性成分,能够中和过多的胃酸,对于烧心泛酸的患者,配伍本品具有明显的制酸作用,应根据泛酸的多少确定黄连的用量。

2.本方是汉代方,剂量换算为半夏65g,黄芩、干姜、人参各45g,黄连15g,大枣45g,炙甘草45g。

3.现代临床所用本方的参考剂量为半夏5~15g,黄芩5~15g,干姜5~15g,人参5~10g或党参10~20g,黄连2~6g,大枣10~20g,炙甘草5~1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由“水一斗”到最后“取三升”,提示煎煮时间不算短。

2.“去滓再煎”能够使药性和合。在小柴胡汤中已经讲过,兹不赘述。

3.“温服一升,日三服”,即每次服1升,每日服3次。此为1剂的药量。

4.现代一般常规煎服。

(配伍)

同类推荐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

    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中医临床教学的重要?容。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融会贯通的本质?涵,这是中医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实用中医临床技能教程》的?容包括中医四诊基本要求、病历书写规范、体格检查、针炙推拿技法与治疗。书中?容编写符合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切合临床实际,简明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进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的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楹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学好者阅读参考。
  •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本书共选编古方近百首、治疗病证150余种、病案举例60余例,按脏腑经络表里、由上而下的次序编写,对中医,临床有比较切实的指导作用。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师、在校中医专业学生参考学习。
热门推荐
  • 直死魔眼

    直死魔眼

    生死之间,直死魔眼觉醒,时空之门打开,空间之力诉说归途。只要是活着的东西,就算神也杀给你看
  • 傲娇男神的日常

    傲娇男神的日常

    这是一个妖,神还有普通人的和谐日常生活故事,期中考试:凛宁“老师,我的笔写不了。”老师近看,马上就赏了凛宁一个暴栗“你别用神力把笔冻住啊。”“哦”;又过了一会凛宁又说“老师,我的笔还是写不了啊。”,老师再次靠近一看,无语了:认真的,你别把试卷冻成冰块啊.....
  • 爆裂小陀螺

    爆裂小陀螺

    “来了来了!”犹如炸裂的陀螺一般,罗异一次又一次的杀穿了对手精心布置的防守,最快的转身,配上最劲的腰,他就是最强的破防者罗异!
  • 倒霉校花之魔鬼契约

    倒霉校花之魔鬼契约

    善良的校花于婷婷与上官羽发生的点点滴滴。和上官羽对于婷婷所制定的规定。以及对于婷婷的关心。和于婷婷的闺蜜张文玉和上官羽的铁兄弟欧阳修发生的恋情。上官羽的妹妹上官玲和一直暗恋于婷婷的帅哥李亚星发生了怎样转折的爱情。
  • 校园的三大国宝

    校园的三大国宝

    他们是a市的三大家族继承者,但是却在阴差阳错之下分别爱上了她们,她们是c市的三大神秘家族继承者,可自从和他们在一起后,她们便天天腰酸背痛,唉,吃的连渣都不剩。
  • 团宠她超甜

    团宠她超甜

    这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古代后努力发掘自身价值的故事,清水温馨,下饭利器。“???”别人穿越,不是什么医毒无双,便是自带空间。再不济也学过农学,精通厨艺,善于经营,可以发家致富。作为一个从六岁起,一直到二十岁就长期乖乖读书,努力保研的计算机系学霸,唐偲偲觉得自己穿越后,好像成了一个被现代生活娇惯大的生活废柴。干啥啥不行,还这嫌弃那挑剔的,唐偲偲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能被逼疯。姐好歹一个念了十多年书的大学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可是,妈妈耶,为什么这个世界和我想的不太一样,为什么猫会飞了?为什么狗狗还能遁地了?为什么我只想埋头摸鱼过过自己的小日子,世界给我整了那么多幺蛾子?不过,貌似有这么个幺蛾子还挺好?“偲偲,不用你做饭,我来就好”“偲偲,院子里的草药随便拿去编花环吧”“偲偲,这是我名下所有产业宅院,我把全部家当给你,你嫁我可好?”相遇之前,司逆棠也未想过,原来有些人,真的,一眼,便定了终生。
  • 会穿越的建筑狗

    会穿越的建筑狗

    乔国强,工程检测公司里的造价狗一只!兼,奇点扑街写手一枚,看电影的时候有了莫名的穿越能力。在《唐探2》里比秦风先找到凶手,在《我不是药神》里拯救万千白血病人;《悲伤逆流成河》里,如何拯救女主···后续世界《亮剑》《绣春刀》《师父》《闯关东》等等QQ群:490482249会穿越的建筑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途漫漫

    修途漫漫

    广袤苍穹,浩瀚星空!徐泽的修道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