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7500000012

第12章 乡试不中屡败屡战

李言闻在替他掐指算着时间,光阴真像掐指般快,一转眼就到了嘉靖十三年,岁在甲午,正是大比之年。

16岁的李时珍兴致勃勃地跟随李言闻,坐船逆江而上,来到省城武昌,参加三年一度的全省统考乡试。

这是李时珍第一次踏上去省城武昌的大路,参加湖北的乡试,他当时的心情是踌躇满志。

临行前母亲张氏替他收拾行李,准备考试的用具,既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上,又担忧他第一次出远门,再想起他体质一向就弱,这两年苦读又费心劳神,做母亲的心里真是七上八下。

可是李时珍却满不在乎,现在他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他感觉自己对于经书的掌握,绝对没有问题了。

哥哥李果珍送他上了路,现在就像是他的黄金年代而且是黄金成色最足的时候,他会像考取秀才一样顺利地中举吗?至少他父亲和他一样,坚信这没有问题。

这三年来,李时珍勤奋好学,饱读诗书,由于他生性聪慧,记性很好,读书过目不忘,已经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做起文章来也头头是道,常得到父亲赞许。

父子俩都有必胜信心,举人似乎已是唾手可得。

到武昌府后,李时珍和父亲找到了贡院的号房,这是应试者住宿的地方。安顿好行李后,李时珍与同宿舍的考生谈论起各自的想法。

一个考生说:“我来应试,就是为了当官发财。”

另一个说:“现在当官的尽是些贪赃枉法之徒,我要是当了大官,全把他们给免了。”

李时珍不紧不慢地说:“当官不为百姓着想,不为民族谋利益,只能为世人所唾弃。考不上举人,进士,当不了官,只要真心诚意为国家,为人民做好书,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乡试开始了,考生接受监考人员检查后,鱼贯入场。李时珍坐在自己的位议上,心头升起一股无名怒火。

李时珍觉得,在入场前搜身检查,入场后大门上锁,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他从心眼里讨厌这种做法。

这一年的乡试共考三场:第一场,四书;第二场,论、判、诏、诰;第三场,经、史。

如果问起李时珍当时考场的感觉,那就是没有感觉。因为他一个劲地埋头答题,几天的考期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完了。每天就是休息、备考、考试、睡觉、起床、吃饭……

不过,李时珍当时的感觉,那就是充实。他被一种激动的幻觉所统治,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期待着发榜的那一天!

发榜的日子终于到了,父子俩早早起床,赶到书院的大门外,大门外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

秀才们和他们的亲属都在这里翘首等待。李时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广场上站着等了一个多时辰,书院的官差才打开大门,将一张张黄榜张贴在大门外的粉墙上。

闹哄哄的广场顿时变得寂静下来,千百双眼睛都在搜寻着自己或亲人的名字。

李时珍踮着脚尖,目光从攒动的人头上扫视过去,只见告示上密密麻麻的黑字。他在黑字中粗略地搜寻了一遍,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心中一阵发紧。

李时珍赶紧从头到尾,一个一个名字地细看起来,还是没有自己的。

李时珍仍然不甘心,又从后面往前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再从前面往后先找到李字,再仔细看李后面的名字,直到看得两眼发花,仍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

最后李言闻叹着气,硬把他从人堆里拉了出来,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名字怎么会没有。

李时珍垂头丧气地跟在父亲身后,回到了客栈。

面对着无精打采的儿子,李言闻强压下自己心头的失望,鼓励儿子道:“考举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有的人考到六七十岁才中举,你还年轻,下次乡试时,也才19岁。我们收拾书籍回家去吧!苦读三年,再来应试!”

