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9900000011

第11章 少年的我(4)

动荡的初中年代

风雨变幻,乱云飞渡;时而打雷,时而下雨,道路一条条泥泞不堪。

一转眼,两年过去,我初小毕业了,我的求学之路又到了需要选择的时刻了。那是1958年,在全国一片共产风下,教育事业仍在发展。景泰一中由初中变成了完全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生了;初中1个年级招取4个班。相对来说,这是全县的最高学府,师资力量当然是最强的,办学条件也是最好的,实验室、图书室也已齐备。当时,各乡镇也开始办民办中学,实际上就是在完全小学的基础上又招收了初中班,教师则大体是原班人马,校舍就是原有的校舍,只是把小学生挤在更小更破的房舍里进行圈羊式的管理和教学。兴泉小学也设立了民办中学。按我当时的学习成绩,我完全可以上景泰一中,但是,我的家庭境遇——缺铺少盖、缺吃少穿、缺钱少用的境况,实在令我难以迈出跨进一中大门这一步。尊敬的沈老师已调进县政府当秘书,他曾专门动员我上一中,但是我的苦衷只有我自己明白——怎能给哥嫂们再增加负担和忧愁呢?那时,兴泉民中的校长由原来兴泉小学的罗忠副校长担任,他对我的家境比较了解,就劝告我说:“你家里比较困难,还是就地上学方便些。再说,今年学校还要调来一些能力强的教师。不论到哪里上学,关键在自己,自己只要肯学,在哪里都能成才。我知道你有吃苦耐劳的好学劲头,兴泉民中同样能使你学有所成。”听了他的劝告,我权衡利弊,就决定留在本地新办的兴泉民中上初中了。我的这个决定,使有些要好的同学很惋惜,曾继伟、王建国都来动员我上一中,但我主意已定,不想更改。

民办中学遍地开花,到处都缺乏师资,能从哪里调来教师呢?我们班共有40多名学生,班主任老师是临洮人,名叫张理忠,师专毕业,精明能干,他教我们数学课。语文课和俄语课,分别由原来教小学的王仲科老师和郭天寿老师任教。民中就这样办起来了。然而,虽名为中学,其实,由于种种原因,加之缺乏教师,我们的物理和化学课始终就没能开讲。即使这样,有时学校还要派我和马珍、李林花等同学到旧小学去,给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以解燃眉之急。尽管师资缺乏、条件有限,我们班上的学生,起初的学习劲头还是很足的。记得当时的同学有高延明、马珍、李林花、马占森、李英、崔耕等,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成绩也都很不错,不但活跃了班风,也使全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可是,好景不长,政治风云滚滚而来,转眼就到了举国上下全民动员,为1070万吨钢的目标而奋斗了。学生当然在全民之中,也当然纷纷投入到了大炼钢铁的运动之中。当时,国际上是“东风压倒西风”,国内是“三面红旗”高高飘扬,共产风吹得人们都飘飘然起来,人间烟火似是要告别了,成片成片的庄稼抛弃不收了。炼钢如炼丹,苦苦去炼,飘飘似仙,似乎共产主义这个仙界马上就要到达了。我们已经开始大讲特讲共产主义的生活标准了,炼钢任务一完成,我们就可以走进天堂——共产主义了。所以,炼钢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还上什么课呢?

世界是一片辽阔的战场,生活就是到处安营扎寨。我们民中学生全部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中。炼钢的主战场是喜集水,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抱矿石、背煤块,再就是抱运那些装满碎矿石的小泥罐儿。当时提倡大干苦干,所以白天黑夜连轴转,有的同学抱着抱着,就跌倒在地并顺势呼呼大睡起来。学生虽然被要求像驼队一样,一个跟着一个,但实际上掉队的掉队,跌倒的跌倒,到天快亮时,早已是不成队列,所剩无几了。这时候,动员、批评,甚至批判都无济于事,人终究不是机器,不可能24小时不停地转动。但是,当时的极“左”思潮,动辄“拔白旗”,所以不论老师、学生,不仅身体上受罪,精神上更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被当白旗拔了——受批判、遭斗争、罚改造。那是一个造孽的年代,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年代!

