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1000000044

第44章 袁长官女(猿精)

《全唐诗》中还有一个自称是“袁长官女”的猿精,和上面的“孙长史女”倒像是姐妹一般。不过,这个“袁长官女”,是主动离开男人的,尽管她和丈夫已经生育有两个孩子。

唐代宗年间,一个叫孙恪的落第秀才,在洛阳城游玩散心。这天,到了魏王池的旁边,忽然见有一座宏大的宅院,路人们说,这是袁家的宅第。孙恪前去轻轻叩门,没有人答应。门旁有一间小屋,布置得也很精美,写着“伺客之所”——也就是客人等候的地方。

孙恪掀了帘子进去后,从里面的窗子向院里瞧,只见有一位“光容鉴物、艳丽惊人”的女子,立在庭前,手摘萱草,口中吟诗道:

袁长官女诗(摘萱草吟)

彼见是忘忧,此看同腐草。青山与白云,方展我怀抱。

萱草本有忘忧草之说,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这里“猿美女”是说,虽然有萱草忘忧之说,但是我现在看起来却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视如腐草一般,只有那青山矗立、白云环绕的地方,才能让我开颜畅怀。

孙恪正看得发呆,那女子一抬头,见到了他,面含羞惭地跑进了内庭之中,并半含恼怒地命小丫头过去质问孙恪说:“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到这里?”孙恪不停地赔礼,声称唐突了佳人。

那女子又令小丫头传话说:“我还没有梳妆和修饰自己的面容,你就胡乱偷看,实在是太无礼了!”孙恪听出这话明似指责,实际上却甚有情意,心下暗自欢喜,就悄悄和丫头们打听:“她是谁家的女儿?”丫头们也不隐瞒,如竹筒倒豆子:“我们家小姐是袁长官的女儿,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也没有别的什么姻亲。只和我们几个人一起生活,住在这所大宅院里。她现在还没有许配人,正想着物色一个合适的如意郎君。”

过了好大一会儿,那女子才出来见孙恪,果然是更加美艳动人。孙恪见了,不免骨软筯酥,失魂落魄。丫头们摆上茶果,盛情招待孙恪。那女子对孙恪说:“郎君如果没有房子住,就把行李搬过来住在这里吧。”孙恪更是喜出望外,他一个落第秀才,每天住宾馆要花多少钱啊?那女子又指着那群青衣小丫头们说:“您缺少什么东西,有什么需要,就和她们说。”孙恪欢喜之余,又不免有些惭愧。自己一个大男人,却住人家女子的房子,花人家的钱。

但惭愧归惭愧,孙恪随即就想:软饭就软饭,但毕竟好吃又好咽。于是他急不可待地向这位女子求婚。这女子早有此心,要不怎么会对孙恪那样好?她又不是活雷锋。所以嘛,这事水到渠成,于是两人不久就在这栋宅第内结为夫妻。

从此后,穷酸孙恪就过上了阔绰的生活——“车马焕若,服玩华丽”,这不免引起旧日亲友们的讶异。就好比你的朋友,昨天还是整天啃一包方便面过日子的穷失业大学生,一转眼开劳斯莱斯车、穿阿玛尼西装了,能不让人怀疑吃惊吗?亲戚朋友们询问孙恪“发财致富”的成功经历,孙恪不好意思说是吃软饭挣来的,于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

如此过了两三年,有个叫张闲云的,是孙恪的表兄,自称颇习道术,见孙恪脸上有妖气,认定他所娶的妻子是妖怪(看样子,这人和法海是一路货色)。他拿了一把剑给孙恪,说任何妖异之物见到这把宝剑,立刻现形死掉。孙恪接了剑,当下还犹豫了一会,但架不住张闲云说“妖物终究要害人的”,于是孙恪就带了这把剑回来,藏在卧室中,想让妻子袁氏现出原形。

孙恪的异样神色马上就被袁氏发觉了,她愤怒地指责姓孙的:“你当初穷途末路,是我给了你这样舒适的生活,如今你却兴起这样的坏心害我,真是猪狗不如!”

