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100000104

第104章 气血津液病证 (7)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7)

(按)本例因流产之后,营卫俱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入侵而起病。汗出恶风,腹内觉冷抽痛,经久不愈。自汗多属气虚,故以四君子汤补养中气,充实营卫,配糯稻根、煅龙骨以增固表敛汗之力;并用挂枝汤以调和营卫,治表虚自汗而恶风;芍药、甘草又能缓急而止腹痛,桂枝兼能温通经脉,配木瓜养肝舒筋以为辅:患者形体消瘦,舌红脉细,乃因汗出已久,阴血亦伤,芍药兼有保护营阴的作用;再用甘麦大枣汤养心安仲。以助睥胃之运化。由于配伍得当,相辅相成,故一举而收效。

引自《黄文东医案》

医案五

李××,男,69岁,病历号52、12、453。7年前曾患夜间多汗,晨起床褥印有人形之湿迹,平素最易感冒,当时转战各地,亦未多加治疗。解放后在京任职,夜汗未现。4个月前,因感冒服阿司匹林,汗出甚多,此后每于晨间3、4点钟时即出汗如洗,醒后遍身冰冷,不敢再睡。2个月来不能安眠,精神疲倦,苦恼异常。饮食、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舌胖有牙痕,六脉芤大,沉取无力。辨证立法: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今阳虚不能卫外,汗液易泄,遂成多汗,拟补气固表为治。处方:炙黄芪30克,五味子、五倍子各6克,炒防风3克,云茯苓、神各l0克,生龙牡各12克(同打先煎),野於术l0克,炙甘草6克,浮小麦30克。二诊:前方服4剂,服至第2剂汗即减少,4剂则汗止,夜汗即除,睡亦通宵安然,精神焕发,希予常服方,以资巩固。处方:炙黄芪30克,炒防风3克,怀山药30克,白薏仁30克,五味子、五倍子各6克,野於术l0克,生龙牡各12克(同打先煎),米党参l0克,云苓皮l0克,炒远志6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乌梅肉5克。另:龙骨、牡蛎各60克,五倍子、五味子各15克,研为细粉,擦身上汗。

(按)多汗一证,出自《内经》脉要精微论等篇。指无天热、运动、服药等引起出汗的正常因素而汗出异常者。多由机体功能低下,表虚固摄无能所致。施师以玉屏风散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其风寒之邪侵袭,伍用合龙牡、五味子、浮小麦收敛止汗,“汗为心之液”,多汗易于伤及心液,故以茯神、茯苓、薏仁养阴强心而治其本。

引自《施今墨医案解读》

医案六

房某,女,50岁。1987年6月14日初诊。该患者自汗多年,反复发作,曾服用中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两个月加重。出汗前周身烧灼感,面部烘热,心烦,体倦乏力,口干渴,舌质红,苔无,脉数。综观舌脉症,中医辨为火热内扰,阳加于阴,阳盛阴虚,表虚不固。治宜泻火滋阴,兼以固表。处方:当归l5g,黄芪50g,黄柏l0g,黄连l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五味子15g,龙骨⒛g,牡蛎20g,麻黄根15g,白芍20g。6月28日二诊:服上方12剂,出汗时间缩短,余证同前,前方加丹皮l5g、枸杞子15g、乌梅l5g。服上方15剂后,自汗愈,诸症消除。停药观察,亦未复发。

(按)本案为张琪治疗汗证验案之一。张琪,1922年生。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医研究员。出身于中医世家,受业于祖父,青少年时即熟谙《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1944年行医于哈尔滨,1955年调入黑龙江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7年调人黑龙江中医药研究所,历任中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现任黑龙江中医研究员,兼任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临床善治内科杂症,主要著作有《脉学刍议》、《临床经验集》等。《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汗证有自汗与盗汗之别。一般认为自汗属阳虚,为腠理不固,治当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为虚热内扰,灼伤阴津,阳蒸阴分所致,治宜滋阴清热。但汗证病机错综复杂,临床诊治不可思维定势,一概而论。