一切该停的都停了,一切能停的都停了,还有些不该停不能停的也停了。全民大炼钢铁,学校停课当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我们广大师生会同景泰一中的高中学生,都聚集在了喜集水大炼钢铁的主战场上。县上的有关领导结合喜泉公社党政领导班子,组成了大炼钢铁会战指挥部,也在那里现场办公。炼钢的土高炉修在了喜泉水的石裸梁上,高高的烟囱直插云霄。各村各队的壮劳力,车马队,全部集中在那里。只见得红旗猎猎,人山人海,标语条条,催人亢奋,整个形成了移山造海之势。可是,庄稼地里的情景又是怎样呢?壮劳力,车马队都去炼钢铁了,村上留守的人员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庄稼地无人问津了,抛荒的抛荒、丢弃的丢弃,而那些本已成熟的庄稼撂在地里,干枯的干枯,腐烂的腐烂了。

记得有一次,学校派我领了几个同学到生产队去拉口粮,队长哭笑不得地说,确实磨不出面来。队长的话确属实情,那时磨面,全用毛驴拉石磨磨,也实在是没办法。队长说土垧子地里还有很多山药,叫我们自己去挖上些先吃着。我们只好遵从。到了土垧子,我们看见满山满坡的糜子,红灿灿的一片又一片,枝叶都全干枯了,糜穗上珍珠般的颗粒都已破膜露出,轻风一吹,刷刷落地,眼看着实在可惜,但就是无人收获。地里山药秧子也全都干枯了,我们只能找根根寻挖。山药长得很大、很圆实,又是旱地里结出的果实,淀粉很足,吃起来很沙很香,像吃鸡蛋黄一样。我们七手八脚,一会儿就挖满了一架子车,还用柴火烧了一大堆,就地吃饱了肚子,才满载而归。土垧子距喜集水要10多里路程,我们一路小跑,披星戴月,回到大炼钢铁的营地时,已是深夜了,但是,这里是战场,仍是一派炉火通明、吆喝声震天的大干苦干的情景。我在想,虽然战场上嘶鸣声声,但田野里荒迹斑斑,来年老百姓吃什么?极“左”的人们想过没有,难道真是遇见了神仙,能指砂石为食粮吗?

再来看看大炼钢铁的情景:劳力全上了,车马全上了,煤炭全上了,粗壮的大树全当柴烧了,甚至有的人把家里的门板、床板也贡献出来当柴烧了,更有甚者,说是要吃食堂了,把家里的铸铁锅也贡献出去炼钢铁了。炼钢炉里,一层煤炭,一层矿石装满,点燃下面的木柴,然后手摇鼓风机、手拉风箱一齐上马,只听得轰轰齐鸣,浓烟滚滚冲霄而上。这样紧张地战斗若干天,估计炼成时,通开炉底,有的炉子流出来些许铁水,有的炉子点滴未有,只得破腹取卵,取出来是泥罐罐以及碴多铁少的混合蛋蛋。就这样,还要大张旗鼓,礼炮轰鸣,给党报喜,给党献礼。喜报满天飞,牛皮吹破天,我们大炼钢铁成功了,全国超额完成了任务,炼出了1100万吨钢。“东风压倒了西风”,我们炼出的钢,吓破了帝国主义的胆。可是,我发现,我们喜集水炼出的钢,从来就没有被钢铁部门调运拉走过,在当地堆积的时间长了,有的被生产队砌拦洪坝用了,有的被社员拉去砌了猪圈了。这些事叫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在当时,谁敢怒,谁又敢言?稍有不慎,就会被当作白旗拔了。真是疯狂的年代发烧的人,劳民伤财谁敢论!