孙恪大汗淋漓,吓得伏在地上连连磕头说:“都是表兄教我这样做的,绝对不是我的主意。我愿饮血为盟,再也不敢对你有异心。”

袁氏搜出那把剑,轻蔑地笑道:“就这玩意儿也能吓唬我?我跟你结为夫妇都好几年了,如果害你的话,你早就没命了,看你的本心也不至于如此,就姑且饶过你吧!”说罢,她轻轻一抖,那把剑就像嫩藕一般被折成好多截。孙恪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缓过神来。后来,表兄张闲云听到此事,也吓得远远逃走,再也不敢登孙家的门了。

如此过了十多年,袁氏已为孙恪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孙恪因朋友推荐,去南康这个地方当一个经略判官。唐代的判官由地方官自选,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助理这样的职务。于是孙恪带着一家人,踏上旅途。一路上,每到青松参天、高山巍巍的地方,袁氏就特别留恋地停下来仔细看,神情变得郁郁,似有无穷心事涌上心头。

这一天,到了端州,袁氏说这里有个峡山寺,我要去拜一拜。孙恪对妻子的话那是言听计从,无有不允(妻子有财有本领,安敢不听)。袁氏非常高兴,仔细梳妆打扮了一番,孙恪买了果蔬香烛之类,一起去峡山寺斋僧。只见袁氏领着两个孩子,走得飞快,而且根本不用问路,好像是她昔年曾来过一样,孙恪暗暗讶异,但又不敢问。

来到佛堂,袁氏取下颈上所带的一个碧玉环给主持老僧说:“这是院中的旧物。”老僧接了后看了看,茫然不解。时至中午,大家一起在禅堂吃斋,这时有几只野猿从山崖间高高的松树上下来,来到大家吃饭的台子前,长啸了几声,又攀着藤萝跑开了。袁氏突然泪下如雨,提笔在寺中的一面墙上写道:

袁长官女诗(题峡山僧壁)

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沉。

不如逐伴归山去,长笑一声烟雾深。

写罢,她掷笔于地,用手抚着两个孩子的头顶对孙恪说:“你好好地照看他们,我要和你们永别了!”孙恪还没来得及答话,袁氏猛地撕掉自己的衣服,化成一只老猿,长啸一声追着刚才那几只野猿而去,孙恪清楚地看到,她的身形将要消失在山崖后时,还回过头来深情地望了他们一眼。孙恪又惊又急,却没有一点办法,只好看着袁氏眼睁睁地消失在这莽莽山林之中。

这时候,那个老僧开口对孙恪说:“我想起来了,这只猿是贫僧尚为一位年幼的小和尚时所养。到了开元年间,高力士经过此地,喜欢它,就用五匹帛换走了。据说后来它被献给了天子,因为很通人性,宫里的人非常喜欢它,把它养在上阳官里。不过安史之乱后,就再没有它的消息了。这碧玉环本是诃陵胡人所给,当时戴在它的脖子上。”

孙恪听了,感伤不已,他和孩子在此盘桓了六七天,也没有等得妻子回来。官也再无心去做,神情黯然地回家去了。

同类推荐
  •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一书主要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分“东篱”“结庐”“人境”“心远”“忘言”“相与”6个部分共75篇文章。其中,有自然生活的白描,也有自我情感的流淌,作者对具象生活的讴歌与感悟,其实是对人生种种的意象理解与表达,人世间纷繁芜杂的对立无处不在,而他又企图通过文字来消解这种对立。他笔下的“溪坪”是他多年前“逃离”的地方,却又像是每一个人身体的出发地和心灵的归宿地。全书以散文随笔为主,语言冲淡,极富韵律的美感;情感细腻,直达人性最柔软的区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热爱与虔诚。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叙事者“我”的弟弟是一个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的精神分裂病患。由于他的举止、生活习性都和老鼠相同,给他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尤其是阻碍了家中其他兄弟姐妹的婚事,使家人蒙羞,所以在带弟弟去看精神科医生无果后,一家人商量派叙事者“我”去“把弟弟丢掉”。但这一理性对疯癫的排斥却并不如福柯描述的那样理想化,也并没有因为弟弟被确定为精神分裂而导致所谓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的破裂”。相反,从“我”带弟弟看病开始,疯癫与非疯癫、理性与非理性纠缠不清、界限模糊,甚至理性常常有被疯癫战胜、同化的危险。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城市是件花衣裳