《景岳全书·汗证》谓:“阳证自汗或盗汗者,但察其脉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可见当归六黄汤既治自汗亦治盗汗,而病机关键为阳盛阴虚。本案患者自汗多年,反复发作,伴有体倦乏力、面部烘热,可考虑为气虚不摄、阴火上冲之象,然周身烧灼感,心烦,口干,口渴,舌红,苔无,脉数等,皆为火盛阴虚之证。其病变关键为火热内扰,阳盛阴虚,阳蒸阴分,治法首当泻火存阴,如不泻火则阴津更伤。此类自汗决不可单用益气之法,亦不可纯用滋阴之品。故治以当归六黄汤,用黄柏、黄连清热泻火,釜底抽薪,邪去则正安;用生熟地黄、龙骨、牡蛎滋阴潜阳;用五味子、白芍酸敛气阴;以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固表;龙牡、五味子、麻黄根又能敛汗止汗。全方补泻并施,阴阳同调,标本兼顾,而自汗得止。

引自《古今名医医案赏析》

医案七

简某,男,43岁,某院创伤科医生。初诊(2004年5月7日)主诉:汗多约7年。近来加重,耳以头面部为主,进餐、活动或情绪稍有波动时尤为明显,近来颈:胸及上肢多有汗出湿衣,就诊时不时以毛巾擦汗,伴小便量少,丹排尿次数减少,余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膀胱气化失司,予五苓散加味以化气利水,处方如下:桂枝l0g,茯苓20g,猪苓20g,白术15g,泽泻10g,白芍10g,车前12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ml,晚间l次顿服。二诊(2004年5月11日)服药后小便次数与尿量明显增加,而汗出减少,只有活动时头部少量出汗,余无不适,舌脉如常。为水走常道,只宜调理善后,乃以桂枝龙牡汤加味,5剂调理阴阳。桂枝6g,白芍12g,大枣10g,生甘草6g,干姜6g,煅龙牡各20g,车前子l2g。5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五苓片5片,3次/日,口服。

(按)古人有云:“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也为嘻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可见体内津液转|化重在脏腑气化。本案中汗多而尿少,膀胱失气化之机,肾失蛰蓖藏之职,水液不循常道所致也,五苓散之用正是所对之方,加白恩芍、车前子和阴以配阳也。复诊时续以桂龙汤,则是以调和阴阳为主了。

引自《戴裕光医案医话集》

医案八

朱某,男,6岁。初诊:2001年11月4日。周身汗出,恶风,时寒时热,四肢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缓。证系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桂枝5g,白芍5g,甘草3g,大枣3枚。3剂,水煎服,每日1剂,煎汁300ml,分3次频服,每次服l00ml。二诊:药后自汗减,寒热消失。舌苔薄白,脉浮缓。守方再进2剂,煎服法同前。三诊:又连服2剂,自汗已3日未出。停药,粥食自养。

(按)本案本《伤寒论》营卫不和,风寒表虚证而治。《伤寒论》第12条目:“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文中阳浮,指卫阳浮盛于表,与邪抗争。阴弱,指营阴不能内守,与卫阳相对而言,叫做阴弱。“阳浮而阴弱”者即营卫不和之意,治当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营卫和,自汗当愈。

引自《谷清溪临证验案精选》

医案九

曹某某,男,56岁,干部。初诊:1980年3月22日。病史及辨证:患者近1个月以来每于夜间寐中出汗,醒后即止,伴头稍昏痛,睡眠差,两腿发软无力,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曾检查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可疑冠心病。今寐中出汗,此为心火伤阴,阴虚盗汗。治则与方药:治予泻火滋阴,益气止汗。当归六黄汤治之。处方:生地12g,熟地12g,黄芪15g,当归10g,黄连4g,黄柏10g,黄芩10g。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1980年3月30日,上方6剂服完,盗汗已止,唯下肢无力,食欲减少,头昏,稍咳,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恐“三黄”之苦寒,“二地”之腻滞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纳减腿软,故减之。虑其素有脾肾亏虚之征,予以滋补脾肾之法。处方:黄芪15g,淮山药15g,莲肉15g,薏苡仁20g,山楂12g,甘草6g,麦芽15g,茯苓10g,枣皮10g,构杞15g,砂仁6g,首乌15g。每日1剂水煎服。1980年5月4日:患者出差检查工作,将上药带在旅途中服完,已回单位,今来复诊,现食欲增进,脸及下肢水肿已消,头昏好转,下肢较前有力。唯食后稍感腹胀,舌苔薄白黄,脉弦缓°治予原方再进6剂,以资巩固。