极“左”的思潮一股强过一股,而这时,个人的努力学习和奋斗能起的作用就显得非常有限了。我在青年时期,遇上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这不能不说是我人生路上的灾难。总路线、******、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高高飘扬,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成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等口号到处流行;“吃饭不要钱”,“实行供给制”的做法风行一时。于是,农村办起了大食堂,以公社化后的生产队为单位,几百口人集中起来吃饭。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生产队把每家的粮食集中起来,不允许私人家中存粮,存粮就是犯罪;他们还动员各家把做饭的铸铁锅贡献出来大炼钢铁。年轻人就在食堂就地吃饭,老人、孩子把饭打回去在家吃。大办食堂的前期,由于从每家收来的粮食还算丰裕,所以还能按时按量吃上饭,而且变着花样地吃;食堂管理人员天天还向上面报喜,真是皆大欢喜。可是好景难长,“猪多没好食”,人多能有好饭吗?炊事人员再努力,也是众口难调,更何况储备的粮食已是日渐紧张,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食堂难以支撑了,只能做拌面糊糊,各家用砂锅端回去吃。记得我们每次打来一砂锅糊糊,都是由嫂子掌勺给大家分。她先给爸爸盛一些,再给我和妹妹盛一些,轮到她自己时就只能刮锅底了。那时,大哥多不在家,幸好大嫂多了个心眼,私藏了一点麦子,我们实在饿得不行了,她就炒一些,给我们每人抓上几把充个饥。极“左”的思潮、发热的头脑、浮夸吹牛的作风,再加上食堂化后期因粮食匮乏导致分吃不均,最终是浮肿遍地。人到了这种境况,求活命就是最重要的了。学校上课,时上时停,老师浮肿了,学生流动了,还要时不时参加各种运动。那时,食堂要求管理员要记清明细流水账,公社和大队要时不时地进行检查。我们食堂的管理员叫罗文顺,他的事情太多太忙,文化程度又不高,记起账来实在困难多多。他悄悄地要求我帮他记账,对我而言正是求之不得,因为这是活命的机会。这样,我就成了他的幕后会计,每天晚上帮他记账,然后美美地吃上一顿炒面。队长、管理员他们每天晚上也吃,我们互相心照不宣。我在食堂吃了,就不再回家吃饭了,我的那一份打回去让家里人分着吃。为了活命,我只能昧着良心多吃多占大家的便宜。这件事如今想起来仍觉内疚,但在当时也是无奈之举,更何况多吃多占的我仅仅是个小巫。

1958年“钢铁元帅升帐”,一切都荒废了,农业上是典型的“增产欠收年”;1959年天旱,大搞抗旱运动,漫山遍野地搞小秋收——收集草籽树叶;1960年,“三面红旗”就飘动不起来了,度荒活命成为当务之急。

生产队的粮食物资损失殆尽,人人都是一副面带菜色、皮包骨头的样子。吃公家粮的供应标准,不久就调整下来,由月供应28斤调到23斤,又调到18斤;供应的粮食也由白面变成黑面,再就是供应些豆饼、油渣。我们的老师浮肿了、眩晕了、饿倒了,有些外地老师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只有“走为上策”了。如纪青波、许文章等老师被饿得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学生也是以谋生为主,学习时断时续。当时我们兴泉,有很多榆树,榆树的叶子和树皮都被饿急了的人们吃光了。人们又把滩里的米星柴秧子、烟葫芦柴【1】秧子收割来,三番五次用水淘洗,冲去碱腥味,晒干后磨成面,再掺和些粮食拌成糊糊,吃起来咸涩难咽,但饿极了仍可充饥。这种东西吃了又很难便下来,很多人都被弄得脱了肛。当时,我大哥正给生产队用砂锅换粮食,每次回来都能给家里偷偷地留一点,这样,在草籽柴秧里我们就能多掺和一些粮食,我们家的情况较别家就稍微好一点。记得有一首流传的小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谷撒地,薯叶黄,

青壮炼铁去,

收禾童与姑。

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农民鼓与呼!

