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7500000007

第7章 药铺读书的日子

自从李时珍懂事后,就经常到父亲的诊所里,所谓的诊所,其实就是租借玄妙观里的一间小房子,就在李时珍家隔壁。

李言闻在那里坐堂行医后,不久就把儿子带到诊室里,这样一方面可以照看孩子,另一方面还能利用空闲,亲自教他读书。

李时珍读书的桌子,就在父亲看病的桌子旁边,是父亲专门给他布置的。

李时珍跟父亲读了好几年书,所受到的教育,并不完全是从书本里得来的,很多都是从他父亲看病的桌子旁边看到的。

李言闻是一个关心劳动人民病痛的好医生,他给人看病,从不计较诊费。

那时,人民生活很苦,穷人平时弄口饭吃,都非常艰难,遇到生病,那就没法子了。

官家在城里开了个惠民药局,说是给人看病不要钱,其实只是摆摆样子,里面没有人专门负责,十天就有七八天关门。而且里面的医生几乎根本就不会看病,他们只不过是通过关系,占了个位置,来分老百姓血汗的家伙。

一般穷人生病了,根本不会到那里去看,自然而然地就只有找李言闻这样的医生了。

这些穷苦的病人,手里没有银子,也不会像富人高官那样,身体娇贵,一有点小病,就遍请名医。他们平时是很少看病的,能自己抗过去就抗过去了。

正是这样,老百姓在不得已看病时,一般得的都是极严重的病,他们有的被背着来了,有的被抬着来了,神情都很愁苦焦急。

李言闻接待这些穷苦的病人时,总是带着非常和气的样子。

病人们看到医生这样和蔼可亲,马上就又添出了许多勇气,本来忧愁的脸儿,又露出了笑容。本来急躁的,又安静了下来。

病人们把自己的痛苦,一桩桩地讲给医生听,这个说:“李大夫啊,我昨天吐了一夜……”,那个说:“李大夫,我的胸口胀得发慌……”,还有的说:“大夫啊,快救救我吧,我头疼得快不行了……”

李言闻总是微笑着替他们诊脉,并且非常和气地询问他们的一些问题,还耐心地回答病人们提出的问题,安慰他们。

这些穷苦病人,在看了病告辞的时候,脸上都露出了十分不好意思和难过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位李大夫生活并不宽裕,就靠几个诊费养家糊口,而他们又拿不出多少钱。

每当病人走光了,李时珍偷眼看了父亲一眼,见父亲拉开抽屉,看一天有多少收人,总要微微叹一口气。

这时,李时珍心里明白,父亲今天的收入很少。父亲总是很忙,但收入总是很少,这甚至让李时珍有点替父亲难过。

可是,李时珍往往看到,父亲叹了一口气之后,马上恢复原来的高兴的神情,似乎他并不认为收入少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于是李时珍也高兴了。

他觉得这时候的父亲,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快活,可能是父亲觉得给乡亲们办了一件好事的缘故吧。

李时珍自己平时到城里城外去走动,也总感到人们对他很亲热。他爬到渔船上去摸弄渔网,或者在人家的菜园子里跑来跑去,人家都不讨厌他。

有时,遇到有不相识的人打听他是谁家的孩子,立刻就有人用异样的音调说,这是李言闻家的孩子。

这时候,对方也会露出了注意的样子,上下打量着他,好像他是不平常的孩子一样。

这一切,让李时珍渐渐懂得,他这是在分享着他父亲的荣誉。

有一天,李时珍和他父母在一起吃午饭,母亲端出一碗煮南瓜来。李时珍知道,这个南瓜是早上一个穷苦病人带来,送给父亲的。那个人一直向父亲道歉,表情非常窘迫,看来真的付不起医药费。

“好吃、好吃,这是一个老南瓜。”李言闻吃着,连连称赞。

李时珍的母亲,因为李言闻平日不计较诊费,把家里的生活弄得很艰难,有点不高兴。

她的脾气虽然温和,这时却忍耐不下去了,就随口数落李时珍的父亲说:“好吃你就多吃一点吧,没见过像你这样做医生的,看病不要钱,拿一个南瓜就算了。”

李言闻微微一笑,也不分辩什么。

这时李时珍突然站起来,对母亲说:“不,妈妈!这里街坊上的穷苦人,都说爸爸是好人。”

“用你说?难道我不知道?”他母亲说了这么一句,就坐下来吃饭,不开口了。

李时珍又走向父亲,绷着小脸,说:“爸爸,我要同你一样!”