话虽这样说,李时珍心情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在这上面付出了太多。无论如何,这都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人生并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从蕲州城东北麒麟山上儒学的窗里望出去,满山都有蕲州四大特产之一的蕲竹掩映,苍翠扶疏,动人清兴。

只有这样偶尔眺望一下,李时珍才可以暂时抛开天天死读的《四书》《五经》不想,感受一下万物的勃勃生机,心里也似乎也注入了一丝灵气。

李时珍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与大自然亲近的欲望,但一回头又心如枯槁了。

白天在学里问过老师,晚上回到家还要挑灯夜读。一次母亲张氏心疼他看书久了,打发他去雨湖玩了半天,回来就被李言闻罚补了半夜功课。

李时珍告诉父亲,他也并不只是去玩,是想去雨湖帮父亲采蕲艾,这也是蕲州四大特产的一种。因为他看到家里蕲艾泡的酒已经用完了,而昨天正好有位病人上门求医,要用艾叶酒。

李言闻却沉下脸,只说了一句闲弓莫拉,闲马莫骑,李家不缺又一个学医采药的,你要紧的是读好书应试,不要贵人不做做贱人。

李时珍这时候真想说:父亲,不是有句话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吗?你半辈子在行医看病,为多少人解除了痛苦,许多乡邻都尊敬你和羡慕你,可你内心深处还是这样看不起自己的职业,难道这真是贱业吗?

现实让李时珍苦闷,天天刻苦攻读让他有些厌倦书本了,有时甚至会有些痛恨。不过,他一会儿就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他还要读书,还要通过科举,实现父亲的理想,这也是自己的理想啊!

但是,有时李时珍还是坚持不下去,只好把自己的苦恼偶尔向同学乔生倾诉。这个乔生是蕲州学里一位独特的人物,不过老师们和李言闻都认为他不务正业,因为他好读杂书,一般人都不愿意搭理他,也不赞成有前途的李时珍和他来往。

乔生听了李时珍的话,想了想说:“令尊望子成龙,天下父母心都一样。其实我也知道举业是正途,只不过成龙上天,成蛇钻草,贡院的龙门太高,多少人跳不过去,死不瞑目。我看来也注定要成为这样一条死不瞑目的鱼。”

李时珍有点好笑,天下的鱼都是死不瞑目的,他劝乔生不要太灰心。

乔生拉他出了学堂,站在麒麟山上,看着山下蕲州城的千家万户。乔生指指身后的学宫、文庙,指指凤凰山南麓的荆宪王府,指指遥远的蕲州卫所和下江防道,再大致点出城中冯、李、顾、郝四大名门所在。

最后,乔生豪情满怀地说:“常言道:修得万世住京城,修得千世住省城,修得百世住县城,前世不修住山林。这里是府、州治,我们虽然没有修得千世,算起来也该修了九百多世了。我越来越觉得:功名事业,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既然是这样,修行之道,又何止在读书一门?”

“这城里有藩王,有世家,有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我们难道不可以沾一点他们的仙气?今生就修成正果!听说你父亲常常出入于顾家、郝家,荆王府也请他看过病,我还曾经想到读书不成,就拜他为师学医呢,何必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

一席话听得李时珍有点愕然,过了半天感叹地说:“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可是,吊死也得找一棵大树啊!”

第二年丁酉乡试,李时珍仍由父亲陪同,再次上武昌参加乡试,这一次又以失败告终。父亲送儿子回家以后,掩饰不住失望的心情,愤愤地离家行医去了。

李时珍再次落第,同时落第的乔生,并没有拜他父亲为师学医,而是打起行囊离开蕲州,据称游学去了。

按照明朝考试制度,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即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都在武昌举行。李时珍对八股取士那一套并不感兴趣,他的思想总是同科举考试格格不入,在前两次的乡试中接连失败。

原来,在写八股文时,他提出“做官应以宋朝的包公为榜样”,为人民做事,除霸安良,铲除贪官污吏。

这些主张不为那些考官赞同,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要求,考不中是自然的了。

同类推荐
  • 张大千徐悲鸿

    张大千徐悲鸿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本书讲述了格瓦拉这位职业革命家艰苦而顽强的游击生涯。细致、独到、全面地呈现了切·格瓦拉“最后一位青春战士”真实而鲜活的人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 毛泽东与郭沫若

    毛泽东与郭沫若

    本书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采取“分镜头”写真的手法,全面表现了毛泽东与郭沫若两个现代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交往活动和友情发展。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五方神魔录