读了这首小诗,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啊!遗憾的是当政的官僚们,为何不想想这一层道理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起起落落原本是很平常的事,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希望,也不能放弃努力,而且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天灾加人祸,国家形势难遂人愿,但是,我们还得努力活下去。1960年的秋季,我已升到了初三。学校的外地老师基本上都饿得跑回老家去了,景泰本地的老师,又把兴泉周边的学生动员回到学校,要恢复上课了。老师们的月标准供应粮也恢复到了23斤,可是一点副食都没有。留下的老师仍然坚持工作。学生的大灶开不了锅,大家都是每星期天回家背些草籽和炒面之类的干粮,充填饥腹,坚持上课。学校基本上是上午上几节课,下午由学生自己从事边复习、边挖野菜之类的自由活动。

我们家的情况是:我帮大嫂收拾些草籽之类的代食品;大哥在给生产队用砂锅换粮时,偷偷地给家里拿一点;父亲在给生产队喂牲口时,偶尔也能从马槽里捡一些碎粮食,这样由大嫂精心计划,几种东西掺和着充饥,算是保住了几条性命。当时的情景是越闲着肚子越饿,就越想着吃东西,只有把心思放到书本上,让书的情节和人物牵着思维走,才有可能忘掉饥饿。所以,一闲下来,我就在书本里打发时光,倒还觉得过得轻松。对我来说,当时肚子里虽闹着饥荒,脑子里却添了不少营养。记得一些大部头的小说,如《林海雪原》、《苦菜花》、《迎春花》、《吕梁英雄传》、《青春之歌》、《红日》、《红旗谱》、《烈火金刚》等等,我都是在这段饥饿的日子里读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质饥饿,精神饱腹,只要我们为追求希望而努力,希望就一定会有的,绝不会幻灭!

还有一件需要提一下的事儿,就是当年的全民动员搞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政治任务,学生自然要首当其冲。但彼时彼景,那是违常理、悖科学的,只是瞎干。比如,把好好的钢筋截成小节,然后用锤子砸成滚珠,破坏了多少吨钢筋,砸成的滚珠又都是废品,像这样幼稚可笑的事情频频发生,但谁又敢不参与其中呢?记得当时我用幼稚的想法设计出了一个沙地拔麦机,当然这是因亲身体验到了农民沙地拔麦的苦累,由衷地产生的一种善良的动机,但在机械这一行里我们毕竟是外行。我的沙地拔麦机构思设计出来后,领导很重视,让我带着所谓的图纸(实际上就是承载着我的想像的草纸),参加了定西地区的技术革新成果交流大会(当时景泰属定西地区管辖),在那里把我的这新项目交给技术员鉴定,如果有效可行,就交付定西机修厂制造。我给技术员看了图纸,并把我的想法给他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技术员听了很感兴趣,但也很为难,因为他既看不懂我的图纸,那设计又缺乏精确的计算,这实在令他很痛苦。我看出了他的为难,提出让我再想想、再算算、再画画,然后再交给他鉴定。出于礼貌,他痛快地答应了,而后,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这件事说明,即使是清醒的头脑,在洪荒的年代里也很难有所作为,只能随波逐流,闹出违背科学的笑话。所以,人的清醒,首先要能够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我们人类自己,这样才能以科学的头脑开创出科学的时代,才能求得科学的发展。

那些年的社会动荡,并不是一无是处,那点点滴滴的记录,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确实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情民族遭遇,思考人生命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实事求是、诚实做人。

同类推荐
  •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一看就懂博弈思维

    如果你在吵架时总是处于下风。麻将出招招招点炮,想提出加薪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或者你的父母已经拿你当“处理品”,多次相亲都被对方“看扁”,找工作总是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那么你就真是需要懂一点博弈思维了!成为一个从容的人,未必需要多少数字的财富,或许只需要一个懂得博弈的头脑。
  • 执行效力的活学活用

    执行效力的活学活用

    本书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介绍如何进行人本主义管理,推进管理变革的实践。
  • 高效沟通的100种方法

    高效沟通的100种方法

    高效沟通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本书通过对倾听、反馈、说服、拒绝、幽默、赞美等方面的介绍,讲述了生活和工作中高效沟通的100种方法,让你告别口笨嘴拙、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教你学会沟通技巧,从而成为高段位的沟通者,在工作和社交中脱颖而出。
  • 舍与得: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

    舍与得: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一个个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小故事,阐述了“舍得”的重要性和体现出的智慧境界。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树立积极的舍得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懂得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培养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与态度。
  • 高手:超越普通人的10个说话秘籍