李言闻笑着问:“同我一样?”

接着,他又伸出两个指头,作出医生诊脉的样子,问李时珍:“就是干过这个吗?”

李时珍点点头。

李言闻放下筷子,用两手把儿子拉到身边,望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说:“时珍,现在这个世道,做医生是很苦的,有身份的人谁也不肯干这一行。”

说着,李言闻还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还太小,不知道这个社会啊!”

这时,李言闻看见儿子的脸上,流露着倔强的神情,于是用温和的声音对儿子说:“你要听爸爸的话,好好地念书。等你长大了,爸爸送你去参加考试,这医生不是你干的。”

李时珍难过地低下了头,他不知道该怎么向父亲辩解才好。可是,他那头脑里却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

李时珍咬紧牙齿,在心中暗暗说道:“不!不!不!我一定要做个医生,一定要和爸爸一样!”

李言闻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他的教育方式也很有意思。李时珍从小喜欢研究花草鸟虫,于是他除了教儿子读经书,还教儿子读一些古代博物学性质的书。

遇到一些花鸟草虫的古名,李言闻怕儿子记不住,就用当时通行的名字反复地给他讲。

讲到蝉时,他对李时珍说:“这就是蝉,我们这里叫做知了。你看它的样子,非常容易认识。”

看到贝母草,李言闻就指着贝母草对儿子讲:“这就是贝母草,我们园子里春天开黄花,像二口小钟一样的那个,就是这种草。”

李时珍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兴奋地高呼起来说:“啊,就是它吗?”于是,他马上就把这一段书读得滚瓜烂熟,并且还仔细思考。

李言闻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培养儿子渴求知识的兴趣,可是从来不敢教他读医书。

李时珍一年一年地长大了,他对医生的生活越来越熟悉,兴趣也越来越大,他看着父亲书架上的许多医书,很想看一看,李时珍几次要求父亲教他,父亲都不答应。

父亲不教,李时珍就打了个自己学的主意。他在诊室里更留心观察父亲给人看病的情形,父亲对病人讲的每一句话,他都仔细地听着。

另一方面,李时珍悄悄地拿下父亲书架上的医书,试着读起来,可是父亲发现他在看医书的时候,往往都给他要过来,然后给他一本经书。

怎么办呢?

一天夜里,李时珍思来想去,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趁父亲看不到的时候读医书。

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李时珍就悄悄地爬起来,挟着几本书,赶到隔壁玄妙观里去。

因为他去得太早了,庙门还关着,李时珍就坐在门坎上读。

“早啊,李相公!”道士打开庙门,看到这个少年已经坐在那里埋头读书了,非常惊奇。

不过,很快,道士们就再也不惊奇了,因为李时珍天天都去得那么早,并且在门前读起了书。他这样坚持学习,从不间断。

有一天,李言闻的诊室里来了个患黄疽病的女人。这个病人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换了几次药方,都没有多大效果。

这一天,李言闻给她诊视时,脸上不由地露出了一些不知怎么是好的样子。

李时珍在旁边,也默默地思索着。过了一会儿,李时珍突然站起身来,走过去对父亲说:“爸爸,你换个矾石方试试怎么样?”

