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5100000020

第20章 黑洞和暗能量之谜(1)

看不见的物质

宇宙中确有着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物质存在,粒子物理学家把他们命名为暗物质。可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科学家正在探索之中。暗物质之谜宇宙间有许多物质即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它们就是所谓的“暗物质”。暗物质在宇宙的组成中占24%。暗物质既然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存在和测量出它的大小呢?意大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宣称他们探测到了暗物质的讯号。这间实验室位于亚平宁山脉主峰巨石峰之下一千四百米的隧道里,隧道长十多公里,阴潮幽暗,湿度达100%,虽然有强力通风及空调设备,仍然不免感到郁闷。DAMA(暗物质)实验小组已经在这里坚持了十年,尽管实验结果没有得到承认,但他们仍然要坚持下去。因为他们相信天文物理学家的结论,认为暗物质高达24%。暗物质是谁最先发现的呢?1930年初,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不过,兹威基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直到1978年才出现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我们知道,根据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测出地球的总质量。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可以测出太阳的总质量。同理,根据物体(星体或气团)围绕星系运行的速度和该物体距星系中心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这样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结论似乎只能是:星系里必有看不见的暗物质。那么,暗物质有多少呢?根据推算,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才合适。不过,说到底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如今仍不十分清楚。理论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预言,目前流行的看法是,暗物质可能是某种或某些相互作用极弱的重粒子,在已知的粒子中,最有可能是暗物质的就是微中子。这种粒子的作用很弱,可以穿越地球,而且数量很多。按照宇宙学的理论,平均每立方厘米中约有一百个微中子,这就是说,在你身体的范围里,少说也有十万个微中子。为探索暗物质的秘密,世界各国的粒子物理学家正在这个领域努力工作,相信揭开暗物质神秘面纱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了。

暗能量的来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量,而现今的地球能源短缺。在对宇宙的探索中发现了暗能量,这虽然是个相当困难的科研课题,只要持之以恒,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实际上,是核能产生了太阳能,而不是太阳能产生了核能……”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政道,于2008年9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做报告时说道。李政道说,64年前,即1942年12月2日,他的导师费米,成功地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橄榄球场地下室建立了第一个链式核反应堆。在费米的领导下,人类实现了第一个可控制核反应堆的运转。这标志着人类首次能够产生不是来自太阳能的能量。而在此前,地球上所有的能量,包括石油、煤和其他化石能量,都是由太阳能造成的;然而核能则不同。费米和他同时代的物理学家怎么会了解太阳能是核能呢,这些观念是如何产生的?李政道说,太阳发光、发热,若解太阳能之谜,必先研究光能和热能的基础科学规律。李政道列举了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发现:1887年,迈克耳孙和莫雷的实验证明,光速与地球自转的方暗能量之谜。

向和速度无关;1900年,普朗克提出普朗克方程,给出黑体温度与其发光的光能关系,这是量子假设的开始;1904年洛伦兹创立洛伦兹坐标变换公式,建立了光传播方式的基础;1905~1925年,在光能和热能研究基础上,产生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李政道说,了解太阳能来源之谜,人类才开始产生不是来源太阳能的能量。他说,我们感觉到的物质仅占整个宇宙能量的极少数,我们了解的能量也只占全宇宙全部能量的极少数,而全宇宙的总能量约70%是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向全世界年轻的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李政道说,从引力场,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但它是什么,不知道;暗能量更是奇怪,它是一种负的压力,在裂变和聚变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只有少量的差异。按照爱因斯坦的著名质能公式E=mc?,这些少量的质量差异能够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暗能量可以使物质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李政道说,最近几年,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我们的宇宙不仅是在膨胀而且是在“加速”膨胀。他说,两年前,他在探讨暗能量可能来源的研究中,提出一个观念是“天外有天”: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而在另一项试探和解释美国高能核物理的新发现和暗能量关系的研究中,他提出的观念是“核天相连”: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李政道认为,“20世纪初的大问题是太阳能的来源;21世纪初的大问题是暗能量的来源。”他说,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人类在21世纪向科学的大挑战。李政道强调,了解宇宙能量的来源和其科学规律并不等于造福人类,亟需明智的政治家和社会学家,具备科学发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的和谐,并取得可持续的良好发展。

黑洞的特点

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是科学家长期观测的结果。但是科学家又发现,在这大膨胀的同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区域,那就是黑洞,黑洞吞蚀了它力所能及的一切。这又意味着什么呢?黑洞学说无疑是上世纪最具挑战性、也是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天文学家们都在为揭开黑洞的奥秘而不懈努力。日本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127亿光年的宇宙中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日本航空宇宙开发机构(JAXA)近日宣布,他们通过SUBARU望远镜成功地观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该黑洞距离地球约127亿光年,大致位于巨蟹座方向。这一黑洞是日本天文学家发现的十一个黑洞中距离地球最为遥远的一颗,也是最大的一颗,大小约为太阳的二十亿倍。日本天文学家表示,根据观测,在宇宙诞生后大约十亿年的时间里,这个巨大的黑洞就已经随之诞生了。而根据目前的天文学理论,这一点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一直显得非常神秘。根据广义相对论理论,引力场可以使得时空发生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向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当恒星的半径小到一个特定值(天文学上称为“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经都会被捕获了。在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是宇宙中的一个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也不可能逃出来。在地球上,由于引力场的作用非常小,空间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更奇异的是,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他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强引力吸引,通过折射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能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日本天文学家表示,与宇宙中的其它天体相比,黑洞的很多特性显得非常特殊。比如,黑洞具有神奇的“隐身术”,人们几乎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到底是怎样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众所周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理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一般来讲,天文学家们将黑洞分为两类:星状黑洞和超大质量星状黑洞。星状黑洞由质量相当于几个太阳的恒星坍缩形成,而超大质量星状黑洞的质量则可达十亿个太阳的质量。黑洞还有另外一个更为神奇的特点,那就是它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突然喷发。虽然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磁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部分科学家们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模拟出一个磁场排出被吸积的气体,从而产生喷发的具体过程。也许该小组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最惊人,结果发现了旋转黑洞附近的磁场在黑洞的吸积盘和远处旋转着的物质之间起到连接作用,就像一辆汽车的传动器,牢牢连接着旋转式发动机和它的轮轴。如果一个黑洞诞生时旋转得很快,就说明它的“火车头”非常强劲,而它所捕获的大量物质,会逐渐降低它的旋转速度。这些数量巨大的吸积物最后将接管整个过程,将黑洞旋转速度限制在一个上限之内。