    高手:超越普通人的10个说话秘籍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职场必备的精准说话指南,从学会语言表达、掌握说话技巧、讲究说话分寸等方面教会读者很多实用的说话要点,同时也教会读者如何巧妙地分清对象、用言语攻心以及掌握赞美、倾听、批评、拒绝等多方面的说话艺术。书中通过通俗生动的语言、与时俱进的案例、简明易懂的理论,帮助读者不断提升说话水平,使读者能够在工作中说出让人信服的话、让人爱听的话,让读者每一句话都能说得得体又令人舒服,从此不再为“不懂说话”的问题所困扰!
热门推荐
  • 大佬夫人是女王

    大佬夫人是女王

    十年的侮辱,九年的历练早已使当年那个天真的女孩变成现在的魔鬼她是强者,却也是个可怕的神经病患者她是狠人,却也是个处在黑暗里的女人她孤独,她偏执,她从最开始就是被全世界所抛弃的人他谦谦君子,温而如玉!他对所有人都那么彬彬有礼他对她总是那么温柔体贴,他太干净了!以至于她和他一起就像亵渎了神一样她拼命的克制,努力和他保持着距离,她怕她出来伤害了他,到最后连他不经意间露出的一丝的温柔也得不到了他是她的阳光,亦是她在深渊中最后一点活下去的希望可她不知,她在他心里是最美好的存在他无视世人眼中的她明明是个胸无点墨的草包,却狠毒的六亲不认明明是个可怕的疯子,却有无数优秀的男士为她所折腰无数人说她是肮脏的垃圾当有一天她的马甲不小心掉了世人:...妈妈,我脸疼顶级调酒师顶级酿酒师--zore科技大佬--age肆意阁阁主“沉世”CEO........但在她心中她最尊贵的身份是他的夫人清冷温润但特别不好惹的大佬男主vs超A超酷但占有欲超强的双重人格大佬女主——你是我的爱人,亦是我唯一的光(甜宠救赎无脑爽文虐渣文中女主偏激不喜慎入)
  • 御兽灵使

    御兽灵使

    一个拥有兽类血脉的世界,每一个觉醒元素的人,便可召唤所属兽类血脉,便被成为御兽灵使。唤级便可召唤御兽,魂级御兽。灵使不死,御兽便不死,融级便可与御兽合二为一,器级便可召唤所属元素武器,至尊便可呼风唤雨,天荒级便可融合天地,主宰级便可逆天改命。每个等级又有九个小级之分,一灵到就九灵,九九灵归一便可突破至下一级。要是有一天这些都不存在了呢
  • 你是心底温柔

    你是心底温柔

    (本文不是甜文)一生中总会有那个让你难以忘记的人和美好的回忆
  • 心深具现
  • 单亲网红的诞生

    单亲网红的诞生

    因为无性婚姻而选择离婚的沈心阳,在互联网创业过程中,遇到新媒体公司总监唐璜,两人通过手指头,在虚拟的新媒体浪潮下,完成了性、婚外情、复婚等情感纠葛,也探讨女人离异之后面临的单亲、无性、烂桃花、前任等各种难题。
  • 谁的通天路

    谁的通天路

    横在两个世界之间的大门,有一个看门人,一个摆渡人。????????一个肩负使命的孩子在那个世界长大,再穿越回这个世界撼动风云,夺回属于他的一切。????????剧本早已被写好,这是个王道热血的故事。????????可,这个剧本出了点小瑕疵。?????????因为,被穿越的那个孩子,他还活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这是两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人去拯救另一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因为另一个人一直都不需要别人来拯救。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故事,漫长到一个人忘记了他要去拯救另一个人。
  • 传说之盖世神武

    传说之盖世神武

    遗孤少年十年碌碌无为,一朝觉醒,龙腾九天。至此以万世天骄为基石,一步步登临武道巅峰,成就盖世神武。
  • 我的洪荒之行

    我的洪荒之行

    一个高中生,意外穿越洪荒。一步先,步步先,夺取他人机缘,收尽佳徒!追寻宇宙真谛的传奇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