李言闻听了,吃惊地抬起头来,凝视着儿子。

好些时候以来,李言闻已经知道儿子读了不少医书,因为他并没有耽误功课,也就没有去管他。现在,他见李时珍说的意见这么具体、中肯,不能不有些惊异。

这位医生望了望儿子,看见他像一头又怕事又勇敢的小鹿一样,站在旁边,眼睛睁得大大的,心中不免起了一种怜爱的念头。

李言闻的脑子里,忽然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情景,那时的他也是对医生的生活充满了兴趣,可是却得到了自己父亲的支持。

李言闻的父亲早年是一个专靠在外边跑码头过活的医生,晚年跑不动了,才在瓦硝坝定居下来。

李言闻的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虽然没有挣下什么大家业,却从来没有厌倦过自己的职业。

李言闻清晰地记得,父亲常常对他说:“我这个做老子的,没有什么好处给你,就只有这点本领,教了你吧。”

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行医的时候,父亲的神情是多么激动,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乐哈哈地说:“你比我强多了!你比我强多了!我当初行医时,哪有你这样的排场!”

现在,李言闻看着儿子也朗朗地和他大谈起矾石方来,这些往事不禁又一下涌现到脑海里。

现在的李言闻,一方面感到,自己的思想有一些解释不清的矛盾,他还是不太认可儿子学医,另一方面他也深切地感觉到,儿子在医学方面,渐渐成熟了起来,也不好再阻止了。

李言闻又一次望了望儿子的稚气的小脸,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只是缓缓点了点头。

李时珍看见父亲的表情虽然有些责备他的意思,却并没有怒意,他的心也就放下了。

以后,李言闻便也常常和李时珍谈谈医学。有时候病人多了,李言闻还把儿子喊过去,叫他坐在一边,嘴里说着方子叫他写,让他多在现场中学学,熟悉熟悉。

李时珍低头写着“陈皮、芍药、白术、熟地”等一连串药名的时候,往往想起了家里的药圃,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觉得跟着父亲读了几年的书,心情没有比这时更愉快的了。

不过,李言闻还是经常这样劝儿子说:“学点医道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不能为此耽误了功课。”

李时珍知道,父亲还是想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不想让他当医生。父亲为什么不愿意他当医生呢?

这原因,李时珍是明白的,他在诊室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或两个穿着鲜艳衣服、模样像当差的人,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呼小叫:“李言闻在不在?我们老爷找他看病。”

这些人,有的自称是下江防道的衙门里来的,有的自称是城里李千户家来的,还有某某举人、某某员外、某某士绅,这些都是平民百姓惹不起的家伙,他们仗着有钱有势,飞扬跋扈。

有时,李言闻因为等他看病的人多,就说等一会儿就过去,这里还有这么多病人在等着呢!

来人一听就不愿意民,马上瞪起眼睛,吼叫了起来:“那可不行!误了老爷的病,你能担当得起吗?”

这时李言闻往往脸色气得煞白,有心发作,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不得不立即撇下满屋子的病人,无奈地跟着来人走了。

回来时,这位医生往往叹着气对儿子说:“有什么办法呢?这年头当医生的,本来就得给他们应差,不去是不行的。”

接着,李言闻又用告诫的语气说:“好孩子,你怎么也不要走到这条路上来。你要好好读书,参加考试,取得功名,振兴家业。”

李时珍看到当地的官僚、士绅这样欺侮父亲,非常气愤,再听父亲这么一说,心里更加难过。

不过,李时珍从小里,并不同意父亲对于医生这种职业的自卑看法,他从小就感觉到,这里街坊邻居是很尊敬父亲的。从大家对他父亲信赖的神色,李时珍看到了做医生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南非的生活,活跃在祖国撰写了甘地拒绝压迫,反抗专制的印度圣雄的心路历程。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知道毛泽东同志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谁作的吗?这首充满感情、寓意深刻的词是他为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女士而写的。这位年仅29岁的女英雄,正是我们这本小册子所要叙述的主人公。开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911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是清清楚楚的,并为她今后坚定不移地投入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死过5000次

    我死过5000次

    天赋一般的普通人尧雨被迫在潜意识中轮回死亡5000次,直接蜕变为无敌于天下的超级战士!战斗无敌,大局博弈。运筹帷幄,登顶为王!(非系统,无快穿)
  • 幽冥黑白传