    五方神魔录

    她出身仙族大家,欺师灭祖,残害同门,沦为仙族之耻。只要和她沾边,没一个有好下场,所以连封神后的名号都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祸神。一朝成神,大闹九重天,火烧神武门,在五方搅起腥风血雨,恶名甚至盖过了当年的凶神腾蛇。祸神不可一世,纵横半生,终究败给了以龙族为首的仙族围剿,最终身消魂散,死无全尸。苍生负我,我覆苍生,绝不顺天,势不从命!且看狂傲不羁的小青蛇如何将五方搅得天翻地覆,风云变色,顺便将一只高冷龙神拐回家~
  • 我是通天大能

    我是通天大能

    又名(我是大能能通天)你想修仙吗,快点进来2036年灵气复苏,修正正式加入教科书,我们修的不是语文不是英语,不是政治,而是是仙修仙精神博大精深,所以一起修仙吧符箓是怎样画的,培元丹是怎样炼的法器宝器如何使用,你们知道吗修真无极限,一起修仙吧灵气复苏,弱肉强食,朋友的背叛,让我,重生于一个月前,灵气复苏的前一天,时间的转停,让他拿到本该属于他的神器,重生一次,我还会在一次死去吗?没有资质,就靠外挂,没有天赋,便创造天赋,看我唐轩乐,怎样玩转修真,玩转世界!(这主要是写言情修真玄幻)
  • 无敌虫族镇宇宙

    无敌虫族镇宇宙

    宇宙浩瀚,神秘无尽,拥有虫族基地的秦凡开始了镇压宇宙的无敌之路。ps:时隔半年又回来了,当初说的必定完本,现在来兑换承诺。
  • 剑花雪月

    剑花雪月

    晓峰,一名普通学生,在一次救女朋友途中,不幸身亡,却穿越到灵能世界,重生为家族大少爷,原以为可以风光一世,却没想到是一个没有灵能的废材少爷,在以灵能为尊的世界,受尽屈辱的他,能否战旗巅峰,又能否回到人类世界,敬请期待。
  • 毛氏传人之新手天师

    毛氏传人之新手天师

    家族世代使命,为何偏偏要由他完成?一个一个的谜团背后究竟是是什么?他一代毛氏传人该如何解决?《毛氏传人》带你走进秘莫测的茅山秘术,为你揭开一个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神秘事件!
  • 玲珑紫塔

    玲珑紫塔

    “癞蛤蟆‘欠扁’”想吃“天鹅肉”没吃到,却被狂扁致死。这悲催的家伙竟然穿越了,可是他没有穿越到王公贵族的身上,而是穿越到一个极品“废柴”身上,他该怎么办?霍炎: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是规则,我就是你们的神!洪荒大陆的强者努力修行道法自然。他们信奉一条强者规则:优胜劣汰,强者生存洪荒大陆自古至今流传着一首诗:归一传世事,妖魔祸世间。四圣平天下,还看我炎帝。玲珑紫塔的故事就此展开……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终末之始

    终末之始

    奇迹,不会眷顾蠢货。厄运,不会缠绕强者。想要改变命运,却没有相当的力量。想要获得力量,却没有对应的资格。在循环中,不得超脱。有人说,力量的解释有很多,权利,智力,势力等等,上天不止宠爱着天赋出众之人。但很可惜,这是个能够一力降十会的世界,仅凭着单纯且绝对的力量,足以凌驾于一切。即使力量的代价太过沉重,但其回报的丰厚超乎想象,而最终,趋之若鹜的,永远只是凡人。正确的意识到自己的位置,诚恳地为了强者付出,卑贱地祈求活下去的资格,永世沉沦。扭曲而腐朽的世界,无法改变的事实。就算有心之士推翻了这一切,世界的轨迹终是要回到原点。应随波逐流,等待终结。此正是,天命所归。(套用暴雪设定,WOW同人)
  • 娴逸

    娴逸

    大齐新皇登基,摄政王把持朝政。深受奇毒的他,因为“深红鬼笔”与她纠缠不清,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他在遇见她之后,唯一的念想,就是陪着她做她想做,想她所想,爱她所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