(按)盗汗为阴虚火扰,津液外泄之候。当归六黄汤是治疗盗汗之妙方也。不用三黄之苦寒,则火不降,不以归地之养血育阴,则阴液难复,病必不愈。故无需顾忌苦寒与滞腻影响脾胃运化,只管抓住主要矛盾,大胆用药,病必立愈。若汗止而有纳呆之症,又可助脾益胃。本例服当归六黄汤6剂盗汗即止,竟又出现食欲不振,下肢无力等症,遂改用补脾益胃之法,服后病乃痊愈。余常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一症,屡用屡验,无怪乎先贤称本方为治盗汗之神方。

医案《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十

刘某,60岁,女,已婚,干部,1961年2月9日初诊。主诉去年秋后旅居湖南,适逢淫雨10余日,因此感觉身重身酸,困乏无力,头重,有浮肿及夜汗出,口不知味,经服中西药未见效果,旋往两广、福建等地,入冬返京,似觉好些,但2个月来夜间汗出更多,以头及上半身为主,每夜汗出如洗,下肢无汗,汗后觉背冷腹热,并有脸腿浮肿,血压偏高,常波动在150/90~184/100mmHg之间,时有头晕、心慌、胸闷、烦燥、睡眠不佳,食欲差,口不知味,有粘痰,不咳嗽,大便正常,小便赤黄短少,经中药治疗数月,浮肿已基本消失,但夜汗未止。脉右寸尺沉弱、关弦,左寸细数,左关弦数,左尺沉数,舌质暗,苔厚秽腻,其本体属阴虚肝热,感受暑湿而病,因久服滋阴止涩之剂,以致湿遏郁而化热,湿聚热郁,三焦失调。治宜清热利湿,疏利阳明太阴为主,兼平肝热。处方:菊花二钱,桑叶二钱,白蒺藜三钱,焦栀子一钱,香豆豉三钱,豆卷三钱,香薷一钱,郁金一钱五分,建曲二钱,香木瓜一钱五分,石斛三钱,白通草一钱。服3剂。

2月14日二诊:服药后夜汗已大减,入睡后已无汗,醒后头部微汗、头微痛、有疲乏感、血压仍波动,食纳较差,口仍乏味,大便正常,小便赤色减仍量少,脉转弦缓,舌苔已减退,口仍不知味,但脾胃为湿热所困已久,初步好转,宜继续调和胃气,兼清湿热。处方:白蒺藜三钱,豆卷三钱,石斛三钱,建曲二钱,白通草一钱,香木瓜二钱,广陈皮二钱,北茵陈三钱,赤小豆三钱,扁豆衣二钱,稻芽二钱,荷叶二钱。服5剂。

同月22日三诊:服药后上部汗又减,下肢亦能有微汗(已不限于头及上半身),汗后己不恶冷,睡眠转佳,头痛已基本消失,食欲稍差,口仍乏味,尚有粘痰,大便正常,小便仍黄,脉转缓,舌质正常,苔薄白,湿热渐化,三焦渐和,治宜和胃为主,再清余热。处方:白蒺藜三钱,豆卷三钱,建曲二钱,扁豆三钱,荷叶二钱,茵陈三钱,通草一钱,滑石块(布包)三钱,松节三钱,苡仁四钱,法半夏二钱,橘红二钱,竹沥二钱。服3剂。同月27日四诊:服药后夜间略有微汗,口已知味,粘痰亦减,下午有胸腰部闷热感,大便正常,小便仍黄而略少,脉势渐趋正常,舌质正常无苔,宜再清余热,兼和胃利水。原方去白蒺藜、法半夏、竹沥,加石斛三钱、猪苓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服4剂后汗止,食欲增进,一切俱正常而愈。

(按)本例汗症,素体阴虚肝热,此次得病,由于秋后在潮湿地带,遇淫雨绵绵,连日不晴,由此感受暑湿,遏郁化热,湿热久羁,三焦失利,以致营卫不调,湿热郁蒸,迫使津液上凑,成为上有汗而下无汗,脉、舌均非纯属阴虚肝热之征。其本属阴虚肝热,其标则为暑湿遏郁,在治疗方面,舍本从标,所以用香薷、豆卷、豆豉、桑叶、菊花、滑石、茵陈等祛暑利湿、表里两解之药,祛暑利湿为主,以调脾胃为佐,兼顾肝阴,使郁滞之湿热祛,郁热得解,则三焦得利,胃气得和,营卫得调,而汗自敛。故先服滋阴益气止汗药不效者,因湿热未去之故。由此可证,湿热之邪粘滞,虽在冬末之际,犹潜伏不解,所以治病必明其因,实为临床之重点。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蒲辅周》