日本天文学家们还发现,当黑洞扩散到一个定点后就将停止增长。最大的黑洞至少是太阳质量的一亿倍,宇宙黑洞模拟图它们在形成初期贪婪吞噬着周围的星体,不断膨胀,之后再吞噬着气体和灰尘,得以持续增长。但几乎所有的这些黑洞都已在数十亿年前用尽了“食物”,所以无法再继续进行扩张。另外,黑洞的增长与星体的诞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同类推荐
  •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生活环境:清除日常污染

    本书分为九章。前五章介绍了生活中的衣妆、饮食、住宅、旅行及使用方面的环保知识;第六章介绍了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第七章讲的是心理防护;第八章是关于绿色消费与营销;最后一章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知识问答。
  • 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

    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

    这是一本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图书。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浩瀚的星空充满了好奇。宇宙如何诞生?星辰如何出现?银河系和地球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人类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也重新认识了文明的意义。本书以平实易懂的语言、举重若轻的风格,向普通读者介绍宇宙学知识,以及人类观察星辰、探索宇宙的故事。作者以宇宙的时间初始为起点,从大爆炸写到星系的形成、元素的诞生,再写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全书串联了宇宙140亿年演进的关键知识,将一部精彩而宏大的宇宙史娓娓道来。
  • 开阔眼界的科幻故事

    开阔眼界的科幻故事

    本书收录了“魔鬼三角洲”、“偷太阳的人”、“星空下的咆哮”等许多科学幻想故事。
  • 灾祸的降临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灾祸的降临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科学简史(法国科学院院长庞加莱的传世佳作)

    科学简史(法国科学院院长庞加莱的传世佳作)

    《科学简史》是亨利·庞加莱的代表著作,同样也是他科学思想的精粹的总结,是一本关于世界科学发展史进程叙述的著作,主要论述了科学规律的演变、数学与逻辑、无限的逻辑等科学哲学问题。
热门推荐
  • 他穿越到晋北

    他穿越到晋北

    穿越晋北即成孤儿的刘琼,既没有成帝的雄才大略,也没有成就宰相的本事;平平凡凡的故事里,见其不凡的人生!
  • 女王回归:婚后的背叛

    女王回归:婚后的背叛

    “你的老公正睡在我身边,欢爱过后,他竟然累得忘记跟你说晚安了。”凌晨2点的信息,后背上的吻痕,衣领上的唇印……种种现象,无疑不在提醒着她,她的丈夫出轨了,他们之间的婚姻痒了!三年后她卷土重来,踩着七公分的高跟鞋,妖艳风骚,轻启红唇一字一句的告诉他。“我重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藏曲

    地藏曲

    一个平凡少年,阴差阳错,悟通儒释道魔四家精义,经历千世佛劫,最终成为地狱至高王者。纯古典仙侠,非种马,希冀能够带给各位一种飘然出尘的爽感。
  • 愿与君天涯陌路——续花千骨

    愿与君天涯陌路——续花千骨

    她,一个小妖女,苟全于仙界,智商为零,情商,呵呵,也不咋地,一个位高权重的暖男,一个贱贱的小贱男,呵呵,万万里桃花真泛滥啊
  • 池小姐的秘密恋人

    池小姐的秘密恋人

    唯有双箭头的爱才是我真正向往的,而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爱,又为何苦苦纠缠不肯松手呢,是因为一时的新鲜感和征服欲吗?池越一次又一次对裴斯衍这样说,而他都一笑了之,说他们这样的人不配有爱情。在每个夜晚,他因为该死的欲望而对她虚情假意,她步步沦陷又被被现实的残酷打醒。她往前,他退步,她转身,他不放。我已经对不起林津城了,我不能再对不起我自己。
  • 微尘微晨

    微尘微晨

    在天道之下,人就像一粒微尘,在方寸之间,窃得一线生机。可当人类的贪婪不断放大,侵蚀着别的微尘,高喊着,我在这,我在这,总会被想灰尘一样,扫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归天宗

    魂归天宗

    本是英雄救美,缺遭人暗算险些丧命,以为落入“世外桃源”,偶遇剑侠,吃得奇果,入得修神界。如同韦小宝一般颇具女人缘,幸有数位美女死心塌地伴其左右,一起降妖伏魔,一番作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