    城市是件花衣裳

    《城市是件花衣裳》是有中国“苏珊·桑塔格”之称的张小虹教授在“恋物”方面的思考精华。“恋物”是二十世纪风靡一时的文化思潮。在“恋物”的视界下,张爱玲、鲁迅、金庸等名家名作以新鲜而有趣的面目呈现于读者面前。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热门推荐
  • 饮食改变体质

    饮食改变体质

    本书从七大方面教读者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把手边的食物变成治病的药物,把苦口的良药变成嘴边的美食。
  • 清水河畔,有女莲唤(南瓜屋故事)

    清水河畔,有女莲唤(南瓜屋故事)

    2018年夏天,一个妇产科朋友为我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二环,她母亲痴傻,父亲年迈而且常年外出务工。作为留守儿童,她自小便被父亲的好友性侵。年少懵懂的她,甚至连自己怀孕即将生产都不知道。听了二环的遭遇,我想起了家乡与她有类似遭遇的莲唤,于是便萌生了写《清水河畔,有女莲唤》这个故事的念头。正如我在这个故事的导引中写的:女人的一生,是一首长长的歌,有悲喜,有跌宕,有回环往复。现在梳理一下,这个故事的看点,除了熟人性侵之外,我还想展示清水河畔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比如玉兰奶奶之于莲唤。通过这个故事,我更想表达的是:底层人物的命运在时代进步面前,着实显得微渺。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乡村以及留守在乡村的人,该何去何从?
  • 忍者补完计划

    忍者补完计划

    没有反派的世界,忍者背负的羁绊,血统最初的由来。火影应该是热血的而不是贵族的,应该是同伴的而不是个人的,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而不是左右对波的。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和日常的火影忍者补完篇。
  • 仙人快到碗里来

    仙人快到碗里来

    “这普天之下,还没有本仙尊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她本是仙,孤傲万年,只待为苍生而亡,却为一只妖呕心沥血。再度为妖,单纯百年,只愿习文学生快乐一生,却为一人重历辛酸。她说:“只要你想要的,我都会帮你,虽然我很弱,但我会尽全力帮你!”“怎么会这样?忘川谷为什么会这样?仙尊呢?仙尊出了什么事?”他本是妖,血仇百年,只想为复仇付出一切,却害她万年修为毁于一旦。当他已成仙之时,等待千年,只想再见她为他而笑,却是得了诅咒:终生不得为她入眼。他说:“这条命,这身修为,这条命原本都是你的,现在全部还给你!”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种田:花开锦绣

    种田:花开锦绣

    “为什么关着我?”“怕你出去咬人!”“那为什么关着我,还绑着我?”“怕你把自己给吃了!”得了厌食症的她吊着营养液恶俗的穿了。穿到一个吃不饱饭的农家女身上!好在,她一有手二有脑,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路边有人叫她小胖子?郑重声明:大龄剩女,得罪必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烈之爱

    星烈之爱

    穆雅星与苏寒青梅竹马,由于苏家生意被夜烈爵打压穆雅星被逼出国,阴差阳错遇到失联十多年的弟弟。五年后回国变成女强人的穆雅星该如何选择……
  •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本书以江城市朗清中学为舞台,在近乎日常化的生活故事中,描写了老师、学生、家长等各色人等,反映了现行学校教育内含的种种隐情。与别的校园小说明显不同的是,活跃在朗清中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多是一些管理者、领导者,如杨之滨校长,尚革校长,以及在他们背后出谋划策的姜承军局长、洪标副书记。这样的一些人物设置与角色倾斜,在反映了作者的视野开阔的同时,还显现了作者何天白的一个良苦用心,那就是以领导层面在“教育改革”旗号下的我行我素和勾心斗角,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当下学校教育的病灶与问题所在。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绝世逆途

    绝世逆途

    昔日天才沦为废柴?人人避之人人欺之?宗门拒收小妞讥讽?我顾城要用事实扇你们的脸,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双倍还之!
  • 银心铸剑

    银心铸剑

    独自生存亿万年的寂寥时光,飘渺的旅程上,唯有一剑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