医案十一

患者王某,男,54岁,工程师。左半侧头部、肢体时有汗出,已两年之久。进食、或稍事活动,则汗出溱溱。平素不耐风寒,极易感冒,白,疲乏倦怠,夜不得寐,舌淡,苔白,脉浮虚无力。证属脾肺气虚、心气不足之自汗。治以益气健脾,固表止汗,佐以安神之剂。

同类推荐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特别是日本的艺术疗法不仅在理论上,包括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目前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书是在借鉴、引进和介绍日本艺术疗法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心理学实践形成的。全书阐述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不仅可为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也可让普通大众对相关常识和具体应对方法有所了解。
  •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基本内容、中医用药护理、针灸疗法及护理、推拿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证护理、妇科常见病证护理、儿科常见病证护理、外科常见病证护理、五官科常见病证护理。
  •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本图谱收录了临床上常用的俞募穴、交会穴、原络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和人体头面、躯干等部位的一些重要穴位以及经外奇穴共100个穴位的实体标本照片。
  • 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导学式和合作性学习理念融入到教材的编写中,在编写手法中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每个章节部安排了课前讨论及课后讨论。教材在内容方面做了全面、实用、浅易和前沿的兼顾。共分为4部分,前兰部分全面介绍三大类生物药物一生化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的类别、生产原理及生产工艺等;最后一部分介绍生物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等相关知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力求把最新的基因工程药物融入其中,同时避免传统生物制药工艺的简单罗列和介绍,结合工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介绍代表性典型工艺,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热门推荐
  • 皇后很香很佛系

    皇后很香很佛系

    新帝上任,第一道密旨竟然是召她进宫选秀?在弟弟与父亲担心得焦头烂额时,佛系女子辰卿云表示:“随便啦无所谓啦。”传闻新帝残暴,喜怒无常。这一点辰卿云可是深有体会。“皇上,臣妾觉得你要雨露均沾。”“不必,孤有卿卿一人足矣。”“皇上臣妾听闻李贵人在宫中等你。”“皇上贤妃娘娘准备了一支舞要跳给皇上看……”上官衍说:“卿卿如此着急把孤往外推。”辰卿云:呜呜呜,臣妾做不到啊
  • 剑噬苍穹

    剑噬苍穹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万般皆下品,唯有剑道高!东方烈从小无法正常开启玄脉,在逆境中得到逆天传承,走出来一条无坚不摧的剑之道路!万千世界,大千宇宙,为我剑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人不露相

    真人不露相

    少年男主,遭逢不平,必然爱管闲事,既有正道人热心保护,也有邪路人为敌,为着人间正义斗天斗地斗强敌,情爱道路上自有真情女子一路同行;少年女主,自然爱的化身,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情感路上更是典范之身,与男主相得益彰,共同演绎人性之美;武功高强,装疯卖傻的老叫花,常以户籍怪诞的打法鏖斗强敌,梨花剑雨,金蝉脱壳幻影杀,蛇鹤八步等惊世武技谁可争锋,一个低等奴隶主成员如何在乱世中独占鳌头,一个狡诈多假的心理高手如何独霸一方,最终成三霸争夺局面,和平时期,如何演绎主人公浪漫人生……
  • 如妖倾城

    如妖倾城

    一世绚烂,一世情断,一世如初。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若再来一遍,我只愿再为你画一遍眉。
  • 三国之超级无双召唤

    三国之超级无双召唤

    现代人张浩穿越回了三国乱世,成为了孙策,看张浩如何一统天下。
  • 穿书之女扮男装

    穿书之女扮男装

    一场意外,超忆症患者唐银月穿!书!了!还是她自己闲来无事写的书!身为这本书的作者,她化身天道,带着空间,女扮男装的她这个世界上混得风生水起。但是……男主,你不去追求女主,整天绕着小爷我转干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浒古本

    水浒古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之印记

    灵之印记

    在灵印世界中,每个人都拥有灵印,人们以灵印与灵签下契约,掌握灵的力量成为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