    幽冥黑白传

    相传,在幽冥之境的尽头,盛开着一朵并蒂莲,花开两色,一黑一白。上世地狱之主阎罗历劫至此,赐其双生。白莲孕育为女子,赐其名曰“白蒂”。黒莲孕育为男子,赐其名曰“夜莲”。阎罗收其为座下弟子,称号黑白无常,收集天下怨气深重之亡灵送其超度,然不顾世界法则,私动凡心,遭六世天谴,生灵涂炭。地之罚语:黑白双煞,心异必诛。自此,《幽冥黑白传》始成。
  • 我左眼有把剑

    我左眼有把剑

    你瞅啥?瞅你咋滴?再瞅一个试试!试试就试试!等会,你咋不按套路来,有本事瞅我左眼。瞅你右眼又能咋滴吧!左眼左眼,我左眼有把剑。我瞅你挺贱。再瞅一个试试!试试就试试!剑来!卒~管你天罡三十六法还是地煞七十二术,秀?不存在的,我左眼那把剑,专治一切花里胡哨,不服,一眼剑来。龙潭虎穴我来闯,藏污纳垢我来清,红粉黄白我来收,我乃是邪恶,不是,我乃是侠义的化身。什么,不信,你瞅瞅试试。岁月如歌,佳期如梦,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未婚夫,要淡定

    未婚夫,要淡定

    一日之间,她变得一无所有,不仅失去了最信任的两个人,更被狠狠地剥夺了爷爷留给自己的一切,她恨他们的背叛,更恨自己的无能!金黄的沙滩上,她平静的望着眼前碧蓝的海水,眸中闪着从未有过的凌厉:“总有一天,我会拿回属于我的一切!今日之痛,千倍奉还!”
  • 总裁之养了个小娇妻

    总裁之养了个小娇妻

    她的童年……他缺席八年…………她的青春……他缺席四年…………她未满十岁就被他带在身边抚养长大,情感,远远超出所谓的兄妹之情。长大后,她又被人带到了他国。当她回到他身边时,她以为他们终于能在一起了…………但是她不知道,更大的风波才刚刚掀起浪潮。她从市场回去,却被拒之门外,似乎所有人都不认识了她似的,只有她的几个朋友照顾着她…………她不停地努力,往他身边靠,他却不停地离她更远。他和另一个女人结婚那天,她穿着婚纱浑身是血走到所有人面前,“你说过,我是你的……你说过的啊………”眼前一片血色模糊,她倒在了红色地摊上……而他,只是冷冷看着这一切…………阿厉…………你当真不要我了…………
  • 不知道

    不知道

    开朗废柴男遭遇大自己十岁的古怪女生,此女名为不知道,出场神秘,从一玻璃瓶中走出,究竟她又与小浪有何渊源,还有神秘的小强,这一会飞的智能电脑,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也有精神病女孩与痴情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猎敌

    猎敌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万年前神龙柏格横空出世,结束了乱世纷争,统一天下。因此,天下万灵共生,人类和仙佛圣神,妖魔鬼怪为邻亲。神龙伯格离世,天下再次大乱,纷争不断。四千年前,人类万圣天帝凭借一己之力,力抗天下之势,大陆再次统一。千年后,万圣天帝和仙神妖魔鬼怪神秘消失,天下仅存圣人与佛徒。天下乱,再也没有统一盛世。现代普通学生,却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另外建了个群:94391666。欢迎影子的铁杆书迷进来探讨!
  • 逆剑少年

    逆剑少年

    这是一部经典,书中所描写的天地,将席卷你的脑海;书中所描写的少年,将铭记在你心中!这是一本史书,一本关于天地以及一个平凡少年的纪传体通史!书中,对于天与地,天界与人间,神与凡人有着偏执的认定。书中,盘古女娲,三皇五帝那些个神话传说还在,但那个天界,已然完全颠覆!这是一部史诗,其中战争的宏大超乎你的想象!书中的战争,不是一个名头,一场神魔之战能够叙述的。书中的战争,从未止息!书中的战争,欲要撼动你的心灵。同时,这是一部本鸿篇巨制,因为天地的历史,太过悠久;战争的场面,也实在庞大;而少年的奇迹,更是震撼恒古..所以,百万字的篇幅,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